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33386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二中高二 3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英国外交大臣麦斯顿说: “英国宁愿在通往印度的路上与土耳其打交道 ,决不同一个积极有为的阿拉伯君主发生关系。 ” 麦斯顿这样说的原因有( ) 阿里政权的强大和扩张不符合英国的殖民利益 腐朽没落的奥斯曼帝国比阿里政权更符合英国的利益 土耳其与英国有着共同的利益 穆罕默德 阿里才艺过高 A B C D 答案: D 战争中,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这方面的典型战例是( ) A西西里岛登陆战 B阿拉曼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中途岛海战 答案: D 1941年,希特勒骄傲地打开 “戈培尔唱机 ”,鼓吹

2、闪电战的丰功伟绩。 1943年,希特勒颓丧地坐在唱机旁,疲惫不堪的戈培尔也累得脱了形。 1943年,导致希特勒颓丧的事件有( )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北非德意军队防线的崩溃 诺曼底登陆成功 A B C D 答案: B 二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 ) A “三国之宗旨 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 归还中国。 ” B “霸王战役应 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 C “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 所得之结果, 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 D “我们的宗旨是 消灭德国

3、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 答案: D 马歇尔计划实质上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因为该计划实际上是( ) A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相互对峙的产物 B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和战争的根源 C以隐蔽的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美国蓄意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势力的发展 答案: C 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竞无第二个郑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方的航海技术远比比中国先进 B明朝的国力已远远落后西方国家 C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决定的 D中国热爱和平西方热衷海外殖民 答案: C 西方的年鉴学派认为: “经济和社会史其实是不

4、存在的,只有作为整体而存在的历史。 ”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历史的研究应该客观而公正 B研究经济与社会史是没有价值的 C经济和社会并非历史研究主要内容 D对历史必须是立体综合的认识 答案: D 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后的一百年, 1789年美国也制订了属于宪法前十条修正案的权利法案,两个法案都主张 ( ) A君主立宪制 B保障民权 C民主共和制 D维护资产阶级权力 答案: B 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 “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 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

5、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 ”上述材料表明的是( )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答案: C 沃尔夫在 1935年写道: “(它)公认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 ”他所指的著作是( ) A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C赫胥黎的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D爱因斯坦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答案: A 1915年美国旧金山世博会上,福特公司将生产线搬进展馆, T型汽车的生产流水线每天下午演示 3小时,每 10分钟组装一部整车并现场销售,世博会期间共生产 4400辆。

6、该图为福特 T型汽车从展馆中下线的场景,这表明( ) A蒸汽机被赶出了历史舞 台 B汽车污染的时代开始到来 C世博会是众多发明诞生之地 D高效生产管理推动科技成果普及 答案: D 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 “百家争鸣 ”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答案: A 中国古代的许多成语出自先秦诸子,下列成语出自庄子的是 ( ) A春风化雨

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B守株待兔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朝三暮四 君子之交淡若水 D兵贵神速 置之死地而后生 答案: C 该图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 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 各级教育系统十分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 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A B C D 答案: B 丘吉尔在 1941年 6月 22日发表广播演说: “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 ”这表明( ) A妄图欺骗国际舆论 B英苏面临共同的敌人 C给德国施加压力 D

8、美国对苏联态度转变 答案: B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共同点是( ) A日本在受限制的同时也保持有局部特权或优势 B维护了美国的利益,抑制了日本势力 C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平等协商的结果 D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答案: B “穆罕默德 阿里是唯一的能在一崩溃的奥斯曼帝国的土地建立起有生命力的国家的一个人。 ”对上述材料认识不准确的是( ) A奥斯曼帝国已经腐朽没落分崩离析 B阿里开创了埃及革故鼎新国力大增的崭新的局面 C阿里对外抗衡宗主国和西方列强是帝国内充满生机活力的一部分 D阿里政权统治时间较长 答案: D 我们称 “二一九法令 ” 为解放法令的主要依据为( ) A农奴完全获得了

9、人身自由 B加强村社管理 C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D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答案: C 列宁指出 “1861年诞生了 1905年 ”,它的真正含义是( ) A 1905年革命是在 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 B 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 1905年革命的根源 C 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 1905年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 D 1905年革命是在 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产生的 答案: C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 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10、答案: A 19世纪 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 “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 ) A正开始建设现代国家 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 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 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 答案: A 在 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 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答案: D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 ( ) 中国的封

11、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 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 A B C D 答案: D 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是 ( ) A率先提出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 B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腐朽思想 C提倡西学,否定传统的儒家思想 D反对共和革命,维护清朝专制统治 答案: B 早在 1905年,德国就制订了 “施里芬计划 ”,打算速战速决, 6周内打败法国。但这一战略计划最终破产,其破产的标志是( )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 19

12、14年俄军攻势 答案: A 俾斯麦早就承认: “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 ”这里的 “两个大国 ”在一战前最有可能是指( ) A俄国和奥匈帝国 B英国和法国 C法国和俄国 D英国和德国 答案: D 图中的站立者是美国总统威尔逊,他对鹰说道: “啊!我把你变成一只多么好的鸽子呀! ”但 1917年美国放弃中立,对德宣战。下列关于美国政策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一战前期,美国奉行 “中立 ”政策 B一战后期,美国为了 “捍卫和平、民主与自由 ”而对德宣战 C美国由 “中立 ”到对德宣战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 D美国参战

13、,虽使一战规模升级,但加速了一战结束进程 答案: B 电影我的 1919为参加巴黎和会的主人公顾维钧设计了这样一段台词:“长久以来,中国人民期待着,期待着这个时刻的到来。 在这块土地上,诞生过举世闻名的孔子和孟子,他们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如果和会将这些领土转让给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无疑是对中国人民的极大侮辱! ”台词中论述的问题是指( ) A德国领土的肢解分割问题 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海外殖民地分割问题 C中国辽东半岛主权归属问题 D中国山东主权归属问题 答案: D 1914年秋,正当欧洲国家纷纷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 臣格雷伯评论道: “整个欧洲的灯

14、光正在熄灭。 ”一战结束时出现的历史现象中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有( ) 欧洲文明遭到严重破坏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国际联盟的成立 A B C D 答案: D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日本有 “心灵紧闭 ”但 “眼观八方 ”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 “创造神话 ”。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

15、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真正 “要义 ”。 成败得失 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 1)指出材料一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 “心灵紧闭 ”而保留的民族传统是什么?这一时期日本 “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 ”了什么而超越了别国?据此指出日本 “眼观八方 ”的特点。( 7分) ( 2)材料二康有为认为 “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 ”,你认为当时中国与日 本所处的国际环境最大不同是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 “要义 ”是什么?( 5分) 答案: (12分 ) (1) 传统:天皇制度(专制主义)、武士道精神。( 2分) 消化: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

16、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建立新军队。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4分) 特点: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习、借鉴。 (2)不同: 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西方处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19世纪末,中国维新变法时期,西方处于帝国主义阶段,正加紧侵略中国,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为险恶。( 4分) 要义: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向西方学习,大刀阔斧地推行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 2分) 阅读下列材料( 14分) 材料一 德国和日本的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和惊人的侵略行径急剧地

17、改变了势力均衡。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唯一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由于 英国、法国及其欧洲大陆盟国坚持维护现状,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努力要求改变现状,因五年计划而变得强大的苏联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起来了。 全球通史 1500 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绝大多数人都是修正主义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赔款、波兰走廊(穿过西普鲁士的狭窄的出海口,据条约划归波兰)、对于武装部队的限制以及把讲德语的地区从祖国划分出去等做法,是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 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1919年以后的德国,从潜

18、力上来说,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经过几年的 “正常 ”生活 以后,它将再一次提出德国的强大问题。 1929 年,德国工业生产再次超过了英国和法国,钢产量达 1600万吨(同期英、法的钢产量分别为 979万吨和 971万吨)。 回答: (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文中的 “修正主义 ”指什么?( 2分) (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为什么 “是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 ”?这种状况反映了什么规律?( 6分) ( 3)材料一对 “三足鼎立 ”局面的分析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6分) 答案:( 14分) ( 1)、指力图打破一战后帝国主义的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限制。( 2分) ( 2)、一战后德国经济逐

19、渐恢复,又 成为超过英、法的世界强国;德国经与它在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中的地位不相称,势必要求改变自己的地位。( 4 分) 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 2分) ( 3)、有道理。( 2分) 二战前,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日法西斯控制了本国政权并与意大利一道构成了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一股侵略势力。英、法帝国主义国家成为维护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的势力。苏联成为实力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4分) 阅读下列材料:( 14分) 材料一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 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

20、高的理想 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 在为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 在 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 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

21、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三 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了长 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选修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五 该图为毕加索的名画: 回答: (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一战爆发前期西方民众与国家对战争的看法。( 2分) ( 2)根据材料二、三,格老秀斯和国际联盟盟约对战争的主张或态

22、度有何变化? ( 4分) (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 “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的直接原因。( 2分) 它对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世界局势又产生怎样的影响?( 4分) ( 4)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两幅名画的主题。( 2分) 答案:( 14分) ( 1)欧洲民众:认为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国家: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 ( 2)变化:格老秀斯主张国际战争应受法律约束,并提出诸如交战规则、战俘待遇、武器使用等原则。 国际联盟盟约:对国家的战争权加以限制,通过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持和平。 ( 3)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空前灾难,使人们更加深了对战争危害的认识,人们普遍渴望和平。 和平主义是西方大国推行绥靖主义的思想基础(社会基础)。 ( 4)控诉非正义战争暴行,追求人类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