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甘肃省张掖中学高三第二次(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33761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甘肃省张掖中学高三第二次(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3届甘肃省张掖中学高三第二次(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3届甘肃省张掖中学高三第二次(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3届甘肃省张掖中学高三第二次(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3届甘肃省张掖中学高三第二次(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甘肃省张掖中学高三第二次( 10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东京梦华录记载: “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 ”材料描绘的最有可能是哪个时期人们过中秋节的情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 C 试题分析:引文出自东京梦华录,北宋建立后将开封改名为东京,作为都城。可见,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北宋都城东京中秋之夜的繁华和赏月习俗。从引文中的关键词 “中秋夜 ”、 “酒楼 ”、 “嬉戏连坐至晓 ”可以看出,这一场景中 “夜市 ”出现,人们在酒楼等场所 “连坐至晓 ”,从 “市 ”的功能和时间上,也可知是宋朝。故选 C。 考点: 宋代

2、商业的发展和市的变迁。 点评:宋以前市的特点:市、坊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管理严格。 宋代以后市的特点: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 “草市 ”普遍;打破经营时间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 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 乡村包围城市 , 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 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对上述材料理 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革命必须走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 B工农武装割据正确革命道路尚未被全党认可 C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仍处于高潮 D中共没有找到一条正确革命

3、道路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关键句是: “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 乡村包围城市 , 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 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认为工作重点在城市,革命力量是工人阶级,革命道路是城市包围乡村,由此可知,共产党内部关于革命力量和革命道路存在分歧,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已形成,但并未被全党认可,存在分歧。 A项仅是题干中反映的观点之一,与题意不符; C、D项说法错误。 B项最准确。 考点: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点评:本题为是最佳选择题。考查近中国民主革命相关知识,能力考查则通过材料分析并获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形成正确的观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开创了 “农

4、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革命道路,即 “工农武装割据 ”的思想。这一理论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武装起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相结合。 1937 年 12 月南京失守后蒋介石发表告国民书,指出: “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 ,而且也不在其他各大城市,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它反映了 A国民党决定与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党统治中心转向农村 C国民党决定开辟敌后战场 D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抗日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目中声明强调 “中国持久抗战 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体现了国民党号召全国思众奋起抗日的决心, A项题目材料无法直接

5、说明, B, C两项表述有违史实。故选 D。 考点:抗日战争。 点评: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会战: ( 1)淞沪会战: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一场会战,打破了日本 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 2)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八路军 115师取得)。 ( 3)徐州会战:抗战以来历史最长的一次会战,台儿庄战役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国民党李宗仁指挥)。 ( 4)武汉、广州会战:( 1938年 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 5)枣宜会战: 1940年 5月,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会战;国民党第 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中国

6、新闻网 2009年 5月 30日报道: 九名流落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兵 ,今日从云南瑞丽畹町口岸踏上回乡探亲之路。下列对中国远征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他们开辟了国外抗日战场 B主要任务是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 C在缅甸救出被日军围困的英军七千多 D他们抗击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解答。抗战期间抗击半数以上侵华日军的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属于国民党的军队,因此 D项的说法错误。 考点:抗日战争中的国外战场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点评:抗日战争的特点: 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既是

7、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两个战场互相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国共两党阶级属性的不同决定了该特点的存在。 4、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共倡导并做出巨大让步,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20世纪 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 “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 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 ”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 “要和平

8、,争民主 ” C “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 D “打倒列强,除军阀 答案: B 试题分析: 20世纪 40年代 “胜利到来的当时 “指的是抗日战争的胜利。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就是实现和平和民主,故选 B。 A是在辛亥革命时期, C在抗战时期, D是在大革命时期。 考点:抗战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点评: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从当时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了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方针。这就是:一方面尽可能争取和平,力争在和平条件下实现中国社会改革;另一方面,鉴于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政策,必须作好自卫战争的准备。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 ”同时给出

9、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C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D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日益暴露 答案: D 试题 分析:本题是一道最佳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但最基本的历史条件需要从这一理论产生的经济基础方面分析,即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故选 D。 考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点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暴露。 阶级基础: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独立的工人运动的兴起,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思想基础:

10、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到工人运动中总结经验。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 “科学 ”,主要在于它 A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在于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A、 B、 D都包含在 C项当中,故选C。 考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点评:共产党宣言主要内容: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断言社会主义必将

11、取代资本主义。 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号召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堀起与崩溃:苏联 74年兴衰历史中说: “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 斗争 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17年

12、 3月,俄国工人和市民发动 “二月革命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从材料信息看,作者认为临时政府垮台的原因是没有解决人民的愿望。二月革命后,人民最大的愿望是 “面包 ”和 “牛奶 ”,即和平与土地;二月革命后,沙皇专制已经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国家权力,故 A、 C 错误, D的说法正确,但和材料信息不符合;故选 B。 考点:二月革命。 点评: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从 性质的变化来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从过程来看,又不能把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截然分开,二月革命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的发展和结果,没有二月革命的胜利就不会有

13、十月革命的胜利。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 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政治协商制度由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立; B项社会主义改造是在 1956年完成; C项民族区域自治是 1949年共同纲领提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的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故选 D。 考点: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点评:第一届全国人民

14、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为加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奠定了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 泛性。 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代表西方社会发表了香港已死的预言文章。12 年后,财富的姊妹杂志时代以 25 页的专辑否定了财富的预言。这从根本上说明 A西方社会反对 “一国两制 ” B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 C “一国两制 ”适合香港发展 D西方对华态度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95年后 ”的 “12年后 ”是 2007年,即香港回归十周年。 1995年财富杂志否定香港

15、的 “一国两制 ”、认为 “香港已死 ”; 2007年承认香港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这充分说明中国政府推行的 “一国两制 ”政策适 合香港发展 ,得到了西方国家的认可。故选 C。 考点: “一国两制 ”。 点评: “一国两制 ”的构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 “原乡人的血,必须返回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作者表达了 A实现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B “一国两制 ”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 C和平统一是台湾民众的迫切愿望 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答案: A 试题分析:

16、“原乡人的血,必须返回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体现了台湾与大陆的血脉相连的亲情无法割舍,体现了两岸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 B、 C、 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了祖国统一大业。 点评:当前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祖国的统一,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新贡献。 2009 年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乃尔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 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17、这里的 “中国没有 陷入 争斗的局面 ”和 “一党体制 ”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 “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 ”、 “一党体制 ”可以判断,该制度是新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新中国初期,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是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即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点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18、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这一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 有人在上海警察局 1919年 5月的档案中,发现当时许多上海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学校校长发出的通知(如右图)。引发学生缺席的原因应该是 A民族工业发展对劳动力需 求增加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淞沪会战爆发,急于逃避战火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时间: 1919年 5月,发生了涉及全国许多大城市的五四运动,许多学校的学生罢课,工人罢工等,出现了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故选 B。 A、 C、

19、D均与时间不符。 考点:五四运动。 点评:五四运动的地位与作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基础;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 20世纪中国 “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和 “奋起救亡,勇于变革 ”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

20、潮和义和团运动 C天津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答案: D 试题分析: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希望以此来挽救民族的危亡。故选 D。 A、 B、 C都发生在 19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 考点: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 点评:辛亥革命的背景: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壮大;社会: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人们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组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军事: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史学家钱穆曾说 : “故中国

21、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夫专制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 ”据此我们作出的合理推断不包括 A明清两代都是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社会 B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统属于 “王室 ” C明朝废除宰相造成了政治黑暗的局面 D明朝以前的中国社会并非完全专制社会 答案: D 试题分析: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后, “统 政府 于 王室 之下 ”。此后,君主专制进一步失去制约,造成了政治的黑暗局面,延续 600年之久。据材料可判断 A、 B、D说法正确,明朝之前中国也是封建君 主专制的社会,故 D项错误。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点评:宰相制度的废除: 原因:朱元璋

22、鉴于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为稳定和巩固封建政权。 标志: 1380年明太祖以 “谋危社稷 ”罪名,诛杀胡惟庸,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影响: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标志着皇权对于相权的斗争中取得了彻底的胜利;缺少制约皇权机制,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下列各图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君主专制政体直接相关的有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维护封建国家的统一;清朝实行 “闭关锁国 ”政策,只开放广州十三行经营对外贸易。 与君主专制政体直接相关。 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的 “实业救国 ”思潮

23、; 是清代商业发展,出现了商帮。 与君主专制政体没有直接关系,故选 B。 考点:君主专制政体。 点评:还可以采用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考查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如: “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 . 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 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生起,犹如须弥座托着的太和殿的缩影。 ”这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民贵君轻 B以法治国 C皇权至上 D天人感应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和目标中说: “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的基础。 ”希腊民主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但后人对希腊民主也有所发展。下列近现代两方政治制度和思想中,不能从

24、希腊民主政治中找到源头的是 A英国的议会制 B美国总统每届四年的任期 C法国参议院议员的选举方式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选举制、任期制、议会 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一伟大的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A、 B、 C都可以在雅典民主政治中找到源头,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罗马法的原则。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 点评:关于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还可以考查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公元前 6世纪初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公元前 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的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公元

25、前 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 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 “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 ”,这反映了罗马法 A调 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 B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C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D主张重罪轻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不可枉屈一人 ”体现了罗马法中不得因为怀疑而惩罚罪犯,体现了注重证据的自然法精神。 A、 C、 D都和材料不符,故选 B。 考点:罗马法。 点评:罗马法的作用及影响:( 1)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 2)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3)对西方近代法制产生重大影响。 某书记载: “(某国)都城

26、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日爵房,一日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 ”这段文字描述的最有可能的国家是 A中华民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中的 “国有大事 ,王谕相 ”可知该国有国王 ,中华民国和美国都是共和国 , 没有君主 ,故可排除 A、 C 两项。从材料信息 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 可知 ,该国国王没有实权 ,故 D 不正确。这段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故选 B。 考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27、点评: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 “统而不治 ”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实行分权原则。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 “我们的宪法 (1787),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这里所说的 “奠基石 ”和 “根 ”的主要内涵是 共和制 联邦制 三权分立 黑人奴隶制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从 “奠基石 ”和 “根 ”等信息可知 1787年宪法确立

28、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原则, 均符合, 黑人奴隶制则不符合。故排除含有 的选项,选 B。 考点: 1787年美国宪法。 点评: 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有:( 1)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也有一定的自治权。( 2)宪法规定国家权力分为 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法院,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 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A法国不断地对外扩张 B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C它适应了经济发

29、展的要求 D责任内阁制的高效运转 答案: C 试题分析: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最终在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共和体制适应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他们坚持维护共和制度,使之长期存在 。 考点: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点评:从 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政权频繁更迭。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最终确立了共和制度。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公元 1161 年,金帝完颜亮撕毁与南宋之间的和议,击溃宋淮河一线守军,

30、直赴长江北岸的西采石。中书舍人虞允文奉宋高宗之命前往东采石犒劳长江 南岸的宋军。 “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 ”。宋军溃散之余,新的指挥系统尚未成立,军无斗志,部队 “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 ”。虞允文 “立招诸将,勉以忠义 ”,部署防御。有人说 “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 ”,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虞允文表示: “危及社稷,吾将安避! ”在其感召下, “士殊死战 ”,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虞允文随后拜访养病的两淮宋军统帅刘铸,刘铸说: “朝廷养兵三十年,一技不施,而大功乃出于一儒生,我辈愧死矣。 ”诸路宋军继续出击,宋金重新走向和谈。 据宋史 虞允文传等 ( 1)根据

31、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采石之战的历史意义。( 8分) ( 2)根据材料,简评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的作为。( 7分) 答案:( 1)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激发了南宋军民抗金斗志;阻止了金军的南下,有助于江南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 8分) ( 2)面对危局,指挥得当,以少胜多;勇于担当,敢于突破体制束缚,不计较个人得失。( 7分) 试题分析: ( 1)本题考查的要点是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能力。学生主要根据材料并联系初中历史的相关知识分析。 ( 2)采石之战是宋金战争中,宋军在采石江面上击败金军的一次重要水战。答题时先根据材料概 括出虞允文的作为,然后进行简要评价。 考点:虞允文和采石之战。 点

32、评:采石之战的胜利是南宋官兵同仇敌忾,英勇奋战的结果,也是同虞允文的指挥分不开的。此战的特点是,宋军因势利导,战法灵活多变,充分发挥水战之长,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采石矶水战告捷,阻止了金军渡江,从而保卫了长江防线,使金朝攻灭南宋的战略计划遭到彻底破产,南宋得以转危为安,保持长期偏安的局面。 19 世纪 60 年代,清政府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 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 “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

33、一 “自治 ”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其荒谬是因为 A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B儒家的至尊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C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处于根本对立,双方无法兼容 D中国的西方化不彻底,无法真正推动中国进步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材料 “19 世纪 60 年代,清政府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 来保护中国文明 ”可以判断,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的 “自治 ”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仅仅引进西方科技,而不变革封建制度。但是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这一运动是荒谬的,注定要失败。故选 A。 考点:中体西用思想和洋务

34、运动。 点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 “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思想,发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但洋务运动仅仅学习西方近代科技 ,未触动封建制度,结果失败。 下列表 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1894年 郑观应说: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两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1903年 章太炎说: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1913年 梁启超

35、说: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A推动中国近代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归纳能力。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主张学习西方科技,维护清朝统治;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同外国商战;章太炎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统治;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 B项仅是章太炎的思想, C项仅反映李鸿章、郑观应的观点, D 项不符合四人主张。近代化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和社会思想理性化,A项全面反映了表中不同人物的共同思想倾向。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 点评:关于近

36、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历程。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地主阶级发起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武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民间流传着 “洪秀全智惩清兵 ”等七个短篇故事,歌谣有 “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 ”等 10多首。这些资料的研究价值在于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太平天国运动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分配 C清政府军队不堪一击 D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 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题意可知,武宣人以各种形式纪念太平天国运动,包括民间故事和歌谣等,表明武宣

37、当地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拥护和纪念。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其余三项在资料中无法体现。故选 A。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政治基础;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在一定的程度上承担了反封建和反侵略的任务。打击了封建势力和侵略势力。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年窥探之后 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8、答案: A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突破点是 “自西方人 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 1514年的 325年后应是指英国于 1840年发动的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 A。 考点:鸦片战争。 点评: 1840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战争 原因 时间 结果 影响 鸦片战争 A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拓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场地; B 清政府的腐朽落后; C 1839年 6月,虎门硝烟(借口) 1840-1842 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

39、战争 英法等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1856-1860 中与英法天津条约( 1858)、北京条约( 1860)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对外侵略的 “大陆政策 ”;西方列强的纵容态度;清政府妥协退让的态度; 1894年,朝鲜的农民起义(直接) 1894-1895 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列强为进一步瓜分中国;镇压中国人民的义和团运动 1900-1901 中与德奥美法英意日俄辛丑条约( 1901年)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综合题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

40、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 东亚之安定而出此。 自交战以来, 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三 自 1963年至 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 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 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 这么多人 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

41、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 “复交三原则 ”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 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 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4分) ( 2) 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 3分) ( 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 分) ( 4)

42、材料四的 “不正常状态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 “不正常状态 ”的因素。( 4分) 答案:( 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4分) ( 2)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3分) ( 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 斯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等。( 4分) ( 4)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中日两国政府致力于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中日民间交流

43、活动的推动。( 4分) 试题分析: ( 1)本题属于论述型的问题。先归纳材料一的观点: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在联系相关史实进行论证。 ( 2)材料二指出日本向美英宣战的理由是: “为东亚之安定、敌方频杀无辜 ”。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 ( 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一: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这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材料二:美英等国的共同打击。 ( 4)第一小问中日关系 “不正常状态 ”的原因可结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形势回答;材料三反映了中日两国的经贸交流;材料四反映两国政府为改善关系而进行

44、的努力。 考点:抗日战争和中日关系。 点评:抗日战争的特点:以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双重性 );两个战场并存;中国共产党在后期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持久抗 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 “精贡举 ”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急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 )国家专以词赋取士, 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

45、二 (苏轼 )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 )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 朝廷欲有所为, 异论纵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 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 )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46、(8分 ) (2)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二中司马光所学 “以一家私学 “欲盖掩先儒 ”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4分 )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分 ) 答案: (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 (8分 ) ( 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 (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 );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4分) (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 3分) 试题分析: ( 1)依据材料归纳:范仲淹主张 “取以经济之

47、才 ”;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时事之策;司马光主张 “专用经、义、论、策 ”。 ( 2)第一小问联系王安石变法在政治方面的内容回答;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 3)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的推进。 考点:王安石变法。 点评: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3、变法 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4、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07年,梁启超在日本组织立宪团体政闻社,创办政论杂志,发表了政闻社宣言书,其中提出, “无国会之国,则责任政府终古不成立;责任政府不成立,则政体终古不脱于专制 ”。鉴于目前的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