1、2011-2012学年福建清流一中高二 10月月考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的这首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秋收起义 B红军长征 C平津战役 D解放南京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描绘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跋涉中国西南山区的情景,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材料中红军长征的特征不符。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红军长征 点评: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过程的重大挫折,同时也是中国
2、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过程,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红军长征的原因,根本原因: “左倾 ”错误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 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的失败, 重要原因:蒋介石采取 “攘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 长征的实质:红军的战略转移 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等几个方面,尤其要关注长征精神等与时政紧密相关的热点问题。 凌青诗作: “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诗中 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 虎门销烟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香港回归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粤海销烟 港岛
3、易英徽 前仇旧恨今尽雪 ”分别是指虎门销烟,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和香港回归, 马关条约与香港问题无关,所以正确答案:选 A项。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点评:中国近代史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是高考中的常考点,但难度较小,考查角度多涉及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但近年来创设 新情境,挖掘新史料或从新史观的角度看待传统重大历史事件的情形以越来越明显,希引起注意。 观察并分析下表,从表格中能够得出下列哪一历史结论( ) 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抗日战争研究 1997年第 3期 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
4、胜利的中流砥柱 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图表数据说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作出了重大牺牲,国民党军队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答案:选 B, A C两项说法不够准确, 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数据主旨不符。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而图片和图表信息的解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解读图片和图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准确识别图中的信息,其二注意图中材料的来源或出处,最后就是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索,只要有时间提 示就为解题提
5、供了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 发生在 1912年,被孙中山称为 “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 ”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建立 B中华民国成立 C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D中国共产党成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社会,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是 “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 ”,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题中时间特征 1912年不符。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辛亥革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产生的积极成果内容的理解,推翻君主专
6、制统治的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广泛传播是辛亥革命最突出的积极革命成果,当然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进步所起的推动作用远远不止如此。 这是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情形。八国联军的 “八国 ”除了英、美、俄、日外,还有( ) A法、德、意、奥 B法、德、奥、匈 C西、葡、德、意 D法、奥、匈、比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八国联军是指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所以答案:选 A, B C D三项与八国联军的史实不符。 考点: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八国联军侵华 点评:关于对八国联军侵华与火烧圆明园事件之间的关系,
7、许多学生对此存有误解,其实关于火烧圆明园这一事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事件,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首次火烧了圆明园,当然八国联军侵华之时又再次焚烧了已遭极大破坏的圆明园。 史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 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要研究先秦时期的农业生产状况,应收集的直接史料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常识的运用能力,甲骨文记载了先秦时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的具体信息,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是证明有关先秦时期历史观点的最为有力的直接证据,所以 C最符合作为研究先秦时期
8、的农业生产状况的直接史料, A D两项是间接史料, B属于直接史料但出现在唐代,与先秦时期的时代特征不符。 考点:史料的分类和价值 点评:新课标高考中较原有的高考模式增加了基础历史理论知识的考查,较常见的有 不同历史观的辨析,例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和社会史观等史观的考查; 史料与史学观点之间的关系; 不同史料的价值比较,如文字史料,实物史料以及考古发现等; 以及对史料的解读等信息,今后的高考还将进一步强化基本史学知识的考查。 维新变法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思想,共同的特征有 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是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
9、基础 彻底抨击封建主义正统思想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了维新变法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思想的共同点,结合史实不难判断出三者在中国均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维新变法思想也没有彻底抨击封建主义正统思想, 两项说法错误, 两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答案:选 C。 考点: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对于历史的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就比较问题本身而言,关键是比较项的选取问题,这可分为两种类型,其 一是题目中已经确立了比较项,其二是自己寻找比较项,前者难度较低,后者难度较大,多出
10、现在材料题中。 下列思想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民主与科学 民族、民权、民生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出现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是 19世纪 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重要主张, 是 1906年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所以以时间先后为序应该是 ,答案:选 C。 考点:近代中国求民主反侵略的历史潮流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
11、面的记忆。 最早在新青年上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 A鲁迅的狂人日记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新文化运动时期最早倡导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成为文学革命先声的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鲁迅积极进行了白话文的写作实践,答案:选 B, A C D三项与此史实不符。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胡适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其思想特征能够反映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和态度。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
12、得到空前解放。 一般说来,思想启蒙运动总是发生在社会变革之前,而新文化运动却带有为辛亥革命 “补课 ”的性质,主要是因为 A彻底完成了辛亥革命未能完成的任务 B第一次高举社会主义的大旗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并未进行深刻的社会思想变革,最终辛亥革命以失败而告终,这刺激了新文化运动时期资产阶级爱国知识分子的反思,他们认为只有破除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才能建立真正民主,自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所以新文化运动带有为辛亥革命 “补课 ”的性质,答案:选 D, A项说法错误 ,
13、B项与题意并未直接关系, C项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 考点:新文化运动 点评: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已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层面,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进一步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新的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的作用。 导致中国人由学习西方 “器物 ”转向学习 “制度 ”的决定因素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
14、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历史舞台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洋务运动的刺激和影响下 19世纪 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三十年洋务运动的破产, “器物 ”变革的梦想破灭,民族资产阶级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提出了 “制度 ”变革的主张,答案:选 B, A是这样现象产生的重要时代背景或原因但非决定因素, C项发生在 1905年三民主义产生之后, D项发生在五四运动之时。 考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点评: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高考中的必考点,也是难点。有关民族资本主义的考查
15、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民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民族资本主义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 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 弘扬民族文化 挽救民族危亡; 动摇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根基, 发展资本主义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目的在于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挽救民族危亡,这对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思想宣传暴露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及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性,所以 两项
16、表述不符合维新变法运动的史实, 两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要求,答案:选 C。 考点:维新变法思潮 点评: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的基础上维新变法思想得以兴起并快速在中国传播。爱国知识分子为了挽救严重的民族危机,展开了维新变法活动,但维新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并不完全相同,有的较为激进而总体上他们都赞成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发展资本主义。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意义包括 开始冲破 “贵华夏,贱夷狄 ”的旧观念 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使 “开眼看世界 ”发展成为社会思潮 A B C D 答案: D 试题
1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之后,以林则徐和魏源为首的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使 “开眼看世界 ”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开始冲破传统的华夏夷狄观念,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所以 表述正确符合题意要求,答案:选 D。 考点:近代中国求民主反侵略的历史潮流 点评:中国近代历史思想解放主要历程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 到接受马克思主义,而林则徐和魏 源则处于向西方学习的起点,因此从思想史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近代化拉开了帷幕,这可能要比地主阶级直接向西方学习军
18、事的直接作用要大。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涌入,形成了 “西学东渐 ”局面,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 B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落后的封建文化的冲击 C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抵御外国侵略 D中国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涌入主要原因在 于中国人民试图通过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抵御外国侵略,所以大量引进西方文化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突出亮点,答案:选 C, A B D三项与近代中国人民学习西方文化的根本目的不同。 考点: “西学东渐 ” 点评:
19、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作为史学术语,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 “全盘西化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 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 第四套人民币 100元背面的风景是地处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中段,古有 “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 ”之称。中国革命史上在此地区 A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0、 B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 C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D开创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共在湘赣边界地区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即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型革命道路,所以答案:选 A, B项发生在遵义会议之后, C项出现在江西瑞金, D项处于华北地区。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评: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走上了一条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即 “工农武装割据 ”的革命道路,同时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路,最终在完成抗日战争之后,继续发动人民
21、解放战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完成了反封建、反侵略革命任务。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因是( ) A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以全面侵华 B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C日本 “东方会议 ”确立侵华方针 D国民政府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促使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因,答案:选A, B C D三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重要条件。 考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点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主要以国共的第二次合作的实
22、现为主线。国共的第二次合作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先是共产党发表 “八一宣言 ”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民党合作,接着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下表内容摘编自中国共产党 “一大 ”、 “二大 ”文件,其前后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 中共一大( 1921年) 中共二大( 1922年) 中国社会性质 未阐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最低纲领:打到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革命对象 资产阶级 帝国
23、主义和封建军阀 革命力量 工人、农民和士兵 无产阶级、农民、其他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A.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B.摆脱了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 C.初步认识了中国国情 D.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中国共产党 “二大 ”文件较之 “一大 ”中有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以及中国革命的目标和革命进程的相关表述,这说明中共对中国革命有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认识,初步认清了中国国情,答案:选 C, A项出现在中共遵义会议之后, B D两项发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考点:中共 “一大 ”“二大 ” 点评:高考中对中共一大的考查主要涉及到以下两个方面:其
24、一,中共一大的内容, 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 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 灭阶级差别; 成立领导机构中央局。其二,中共一大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 “一大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对这一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奉天承运,皇位永继 B控制言论,维护统治 C严刑峻法,钳制思想 D废除丞相,确保皇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25、,材料中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反映了 明代皇帝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强化皇权统治的基本史实,答案:选 D, A B C 三项与题中 “废除丞相 ”的特征不符。 考点:明代宰相制度的废除 点评: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是一对基本矛盾,自秦代建立,这一矛盾便凸现出来,随着王朝的更迭,矛盾益发突出,最终至明代,宰相制度被废除,这一矛盾最终得到了解决。须要关注的是明代废除丞相制度,实际是废除了中书省这一整体机构而并非丞相的职务。 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子才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与财产分配。到了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 上述变化反映出的趋势是
26、 A家父掌权日益趋于巩固 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C嫡妻的地位日渐上升 D传统家庭观念逐渐解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文字说明唐代以后,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财产继承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家庭诸子之间的财产继承权趋向公平和均等,但这一现象的基础依旧是父系家族时代,即父亲掌握家庭的全权,在家庭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这一现象的思想根源是程朱理学倡导 “三纲五常即是天理 ”, “父为子纲 ”在程朱理学成为社会正统思想之后也变成了社会必须 遵守的基本规则,答案:选 A, B C D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程朱理学的影响 点评:程朱理学尽管吸收佛教、
27、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但依然大量继承了儒家学说的主要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积极影响。然而对其的消极影响也不能忽视,程朱理学在被官方接受之后,变成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有力的工具,极大地禁锢了人的思想,尤其是将道德约束上升到天理的层次更加深了中国人的思想重担。 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 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明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是秦朝,答案:选 B, A项实行地方分权的分封制, C D两项均
28、晚于秦朝。 考点:秦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秦代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历代王朝所沿袭并不断地加以强化,当然这一制度在封建社会前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制度绝不可能是完美的,当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转向反面。 井冈山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其英雄的业绩与壮丽的山河交相辉映,构成得天独厚的特色风光。井冈山 “历史红 ”的最主要依据是( ) A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
29、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型革命道路,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所以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之一,答案:选 B,A项与井冈山革命史实不符, C D两项是南昌起义的重大影响。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评: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走上了一条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即 “工农武装割据 ”的革命道路,同时也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之路,最终在完成抗日战争之后,继续发动人民解放战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完成了
30、反封建、反侵略革命任务。 史记 齐太公世家: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 ” 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 “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说明了西周初年大行分封制,将大量土地和人口分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先王后裔,以巩固周王室的安全,答案 :选 B, A C D三项与题中信息分封功臣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分封制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具体内容,高考中对分封制的考查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分封制的内容(分封制的内容: 将土地和人民授
31、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保卫周王室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和分封制的影响或作用。 人们在研究历史时,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 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
32、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常识的运用能力,对于鸦片战争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故而将其解释为维护商业利益而发动的战争及商业战争,而中国从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角度出发将其解释为侵略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的指导下,更多地是从中西文明冲突的角度对其进行阐述,所以又将其解释为文明冲突战争,故答案:选 C, A B D三项组合有误。 考点:史学常识 常见史观 点评:从不同的史观角度重新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因为这首先涉及到对常见史观内涵的理解,常见的六大史观分别是:整体史观,文明史 观,近代化史观,阶级斗争史
33、观,生态史观和社会史观。其次,从某种史观剖析重大历史现象和运动又涉及到历史评价的问题,综合性较强,建议学生们在平时多做相关的练习实践以增强对该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太平天国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 A农民阶级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B农民阶级不可能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C农民阶级的力量是有限的 D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而且狡猾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即在近代中国农民 阶级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革命要想取得胜利首先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反帝反封建始终是革命的中心任务
34、,答案:选 A, B C两项说法错误, D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符。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高考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阶级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等方面。 汉武帝时期全国分为十三个州,负责监察每州地方政治的是 A太尉 B御史大夫 C刺史 D丞相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汉武帝为强化对中央地方的控制和管理,特地设置十三个州刺史监察地方政治,答案:选C, A项负责军事事务, B项负责监察官员, D项负责中央行政事务。 考点:
35、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点评: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他是为强化皇权而设立的,本质上是加强专制主义统治的手段,并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但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官员的腐败,对现今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有借鉴作用。 道光皇帝 1842年 7月发过一道密谕: “将香港地方,暂行 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 该夷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道光皇帝畏敌妥协,与英方妥协议和 B清统治者仍然端着天朝上国的空架子 C揭示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D此密谕直接促成了南京条约的签订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
36、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道光皇帝仍然端着天朝上国的空架子解释鸦片战争失败后将要割地赔款的情由,这从本质上说明道光皇帝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并未作深刻的分析和总结,而只是畏敌妥协,与英方妥协议和的表现,所 以 A B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C项说法错误,材料并未揭示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即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落后于西方近代先进的工业文明。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鸦片战争 点评:虎门销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线,但即使没有林则徐禁烟行动,鸦片战争也难以避免,打开中国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才是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从题中道光皇帝的话语中其根本没有认识到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产生的重大
37、影响和中国在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 1940年 12月 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 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 B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C中共七大胜利召开 D徐州会战战况激烈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结合材料中的时间特征 “1940年 12月 30日 ”所学知识容易判断备选项中只有 A百团大战发生在 1940年, B C 两项发生在 1945年, D项发生在 1938年,故答案:选 A。 考点:抗日战争 百团大战 点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下同日 寇展开了浴血奋战,
38、取得了几次比较辉煌的胜利战役,其中中共领导组织的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是最突出的事例,国民党方面是台儿庄大捷,对此学生必须牢记,尤其是百团大战的战争特点是高考中的常考对象。 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须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 ) A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工部 B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工部 C门下省 中书省 尚书省 工部 D尚书省 门下省 中书省 工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代三省六部体制的运行程序是先由中书省草拟正式意见,然后提交皇帝审批而后交由门下省负责审议,门
39、下省负责审议过后由皇帝发布诏令交由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根据事件属性交由下属六部具体执行,所以唐代兴修大型水利工程的运作程序是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工部,答案:选 B。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体制 点评:本题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和变式,以综合考查中国古代政治的运行程序,如: 下面描述的是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运作的情况: 蜀郡洪水为患,丞 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
40、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D )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 )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 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A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 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 C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 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仔细比
41、较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可以明显看出进士科比明经科考试的内容多,难度更大,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答案:选 A, B C D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唐代科举考试的实际。 考点:唐代科举制 点评: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起源于隋代,此后科举不断随着王朝的更迭而发展进步以致臻于完善,但物极必反,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1905年秦代最终废除了存续千年的科举制。高考中对科举制的考查角度多样,题型众多,是高频考点和难点,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强化基础训练。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不包含的文化信息是 A篆刻 B书法 C剪纸 D “京 ”字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
42、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 “京 ”字糅合了篆刻 A,书法 B和绘画艺术,但不包含剪纸艺术,答案:选 C。 考点: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 点评: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的形成,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高考对其的考查主要是学生能否正确识别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四种书法形式,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上述四种书体仔细观摩,把握其最明显的特征。 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 “我们的祖先早已熟悉商品经济了。 ”这幅画应 当是 A女史箴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43、 D步辇图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开封繁荣的城市生活景象,其中众多的商业店铺成为反映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突出表现,所以答案:选 C, A B D三幅图画内容以人物刻画为中心。 考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点评:高考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考查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 “以形写神 ”的特点;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分类;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突出代表 文人画的特 色;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与西方近代美术的比较。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是 反传统反教条 反对封建专制 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反映商
44、品经济发展时代的要求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中国明末清初的三位进步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共同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时代的要求,即代表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他们的思想中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表现在反传统反教条和反对封建专制方面,所以 说法均正确,符合题意和史实,答案:选 A。 考点:明末清初的三大进步思想家 点评:明末清初产生了很多进步思想家,其代表性人物为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之所以会有众多的进步思想家诞生于明末清初原因在于社会此时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上封建君主制度不断强化,日趋腐败;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
45、现,新的社会力量正在萌发;文化上,程朱理学的弊端日益显现,遭到进步思想家的无情批判。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儒学也得以复兴,每年孔子诞辰纪念日在曲阜都要举行祭孔仪式,很多国家也兴办孔子学院,这主要因为 A中国和平崛起,儒家文化圈形成 B儒家思想适应了当今国内外形势发展 C传统文化复 兴,中华文明影响扩大 D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 ”的政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体,在当时复兴传统文化的大潮下儒学也得以复兴,各种祭孔活动在国外的出现说明中华文明影响扩大,答案:选 C, A项说法错误,儒家文化圈形成在中国古代即已形成
46、, B 项说法错误,复兴儒学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而非全部照搬,儒家思想中的糟粕与当今现代民主,自由思想格格不入,D项只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而非主要原因。 考点:儒家思想的影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高 考中以往较多地侧重在其对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而该题则侧重于其对世界的影响,尤其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地均在开设孔子学院,这一举措与此紧密相联,以后的高考中会加大对此方向的考查,希望引起注意。 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主张和贡献是 著有四书章句集注 提出 “理气论 ” 提出 “正君心 ” 提出 “致良知 ”学说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致良知 ”学说是明代王阳明的理论主张, 项表述不符合题意要求, 三项均是南宋朱熹的主张和贡献,答案:选 A。 考点: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 点评: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高考中多以朱熹的言论作为考查的重点对象,如下题所示: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 ”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