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湖北省夷陵中学、钟祥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部分.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33440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湖北省夷陵中学、钟祥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届湖北省夷陵中学、钟祥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届湖北省夷陵中学、钟祥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1届湖北省夷陵中学、钟祥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1届湖北省夷陵中学、钟祥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届湖北省夷陵中学、钟祥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部分 选择题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B减少使用氟氯代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臭氧层 C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易腐蚀 答案: A I下图是中学教材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请就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管 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试管 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试管 B中盛装 NaOH溶液的目的是 。 II上述装置存在明显的不足,为克服上述缺点,某课外小组的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实验步骤如下: 检

2、查装置的气密性; 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碳酸 钙固体; 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并迅速盖上带铜丝和导管的 橡皮塞; 待反应完全后,将导管插入试管内接近液面(如图); 将铜丝插入到溶液中; 反应一段时间后,用注射器向试管内 推入氧气(或空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加入 CaCO3的作用是 。 实验 的实验目的是 。 实验 中推入氧气或空气的目的是 。 答案: I 3Cu+8H+2NO3-=3Cu2+2NO+4H2O ( 2) 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1分);有无色气体产生,在试管上方变为红棕色( 1分),一段时间后又变为无色( 1分)。 除去产生的 NOx,防止污染空气 ( 2) II 除去

3、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生成的 NO被氧化而影响实验效果 ( 2) 因 NO的密度小于 CO2,只有导管插入到液面 ,才能使密度小的 NO聚集于试管内 ( 3分) 确认反应产生并收集了 NO气体 ( 2分) CH3CH2OH、 CH3COOH和 NaOH都是中学化学的常用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乙酸和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但前者的熔点高于后者。原因是 。 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能加快反应的速率。原因是 。 将在空气中灼烧成红热的铜丝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立即变为红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铜丝变红的原因 。 用 0 1mol/LNaOH溶液测定 CH3COOH的物质的量浓度,碱式滴定管用标准溶液润

4、洗后即加入标准溶液,经 “必要 ”操作后,进行滴定。 此处的 “必要 ”操作是指 。 选用的指示剂是 。 滴点终点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无水醋酸钠和 NaOH固体混合加热时能生成 C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利用此反应制备 CH4的装置与制备 相同。 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存在下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是 ,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可能造成 等问题(答两条即可)。 答案: 乙酸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乙醇易溶于水,油脂易溶于乙醇,从而增大了溶液的接触面。 CH3CH2OH+CuO CH3CHO+Cu+H2O ( 1+1+2分) 除去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使滴定管尖

5、嘴部分充满溶液;调节液面高度到 “0”或 “0”刻度以下 酚酞 c( Na+) c( CH3COO-) c( OH-) c( H+) ( 2+1+2) CH3COONa+NaOH Na2CO3+CH4 NH3或 O2 ( 2+1)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酯化反应 发生副反应,产生 SO2等有毒气体 ( 2+1+2) 下图中, P为可自由滑动的活塞,关闭 K, V( A) aL, V( B) 0 8aL(连通管的体积忽略不计)。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分别向容器 A、 B中各充入 1molN2和 3molH2,发生反应 N2( g) 3H2

6、( g) 2NH3( g); H -92 4kJ/mol。达到平衡后, V( B) 0 6aL。 B中 N2的转化率是 。 A中 N2的转化率 (填 “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 B中N2的转化率。理由是 。 打开 K,一段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则 B的体积为 。请说明理由? A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 akJ的热量,若向 A中充入 2molNH3,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 bkJ,则 a和 b的关系是 。 B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只改变下列条件, c( NH3)不改变的是 (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向容器充入 1molAr( g) C向容器中充入 2molNH3 D选用效果更

7、好的催化剂 答案: 50%,小于, A容积不变,而 B容积缩小,所以 A中容器压强小于 B中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2+2+2分) 0 2aL 打开 K达到平衡时,平衡体系的组成与原 B容器中相同,此时容器的总体积为 B平衡时体积的 2倍,即 1 2aL,故 B的体积 0 2aL。 ( 2+2分) a+b=92 4 ( 2分) C D ( 1+1分) 为测定某 CuO和 Cu2O的混合物中 CuO的质量 m( CuO) ,实验中测得如下数据: m 混合物的质量( g) m( H2O) 生成水的质量( g) m( Cu) 生成铜的质量( g) V( H2) 消耗 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8、( L) 为计算 m( CuO),至少需要上述四个数据中的几个,它们的组合共有几种( ) A 2, 5 B 2, 6 C 3, 5 D 3, 6 答案: A 下表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一种物质,相邻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不相邻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的一组是 ( ) 选项 甲 乙 丙 丁 戊 A SiO2 CaCO3 稀 HNO3 Ag CuSO4溶液 B O2 Fe 稀 H2SO4 NaOH溶液 CO2 C Cl2 H2S 稀 HNO3 Al( OH) 3 NaOH溶液 D CO2 Mg 稀 HCl CaO Na2CO3溶液 答案: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某电解质溶液加

9、水稀释,溶液中离子浓度都减小 B将 AlCl3溶液、 Na2SO3溶液蒸干并灼烧分别得到 Al2O3、 Na2SO3 C 0 1mol/LCH3COOH溶液在稀释过程中 c( H+) /c( CH3COOH)将变大 D 25 时, pH 3的某酸溶液与 pH 11的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答案: C 用惰性电极电解 200mL一定浓度的 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为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需向溶液中加入 9 8gCu( OH) 2。则电解后溶液中 c( H+)约为( ) A 0 5mol/L B 1mol/L C 2mol/L D 4mol/L 答案: B 下列说

10、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离子晶体和原子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分子 D分子式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物质 答案: C 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是( ) A银镜反应实验后附有银的试管,可用稀 HCl清洗 B不慎将浓 H2SO4沾在皮肤上,立即用 NaOH溶液冲洗 C制备 Fe( OH) 3胶体,通常是将 Fe( OH) 3固体溶于热水中 D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答案: D 下列对有关反应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 Cl2和 SO2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中,先变红后褪色 B将 CO2和 SO2分别通入

11、 CaCl2溶液中,先变浑浊后变澄清 C将氨水分别滴入 AlCl3和 AgNO3溶液,先变浑浊后变澄清 D将湿润的 KI淀粉试纸分别伸入盛 NO2和 O3试管中,试纸变蓝 答案: D 下图是一些重要工业生产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请完成下列问题: 若 D是单质,且与 A属于同一主族,则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D单质的一种重要用途是 。 若 B为黄色固体, D为固体化合物,则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生产该工业品的工厂应建在离 较近的地方。 实验室检验 C的方法是 。 若 C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 C的分子形状是 。 实验室进行此实验时,常看到有大量白烟产生,请说明产生大量白烟的原因。 化合物 C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 生反应,测得容器内气体的压强略小于原来的 2/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2C+SiO2 Si+2CO 制半导体材料 ( 2+1+1分) 4FeS2+11O2 2Fe2O3+8SO2 消费中心 将气体 C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将溶液加热,又恢复红色 ( 2+1+2分) 三角锥形(有错别字无分) 生成的 NO气体被氧气氧化生成 NO2, NO2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与 NH3反应而产生大量白烟。 3NO=NO2+N2O ( 1+2+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