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337928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广东省湛江一中高三 5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金瓶梅描写了北宋运河沿岸的市井风情:潘金莲下棋赢了五钱银子,用三钱买酒、两钱买了一个猪头、四只蹄子 卖炊饼的武大,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二层房屋居住。以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北宋城市、坊不再严格分开 B北宋时期白银已经广泛流通 C北宋城市经济比较发达 D文学作品有一定的虚构成分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的城市经济。明中叶以后伴随着一条鞭法的实施,金银才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故 B项违背史实,是正确选项。同时也说明文学作品带有虚构成分,故 D项观点正确;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A、 C两项

2、观点符合北宋社会。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1967年,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在参加首相竞选时提出的口号是: “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 ”该口号所反映的经济发展趋向是 A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B资本的社会化 C社会救济日益制度化 D分配领域的社会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口号可以看出主要是为人们提供福利,结合题干中的时间可推断出应是建设 “福利国家 ”。 经营者革命是企业的管理模式不是所有制问题, A项错误;人民资本主义是指企业资本分散化的趋势, B 符合材料的内容,故选 B;社会救济日益制度化是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所有制也没有关系, C项也是错误的。 D项说的是

3、福利制度,材料并未涉及。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人民资本主义 贝多芬于 1804年创作完成英雄交响曲时,在总谱的扉页上写有 “献给拿破仑 波拿巴 ”的字样。后来,在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贝多芬把这一页撕掉了,并在同年 10月出版时改成这样一个标题: “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的这一举动表明了他的 A民主主义情怀 B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C民族主义情怀 D个人英雄主义观念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贝多芬音乐的创作风格和贝多芬的价值观。解题的关键是抓住 1804年拿破仑称帝与民主主义的冲突。贝多芬的创作风格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4、与选项中的 “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明显不符,故 B项不选,虽然贝多芬是德意志人,不排除他的民族主义情怀,但是题干上的情境只是针对拿破仑称帝而非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因而 C项也不在选择范围之内。 D项有断章取义之嫌。经过法国大革命洗礼的贝 多芬具有反专制的民主思想,在排除了其他各项之后,再依据我们对贝多芬政治态度的正面了解,答案:就不难判断了。正确答案:是 A。 考点: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近代西方的音乐 贝多芬的音乐 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作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两大文献,其共同点不包括 A都推动了本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 B都体现了反对压迫,争取自由、民主 C都反对殖民压迫,要求民族独立 D

5、都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基于出身的不平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正确,两部文献都成为了各自革命的指导思想; B项正确,二者都明确的提出了自由、平等、反对压迫、天赋人权等内容。 C项错误,美国的独立宣言能够体现反对殖民压迫的内容,但是法国的人权宣言无法体现。 D项正确,两部文献都是维护的资产阶级的利益的,是建立在资产阶级的财产的基础上的。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 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比较 以下对欧美 1819 世纪大事年表(部分)解读,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1765年 工业革命开始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 1840年前后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6、 1848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50年前后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 A资本主义已经处在垄断时期 B已经具备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错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是在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B项错误,此时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时期,巴黎公社革命的失败证明当时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虽然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工人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地深入,但是历史发展的主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的完善发展。因此 C项

7、也错误。 D项正确,社会主义运动对资本主义制度构成了挑战,迫使其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故选 D。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的发展 公元前 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 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 。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法律体系 B稳定社会秩序 C保障平民利益 D维护帝国统治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罗马法修改的方向是力争实现贵族和平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这样做的目的是缓和贵族和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故选 B。A项错误,完善法律体系是手段,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

8、; C项错误,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当时罗马统治阶级是奴隶主阶级; D项错误,罗马进入帝制的时间是在公元前后了。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我国人口特少的 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珞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 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人民当家做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本质把握能力。人数特少的少数民族,也保证其在全国人大有 1个名额,代表本民族参加国家管理,通过这些措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选 C。题目信息不涉

9、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评价,及人民代表的职权评价。因此 ABD项错误。 考点:现 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71年 10月在联合国大会表决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 ”的提案时,虽然美国不断游说,但西方阵营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葡萄牙都投了赞成票,美国控制下的拉丁美洲除古巴、智利外,另有 7个国家也投票赞成。这说明 A西方世界三足鼎立 B美国的霸主地位面临多种挑战 C两极格局宣告结束 D中国结束了被封锁孤立的困境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体现二战后初期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唯美国 “马首是瞻 ”的局面到 70 年代发

10、生改变,说明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即美国的霸主地位面临多种挑战。故选 B。 A项材料未体现; C项说法错误,两极格局结束是在 20世纪90年代; D项错误,当时西方国家的大多数尚未与中国的建立外交关系。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 下图右框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 它阐述的 “统制经济 ”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 A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 B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C国民政府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展开 D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由于 A项错误,当时只有美

11、国大规模的进行了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C属于主观因素,故排除; B项虽属客观因素,但它出现于抗战胜利后,是由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造成的。因此从时间上( “民国二十二年 ”,即 1933 年)可将其排除。因此 ABC 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D, 29-33年的经济危机促使政府采取加强对经济干预的做法。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的经济思想 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

12、。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化的障碍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国民革命运动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派军阀,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扫清了当时中国近代化阻力 北洋军阀的统治。故选D。 A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并没有最终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国共合作进行的,国民党 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其不敢彻底的发动人民群众; C项说法本身正确,但是与中国的进化化的作用不明显。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大革命运动 下列选项直接体现 “仁政 ”思想的是 A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 B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C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 D “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13、 ”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是孟子的思想,主张轻徭薄赋,体现仁政;是老子的无为思想;项是孔子的 “礼 ”的思想;是孔子的中庸思想。 BCD项均无法直接体现仁政的内容。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宋濂在元史 百官志中说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登用老儒),大新制作(大规模修改典章制度)在外者,则有行省 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这充分说明 A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 B元朝在地方设行省,行省之下则有路、府、州、县 C行省、路、府、州、县长官为蒙古人与汉人且掌握实权 D反映了当时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答案: B

14、试题分析:材料大意是,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使用一些老成的儒生,大规模修改典章制度 在地方实行 行省制度 行省下面设路、府、州、县。各级机构设置完整的官职,配置相应的官员,一般以蒙古人为各级机构首长,汉人和南人只能担任副职。结合各选项, AC两项与材料不符,材料明确说明元代官职发生了变化并且蒙古族为首长; D项与史实不符,本题选 B项。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元朝的行政机构的变化 综合题 ( 26分)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力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 50年代以后,伦敦出现了改善住房的团体。 致力于为工人建造廉价住房

15、;但收效甚微。从 19世纪 60年代开始,产生了由建筑商乔治 皮鲍迪和悉尼 沃特娄发起的 “模范住宅 ”运动。由于在伦敦中心不可能人人自己有一幢房屋,而且工人也负担不起,因而他们大约同时开始建造成排的杂院房屋。 从 1860年开始,英国政府共制定和实施了托雷斯法、克罗斯法 1890 年议会修改并通过了新的工人阶级往房法, “授权地方政府占有土地,建造或者改造二些建筑以适合工人阶级居住;公共工程借贷管理局被授权为此目的而垫款。 ” 吴铁稳、张亚东 19世纪中叶至一战前夕伦敦工人的住房状况 材料二: 19世纪 40年代,房地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上海迅速崛起。 1860 年至 1862年,太平军三

16、次逼近上海,又对租界房地产起了推动作用。有洋枪队保护的上海租界成了避难所,士绅和平民大量涌入。 到1914年,外国房地产商已有三十家,携巨资来沪定居的地主、官僚、富商也盼纷加入。 李扬上海房地产的百年动荡 材料三: 上世纪 20年代,美国一股炒卖房地产的狂潮越来越汹涌澎湃。其中1925年,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居然出现了 2000多家地产公司,一向保守冷静的银行界也纷纷加入炒房者行列。不久美国房地产市场趋于萎缩,许多人拖欠 贷款。 1929年 10月,美国房地产市场骤然滑坡。 龙福永中美房地产及房地产金融业概论 (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列举民间和政府分别解决上述现象的措

17、施。( 12分) (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 19世纪 40年代至 20世纪初上海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6分) ( 3)据材料三概括 20世纪 20年代美国房地产业产生巨大泡沫的原因。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如何解救那些受房地产泡沫冲击的行业?( 8分) 答案:( 1)工业革命后,工厂数量迅速增加,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 4分) 民间:致力 于建立廉价住房;建筑商发起 “模范住宅 ”运动。( 4分) 政府:立法规范房地产建设;扩大地方权力支持地方房地产建设。( 4分) ( 2)原因:南京条约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吸引大批外国人来沪;太平天国运动造成政治动荡,促使周边地区大量人口

18、涌入上海租界;国内外房地产商大量资金投人开发;上海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工业吸引大量农民入城工作。( 6分) ( 3)原因:银行贷款推动炒房;房地产商肓目扩大开发。( 4分) 解救:整顿银行,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4分)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得工厂纷纷建立,使得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造成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压力大增,保障困难。未解决这一问题,民间从材料 “致力于为工人建造廉价住房;但收效甚微。从 19世纪 60年代开始,产生了由建筑商乔治 皮鲍迪和悉尼 沃特娄发起的 “模范住宅 ”运动 ”可以看出致力于建立廉价住房和模范住

19、宅,政府则是 “英国政府共制定和实施了托雷斯法、克罗斯法 1890 年议会修改并通过了新的工人阶级往房法 ”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文献。( 2)上海房地产在 40年代得到很大的发展,原因是 40年代上海开埠通商,太平天国时期 得到进一步发展,是由于战乱的影响。从材料 “到1914年,外国房地产商已有三十家,携巨资来沪定居的地主、官僚、富商也盼纷加入 ”可以看出这是由于地主、官僚和富商也是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 3)材料三说的是美国 20世纪 20年代房地产泡沫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盲目的房地产投资和分期付款造成的市场的虚假繁荣。第二问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可结合教材知识回答、 考点:工

20、业革命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历程与房地产业的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城市化建设 ( 26分)在中外政治发展中,君与民的关系曾 是东西方思想家们共同探索的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洛克( 1632-1704)认为,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 ”,因此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人民推选代表组成拥有最高权力的立法机关,并选定国家的形式;其他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借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 材料二:康有为在一份代拟奏折中说: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仁君与

21、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 治其国,国安得强?盖千百万之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他在日本变政记按语中又说:吾今于此,尚非其时也。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四: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 1)概括材料 一中洛克的主要思想(不得照抄原文),后

22、来其主要思想是如何被继承与发展及在实践上运用?( 10分) ( 2)材料二中奏折的主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尚非其时 ”的社会原因。( 6分) ( 3)据材料二、三,指出孙中山与康有为政治主张的不同点。( 4分) (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是如何建设 “新型人民民主政治 ”的 ( 6分) 答案:( 1)主要思想:自由平等,分权思想,法治思想(或议会政治)。(每点 2分,共 4分) 继承与发展:孟德斯鸠在分权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 3分) 运用:英国在 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初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3分) ( 2)主旨:实行君主立宪是强国之

23、路。( 2分) 社会原因:长期的君主专制统治,民主思想影响有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维新派力量单薄。( 4分) ( 3)不同:孙中山致力于通过革命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黄宗羲在原有制度内寻求限制君权;康有为试图以维新改良的方式改变传统专制政体。( 4分) ( 4)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分)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描述与阐释问题的能力、论证与 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进行概括即可,想对比较简单。第二小问,将洛克的分权思想与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进行对比,需要回忆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比第一小

24、问的难度有所增加。第三小问考查历史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在三小问中难度最大。但只要能抓住近 主国家这一提示,联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就能够做出 的解答。( 2)从材料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可以看出康有为的主张。第二小问是难点,分析时注意从现实和历史中寻找答案:。( 3)孙中山与康有为的主张既有相 似处,也有明显的不同孙中山主张实行共和制,但是康有为主张是建立君主立宪制。二者的相同点是都是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建立近代政体。( 4)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在建国初期建立了我国的三大民主制度,并颁布了第一部宪法。学生可展开进行回答。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洛克的思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孙中山与康有为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