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北黄石三中、大治二中高二3月联考政治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33552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湖北黄石三中、大治二中高二3月联考政治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湖北黄石三中、大治二中高二3月联考政治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湖北黄石三中、大治二中高二3月联考政治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湖北黄石三中、大治二中高二3月联考政治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2013学年湖北黄石三中、大治二中高二3月联考政治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湖北黄石三中、大治二中高二 3月联考政治卷(带解析) 单选题 “哲学 ”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是由 “爱 ”和 “智慧 ”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 “文化的活的灵魂 ”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哲学, C观点错误,符合题意,哲学有科学的也有非科学的,所以不能说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现世的智慧,是 “文化的活的灵魂 ”,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

2、结,故 ABD观点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C。 考点:哲学 点评:考生要全面把握哲学的内涵,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因而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本题难度一般。 2012年 11月我国第一艘航母 “辽宁舰 ”交接 入列后,海军官兵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按计划迅速投入紧张的出海训练和科研试验任务中。期间,顺利进行了歼 15 飞机起降飞行训练。航母平台和飞机的技术性能得到了充分验证,舰机适配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

3、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题干说航母平台和飞机的技术性能得到了充分验证,舰机适配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 D观点符合题意, A、 B、 C与题意无关,故答案:应选 D。 考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点评:考生注意结合材料进行选择,选择与题干一致的选项,难度适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一千多年前,李白的诗句道尽

4、人类攀月 不得的遗憾。今天,在无数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嫦娥一号、嫦娥二号成功发射,中国人终于圆了攀月梦。这说明 A实践具有历史性的特征 B人的智慧具有创造物质的能力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理想变为现实 D事物随人们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实践的特征,题干说一千多年前,李白的诗句道尽人类攀月不得的遗憾,今天,在无数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终于圆了攀月梦,说明我们的实践具有历史性,故 A 观点符合题意, B 观点错误,物质是客观的,不能创造,我们可以创造的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C观点说法太绝对, D观点错误,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故答案:应选 A。 考点:实践的特征

5、 点评:考生注意物质是客观的,不能创造,我们可以创造的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如果离开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可见物质只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而万事万物即物质的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本题难度一般。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 生产的影响。 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 54% 106%,后者可增加 27% 58%。该

6、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 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 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 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认识的特点, 观点不符合题意,题干体现的是能动创造性, 说创造理想世界是错误的,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说明科学认识能够揭示事物变化发展规律,指导实践活动,从而推动事物发展,因为气候变暖,所以科学家去研究,体现了认识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故 符合题意,故答

7、案:应选 C。 考点:认识的特点 点评:本题是学生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分析理解材料观点。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准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认识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能够揭示事物变化发展规律,指导实践活动,从而 推动事物发展。 剪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由于受到材料和工具局限,剪纸在处理形象时,不能采取写实手法,而更强调写意;在构图上,较难表现三度空间、场景和形象的层层重叠,而主要依据形象在内容上的联系,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在造型上夸张变形,做出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处理,因而对于物象之间的比例和透视关系,也往往要有所突破。它甚至可以把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同地面上

8、的建筑物、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这说明( ) A剪纸艺术体现了人们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B剪纸艺术不遵循艺术创作的 一般规律 C材料和工具制约剪纸艺术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剪纸艺术可以不受世界本质的制约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题干说甚至可以把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同地面上的建筑物、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说明我们的意识具有创造性,故 A观点符合题意, B观点错误,剪纸艺术也要遵循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 C观点正确但是与题意不符,题干强调的意识的能动性, D观点错误,剪纸艺术依然受世界本质的制约,故答案:应选 A。 考点:意识活动的特点 点评:意识的能

9、动性是考试的重点,考生要注意全面把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观能动性、自觉选择性(意识的特点),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本题难度适中。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杯里,开始跳蚤 下就能从杯里跳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在杯口上盖上透明盖,跳蚤仍然会往上跳,但碰了几次盖后,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这时,心理学家再将盖拿走,却发现那只跳蚤已经永远不能跳出杯子,因为它的目标高度已经不 及杯子的高度了上述实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

10、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C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情才能成功 D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意识对物质也具有决定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题干说因为它的目标高度已经不及杯子的高度了,说明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故 B观点符合题意, A观点正确但是与题意不符,题干强调的是意识的作用, C观点错误,说法太绝对, D观点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故答案:应选 B。 考点:意识的能动 作用 点评:考生要注意全面把握意识的能动作用,难度适中。意识的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观能动性、自觉选择性,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

11、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首要 的和基本的观点。下列说法中能够体现实践重要性的有(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积跬步以致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实践的观点, 强调的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故符合

12、题意, 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体现的是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故排除 ,故答案:应选 D。 考点:实践的观点 点评:学生灵活调动和运用教材的有关知识分析理解古诗词是做好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能正确理解诗句的内涵和意境,二是能准确掌握教材相关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

13、理性认识 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 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实践, 观点错误,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观点错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实践,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D。 考点:实践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排除错误选项。本题难度适中。 观点错误,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观点错误,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实践。 波士顿经验曲线是一种表示生产单位时间与连续生产单位之间的关系曲线,又称之为经

14、验学习曲线,当个体或组织在一项任务中习得更多的经验,他们会变得效率更高。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真理总是有条件的 C人的认识能力有限 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题干说当个体或组织在一项任务中习得更多的经验,他们会变得效率更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故 A观点符合题意, B、 C、 D均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A。 考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点评:本题的选项全部正确,那关键在于审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材料型的选择题,如果考生不理解材料,那就不知道该如何选起,所以考生一定要先弄懂材料的意思,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出对

15、应的选项。此类题型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题型。本题难度适中。 三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关于火星的明确记载,表明古人已经用肉眼对火星的运转作了比较准确的观察; 1719 世纪,欧洲人用望远镜观测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河床,这些 “证据 ”令许多人相信火星上有智慧的动物; 1965年 7月以来,人类利用宇宙探测器探测火星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 2004 年,人类近距离拍摄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类似月球表面的坑洞,并观测到火星表面的气温、气压等现象。人们对火星的认识过程佐证了( ) 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类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运动具有规律性,是从认识到

16、实践再到认识的过程 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观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所以应该是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是实践的过程, 观点错误, 认识是不能超越历史条件的, 观点正确,故答案:应选 A。 考点: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排除错误选项。 观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所以应该是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是实践的过程, 观点错误,认识是不能超越历史条件的。本题难度适中。 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

17、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 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人的真 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真理, 观点错误,认识可以达到真理, 观点错误,真理与谬误是有严格界限的,说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是错误的,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C。 考点:真理 点评:考生要注意真理和谬误是有界限的,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1)二者概念不同。认识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认识有正确的,有错误的,而真理是正确的认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

18、律的正确反映,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2)联系:认识和真理、谬误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三者就其形式来说都是主观的,就其内容来说都是客观的。二者相伴而行,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难度适中。 科学家提出建造 “活地球模拟器 ”的设想,期望通过这个模拟器,预知更多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然后再根据这些模型模拟出可能发生的危机情况,提前采取相关措施,避免危机的产生 或减少危机带来的危害。这一设想进一步佐证了( ) A严密的逻辑和长期的研究能确保 “活动模拟器 ”建造的如期成功 B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建造 “活动模拟器 ”的直接动力 C意识是一种直接现实

19、性活动,能推动认识和科技的发展 D科学家的好奇、兴趣和思考是推动 “活动模拟器 ”发展的源泉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A观点错误,错在确保, B观点符合题意, C观点错误,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 D观点错误,实践是推动 “活动模拟器 ”发展的源泉,故答案:应选 B。 考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点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起阻碍作用。难度适中。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

20、台镜,飞在青云端。 ”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 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认识可以 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认识,题干说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 “我寄愁思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抒发自己的离愁别绪,这体现了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故

21、符合题意, 观点错误,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但错误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不统一的,认识也不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 故答案:应选 B。 考点:认识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排除错误选项。本题难度适中。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但错误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不统一的,认识也不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 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22、 )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 ,改造规律,使规律变害为利 B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C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规律, A观点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造规律, B观点错误,要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题干说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是我们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故 C观点符合题意, D观点错误,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故答案:应选 C。 考点:规律 点评: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

23、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难度适中。 2012年 6月 29日上午 10时许,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按计划实施返回,在位于中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成功着陆。这标志着中国全面掌握了航天器交会对接这一载人航天领域重要技术。我 国空间航天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类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这体现了( )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为哲学提供依据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

24、展 C哲学是 “科学之科学 ”,可取代具体科学 D哲学为具体科学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C观点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所以认为哲学是 “科学之科学 ”,可取代具体科学的观点是错误的,题干说离不开人类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强调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故 D观点符合题意, A、 B均是强调具体科学的作用,与题意 不符,排除,故答案:应选 D。 考点: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点评: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科学;同时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哲学无用,可以不

25、要哲学的 “取消论 ”二是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 “代替论 ”。把哲学看做是 “科学之科学 ”,这种 “哲学万能论 ”是十分有害的的。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 “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 特的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朴素唯物主义,赫拉克利特认为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即火是世界的本原,属于朴素唯物主义,故 A观点符合题意, B、 C、 D均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A。

26、考点:朴素唯物主义 点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既有其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唯物论,但也有局限性:对世界的物质性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本题难度一般。 中外哲学史上曾产生过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与“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等哲学观点,它们按照顺序对应的排列是(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A B C D .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认为理是本原,属于

27、客观唯心主义, “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认为事物处在绝对运动当中,否认静止的一面,属于相对主 义和诡辩论,故顺序应该是 ,故答案:应选 C。 考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点评:本题立足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以及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理解。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之分,唯物主义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考生一定要注意将其区别开来,本题有一定的难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唯物辩

28、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故 符合题意, 不符合题意,所有的哲学都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所以不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故答案:应选B。 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知识点,难度一般。马哲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第一 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考生要注意马克思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客观条件有( )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无产阶级掀起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马克思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的实践,提出了指导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体系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德国古典哲学发展到了人类认识的顶峰,马克思全盘吸收了这些理论成果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马克思哲学产生的条件, 符合题意,是马克思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是马克思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故符合题意, 观点不符合题意,马克思没有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的实践属于主观条件,题干问

30、的是客观条件, 观点错误,马克思不是全盘吸收了这些理论成果,而是批判的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故答案:应选 B。 考点:马克思哲学产生的条件 点评:马哲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阶级基础 马哲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 2)自然科学基础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 律、生物进化论 可以论证自然界的唯物辩证性质,马哲是对当时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 3)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难度适中。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 20世纪之初的新文化运动, 2

31、0世纪70年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西欧,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运动, 18世纪的启蒙运动。这些都是预示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这些思想运动反映出( ) A哲学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C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D真正的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哲学的作用,题干说这些都是预示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说明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的哲学都对社会变革具有指导作用,故 D观点符合题意, A观点错误,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观点错在决定, C观点错误,哲学不是物质基础,而是精神力量,故答案:应选D。 考点:哲学的作用 点评:

32、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华、社会变革的先导,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经验和成果,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本题难度适中。 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鸟巢体育馆 十八大报告内容 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 黄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物质,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所以 属于物质, 属于意识的范畴,故答

33、案:应选 A。 考点:物质 点评:考生注意把握物质和意识的内涵,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难度适中。 近些年,世界华人青少年经常举办中国民间艺术、礼仪、参加 “中国寻根之旅 ”冬令营等活动。他们深情地说:世界华 人无论身处何地,身陷何境,心中的“根 ”始终不变。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静止意味着事物没有任何的变化 静止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

3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观点错误,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说事物没有任何的变化是错误的, 观点错误,静止的相对的、有条件的, 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C。 考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点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 ,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难度适中。 惠施说: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 : ( ) 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B

35、僧肇说: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 ” C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D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题干中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的观点认为物质是绝对运动的,但是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属于诡辩论和相对主义观点, A观点是唯物辩证的, C观点是唯心主义, B观点强调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D观点用绝对运动的观点看问题,否认静止,属于诡辩论和相对主义观点,故 D观点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D。 考点: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点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

36、条件的、暂时的。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本题难度适中。 辛弃疾在木兰花漫中言到: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 ”大意是:当这边月儿西落时,那边的人们是不是正看见明月东升?对此王国维评论说: “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这里的 “神悟 ”( ) A是词人头脑主观自生的 B是词人对客观现象作出的一种反映,具有合理性 C表明获得认识不一定需要通过实践 D表明词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答案 :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意识, A观点错误,意识不

37、是人脑自生的,是客观存在作用于大脑产生的, B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C观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观点错误,词人的思想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故答案:应选 B。 考点:意识 点评:考生注意将 “认识的来源 ”和 “获得认识的途径 ”区别开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两种途径。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实践而得,间接经验是通过学习和传递而得。两者的划分是相对的,在我为直接经验,在别人就是间接经验,因此二者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直接经验不一定就比间接经验更可靠,两者都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而要真正消化和理解间接经验也必须通过实践,不能止于纸上谈兵。难度适中。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

38、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但孔子的真实形象却无从准确考证,中国孔子基金正式推出 “孔子标准像 ”后,引起了各界 很大的反响和争议,有人说像,有人说不像。这说明( ) A “孔子标准像 ”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 B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随意性 C “孔子标准像 ”的像与不像并无客观根据 D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 “孔子标准像 ”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故 A观点正确, B观点说意识具有主观随意性是错误的, C观点错误, “孔子标准像 ”的像与不像是有客观根据的, D观点错误,认识的过程

39、不等于创造对象的过程,故答案:应选 A。 考点:意识 点评:考生要注意理解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难度一般。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内容)。注意: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不能说意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简答题 (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1分)它包括哪两个方面内容?( 2分) ( 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 1分) 甲、乙的观点(如下图)分别属于哪个派别?( 2分) 答案:(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 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

40、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甲是唯物主义,乙是唯心主义。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第( 1)问: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属于教材的基础知识,考生回忆教材即可答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第( 2)问:考 查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我在故我思属于唯物论,我思故我在属于唯心。 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

41、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点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二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难度适中。 综合题 材料:为了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快捷出行,2012年 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 定春节、清 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 4个国家法定节假日,免收 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 2012年国庆节期间,高速公路免费引发了一系列乱象,让 “免费 ”和 “堵车 ”成了这个长假期间最热门的话题。 有专家

42、指出:任何一项政策出台前 ,需要相关部门深入基层,广泛收集专家、民众意见 ,充分考虑各种利弊 ,均衡各方利益 ,这样制定出来的政策才具有可行性。同时 ,还需要在多个地方进行试点 ,在实践中检验政策的可操作性 ,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 ,假期出行免费政策的推行应该循序渐进 ,才能真正实现其初衷,更好的服务群众。 分析题中专家的观点是如何体现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8分) 答案: 政策出台前要深入基层,广泛收集专家、民众意见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假期免费政策的推行要循序渐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政策要在多个地方进行试点,在实践中检验政策的可操作性体现

43、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制定政策的初衷仍然是为群众服务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每点2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体现类试题,考生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角度作答,注意结合材料。 考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点评:考生注意全面把握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起阻碍作用。难度适中。 材料:住房是民生的重要部分。面对不断攀

44、升的房价, “十二五 ”开 局之年的 2011年,我国政府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对商品房房价进行调控,初步抑制了商品房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同时,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央财政安排资金 1713亿元,是 2010年的 22倍,全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 432万套,新开工建设 1043万套。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 “住房难,住房贵 ”的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政府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时是如何坚持一切实际出发的。( 12分) 答案: 我国政府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立足国情,遵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加强房地产市场 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4分) 充

45、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对不断攀升的房价,我国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精神探索经济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 “住房难,住房贵 ”的问题。( 4分) 我国政府坚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统一。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既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又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4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属于小角度试题,属于唯物论知识点,考生可以从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统一等角度进行作答。 考点:一切从实际出

46、发 点评: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 度结合起来。( 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难度适中。 材料:杭州是一个有着 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建设地铁这样

47、的大型工程中,历史积淀的保护 ,自然引人关注,这一点也引起了温家宝总理的高度重视。温总理对杭州市轨道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要保护好杭州的风景名胜。因此,杭州的地铁建设总体的设计是:在老城区的工程,全部在地下作业;城郊接合部以及农村的,采用高架作业。在地下作业中,针对杭州地质状况复杂、地下水位高的实际,市地铁集团会同全体参 建单位,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完善施工组织方案,严格施工管理,逐一攻克施工难点、风险点,保质保量地推进了地铁的建设。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杭州地铁的设计与施工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道理?( 12分) 答案: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杭州历史文化名城,采用地下作业与高架作业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以及根据杭州地质的实际状况制定、完善施工方案体现了上述观点。( 4分) 意识对物质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