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马克思说: “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 ”这段话的哲学内涵是 A真正的哲学一定是完美无缺的 B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C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D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答案: C 试题分析:哲学家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意思是哲学是一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正确; A说法过于绝对,错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
2、华, B错误; D与题意无关。 考点: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理解。透过材料可知,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对选项逐个分析,可以排除本身说法不正确的选项,但 B选项干扰较大,如果对课本知识识记不牢的话,很容易误选。难度较大。 历史学家维特克说,人生中有些挫折是促使自己进步的必要条件,是自己进步的第一步。这是因为挫 折与进步的关系是 A相互依存 B相互分离 C相互对立 D相互贯通 答案: D 试题分析: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3、;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挫折是进步的必要条件,是进步的第一步,说明挫折和进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 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 考点:矛盾的同一性 点评:回答该题的切入点在于把握挫折是进步的条件这句话,在挫折中积累经验,获得进步,说明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该题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直接回答,难度不大。 2012年 10月 12日,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此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两大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并进行了经验交流。推行两大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主要矛盾
4、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辩证统一 D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 各有其特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两大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通过经验交流,再向社会整体推广,先试点后推广,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 B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 考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点评:该题考查和矛盾相关的原理,根据课本知识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理解,先试点再推广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体现。这个知识点是常说的内容,难度不大。 “我们要在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要落实到行动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这突出反映了 实践与认识的
5、辩证统一 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 改造主 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榜样的身上学习,汲取力量,再落实到行为上,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说明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正确;学习榜样,改造自己,内化于心,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外化与行,改造客观世界,说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统一的, 正确; 不符合题意。故该题选 C。 考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点评:题目通过一句话考查学生对所学的哲学道理的全面认识和理解。在选项表述都正确的情况下,要紧扣题目主题对选项加以分析选择,这种题目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中
6、国式过马路 ”,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有网友表示,自己一个人基本不闯红灯,但看到别人都闯红灯,自己也就跟着闯了,法不责众。 “中国式过马路 ”现象反映了 A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点 C辩证法的革命批评精神 D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联系是事 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中国式过马路,体现了人们的行为是互相影响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 考点:联系的普遍性 点评:
7、中国式过马路是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的题目,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可以结合选项内容加以。社会热点是政治生活中出题的素材,学生要从各个角度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把握。该题材料比较好理解,难度不大。 人的一生总会犯错误,我们经常暗示自己 “过去的一页翻过去了,要向前看,只要努力,你会做好的 ”此观点体现了 A割断了事物过去与未来的联系 B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C是简单否定一切的错误说法 D体现出创新无止境 答案: B 试题分析: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对于犯的错误,要向前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错误。故该题选 B。 AC 说法不符合题目的主旨, D与题意无
8、关。 考点:辩证的否定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辩证的否定的识记和理解。对于题目中的观点要有个大致 的判断,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是科学的,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对剩下的选项加以甄别可以做出正确选择。难度适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12年 12月 15日至 16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针对明年的工作,我们要稳步推进资源价格,财政金融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这一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要促进经济发展,需要推进资源价格、财政
9、金融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A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 考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识记和理解。这两对关系要准确区别,结合材料内容判断是哪一个。该题难度很大。 2012 年 12 月 22 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根据 “三农 ”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指出,只有改革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我国 “三农 ”才可再创新辉煌。这是因为 A体制创新有利于促进生产技术的 更新 B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C实践创新会推动人们思维水平的提高 D体制创新会促进生产关系的深刻变
10、革 答案: D 试题分析: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会促使三农工作再创辉煌,这是因为体制创新会促进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D正确; AC 不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说法错误。 考点:体制创新、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 点评:该题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召开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通读选项内容,可知 B本身说法错误,然后结合材料内容,排除不符合 题意的选项,从而得到正确答案:。该题选项不容易排除,难度较大。 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指出目前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可能得而复失,也不会彻底,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
11、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材料表明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改革是解决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途径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正确;解决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要通过阶级斗争进行,在社会主义社会,通过改革进行, 说法错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说明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正确 不符合题意。排除错误选项,该题选 C。 考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改革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
12、力和生产关系及改革的认识与理解,这是哲学生活中常考的内容,而且不容易理解,学生要对这个知识点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才能应对不同的题目 。该题难度较大。 “最美 ”之所以震撼人心,除了奇峰突起的 “五分钟 ”人生壮举,更因静水深流的平凡坚守。用责任去做好所从事的工作,用爱心去善待所遇到的人,用行动去保护群众的安全,这正是一个教师、一个司机、一个士兵最为质朴的价值观,也是平民英雄们普遍的行为方式。这表明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影响深远 放弃自身一切利益是英雄的 “最美 ”所在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就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13、生活中的最美人物践行 着最为质朴的价值观,说明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正确;这些最质朴的价值观影响着这些最美人物的素质和终身发展, 正确;英雄的最美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不是放弃自身的一切利益, 说法错误;实现人生价值有多个要求, 说法过于绝对,错误。排除错误选项,该题选 B。 考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人生价值的实现 点评:该题以生活中的最美人物事迹为材料,考查学生对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等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通读选项, 错误明显,故该题难度不大。 国务院同意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 施方案的新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各方对此反应不一。广大车主
14、认为省钱不错,忧心堵车;路桥公司喊 “亏不起 ”。各方对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持不同态度表明: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人们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真理性认识有多个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对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不同的人从自身实际出发有不同的态度,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 正确 错误;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人们由于立场、思维方式、认识能力等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正确;但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本身说法错误。故该题选 B。 考点:真理、价值判断和
15、价值选择的特征 点评:该题以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引起社会各界不同的态度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认识和理解。通过学习的内容可以判断 本身说法错误,结合材料内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答案:就出来了。但如果对该知识掌握不牢的话,错误选项不易判断,增加了该题的难度。故该题难度较大。 2012年 “感动中国 ”人物罗阳,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广大群众,他们纷纷在网上留言,表达对英雄的敬意与哀悼。罗阳的事迹之所以深深地感动国人,是因为他: A他的社会价值否定了自我价值 B在实现社会价值的的同时否定了自我价值 C他的自我价值大于社会价值 D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 答案: D 试题
16、分析:人生价值包括两方面:贡献和索取,其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人生价值最重要的一面,索取实现的是自我价值,罗阳在为中国军工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得到了社会对他的尊重,即他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 值。 D 正确; ABC 说法不符合题意,割裂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 考点:人生价值 点评:该题以罗阳的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的实现为材料,考查学生对人生价值贡献和索取关系的理解。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了社会价值,成为感动中国人物,得到人们的尊重,实现了自我价值,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正确答案:。难度适中。 生命的容积 =长度(寿命) 高度(境界) 宽度(奉献)。你无法控制生命的长
17、度,但你可以增加它的高度,扩展它的宽度。这启示我们 要在自我砥砺中提升自身素质 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找到人生真谛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找到人生真谛, 说法正确;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说法错误;排除错误选项,该题选 D。 考点:如何实现认识价值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识记和理解,题目是四选三的类型,通读选项, 说法错误,排除即可得到正确答案:。但是该题错误选项不易发觉,只有对课本知识熟练掌握才有
18、可能判断出错误,故该题难度较大。 朋友聚会时,人人埋头刷手机;在家陪父母时,还忍不住刷手机 智能手机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患上 “手机依赖症 ”,沉迷于手机,让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正成为一种 “遗失的美好 ”。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 A认识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提高 B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都具有两面性 D新事物成长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智能手机一方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患上 “手机依赖症 ”,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C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 考点:矛盾的主次方
19、面 点评:该题通过手机的两面性考查学生对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回答该题的关键在于把握题目中手机为生活带来方面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后果。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原理是哲学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题目,学生要加强对这些知识的识记和区分。该题材料很好解读,难度不大。 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说明: A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 B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关键的部分对整体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D认识可以推动实践的进步 答案: C 试题分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
20、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因为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C正确。 考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点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哲学生活中常考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要熟练掌握,对整体和部分的区别和联系有准确的理解,结合材料内容再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难度适中。 有人认为, “窥一斑而知全豹 ”经不起推敲的理由是因为金钱豹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整体大于部分,无法从 “一斑 ”推出 “全豹 ”来。要使推理成立,必须 通过个别 “斑点 ”的特征,看到 “全豹 ”的一般本质 先有对 “全豹 ”的整体经验,才能窥 “一斑 ”得出
21、 “全豹 ”的可能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对 “全豹 ”的认识 只有认识每一 “斑点 ”的内 部结构和整体性,才能通过 “窥一斑 ”而获得对 “全豹 ”的认知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要从 “一斑 ”推出 “全豹 ”,需要先对 “全豹 ”有整体的经验认识, 正确;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只有认识每一 “斑点 ”的内部结构和整体性,才能通过 “窥一斑 ”而获得对 “全豹 ”的认知, 正确; 错误。故该题选 B。 考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点评:该题材料比较拗口,如果理解力达不到一定高度,很难对材料有准确的解读,故对学生解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如果
22、理解不到位,该题选项也比较难排除,题目难度很大。 2012年 10月中旬,一些世界顶尖的解剖学家测称,由于营养改善、科技发展和对电子设备依赖等,千年后人类的模样将大不同于今时(想象图见下图)。众多网友对此发表观点。下列网友的评语违背唯物主义根本观点的是 : A “这些预测绝对属于 垃圾科学 ! ” B “是要提醒我们该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吧! ” C “人类又回到 猿 古时代了! ” D “为避免此等惨象,本人决定不再进化! ” 答案: D 试题分析: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网友的评论中, ABC是原于物质的判断,是唯物主义观点, D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违
23、背了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故选 D。 考点:唯物主义的观点 点评:该题是反向选择题。这种题型常考,学生要懂得答题技巧。违背唯物主义观点即不是唯物主义观点,也就是唯心主义观点,根据对选项的分析,可以判断正确答案:。由于选项说法比较拗口,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题目难度较大。 门格尔、希克斯等人认为, 2件棉衣加上 3个面包, 同 1件棉衣加上 5个面包可以 “无差异 ”,也即物理、化学等客观状态不一样的东西给人带来的感觉可以是一样的。进而言之,人的主观感觉可以脱离物理、化学状态而独立存在,并成为决定人们行为的源泉。以下选项中与门格尔、希克斯等人的这一观点一致的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24、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 ” “存在就是被感知 ”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吾心即是宇宙 ” “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目中的观点认为人的主观感觉可以独立存在,并成为决定人们行为的源泉,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道生万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理生万物是客观唯心主义; 人的感觉、理性、心灵是事物存在的源泉,是主观唯心主义; 是主观唯心主义。故和题干观点一致的是 D 。 考点: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 点评:该题通过一些观点考查学生对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解与区分,要求学生对
25、题中的观点要准确把握,并能利用所学的原理加以分析,对学生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难度较大。 十九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从 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撰写了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坚持群众路线 答案: C 试题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 实践基础上的科
26、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题干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运动,撰写了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体现了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 正确。 D 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AB不符合题意。 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的识记和理解,首先回顾课本,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BC,结合材料内容,判断题目中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C,只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不难做出正确选择,难度适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B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斗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答案: A
27、试题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这些斗争都是贯穿哲学发展的历程中的, BCD不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才开始出现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A 正确。 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点评:该题考查哲学上的几个对子,纵观哲学发展的历程,可以大致判断正确结论。这种题目主要考查学生根
28、据已知知识进行基本推论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难度较大。 一位书法家说 :读书法作品,我们可以不记得作品的文词,不记得每一笔画如何书写,留在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作品的情性,富于 “形质 ”的情况是书写心声的最深刻的表露 可见 情性可以剥离文词笔画等形质而存在 情性可以通过文词笔画等 形质表露 人们可以排除一切形质来表露情性 人们可以通过一定形质来把握情性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书法家的观点中作品的情性是作品的内容,而形质是作品的展现形式。情性可以通过文词笔画等形质表露,同时人们可以通过一定形质来把握情性, 正确;而情性的展现离不开一定的形质, 错误。排除错误选项,该题选
29、C。 考点: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点评:回答该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中的情性和形质各自指代的是什么,根据对题目观点的理解把握二者的关系。对学生解读材料、提取信息、运用知识的能力有较高 的要求,难度较大。 “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就是认识物质运动的形式,认识了物质运动的形式,也就认识了事物本身。 ”这是因为 A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所以认识了物质运动的形式,也就认识了事物本身,故选 C。
30、 D与题意无关; AB不符合题意。 考点: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点评:该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学生要紧扣题目观点做出合适的判断。对于二者关系的题目,要看题目观点更侧重于哪个方面。该题比较好理解,难度不大。 如图,北斗七星的变化表明 A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B人们的认识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C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D认识对象是无限变化的物质世界 答案: D 试题分析: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北斗七星的变化说明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D正确; AC 的表述是有前提条件的, B是认识具有反复性的原因,不符合题意。 考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特点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认识的反复性和
31、无限性的综合认识。首先知道认识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具有这种特点,再结合材料主题判断。这个知识点是哲学生活中常考的内容,而且考查的形式、材料多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该题难度较大。 文学名篇醉翁亭记开头一段写成后,作者欧阳修觉得没能准确反映景象。于是再赴滁州城外,最后把开头改为: “环滁皆山也 ”。这一写作修改过程生动地体现了一个 A参加实践的过程 B寻求真知的过程 C获得经验的过程 D抽象思维的过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以欧阳修修改醉翁亭记开头内容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追求真理是个过程的认识。欧阳修再赴滁州城修改了开头内容,体现了寻求真知是个过程, B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 考点:追求
32、真理是个过程 点评:该题的重点在于把握在实践的基础上的修改,是一个追求真知的过程。这种题目对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必须把握材料的主旨才能做出正确回答,难度适中。 印象普陀最打动人的是它的主题 “ 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就是美丽的 ”。这一主题体现了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人的认识活动受主观因素限制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客观存在与主观思维相互依赖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用什么样的眼睛看世界,是人自觉选择的结果,故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正确;世界是什么样的在于人们用什么样的眼睛去看它,说明人的认识活动受主观因素的限制, 正确; 不符合题意。故该题选
33、C。 考点:认识的特点、意识活动的特点 点评:该题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解和分析一些观点的能力。这种题型经常考,学生可以通过选项去解读材料,看哪个说法更能体现材料主旨,对学生各种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难度较大。 “新闻不是描红出来的 ”,新闻报道也不是人云亦云的产物。因此,作为新闻报道应该坚持的哲学原则是 坚持以时效性为第一原则,注意新鲜、及时 真实地反映事实真相,遵循客观性原则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方向,承担社会责任 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寻求新颖突破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新闻不是描红出来的,不是一 味的模仿他人,要注重创新,寻求突破, 正确;新闻报道不是人云亦云的产物,说明
34、新闻报道要从实际出发,真实地反映事实真相,遵循客观性原则, 正确;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该题选 C。 考点: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创新 点评:回答该题要紧扣题目观点,对题中观点具体分析。该题材料内容简单,比较容易理解,所运用的原理和材料很容易结合,难度不大。 下列说法中,与漫画意外(作者:盖桂保)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有 防微杜渐,有备无患 阴差阳错,防患未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要注重量的积累;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漫画意外说明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启示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 防微杜渐,有备无患,要注重
35、小微的演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 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启示要抓主要矛盾; 阴差阳错,防患未然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与题干蕴含的哲理一致,故该题选 B 考点: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点评:名人名言、诗词谚语等蕴含的哲学道理是哲学生活中常考的题型。回答这种题,不仅要求学生对名人名言、诗词谚语的本意有深刻的理解,更需要运用所学的哲学道理去分析。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难度较大。 2013年 1月 4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因其谐音为 “爱你一生一世 ”,不少准新人在这天注册登记结婚。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种行为 A体现事物联系的 “人化 ”特点 B否认
36、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C体现事物联系的普遍性特点 D肯定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目中 2013年 1月 4日被当做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臆造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B正确。 ACD不符合题意。 考点:联系的客观性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联系的客观性的认识和理解,题目内容简短明了,比较好理解,只要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把握和认识,不难做出正确回答。 综合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 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新概括和总结。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看,是爱
37、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提出和概括,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时代的精华,是人类之明的结晶,是兴国之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请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的原因。 答案: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 1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 1分)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1分)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帮助人们在改造 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1分) 人
38、生价值的实现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1分)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人生价值。( 1分) 试题分析:该题运用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考点明确,回答的原理指向明确,分析说明的是原因,即题目是为什么,可以从必要性和重要性两个层次考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新的概括和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从这两个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总结即可。 考点: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点评:该题运用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知
39、识,是哲学生活最后一单元的内容。学生首先要回想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哪些,结合题目中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材料,从价值观、社会意识两个层次分析该做法的原因。本题需要学生对题目要求逐层分解,才能全面回答。难度较大。 拜群众为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课题,任何时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哲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要拜群众为师。 答案: 人类社会的历史,在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1分 ) 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分)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获得认识的最宝贵的来源、动力和检验标准。( 2分) 所以,要拜群众为师,这是党 90多年不变的坚守,
40、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取得伟大成就的法宝。( 1分) 试题分析:拜群众为师,体现的哲学道理,要考虑回答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另外,中国共产党拜群众为师的理由,还可以从人民群众与党的关系角度回答。 考点: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拜群众为师做法的正确认识。看到群众,学生一般都 会回答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及作用,但该题还要看到拜群众为师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故还需要阐述人民群众和中国共产党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一点极容易被忽视。故该题难度较大。 2012年 12月 31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领层设计,更加注重
41、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开放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 ,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结合材料简述习总书记的讲话如何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 答案: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运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着眼事物的整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1 分)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材料强调 “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体现了着眼整体的方法。( 2分) 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材料强调 “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体现了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2分) 要注重系统
42、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材料强调 “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体现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 向。( 2分)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系统优化的方法的识记和理解,回顾课本知识,系统优化方法有哪些具体要求,并结合材料内容对这些要求进行具体分析。可以从着眼事物的整体性、统筹考虑、优化组合等方面回答,要注意和材料的结合。 考点:系统优化的方法 点评:该题考点明确,就是考察学生对系统优化方法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该题回答的切入点是对材料的准确解读,要把握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原理加以分析。该题对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有一定要求,难度适中。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
43、段,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以下 简称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四位一体 ”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 “五位一体 ”。 报告提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请用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中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强国。 答案: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应立足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短缺 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实际需要,开发海洋资
44、源,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生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分) 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海洋经济,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人类造福。( 3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以推动海洋经济的长远发展。( 2分) 试题分析:该题以十八大报告中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为材料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对实现目标的措施进行分析。该题原理知识运用明确,问题属措施类题目,要求要侧重于方法论的回答
45、。根据材料内容,可以从物质决定意识、规律的客观性、认识的特点等角度展开回答。原理、方法论、联系材料,答案:要条理,清晰。 考点: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点评:该题设问明确,是措施类题目,运用的原理内容不多,根据提问学生对问题细致解读,然后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材料内容,判断所需的原理。该题要求学生对材料要提炼总结,并和原理紧密结合,对学生的各种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回答的难度较大。 材料 改革开放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觉醒,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20年前邓小平的 “南巡 ”,议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 20年后的今天,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显现出来,
46、现在议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要不要深化改革和开放。实践已经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结合材料 沾穑 率逼诖永砺鄣绞导 奈按蟠丛熘甘裁矗坎 擞谩按葱乱馐队肷缁峤 健敝 斗治黾岢稚罨 母锟 诺谋匾 院椭匾 浴 /p 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答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也可。( 2分)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深化改革开放,是通过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中国的发展( 2分) 辩证法是批判、革命和创新的,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才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突破,也才能解决未来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47、2分)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深化改革开放,就是通过创新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3分) 试题分析:该题以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的 20年的发展为材 料,第一问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回答这个问题要把握材料中改革开放这个时间点。第二问为什么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运用的原理是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的知识。这里提到创新,必然要回答创新的意义,而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从这两个角度展开回答。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点评:该题对问题的分析是回答的突破口,结合材料中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时间窗口,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是改革开放之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