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涟水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33617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江苏涟水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2届江苏涟水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2届江苏涟水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2届江苏涟水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2届江苏涟水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江苏涟水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卷(带解析) 选择题 “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 ,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故诗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制度的沿革,这种制度是 (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井田制 D世袭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提到的 “诸侯正封 ”和君与臣的关系可知是分封制。故选 A。 C项是经济制度;材料没有体现君与臣的血缘关系, B项错误; D项内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考点:分封制 点评: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把自己的同姓亲族、姻亲、功

2、臣等分封到各地为诸侯,从而打破了当地的血缘关系,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区域,也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但是,西周的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易于形成诸侯混战的局面。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确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但 “君主 ”是实, “立宪 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 A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 B “皇帝有权召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 C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 D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解题关键是理解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性质。德国确立君

3、主立宪制后,皇帝权力并没有受到宪法的制约。 1871年宪法规定了皇帝又创制法律之权;有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有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的权力。因此 ABC 均符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 D项不能看出皇帝的权力是实还是虚。故选 D。 考点: 1871年宪法 点评:德国通过 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该宪法规定了皇帝的至高无上 的权力,但是也设立了议会,体现了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特点。此外,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与英法美等宪法的比较也需要掌握。 1842年后,英国的一所蜡像馆里陈列了一尊林则徐的坐像,仪态庄严,膝上摊开一本用中英文写的禁烟条例,这说明 ( ) 禁烟运动得到英国政府的赞同 禁

4、毒对人类文明有贡献 林则徐的开明和爱国精神受到尊重 禁毒成为当时世界共识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能力。禁烟在当时损害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故 不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材料中 “仪态庄严 ”等信息可知,禁毒对人类文明有贡献,林则徐的开明和爱国精神受到尊重, 正确,故选 A项。 考点:虎门销烟 点评:虎门销烟是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销毁了缴获的鸦片 100多万斤,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反映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精神。林则徐是中华民族英雄,其爱国精神也得到英国的认可。与此相关的有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原因、影响等,需要掌握。 以下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

5、“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插曲 ”这一观点的是 ( ) 答案: D 试题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由于阶 级的局限性,具有封建专制思想, D项御玺就能体现这一点。成为中国民主进程中的插曲。故选 D。 A项具有反封建性; B项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项提倡男女平等,都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坚持斗争 14年。颁布了纲领,是旧时农民运动的最高峰,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并未提出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建国方案。常考的知识点有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施政纲领、失败的原因和影响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义和团运动二者的比较也要明白。 “

6、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这首民谣应出自 ( ) A鸦片战争时期 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到材料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的有效信息是 “皇上服了外 ”“杀洋人 ”,体现了义和团 “灭洋 ”的口号,可以看出这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故选 D。 A项体现不出 “不杀洋人誓不完 ”的内容; B项是以反对清政府为主要的目标; C项时期并未发生农民运动。 考点:义和团运动 点评:义和团运动是农民 阶级发动的救亡图存的运动,义和团运动常考的知识点就两个:一个是失败的根本原

7、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对外国侵略者的认识和充满着迷信色彩;另一个是对义和团运动 “扶清灭洋 ”口号的的理解,体现的民族矛盾上升为第一位的矛盾。 美国纽约时报在清朝咸丰年间曾以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为题大幅报道近代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应为 ( ) A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标题清军投降,北京城楼升起英法旗可以看出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故选 B。 AC项没有进入北京; D项是八个国家而不是英法两个国家。 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点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是列强为了进一步扩大在

8、华的侵略权益而进行的侵略战争,是列强攻进背景,皇帝仓皇出逃。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的范围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明显扩大:由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由沿海开始向内地发展。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 A开辟 新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答案: C 试题分析:甲午战争时期,西方列强对外侵略进入资本输出阶段,因此最能体现其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故选 C。 AB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侵略要求, D项有利于日本经济的发展,但是并不最有利于日本在华的经济扩张。 考

9、点:马关条约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条约中割台湾岛给日本,允许投资设厂,西方列强对中国的 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 ,马关条约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 “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 ”孙中山这里所说的 “社会主义 ”指的是 ( ) A消灭私有制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B “平均地权 ”和 “土地国有 ”的民生主义 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民族主义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可就孙中山先生早年对社会主义学说的观点作一了解。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

10、并未完全接受马克思主义观点,结合本题孙中山先生所说的 “社会主义 ”指的是 “平均地权 ”和 “土地国有 ”的民生主义,选 B项。 A项是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和革命前途; C项是孙中山先生的民族主义内容; D项是民权主义的内容。 考点:三民主义 点评:三民主义孙中山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分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民族主义指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民权主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要实现人民的富裕,平均地权。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 命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田不纳粮。 ”这首民谣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是() A推翻清朝统治 B实行天朝田亩制度

11、 C中国人的反帝反封建 D推行土地改革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从 “宣统不过两年半 ”一句可以反映人民群众要求尽快结束清政府统治的强烈愿望。故选 A。 B项时期是在 19世纪中期,而宣统是在 20世纪初期在位; C项反帝的内容材料并未体现; D项是在20世纪 40年代解放战争时期。 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 点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同盟会是其领导的政党,三民主义是其指导纲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约法。这一切都推动了中国的思想的解放,民主的深入传播。 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

12、的代议制。主要是指 ( ) A皇权方面 B宰相权方面 C立法权方面 D行政权方面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理解的关键是抓住 “不彻底和不完善 ”这一特征表现来推断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并由此去认识德意志帝国立法权的问题:宪法赋予议会 立法权 但其没有最后,决定权。从而得出结论。故选 C。 ABD项都拥有实权,掌握行政权。 考点: 1871年宪法 点评:德国通过 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该宪法规定了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有任命首相和帝国官员的权力,首相对皇帝负责。但是也设立了议会,体现了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特点。此外,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与英法美等宪法的比较也需要掌握。 马克 在世界文明

13、史中说: “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使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 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 ”。下列说法,最符合此观点的是 ( ) 联邦政府内部分权制衡 立法权的再度分割 各州和中央政府之间分权制衡 南方与北方的分权制衡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美国政治体制的理论基础是孟德斯鸠的权力制约与平衡思想 ;体现了这一思想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并非说的南方与北方的平衡,而是中央与地方、中央各机构之间的平衡 ,故 的说法错误 考点: 1787年宪法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美国 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 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是

14、联邦制共和制的政体。美国实行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和民主的原则。在各机构之间、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和两党之间实行相互的制衡。这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分权争衡的理念。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历史学家在评论 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 “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 ”这是因为 ( ) A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B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 答案: A 试题分析: 1832 年,英国工业革命即 将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在议会选举中取得更多的席位,确保了英国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15、故选 A。 B项错误,不是 1832年议会改革的这个闹心任务; C项是在英国革命时期完成的; D项是改革的影响。 考点: 1832年议会改革 点评: 1832年议会改革标志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这次改革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行的,工业资产阶级大量的进入到议会,从此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进入到稳定运行的阶段。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 “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 )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

16、治转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前,我国奴隶社会盛行的是分封制下的贵族政治,而秦始皇建立的君主专制制度打破贵族政治,转而建立了以皇帝为核心的官僚集团政治。故选 A。 B项是从经济的角度说的,与材料不符; C项说法错 误,西周时期并未实行分权政治; D项的军功政治虽然在秦汉以后比重降低,但是并非是材料中说的这一转向的最主要的意义。 考点:古代的选官制度 点评:西周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官员世代相袭,是贵族政治,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法律制度和选拔考核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打破了原来的世袭的局面,官僚政治逐渐取代了贵族政治,

17、到了汉代,包括皇帝在内,都出自布衣百姓。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 ,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 “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制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 “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确立三省六部制,使三省之间相互制约。故选 C。 A是秦朝时期实行的,可排除;封建社会的法律体系在秦朝时就已经建立起来了,排除 B;实行科举制是为了解决官僚的选拔问题,而不是为了解决

18、“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问题,排除 D。 考点:三省六部制 点评: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之一。三省之间相互制约,互为补充,分工明确,大权集中于皇帝。与此相关的隋唐时期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科举制也需要掌握。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下令立一块 “宦官不得干预政事 ”的铁牌,但事与愿违,明王朝却成为了历代宦官干政最突出的王朝之一。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 A明朝皇帝懦弱 B明朝宦官执政能力突出 C封建专制制度 D明初废除了丞相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注意题干中 的 “根源 ”。明朝废除了丞相制

19、度,设内阁,专制皇权进一步强化。而宦官是皇帝贴身秘书,容易出现干政的现象。因此其根源是封建专制制度。故选 C。 ABD项都未从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因而是错误的。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是皇权的至高无上,明朝采取了废丞相、设内阁等措施,皇权进一步加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皇帝身边的人专权的现象。与此相关的知识点是清朝专制皇权的加强。清朝在雍正帝时期设立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下列四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不同选官制度下的文人情况,请按时间顺序排列() 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和如则秘书 文章之士不根教化,进士以诗赋取人,不先道理,明经以墨义,考试不本儒

20、术,选人以书判殿,最不尊人物 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破题,两句承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弟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项是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 项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是明代八股文; 是汉代察举制。因此按时间顺序是 ,故选 B。 考点:古代的选官制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选官制度。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西周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等,每一种制度所依据的标准等需要掌握是考试的重点。一些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需要重点掌握。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摘录了伯利克

21、里的一段话: “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还找到了下面的图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内容最适合的课题是 ( ) A雅典民主制度起源之研究 B雅典民主政治倒退之研究 C伯里克利与民主政治确立之研 究 D雅典民主政治利与弊之研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伯利克里时期的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 金时期,所以 A、 B两项不合适;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是在克利斯提尼时期,故 C项不 对。题干中伯利克里的话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而图片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 的局限,所以选 D项。 考点:雅典民主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

22、准确把握雅典民主制的基本内容和发展阶段特点。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雅典民主制的主要体现,保障了雅典公民的全面发展。雅典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势,创 作了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和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的新方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图片能作为说明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原因的资料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的原因而不是民主制度的表现方式,希腊地图说明希腊的地理位置临近海洋,适宜航海,爱琴海地区贸易图表明古希腊海外贸易发达,工商业也非常繁荣,这些都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而 则是古希腊雅典民主制度的表现物质。故选 A。 考点

23、:雅典民主制 点评:雅典城邦面积狭小且多山阻隔,人口少,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了公民集体参政的条件,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建立。另外,雅典的地理环境适宜航海和对外贸易,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因此有利于推动雅典民主制的发展。此处强调的是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但不是决定作用。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我国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B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C统治阶级加强对社会团体的控制 D经济模式决 定政治模式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不准确; B项正确,中国西周

24、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都是奴隶制时期,所采取的的这些制度都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的。故选 B。 C项明显错误; D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西周与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点评:中国西周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有相似之处。希腊是小邦林立,中国则是通过分封形成了一个一个的诸侯国。希腊和中国的这些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适应当地环境,维护自己的统治为目的的。二者既有相似性,又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是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而希腊没有。 进入 21世纪的英国 王室官员常 “哭穷 ”,王室缺乏足够的资金维持白金汉宫和温莎堡的日常维护。根据英国的政治体制,英国王室要解决经费问题的正常途径是 ( ) A向全国直接征税 B向

25、议会申请拨款 C向英联邦国家募集 D向内阁要求增加财政支出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迁移理解能力。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英王没有实际权力,不能直接向全国征税,提出拨款议案也是行政权之一,应属政府职责,因此她只能向议会申请拨款。故选 B。 AD项明显错误,英国国王无权; C项明显错误,英联邦国家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点评:此题世纪上考查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英国在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后来国王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在君主立宪制下,代议制是其基础,首相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关系到宣战与媾和等重要的事项均有议会决定。国王

26、统而不治,但是对外代表国家。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美国、法国等国的政体也需要掌握。 综合题 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 “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 ”教科书中图示、图片、图表,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 材料一 据江淮论坛 1982年第 2期资料记载: 时期 全国人口 (丁 ) 官员 官民之比 西汉 5959万 7500人 1: 7945 唐高宗时 5238万 13465人 1: 3927 元成宗时 5816万 22500人 1: 2613 清康熙时 2459万 27000人 1: 911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

27、象。( 2分)指出产生上述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4分) 材料二 (2)图一体现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分 )与图一相比,图二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图三中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 2分)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分) 答案: (1)现象:官民之比畸形发展 (或官多民少的现象日益严重 ); 2 原因: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和强化的必然产物; 2 教训:必须精简机构,裁撤冗员。 2 (2)特征:皇权高度集中; 2 原因:明朝丞相制度被废除; 2 特点: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2

28、 趋势: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2 试题分析:( 1)此题反映了从隋朝到北宋,再到清朝, 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而一再采取地方分权的措施,结果出现了一些严重的弊端。这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不可避免的现象。( 2)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图一说的是唐代的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图二是明朝的中枢权力机构,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管理六部;图三是清朝的军机处,军机处的出现是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点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在秦朝创立,其内部存在着两对矛盾,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不断的加强有效地确保了国家

29、 的统一。皇权的不断的加强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趋势之一。明清时期皇权的不断地加强是皇权不断地加强的重要的阶段,清朝发展到顶峰。 历朝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的措施也需要掌握。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 “我们的制度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干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 摘自希腊伯 罗奔尼撒战争史 ( 3)如进行 “东西方政治制度演变史 ”的课题研究上述材料作为论据尚不够

30、危分,你还可以补充哪些论据? (东西方各举2例,所举史实必须与材料二、三性质类似 ) (4分 ) 答案:( 1)东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1分 )西方:民主制度。 (1分 ) 东方: 中国古代政治重心处于内陆大河流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较发达。 (2分 ) 西方: 古希腊海洋资源丰富,多山少平原,土地少而贫。 工商业发达。 (2分 ) ( 2)相似之处:权力分立,相互制衡。 (2分 ) 不同:中国:加强君主专制制度。 (或 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 )(1分 )美国:防止独裁专制,维护民主制度。 (或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1分 ) ( 3)东方:秦朝三公九卿制、明朝废除丞相

31、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等 (2分。答对任两点给2分 ) 西方:英国:君主立宪制。 (或颁布权利法案 )法国:第三共和国宪法 (2分。答对任两点给 2分 ) 试题分析:本题围绕民主政治这个主题展开考察。涉及内容多,时间跨度大,但题目落脚点并不难,这也是新课标高考“高起点,低落点 ” 特色的展现。回答问题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1)从地理环境的不同分析中西不同政治制度的原因。 ( 2)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的三权分立都是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是更应该明白二者本质上的不同。( 3)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具体内容可以在教材上寻找,主要是从政体的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古代中西政治发展

32、演变 点评:本题体现了对政治制度的考查 ,既有古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 ,又有古代与近代的比较,解题的关键是既要注意到制度之间不同的具体表现 ,又要理解不同的原因在理解相关不同的基础上 ,认识政治制度的根本目的都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也要认识到,古代中国和世界都为人类的政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 不同,经济基础的不同等因素,政治文明的发展又不一样,中国走向了专制,西方以雅典为代表发展了民主文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朱元璋)因考虑到 “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遂于是年九月 “置四辅官 ”。要求他们 “宜体朕怀,心常格神,行常履道,位理赞化,以安生民 ”。

33、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二 “光荣革命 ”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 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 (汉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 1714年之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祥,内阁会议先就莱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材料三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

34、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二,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形成的原因。( 4分) ( 2)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 4分) (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度对本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4分) 答案:)原因:明朝:废丞相后,皇帝无法处理所有的政务。( 2分) 英国: 资产阶级不满国王把持行政权;汉诺威王朝国王不 钟 挛瘢 诟蟀谕压 醯目刂铺峁 擞欣 被 分) ( 2)不同:明朝:不是法定的一级中央行政机构(或皇帝的顾问机构);对皇帝负责。( 2分) 英国:是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 2分) ( 3

35、)影响:明朝:进一步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2分) 英国:使君主立宪制更加完善;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中西方政治特点。材料一中 “因 不可无辅臣 ”材料三中 “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 ”“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 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 ”回答。( 2)本题考查中西方政治特点。结合材料二中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 ”,材料三中 “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 ”回答。( 3)本题考查中西方政治特点。根据两国后来的发展回答,中国明朝时期是封建专制强化的表现,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

36、供了政治保证。 考点: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比较 点评:我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重要的成员是丞相,秦朝开始设立,后来逐渐发展演变,到明朝被废除。明代设立内阁,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但是无实权,只是顾问机构。英国近代也是确立 内阁制,掌握有行政权,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与明代的内阁不是一个性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 18世纪初开始,英国商人向中国输入鸦片,每年约有 500箱鸦片流入英国,而运到中国的鸦片有两万箱,最后达到八万箱。年轻的格拉德斯就鸦片贸易曾发表过人道主义的言论,但这种言论被后来要求治理英国工业化进程中不断出现的罪恶的呼声淹没了。 材料二 根据西方人的报道,中国的开放只不过是一种中外联

37、营 外国人得出一条在中国活动的基本规律:没有中国人的支持,什么事也干不成。从一开始,鸦片贸易就是中外联营的行动,中国人对鸦片的需求 远胜于兰开夏的纺织品,由此出现了超乎外国人想象的鸦片销售网络。 材料三 鸦片贸易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白银大量外流。白银外流造成银贵钱贱,直接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18世纪末,一两白银换铜钱一千文左右,到 19世纪 30年代后期,上涨到一千六七百文。按清政府规定,完粮纳税须用白银,因而劳动人民实际要多交 60的赋税。 鸦片泛滥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大量的白银外流,银价上涨,各地税收困难,拖欠的赋税也就日益增多,国库储备越来越少,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困境。

38、以上三则材料均选自美费正清著,傅光明译 观察中国 材料四 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就中国历史而言, 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可视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界标,因为自此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探索已开始,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现代化过程便可称之为近代化过程。 乔志强、行龙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 “关于鸦片贸易的人道主义言论的出现 ”说明了什么?后来这种言论 “被淹没 ”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 4分) ( 2)材料二认为鸦片贸易 “是一种 中外联营的行动。 ”对此,你如何理解?

39、( 3分) ( 3)据材料三、四,从文明史角度阐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客观影响。( 3分) 答案:( 1)说明:鸦片贸易在给西方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严重的伤害,引起西方进步人士的同情。( 2分) 真实原因:英国工业革命所引发的尖锐社会矛盾,淡化了人们对鸦片贸易罪恶行径的关注。( 2分) ( 2)清朝吏治腐败,不法官员和奸商从中牟利。( 3分) ( 3)鸦片战争冲击了中国传统文明,促进了中国向近代文明的演进。( 3分) 试题分析:( 1) “人道主义言论 ”的出现反映了进步人士的观点 ,但是在后来工业革命所引起的尖锐的社会问题面前,中国所受的灾难被淡忘。( 2)鸦片走私不仅仅是英

40、国的不法商人的行为,还是和本国的不法官员的包庇纵容狼狈为奸密不可分。( 3)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明,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迈进。 考点:鸦片贸易等 点评:本题以鸦片战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原因和影响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和交融。评讲时,结合教材对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归纳,强化学生对文明史观的认识和理解。 阅读下 列材料: 材料一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了封建的君主制。 英国统治阶级需要君主制和王室,关键在于如何将其变成能够体现资产阶级意志的国家工具, 16

41、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 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推翻封建君主制到光荣革命发生之前,英国先后出现了哪些政体 ( 2分)为什么说 “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 ” ( 1分)据材料一,指出 “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 ”的历史影响。 (3分 ) 材料二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 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 钱乘旦

42、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2)据上述材料,比较德国与英国近代宪政确立过程的特点有何不同之处 ( 2分)据所学知识,说明普鲁士旧的容克地主贵族实现国家统一,确立君主立宪政体对德国产生的影响 (2分 ) 答案: (1)政体:共和政体;复辟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2分 ) 原因:因为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大增,通过了一系列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1分 ) 影响:开创近代民主政体的先河 (或首创君主立宪制度 );在世界反封建君主专制斗争中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分 ) (2)特点: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宪政道路;英国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方式走上宪政道路。 (2分 ) 影响:造成

43、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分 试题分析:( 1)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出现了共和政体和君主专制复辟的现象。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的权力 逐渐转向议会,特别是 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实现了既保留君主制又能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愿望。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为英国的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实现了国家的统一,颁布宪法走向宪政道路的,这和英国通过革命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德国统一后,保留了大量的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的残余,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的影响。 考点:英德政体的比较 点评:英国通过 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德国也是通过法律文献 1871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的,但是皇帝的权力却没有受到限制多少,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二者都是代议制民主政治,都是资产阶级的性质政权,这是二者相同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