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4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33791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4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4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4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4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4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 4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假设某国 2011 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 18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3万亿元。若 2012年该国劳动生产率提高 20%,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20%,其他条件不变(商品价格水平不变), 2012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 3.6万亿元 B 3万亿元 C 4.5万亿元 D 3.75万亿元 答案: C 试题分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商品价格总额比上货币流通速度;商品数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商品价格总额等于商品价格乘以商品数量。 2012年该国的商品价格水平不变,故 2012年该国的商品价格总额为: 18*( 1+20%)

2、即 21.6 万亿元; 2012 年该行的货币流通速度为:( 18/3) *( 1-20%)即 4.8 次;因此, 2012年该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21.6/4.8即 4.5万亿元。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及货币流通速度的关系、商品数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不同时代的榜样既具有特定时代的 “粉丝 ”群体,又因其精神传递着某种积极的价值而得到后人的认可并延续其影响。这表明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 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矛盾的特殊性通过矛盾的普遍性来体现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不同时

3、代的榜样具有特定时代的 粉丝 群体 ”体现了 项;题中材料 “不同时代的榜样因其精神传递着某种积极的价值而得到后人的认可并延续其影响 ”体现了 项; 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故 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 莫言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相融合、历史与当代社会相融合。用魔幻的手法反映现实,核心是 “真实 ”。这种写作手法反映了 现实是文学创新依据,魔幻是归宿 魔幻是文学作品创作的方式,现实是归宿 发挥意识创造性就能将魔幻变为现实 魔幻手法是主观的,现实的内容是客观的

4、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和来源,现实是文学创新依据,也是归宿。发挥意识创造性是将魔幻变为现实的前提条件,但不是绝对条件,发挥了意识创造性不一定就能将魔幻变为现实。由此可见, 两项错误,不 能入选。意识具有主观性,魔幻手法是意识活动,具有主观性;现实是物质的,具有客观性。由此可见, 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通常望远镜的视放大率等于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之比。但我们的眼睛不可能看清成像比视神经细胞更小的景物,在一定的物镜口径条件下,单纯增加视放大率不会看清更多细节,反而会降低主观亮度。由此可见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5、 B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 C物质的有规律运动是普遍存在的 D规律的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我们的眼睛不可能看清成像比视神经细胞更小的景物,在一定的物镜口径条件下,单纯增加视放大率不会看清更多细节,反而会降低主观亮度 ”的说法,表明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制约,要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由此可见, A、 B、 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不能入选; D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规律客观性的关系。 “比 ”、 “从 ”、 “北 ”、 “化 ”四个字由 “人 ”字以不同结构构成(下图为甲骨文)

6、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 。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 “比 ”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 “从 ”;之后会产生叛逆,即 “北 ”;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 “化 ”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四个字由 人 字以不同结构构成,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 ”体现

7、了 项;这四个字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题中材料未涉及哲学的产生与作用,故 两项与题意不相符合,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 C项。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与人们生活及实践的关系、意识的本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医学是医道之学,西医学是医技之学,医道之学是人学,医技之学是科学。几千年来,中医学坚持以人为本,处处都有 “道 ”的内涵。“医道 ”是中国特有的 “儒学 ”、 “道学 ”、 “医学 ”三合为一的结合体,是中医学的灵魂。这说明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 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

8、精深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故 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 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 两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主旨,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人民政协应心系国事、情牵民生,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这表明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关注民生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主题 表明政协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协商 人民政协履行其应有的职能

9、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主题,故 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题中材料 “人民政协应心系国事、情牵 民生,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 ”体现了人民政协应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故 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 两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将讨论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草案)和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建议人选提交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向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推荐了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建议人选。这说明 全国人大、国务院、全

10、国政协都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中央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是国务院的领导核心 中共提出的方针、政策通过全国人大上升为国家意志,国务院贯彻执行 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政权,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行使国家职能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故 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人民政协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故 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 两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要求,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与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的关系。 现代国家的崛起应当有配套的文化和意识

11、形态作支撑,否则其崛起很可能成为一种暂时现象。从这个角度看,认为国民心态事关中国的崛起成败,似乎并不过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离不开健康务实的国民心态,这需要公民 增强权利意识,自觉履行义务 提高政治素养,勇于投身实践 丰富民主形式,拓宽参与渠道 坚持正确方向,维护国家利益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项与题目要求 “公民 ”这一主体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 三项说法正确且都属于健康务实的国民心态,符合题意要求,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树立公民意识的相关知识。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对外公布,于 2013年 2月 1日以 1104万英镑收购英国百年企业 锰铜控股(

12、简称英国锰铜)的核心资产与业务。吉利方面称,英国锰铜历史悠久的品牌、生产及研发技术是吉利所看中的内容。这启示我们 关注企业海外兼并,提升企业国际竞争能力 坚持 “引进来 ”战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加快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完善世贸规则,鼓励中国企业参与国际交流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 “吉利以 1104万英镑收购英国百年企业 锰铜控股的核心资产与业务 ”体现了 “走出去 ”战略,故 项与题意不符,不能入选; 项中“完善世贸规则 ”在本题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 两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要求,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A项。 考点:本题考查提高开放型经

13、济发展水平、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目前来说最方便的车票分销方式莫过于网络直销,即电子车票。火车票网络服务可以解决老百姓买火车票不方便的问题,同时也为老百姓购票节省了交通成本与时间成本,特别为商务人士出行提供了较大的便利。这种火车票网络服务 使货币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没有改变货币本身固有的职能 使用的是虚拟货币 使得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们在网上购买车票需要支付的依然是人民币,此时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而虚拟货币指的是非真实的货币,故 两项说法错误,不入选; 两 项符合题意,可入选。因此,答案:是 D项。 考点: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 2012年 1

14、0月 1日起,继上海、北京之后,安徽和江苏加入到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阵营。将这些部门的营业税改收增值税 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重复征税问题 可以促进社会分工,加速产业升级 有利于支持和帮助现代服务业发展 可以优化税制结构,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项中 “从根本上 ”的说法是错误的,故不能入选; 项中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的说法不属于营业税改收增值税的影响,故不能入选; 两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 B项。 考点:本题考查营业税改收增值税的意义。 综合题 ( 26分)日常生活中, “美丽 ”和 “中国 ”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字眼,

15、而将 “美丽中国 ”首次写入十八大报告就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发人深思,引起广泛关注。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的出现,既与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发展方式 粗放等密切联系,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因此,政府必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走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材料二 十八大提出,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

16、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并阐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 变生活方式以推进生态文明的经济意义。( 14分) ( 2)分析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建设 “美丽中国 ”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的。( 12分) 答案: ( 1)依据 :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解决不了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市场调节不是完美无缺的,存在自发性、言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2分 )。 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17、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分 )。 经济意义 :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2分)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分); 有利于促进消费方式的转变,提高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2分) 改变生活方式,做理智的消费者,既有利于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2分)也有利于引导生产的调整和升级,( 1分)从而实现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增强可 持续发展能力。( 1分) (如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产业结构调整等,亦可酌情给分) ( 2)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建设 “美丽中国 ”,把生态文明上升到战略层面,体现了坚持

18、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4分)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联系普遍性、客观性的观点。(或答整体与部分联系的观点、系统优化的观点)( 4分) 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体现了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如答主要矛盾等观点也可酌情给分。)( 4分) 试题分析:( 1)本题第一小问 要求用宏观调控的知识,谈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首先明确宏观调控的知识包括哪些具体的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仔细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出答题的思路。学生可以从单纯市场调节的弊端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等角度来综合展开叙述。本题第二小问的

19、解答学生可以从设问中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及 “改变生活方式 ”的关键性词语上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学生可以分别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改变生活方式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方面分别展开说明。 ( 2)本题限定的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角度是辩证法的观点。解 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辩证法的观点包括联系、发展、矛盾、辩证否定观等具体的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带着确定的知识点去分析材料,从对材料的把握中找到材料与这些知识点的结合点,并要展开叙述得出较为完整的答案:。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点。主要包括:单纯市场调节的缺陷与弊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贯彻

20、落实科学发展观、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辩证否定观、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事物发展的普遍性。 (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舌尖上的浪费 200O亿元,是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 费掉的粮食价值; 2亿人,是一年倒掉的食物可以解决口粮的人数。 “舌尖上的浪费 ”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舌尖上的节约 有一种节约叫 “光盘 ”,有一种公益叫 “光盘 ”!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从今天开始,做个 “光盘族 ”吧! “今天不剩饭,从我做起,我是 “光盘 ”! 舌尖上的中国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火了。精致的画面,快速、跳跃的剪辑,以及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

21、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融合,加上国际化的创作,使得它成为一个 “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 ” 舌尖上的中国把 “吃,还原到了家度、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l)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受到观众热捧的原因。 (12分) (2)结合材料,简述针对 “舌尖上的浪费 ”现象,人们开展 “光盘 ”行动,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10分) (3)结合材料 “舌尖上的浪费和舌尖上的节约 ”,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6分) 答案:( 1)

22、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舌尖上的中国受到热捧的原因之一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 (3分 )。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舌尖上的中国满足了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 (3分 )。 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舌尖上的中国,对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2分 )。 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舌尖上的中国吸收和借鉴了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实现了民族文化与世界风格的有机融合 (2分 )。 ( 2)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 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白觉选择性。倡导 “光盘 ”消费目的在于反对浪费,厉行节约 (4分

23、 )。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倡导 “光盘 ”,表明人们认识到奢侈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 (3分 )。 意识的能动作用还表现在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人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倡导 “光盘 ”消费,有利于人们绿色生活,绿色生产 (3分 )。 ( 3) 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国情,立足实践。 发挥正确意识(正确认识或价值观)的指导作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重视量的积累,从今天开始,从我做起( 2分)。(每点 3分,答出其中两点得 6分 ) 试题分析:( 1)本题限定的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是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这一知识点主要包括:文化创新的实质、文化创新的主体、文

24、化创新的途径等。其次,需要学生带着这些具体的知识点去深入分析材料,并能从材料中找到答题的突破点。最后,还需要学生将具体知识点与材料结合起来,阐明舌尖上的中国受到观众热捧的原因。 ( 2)本题要求学生回答人们开展 “光盘 ”行动,是怎样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结合材料从意识活动的特征、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等方面展开叙述,完成作答。 ( 3)本题要求学生为厉 行节约,反对浪费提出方法论的建议。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只要学生所提建议是从方法论角度提出的且有利于反对浪费现象即可。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点。主要包括: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新的途径、意识活动的特征、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正确意识的作用、重视量的积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