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年陕西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中国古代, “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 ”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 ) A小农经济 B佃农经济 C庄园经一 D商品经济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中央集权制的经济根源是封建的经济基础,其主体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小生产进行。 B、 C、 D不是封建社会占主体的经济成分。所以答案:
2、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 据张瀚松窗梦语记载,明朝中后期杭州仁和县有张毅庵者,因其丝织品 “备极精工 ”,人相争购,于是逐渐富裕,从一张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雇请“各色人匠 ,因此, “家业大饶 ”。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明朝中后期 杭州的丝织业发达 B杭州丝织品做工精致,备受欢迎 C杭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杭州人辛勤劳动,因此逐渐致富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材料 “雇请 “各色人匠 ,因此,“家业大饶 ”体现出雇佣劳动关系,说明此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
3、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特征 中国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是( ) A闭关锁国的政策 B重农抑商的政策 C文化专制的政策 D腐朽的封建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中国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 ABC 都是 D 项的具体表现。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中国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 中国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的原因 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变为落后的原因有 ( ) 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 闭关锁国 西方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A B
4、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 题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中国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西方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变为落后的原因。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中国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 中国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下列各项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有 ( ) 江南制造总局 继昌隆缫丝厂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苏州家庭手工业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的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企业、民族工业等都是是新
5、的经济因素,而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新经济因素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 ) A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在民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C机器制造等重工业比较少 D绝大部分的缫丝等轻工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工业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民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自然经济, B项是错误 的; ACD项正确的。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特点 在西方列强逐步完成工业化、向全球扩张
6、的时候,洋务运动 中国第一次救亡图存的运动兴起。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其特点是: ( ) A同时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 D不注重技术的引进而只重视机器的引进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抓住洋务运动发生的时代(世界)大背景。洋务运动发生于 19 世纪 60 年代 至 90年代,此时西方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所以我们中国可以同时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这也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 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所以答案:选 A。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
7、运动 19041907 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 ”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 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1904-1907年,这是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B项是错误的;这是初步发展时期。根据材料得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把兴办实业和民族危机
8、相结合。 C D项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选 A。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发展 老舍的著名话剧花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 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 “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 ”他也确实创力了一些实业, 1916 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政府提倡使用国货 C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材
9、料 “他也确实创力了一些实业, 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 企业最为红火 ”可以看出秦二爷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是在一战期间,原因包括了 B、 C、 D三项表述的内容;而 A项的内容发生在 19世纪末,是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所以答案:选 A。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原因 下列关于 19271936 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民族资本受益最大 B轻工业得到发展 C官僚资本对金融业的控制削弱 D完全没有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工业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 ABD都
10、不符合1927-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 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以下对这段描写 的理解正确的是 ( ) 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瓦解 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A B
11、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根据材料中 “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表明 正确, 说法错误, “小火轮船 ”体现了 正确。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经济结构的变动 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 境的主要原因是 ( ) 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官僚资本的压迫 繁重的捐税负担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工业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 是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经济结构
12、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以下是 19世纪 30-40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中国 英国 步枪 射程 100米射速 1-2发 /分钟 射程 200米、射速 3-4发 /分钟 火炮 泥模制造、炮管杂质多、气孔气泡多 铁模制造、镗床切削、膛壁光滑 火药 硝量过高、杂质过高、颗粒粗糙 标准火药配方(硝 78%、硫 8%、碳 14%) 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 C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D中国文明与英国文明间的差距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前夜中英双方的对比。从
13、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中英双方武器装备的对比,中国逐渐落后,这说明了中国农耕文明和英国的工业文化之间的差距。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前中英对比 决定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因素是 (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 C官僚资本的压迫 D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决定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因素是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因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
14、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特点 乾隆二十五年( 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船证明书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 B加强外航海管理 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乾隆二十五年清政府发给中国商人的海 外渡航证明书反映了清朝前期的闭关锁国政策 ,即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和交往 ,因此 AB与之不符, D是在明朝,答案:为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海禁政策 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B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
15、的政策 C强调重视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D其基点是努力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政治基础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重农抑商政策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政,故 D项是错误的; ABC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 ” 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 “ 少贫困, 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 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 ”材料中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的优良品质有( ) 勤俭致富 乐善好施 注重诚信 守法经营 A B C D 答案: C
1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 “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 ”体现了中国古代商人的勤俭致富的品质;材料 “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 ”反映了乐善好施的品质; 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商人的优良品质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 王制: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 王制: “凡农之道 (候 )之为宝 ”。农书 粪田之宜: “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 上农: “时至 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 “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
17、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精耕细作的理解。由荀子 王制 “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 粪田之宜 “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 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 “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 国的经济 古代中国的经济特点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旧中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 “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18、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农经济的理解。材料 “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 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带有开放性 (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农经济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农业与家庭
19、手工业相结合;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故 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 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种植业为主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 借用牛力耕田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色之一 牛耕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 已出现了曲辕犁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理解分析能力。由材料中 “耕 ”、 “牛 ”等字在人名中的应用,说明当时已经产生了牛耕现象; 从材料中无法体现; 曲辕犁出现在唐朝。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 司马迁在史
20、记 河渠书记载: “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龙首渠 D成国渠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 “蜀守冰 ”指的是秦国的蜀守李冰,该水利工程 “穿二江成都之中 ”,位于四川成都附近,据此可以判断是都江堰。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水利设施的改进 图 1到图 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
21、,材料一中使用的是藕犁进行耕作,材料二中使用的是曲辕犁,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从藕犁到曲辕犁反映出的是耕作技术的进步,故此题应选 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耕犁技术的成熟 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屯田制 D摊丁入亩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均田制的理解。根 据所学知识,北魏至唐朝中期,统治者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均田制。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均田制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中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
22、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作坊生产 技术和生产工艺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主要是为市场提供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交流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官营手工业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官营手工业产品不面向市场,主要是生产官府需要的产品,故 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唐人有诗云: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但后人一直认为秘色瓷开始生产于五代,直到 1987 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 ) 文学记
23、载侧面反映 考古发掘 史书记载 民间传说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提到的证据有两个,其一是诗歌属于文学记载,其二属于出土的文物;这其中没有涉及到 史书记载和 民间传说。故此题应选 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制瓷业的发展 史书记载: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用熟铁制的,刺到敌人身上立刻弯曲,需放在地上用脚踩平再用。同一时期,我国的刀剑却锐利坚硬。由此我们可以推断( ) A春秋时期我国已能够造冶炼生铁和钢 B用水排鼓凤冶铁提高了冶炼水平 C春秋时期我国出现灌钢技术 D春秋时期我国铁质兵器完全取代青铜兵器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24、材料表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剑比古罗马要锐利坚硬的多,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这个时期,中国的冶金技术已经能够冶炼铁和钢。另外,灌钢技术出现在南北朝。所以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冶铁技术 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进行的商贸活动有 可以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进行交易 为了财产安全,你将大部分金银储存在柜坊 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进行对外贸易 你通过飞钱方法,可以回老家再将钱取出 ( ) A B C D .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商业发展的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市舶使是负责对外(海上)贸易之事,唐朝时主要在广州等通商口岸设置,而长安即今天的
25、西安,属于内陆城市,再次设置市舶使不合史实, 排除。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唐朝商业发展的状况 北宋东京(今开封) “通不晓绝 ”的夜市和 “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活动多由官府控制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宋朝商业发展的状况。材料中商业活动的时间(北宋)、夜市 “通宵不绝 ”和可以 “抵暮 ”的瓦子,判断这是北宋的商业活动特点之一,打破了时间限制。 BCD项三项在题中材料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
26、的发展 宋朝商业发展的状况 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 ) 丝织品 景德年间瓷罐 唐三彩 哥窑瓷瓶 珐琅彩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清朝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根据所学知识, 丝织品在远古时期就出现了; 景德年间瓷罐是明朝的; 唐三彩出现在唐朝; 哥窑瓷瓶出现在宋朝; 珐琅彩出现在清朝。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
27、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 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 若机
28、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 材料四;清雍正帝说: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 请回答: (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 ( 2分)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有哪些 ( 4分)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 4分) (3)材料三中机户和工匠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4分) ( 4)材料四的观点是什么?( 2分)对前面材料一、材料三所反映出的经济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 4分) 答案: (1)生活方式:( 2分) “男耕女织 ”。 特点:( 4分) 自给自足。 以家庭为单位。 精耕细作。 领先世界。 (2)主要观点:( 4
29、分) 农民长年劳累、生活贫困;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 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生产、生活条件艰苦 (3)雇佣关系。( 2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分)。 ( 4)重农抑商( 2分)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2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小农经济的特点。结合教材进行分析即可,特点: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 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 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 (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
30、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 ”中充分认识到小农经济规模小、水平低,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具有脆弱性。 ( 3)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从材料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材料三中机户和工匠是一种雇佣劳动关系;说明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声场关系的萌芽。 ( 4)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可以看出材料四的观点是重农抑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31、,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古代中国的经济 “重农抑商 ” “重农抑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 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二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 “迁海令 ”,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
32、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窥伺我何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 (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 易政策的相似之处。( 2分) (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海外贸易政策目的有何区别。( 4分) ( 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推行这种海外贸易政策的根本原因。( 2分) ( 4)请简要分析上述政策的消极后果。( 2) 答案:( 1)都不允许民间船只出海,禁止海外贸易。 (2分 ) ( 2)明朝是为了防止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机明朝统治 (2分 );清朝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
33、民的抗清斗争。 (2分 ) ( 3)是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导致的 (2分 ) ( 4)危害:不仅防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 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一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 ”和材料二 “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 ”体现了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 ( 2)本题主要考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
34、分析能力。材料一 “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 ”是为了防止流亡海 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机明朝统治;材料二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 “迁海令 ”并结合所学知识,清朝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 3)本题主要考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 ”“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窥伺我何也 ”可知,明清时期推行这种海外贸易政策的根本原因是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导致的。 ( 4)本题考查的是对海禁政策的评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海禁政策的危害:不仅防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
35、使中国与世隔 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海禁 ”政策 “海禁 ”政策 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材料一 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 单位:千元 此题 做在 答题纸地图上 材料二 1927年,蒋介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下令封杀他们在无锡的产业,迫使荣宗敬认购巨额国库券而了事。八一三事变后,荣氏企业倍受重创,申新一、二、八厂全部被毁,其他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损失、劫掠和强占。材料三 上海解放后,荣氏企业面临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 应不足,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
36、以大力支持,实现新的复苏。 材料四 在新时代,荣毅仁、荣智健父子,一南一北,纵横商海,叱咤风云,财富神话再次震撼世人。荣氏家族三度名列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排行榜首位。荣氏家族在中国、在世界各地正续写着新的辉煌和传奇。 请回答:( 10分) 根据材料一,分析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何主要特点?这一时期被称为民族工业发展的 “黄金时期 ”,其有利的国际因素是什么?( 4分) 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 19271945 年荣氏企业遭受重创的原因。 (2分 )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荣氏企业的复苏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什么策略?( 2分)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在新时期,
37、荣氏企业再度辉煌的主要原因。( 2分) 答案:( 1)特点:轻重工业都有所发展,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2分) 国际因素:一战期间,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对华的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 2分) ( 2)原因:国民政府的封杀和压榨,战争的破坏,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 2分) ( 3)策略: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策略,支持其发 展。( 2分) ( 4)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图片中可以分析出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的主要特点轻重工业都有所发展,轻工业发展
38、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被称为民族工业发展的 “黄金时期 ”,其有利的国际因素是一战期间,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对华的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 ( 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 “1927年,蒋介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下令 封杀他们在无锡的产业 ”“八一三事变后,荣氏企业倍受重创,其他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损失、劫掠和强占 ”中可以得出19271945 年荣氏企业遭受重创的原因。 ( 3)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根据材料“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支持,实现新的复苏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的策略,支持其发展 . ( 4)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时期,荣氏企业再度辉煌的主要原因: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