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一 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 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秦朝 A推行宗法制 B推行分封制 C推行郡县制 D推行行省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综合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的 “秦 ”、 “为之郡邑 ”、 “废侯卫 ”不难得出正确答案:是 C,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AB项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D是元朝时期的政治制度。 考点:郡县制 点评: 郡县制是秦朝实行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郡县制打破了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度
2、,官员由中央任命,可以随时替换,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地缘政治代替了血缘政治。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秦朝实行的其他的重要的制度如三公九卿制、皇帝制度、法律制度等都需要掌握。 “忆往昔,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归举国同庆再造中国魂。 ”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幅对联主题的是 A开国大典 B “文革 ”结束 C香港回归 D改革开放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 “求和割地华夏声咽 ”、 “喜迎回归举国同庆 ”可以看出是指的香港回归。故选 C。 ABD项均没有失去土地和顺利回归的相关情况,均排除。 考点: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祖国统一是历史的潮流,在
3、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成功的收回了对香港、澳门的主权,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也在迅速的发展。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英国一历史学家说: “如今有个趋势,人民缅怀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 “她 ”指的是 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雅典民主制度是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故选 B。 A项错误,斯巴达建立的是寡头政治; C项是建立的共和制,但是在雅典民主制的后面,并不能说是源头; D项是帝制,并非共和民主制。 考点:雅典民主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雅典民主制的基
4、本内容。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雅典民主制的主要体现。雅典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势,创作了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和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雅典的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 他们被称为 “六一汉 ”(按:史家均释为须交农产品收获 5/6的分成佃农),如果他们交不起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沦为债务奴隶。为解决这一问题,梭伦 A设置了五百人会议 B设立了陪审法庭 C颁布了 “解负令 ” D将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 答案: C 试题分析:为了解决 “六一汉 ”的问题,梭伦改革时颁布了解负令,原来被抵偿出
5、去的土地又回到农民的手中。故选 C。 A项是克里斯提尼时期改革的内容;BD 项是梭伦改革是设立的,但是是政治方面,与材料中涉及到的经济方面不符。 考点:梭伦改革 点评:梭伦改革是雅典走上了民主制的道路,推动了雅典的进步,也为人类创造了政治文明遗产,其改革中有很多是倾向于平民的措施,如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役制,公民不会再因为债务问题而沦为奴隶,发展工商业等这些措施也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 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A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的公民开放 B民众政治的主要机构有 “公民大会 ”、 “五百人会议 ”和 “陪审法庭 ” C担任公职和参
6、加政治活动的公民由国家发放津贴 D贵族的政治权力消失殆尽 答案: D 试 题分析:在伯里克利时代,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都向所有的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因此 A正确; B项正确,民众政治的主要机构有 “公民大会 ”、 “五百人会议 ”和 “陪审法庭 ”;在伯里克利时期,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由国家发放津贴,因此 C正确。 D项错误,贵族制的战神山议事会依然存在,但是不是最高的权力机构。 考点:雅典民主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雅典民主制的基本内容。伯利克里执政期间,为了鼓励公民积极地参政,发放观剧津贴和会议补助,除十将军委员会外,一切官职项公民开放。在伯利克里时期公民大
7、会、五 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雅典民主制的主要体现。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雅典民主制的形成过程、特点、影响等需要掌握。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 Aristeides)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 “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 公正之士 ,我实在听烦了 ”。这则故事突出反映了 A雅典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陶片放逐法 ”形同虚设 C直接民主导致权力误用 很多雅典政治家浪得虚名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较简单,材料反映 了陶片放逐法由于雅典民主制度的直接民主形式,导致民主权力滥用和误用。故选 C。
8、A项错误,材料并未指出阶级矛盾的问题,而是公民内部在形式民主权利时的矛盾; B项错误,陶片放逐法并未形同虚设,只是运作方式有弊端; 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陶片放逐法 点评:陶片放逐法是在克里斯提尼时期创立,主要目的是保障民主制度的,打击民主敌人的,在公民大会投票中,当有人的得票超过 6000票被认为有可能威胁到民主制度的,要被流放到海外,流放十年。另外雅典民主制的特点和表现也需要掌握。 古罗马最早的成文法是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答案: A 试题分析:古罗马最早的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罗马共和制时期创立。故选 A。 B项是适用于公民内部法律的统称; C项是在罗马对
9、外扩张的过程中,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对被统治区的人口也同样施以公民法的权利,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D项是依据自然精神和理性的原则制定法律的体系,是一种法制的原则,并非是特定的法律文件。 考点:十二铜表法 点评:罗马法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以民法为主要的内容,主要是维护贵族的利益,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平民的要求,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与此相关的知识如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法发展的完备阶段。此外,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也要准确的记忆。 “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 ”。这句话说明 A议会还要听从于某些人 B议会还有不能做
10、的事 C议会也不是绝对权威 D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从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很容易看出这是指的议会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故选 D。 A项说法不符合事实,英国是议会主权。 B项错误,是对材料的字面意思的理解; C项与材料的意思相反。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英国在 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后来国王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在君主立宪制下,代议制是其基础,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关系到宣战与媾和等重要的事项均有议会决定。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美国、法国等国的政体也需要掌握。 著名历
11、史学家刘祚昌教授认为: 1787年宪法是 “美国第一次革命的一重大成就 ”,是一部 “进步 ”的宪法。他的理由是 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具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调和了美国大小州、南北方、中央和地方间的矛盾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1787年宪法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杜绝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因此 正确; 项正确,规定总统和议员都是由选举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美国的民主; 项错误,说的是 1787年宪法的消极方面; 项正确,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则,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实行分权的原则。故选 C。 考点: 1787年宪法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
12、是美国 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 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在各机构之间、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和两党之间实行相互的制衡。这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分权争衡的理念。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号召 “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这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纲领性文献是 A独立宣 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资政新篇 答案: C 试题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A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文件, B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的文件, D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纲领性文件
13、,因此 ABD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点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运动有了锐利的思想武器的指导,工人运动在一个更加深的层次发展起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巴黎公社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都需要掌握。 下列关于十月革命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冲破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D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错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的尝试;故选 A; B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4、冲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人类历史进入了新纪元; CD项正确,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 了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 考点:十月革命的影响 点评:十月革命是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理想转变为现实,人类从此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期,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对国际工人阶级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都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十月革命的背景和过程都需要掌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 .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美 .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C美国对以苏联为
15、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 “冷战 ” D苏联军事实力 .国际地位提高,与美国争夺霸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战后根据雅尔塔体系,美苏确立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在此基础上,美苏建立了两极格局。两极格局的建立是美苏意识形态对抗的结果,也是各自国家利益的体现。故选 B。 A项错误,不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CD项错误,只是从美国或者苏联一个方面进行的分析。 考点: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点评:战国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美国凭借自己的实力,妄图称霸世界,苏联也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二者的意识形态冲突越来越严重,冷战兴起。美苏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政治、军事集团,两极格局产生。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就是由两极格局到两极格局下多
16、极化局势的出现,最终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的过程。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出现的根源是 A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B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 C美苏的衰落 D世界政治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世界多极化源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战后建立的两极格局在 20世纪70年代因欧共体和日本 第三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等受到挑战, 90年代后多个经济中心的崛起,多极化趋势加强。故选 A。 BC 项只是说了一个方面,不全面; D项错误,没有从经济的根源上进行分析。 考点:世界多极化趋势 点评:二战后,以雅尔塔体系为基础,在美苏冷战的基础上建立了两极格局。70年代,随着西欧、日本的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中国的振兴世界开始
17、出现多极化的趋势,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和美苏两极格局。到了 90年代,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加强,现在世界格局明显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总的来看,在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的趋势: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出现 -多极化趋势加强。 20世纪 70年代我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缓和 D中日邦交正常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 20世纪 70年代,中美关系的正常是 20世纪后半期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此后,西方主要国家及其盟国纷纷同中国建交,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 故选 C。 A项错误,是 50年代提出的,与材料信息不
18、符。 B项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但并未给中国的外交局面产生转折关键性的影响; D项是在中美关系缓和化后推动的。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 点评:中美关系正常化是 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要的历史事件,中国同美国关系缓和化以后,中国迎来了建交的高潮,其中重要的有 1972年中日邦交关系正常化, 1979年中美建立了外交关系等。新中国在 20世纪 70年代取得的一些列的外交的突破还有: 1971年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迅速的提高。 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中强调指出: “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目前阻碍祖国实现和平统一台湾的因素是 A台湾当局 B台湾人民
19、 C台湾的军队 D台湾岛内的分裂势 力和国际反华势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目前阻碍祖国实现和平统一台湾的因素是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故选 D。我们祖国的统一大业还是要采取寄希望于人民的策略,目前的情况下,发展两岸关系,加强台湾当局与大陆官方的往来,做到海峡两岸互惠互利,降低海峡两岸的风险等是对整个中华民族有利的事情。因此 ABC均不是两岸统一的障碍。 考点: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点评: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两岸是兄弟关系,发展两岸关系,抵制分裂势力是两岸人民的共同责任。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成功的收回了对香港、澳 门的主权,也对台湾问题产生重要的影响,海峡两岸
20、的关系在迅速的发展。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把 “依法治国 ”这一治国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在 A 1954年 B 1978年 C 1982年 D 1999年 答案: D 试题分析:把 “依法治国 ”这一治国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在 1999 年,1999年 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把 “依法治国 ”写进宪法,正式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故选 D。 A项是通过的 1954年宪法,并未提出依法治国的方针; B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改革开放的决策; C项 1982年宪法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
21、的成就,但是也未提出依法治国的方针。 考点:依法治国 点评: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我们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在 1999年写进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大力进行法制建设,通过了1982年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建立做到了有法可依;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通过,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依据。 下图所示主要反映了 A秦朝的三公制 B隋朝的三省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内阁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书省、中书省直辖地和行中书省等字样可以看出这是元朝的政治体制。元朝在中央实行一省制,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故选 C。 A项是三公九卿制度; B项是三省六部制; D项
22、是废除了丞相制度的,皇帝直接管理六部。因此 ABD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元朝的行省制 点评: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的主要内容有秦朝设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隋唐时设三省六部制。宋朝的 “二府三司 ”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的军机处等。古代中枢 权力机构的演变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发展趋势:皇权在不断地加强,相权在不断地削弱以至于到了明代废除丞相制度。与此类似的知识点如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如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元代实行行省制等也是考试的重点。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在宋以前
23、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 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 到了明代, 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 特点是 A中央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大臣和皇帝的关系来看,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反映了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故选 A。 B项说法错误,材料主要讲的并非仅仅是内阁制度,而是中国古代行政体制演变的特点。 B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君主权力的不断加强,是君臣关系;D项材料中
24、未体现。 考点:君主专制的加强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存在着两对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总的趋势是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相权和地方分权不断削弱。 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 1840年 B 1860年 C 1895年 D 1901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于 1895年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开放重庆 等为通商口岸,准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故选 C。在华投资设厂是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列强经济侵略的要求, AB项是在时期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侵略,并未有列
25、强在华投资设厂的内容; D项是在 1895年后,不是材料中的 “最早 ”的要求。 考点:马关条约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马关条约的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 ,马关条约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日本获取了大量的侵略权益,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它们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中国在该条约签订后的一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需要掌握。 下列抗击我国侵略的斗争中,属于人民群众自发进行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抗争是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英勇抵抗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卢沟桥守军奋起抗战 A B
26、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项正确,是人民群众自发的维护自己国家主权的斗争,是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 项是清政府组织的抗战,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军队后来全军覆没; 项是人民群众自发的反抗运动,虽然失败,但是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不屈的意志; 项是国民政府军队进行的抵抗。因此答案:为 D。 考点:近代中国人 民的反侵略斗争 点评:近代中国史可以划分为两大线索,一个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主要表现为求民族独立、求民主反专制斗争的线索和外国侵略者侵略这一个线索。侵华史包括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抗争史包括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需要掌握。中国
27、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主要有三元里斗争、反割台斗争等。 “我们在内战中搅了 20多年 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的机会,今后如能为国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正死得其所。 ”李宗仁先生的这一段话应该是在下列哪一事件后有感而发? A北伐战争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淮海战役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我们在内战中搅了 20多年 ”、 “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的机会, ” 可以看出这是指的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由李宗仁指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A项错误,是在内战之前; C项错误,平型关大捷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进行的
28、; D项是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与材料 “抗日报国 ”等信息不符。 考点:抗日战争:台儿庄战役 点评:在正面战场,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指挥中国军 队歼敌一万余人,是抗战以来的最大的一次胜利。在其他的战场,国民政府也是积极地抗战,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1938年进入到相持阶段后,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了抗日的主要战场。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 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 ”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 ”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 “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
29、 ”可以判断出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携手抗日,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 C。 AB项都未能广泛的发动群众,不是全民族的抗战; D项是国内战争。因此 ABD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抗日战争中国存在两个战场、两个抗战路线,体现了不同的指导思想。此外,抗日战争的意义也需要掌握。 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 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国共两党
30、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基本知识。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共同抗日,是由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故 正确;但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没有根本改变,故 不正确,可排除 A、 D;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故国共两党政策方针不同, 又不对,排除 C。故选 B。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雪洗了近百年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独立,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1、。与此相关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有人曾说 “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B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完成革命任务 C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答案: B 试题分析:关键是正确理解辛亥革命之 “花 ”“果实 ”的含义各是什么, “花 ”应指革命的暂时成果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 “果实 ”应指革命的最终目标即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选 B。 A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困难,但并未解散; C项错误,孙中山并未出走海
32、外; D项错误,孙中山辞职是因为要把权力让给袁世凯,并非立宪派和旧官僚的 逼迫。 考点:辛亥革命 点评:辛亥革命是在中国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资产阶级领导发动的一场革命运动,以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约法。但是,三民主义并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内容,也没有深入的发动群众起来革命,致使革命运动没有得到群众的支持最终失败,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未发生改变。 图是北京大学为纪念一场爱国运动而发行的纪念章,这场爱国运动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载入我国史册。这场运动应当是指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 九运动 答案:
33、C 试题分析:从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字样可以看出是五四运动,故选 C。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阶级的领导,因此被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项错误,依然是在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由农民阶级领导; B项主要传播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的观念,实际上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里的继续; D项是在1935年发生的,当时早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考点:五四运动 点评:此题考查的五四运动的基本内容。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的群众运动。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精神是贯穿运动的始终。此外,还
34、有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五四运动的背景等也需要掌握。 中共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共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中共二大。故选B。二大当中提出了反帝、反封、反军阀的民主革命的口号,表明 此时中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进一步深入。 A项错误,此时提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C项做出了同国民党合作的决策; D项是在抗战时期,指出了中国抗战胜利后的方向的问题。 考点:中共成立后的重要的代表会议 点评: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后几次重要的会议要把握:二大确立了民主革命纲领
35、;三大通过了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八大做出了我国主要矛盾的论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方针;十二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认识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思想;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十五大依法治国思想;十六大三个代表作为我党指导思想;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指导思想。 1953年 1956 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最主要一项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C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
36、认、再现历史现象的能力。这一时期中共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重大成就最主要额表现是 1954年召开的一届人大,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决定了其它国家政治制度,故选 A。 BD项是我国的基本的政治制度; C项是在 1997年提出来的,与材料时间不符。 考点:新中国政治建设 点评:新中国建立后,积极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 195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人大制度建立。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我国的第一步社会主义宪法;此外,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成为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 2008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建区 50周年
37、。 50年来 ,勤劳的宁夏各族人民一次次摒弃封闭、落后、贫困,一步步走向开放、进步、富裕 宁夏经济增长速度连续 8年高于全国平均速度。宁夏 50年和谐稳定发展的最成功的基本经验是 宁夏回族自治区建区 50周年徽标 A党中央正确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宁夏回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C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 50 年来之所以能够快速和谐发展,主要是得益于我国政府实施了科学合理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故选 A。 BC 项都是宁夏发展的重要的原因,但不是从制度上进行的分析;D项是我国的政党制度,与材料关
38、系不大。 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点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自治制度,调动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积极性,保证了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目前我国有五大民族自治区。与此相关的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也需要掌握。 综合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伯里克利讲道: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里克利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 (1)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政
39、治制度有何特点 (6分 )它与材料二揭示的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 (4分 ) 材料三 由于受到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国内外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代西方国家在政体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试以近代英国、美国为例进行分析。 ( 2)分别说出奠定两国政体的重要法律文件名称。( 6分)两国的政府首脑分别是谁?( 4分) ( 3)你欣赏哪国政体?请说 出这一政体的特点。( 6分) 材料四 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除此之外,无论何项政体皆不宜于中国。因中国省份过多,人种复杂之故。美国共和政体甚合中国之用,得达此目的,则振兴商务改良经济,发掘天然矿产,则发达无穷。 摘自 1911年 11月孙
40、中山与巴黎日报记者的谈话 ( 4)在政治体制的构建上, 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如何体现 “效法美国 ”的主张的?( 4分) (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哪一规定与美国政治体制不同?( 4分)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4分) 材料五 究竟 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 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 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6)据材料五分析毛泽东的言论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 (6分 ) 答案: (1)特点: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皇权
41、至上 材料一所示政治制度的实质是君主专制,材料二反映的是民主政治。 (2) 英国是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美国联邦宪法(或 1787年美国宪法)英国政府首脑 是首相,美国是总统 (3) 英国英国君主立宪制:虽然保留君主制,但是国王是虚君,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政监督权;内阁对议会负责。 美国民主共和制:体现权力 “制约与平衡 ”原则,即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中的任何一项都受到另外两项权力的制约。 ( 4)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 5)实行责任内阁制。限制袁世凯权力(或防止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 (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42、的政治制度。 试题分析:( 1)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是指唐朝三省六部制,与材料二的本质区别当然是民主与专制的区别,中国是以分权得以集权;( 2)英美两国的政体类型分别是君主立宪制和总统共和制,他们是分别以权利法案美国的 1787年宪法作为法律文件定位下来的,政府首脑分别是首相和总统。( 3)对于英国和美国的政体,可以任选一个加以说明,如果选择英国的政体,主要是从限制君主的权力、确保议会主权等角度进行分析;如果选择美国的政体,主要是从权力的相互制衡、总统和议员都是选举产生等角度进行分析。( 4)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学习了美国 的三权分立的体制,立法、司法和行政权相互制约。( 5)
43、在临时约法中,学习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这是与美国的体制不同的,主要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6)材料五主要说的是中国的政党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政党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考点:中外民主制度 点评:到了近代,西方率先确立的民主制度,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中国受到西方的侵略。在西方的思想进一步传入的情况下,中国也开始了民主化的进程。辛亥革命后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 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与独当合作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三大民主制度,奠定了中国民主制的基础。民主制需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传统文文化进行建设,应该尊重文明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