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有人说: “真正杀死苏格拉底的不是民主本身,虽然民主的确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杀死苏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 ”这句话意在说明古代雅典( ) A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 B民主审判与司法独立相悖 C民主政治是较完美的 D不成熟的是司法而非民主 答案: B 试题分析: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它的陪审法庭是靠抽签组成,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雅典民主审判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有悖司法独立,这体现了雅典民主的局限性。故选 B。 A 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雅典的司法方面的弊端;C项明显错误,材料认为雅典民主的
2、审判方式弊端很大; D项错误,雅典司法是民主的组成部分,雅典民主制式直接民主,弊端很多。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制 非洲独立解放运动先驱、几内亚第一任总统艾哈迈德 塞古 杜尔曾经说 “几内亚宁愿要贫穷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 ”这一口号清楚地表明了当今时代 的一个矛盾和问题 ( )正在一个在其他方面均日趋统一的世界中迅速发展。这个问题也可直接归因于欧洲的影响,因为( )起源于欧洲,并随着欧洲的扩张而传播到全世界。括号中省略的最有可能是( ) A民主主义 B资本主义 C全球化 D民族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 “几内亚宁愿要贫穷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 ”可以
3、看出非洲对民族独立的看重,反对外来奴役。这是民族主义思潮,故选 D。 A项强调的是民主权利; B项说的是生产方式,与材料无关; C项说的全球化指的是全球联系的增强。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民族主义 二战后 1949年上台的阿登纳政府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建立 “社会市场经济 ”,其理论依据是路德维希 艾哈德的理论,即 “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 ”这表明德国( ) A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加强 C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 D二战后德国的
4、政治民主趋势更加明显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 ”可以看出这是德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反映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地加强。故选 B。 A项明显错误; C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并非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是指的苏联等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D项说的是政治方面,与材料不符。 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德国对经济的干预政策 历史学习离不开对不同时代阶特征的准确把握。下列是相关时代与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时代 特征之一 A 扩张时代 商业资本控制着工业生产 B 文艺复兴时期
5、 浪漫主义文学兴起 C 蒸汽时代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电气时代 工业化城市开始兴起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说的扩张时代指的是 16世纪到 18世纪,此时是在工业革命之前,商业资本占据着支配性的地位,因此 A项正确; B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是在 18世纪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之时出现的; C项错误,蒸汽时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项错误,蒸汽时代城市化已经开始出现。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 1880 年,招贴画在英国街头几乎随处可见。当时的伦敦就有 150 名张贴工,他们每周要贴大约九万张海报,巴黎的街道与墙壁几乎成为了海报艺术画廊,各式各
6、样的商品广告在填补城市的每个空白处,从戏剧、歌舞表演到自行车、香水、烟草以及饼干。 1881年,巴黎市政府颁布了一条法令,规定海报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张贴,而且上面必须有政府公章表明已交 “张贴费 ”。这说明 ( ) A英国和法国是世界上广告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B近代工业的发展推动政府的政策调整 C政府限制和干预新兴行业发展的现象开始出现 D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广告业的无序发展,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市政府颁布海报张贴法令看出,政府规范广告业,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政府的政策的调整, B项是对材料最完整地说明。 A项中说的广告业发展最快材料并未体现; C项政府干预经济是在 20世纪
7、 30年代开始的; D项错误,材料明确指出政府出台政策,规范广告行为。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据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记载: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英格兰的政治制度,另一个是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据此推断提出此学说的代 表人物是(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达尔文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材料 “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 ”可以看出这是追求的平衡和制衡作用,这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类似,故选 B。 A项主张的是开明的君主制; C项主张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学说;
8、 D项是生物学家,提出的是生物进化的观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思想 有学者认为: “1992年,中国似乎又到了一个发展中的关键时间点。尽管经济增长从 1978年以来早已变得深入人心,然而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新现象却成为困 扰人们内心的新问题 每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 意识形态 的武器会被习惯性地再度拿起来。 邓小平南巡讲话打破 僵局 再次掀起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新高潮。 ”邓小平南巡讲话对打破 僵局 起关键作用的是( ) A明确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B明确姓 “资 ”姓 “社 ”的标准问题 C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号召 “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 ” 答
9、案: B 试题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最大的作用是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的问题,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标准,二者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选 B。A项是在 1978年十三大上提出来的; C项是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来的; D项是南方谈话的具体内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邓小平南方谈话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 1957年提出了 “赶英超美 ”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 ”运动; 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 “发展是硬道理 ”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 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
10、由于 (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本题 A项可排除,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与本题所述时间、跨度不符; 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联; C项 “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说法错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 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时期的继承、发展,不存在变化一说。本题选 D项,材料反映的变化反映了我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11、成熟。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1865年 李鸿章说: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1894年 郑观应说: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1903年 章太炎说: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1913年 梁启超说: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答案: C 试题分析:李鸿章、郑观应的主张有利于经济近代化;章太炎的主张有利于
12、政治近代化;梁启超的主张有利于政治、思想近代化,因此 ABD都不是共同点。材料中的人物虽然主张不一样,涉及领域也不一样,但是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故选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恩格斯针对甲午中日战争曾预言: “它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的但却是逐渐的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 ”。此后符合预言中 “革命化 ”确切含义的是( )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爱国人士大力倡行 “实业救国 ” C北洋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
13、识点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注意时间限制是甲午战后;有效信息是中国 “经济基础全盘的但却是逐渐的革命化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材料中说的革命化实际上是工业化。 据此可知 D项符合题意。 AB项错误,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和实业救国的思想是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C项是在 20世纪 20年代后期进行的,与材料中的甲午战争的时间不符。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史学界研究发现,明清时期国家对乡村的治理主要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进行,基层社会的自治化倾向越来越强。这表明( ) A乡里组织是明清时期成立的乡村自治组织 B
14、国家政治体制上的中央集权严重弱化 C宗族、士绅阶 层成为动摇封建统治的重要力量 D国家控制与乡村自我管理相结合,共同维护基层社会秩序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错误,明清之际并未成立乡村为单位的自治组织; BC 项错误,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进行管理乡村并未削弱中央集权,反而有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巩固了封建统治。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清乡村基层组织机构 “主父偃说上曰: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 于是,上从其计。 ”该材料中 “上从其计 ”的结果是( ) A抚慰了异姓功臣 B强化了
15、君主专制 C提高了诸侯力量 D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 “推恩分子弟 ”“实分其国 ”等,可知是要解决汉初以来的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故选 D。 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异姓功臣的内容; B项错误,推恩令主要是解决的地方权力过大的问题; C项错误,诸侯并未增 多,列侯的数量增加,削弱了诸侯的力量。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推恩令 综合题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60年来,美国对待朝战和朝鲜的政策可用 “集体遗忘,继续敌视 ”概括。在美国军事史上,朝鲜战争属于 “被遗忘的战争 ” 二战后美国对外战争多多,三年朝战,长度不及越战的三分
16、之一,辉煌不及数月的海湾战争,国民记忆中的自然难有其位 美国政府大事化小,把朝战定义为 “警察行动 ”,以绕过国会审理、宣战的 “麻烦 ”。然而越战也定义为 “警察行动 ”,美国人何以念念不忘 朝战时期美国传媒主要以文字和广播方式报道战事,而彩电在七十年代越战高峰时期开始普及。当时美军的监管系统还未反应过来,电视记者们已开始从越战前线实况发布战地消息。美军 方后来抱怨说,越战不是输在战场,而是葬送在美国家庭的客厅里。 刘平被遗忘的战争 材料二 1995年,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越南战争时说: “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 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
17、择女塑造任何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 麦克纳马拉回忆录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多年来对 “朝战 ”集体失忆的原因( 6分) ( 2)举例说明美国在 20世纪 90年代 “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 ”表现。这些 “错误 ”有什么影响?( 9分) 答案:( 1)原因:朝鲜战争时间短;结果失败;战争期间大众传媒不发达等。(每点 2分,共 6分) ( 2)表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进行海湾战争等。(一点 2分,两点 3分) 影响:给美国人民带来灾难;给战争地区的人民带来灾难;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等。(每点 2分,任写三点得 6分)
18、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分析可以得出一下几点:朝鲜战争未取得成功,有选择的遗忘;当时媒体不发达,民众知之甚少等。( 2)此题列举美国在 20世纪 90年代进行的战争即可。影响可从美国和战争受害国两个角度进行分 析。 考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朝鲜战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美国 20世纪90年代发动的战争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是英夷船炮在中国视为绝技,在西洋各国视为平常。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
19、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 ”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西人)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 下同心,教养得法。 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致富强亦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 郑观应盛世危言 ( 1)概括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同点( 6分) (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变化及其原因( 9分) 答案:( 1)相同:二者都承认西方国家富强、中国
20、贫弱,都认为中国可以通过向西方学习,改变 现状,使国家强盛。(每点 3分,共 6分) ( 2)变化:从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逐渐转变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 3分)。 原因:外国侵略程度扩大,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西学传播的影响。(每点 2分,共 6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中的魏源认为 “英夷船炮在中国视为绝技,在西洋各国视为平常 ”,说明魏源认识到了中国的落后,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材料二郑观应也是认识到了,是制度的落后。二者都主张学习西方。( 2)材料一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认为中国在科技领域不及外国人,材料二则是认为 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政治制
21、度,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学习科技到学习制度最后学习思想的过程。这一变化的原因可以从中国的民族危机和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汉武帝 )征伐四夷,国用空竭,兴利之官自此始也。 元封元年,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管天下盐铁。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 (注:雇运之费 ),乃 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 ,而相灌输。 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 通典 食货典 材料二
22、 今天下财用,窘急无余;典领之官,拘于弊法。 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 宜假以钱货,继其用之不给,使 (发运使 )周知六路财赋之有余而移用之。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亡,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可足用,民财不匮矣。 宋会要辑稿 职官 (1)根据材料一、二,从背景与方式两个角度比较西汉与北宋实行均输法 的相同之处。( 7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均输法实施的作用。( 8分) 答案:( 1)背景:政府面临财政危机;旧制存在诸多弊端;市场物价不稳定使赋输之物贬值。(每点 2分,共 6分) 方式:不受地域限制
23、,依据市场价格变动采购或抛售货物。( 1分) ( 2)作用:保证朝廷在物资方面的需要;节省购物资金和运费 (节省开支 );减轻人民负担;抑制 (防止 )商人垄断市场操纵物价;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任写四点给 8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汉代和北宋 “均输法 ”的比较分析能力。第 (1)问,从材料一、二中概括。从背景看,材料一 “(汉武帝 )征伐四夷,国用空竭,兴利之官自此始也 ”点出政府面临财政危机,这与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相同。从方式看,两者的原理是一致的。第 (2)问,据材料信息,从措施的积极作用方面归纳。主要从对朝廷、人民、商人的影响来概括。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西汉时期的经济政策;历
24、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王安石变法 (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对其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问题,史学界多有研究。其中有观点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 的近代化进程铺设了道路,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见图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地位的观点。 (12分 )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角度广泛,史论结合。 ) 答案:第一种答案:赞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
25、2分 )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冲击、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促进了中国工业化。 (4分 ) (2)从政治上看,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促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4分 )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和思想解放提供了社会条件。(2分 ) 第二种答案:反对上述观点,认为中国民族资
26、本主义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影响有限。 (2分 )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 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无力使中国实现工业化。 (4分 ) (2)从政治上看,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导致资产阶级力量微弱,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继失败,无力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实现民主化。 (4分 ) (3)从思想上看,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力量微弱,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困难重重,无力改变中国传统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2分 ) (说明:另有其他观点
27、,酌情给分。 ) 试题分析: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 (观点类 )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本题中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的问题主要是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与历史地位 ( 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 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
28、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但放逐投票会议的召开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人被放逐,因为雅典法律规定放逐投票须达到 6000人的法定人数。如果选票总数未达到6000,此次投票即宣告无效;如果超过 6000,再按票上的名字将票分类,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 10年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 Aristeides)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 放逐他,那人答道: “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 公正之士 ,我实在听烦了 ”。 材料二 汉武帝元封五年 (公元前 1
29、06年 ),设十三部刺史。刺史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 ”。史称 “刺史六条问事 ”。其具体内容是:“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详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 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 ” 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后来,刺史权力渐重,积久成制,成为权倾一
30、方的行政长官。 材料三 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美国没有建立统一的行政监察系统,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其中并没有设立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在美国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基本是并重的,提出 “好的政府就是高效廉洁的政府 ”。美国重视政府效能 的评估和公务员绩效的考核,并且已经形成套完整的评估体系。 美国对行政效能的监察,虽然没有专门机构负责,但是在实践中却称得上是 “多管齐下 ”,政府绩效法案制度、行政公开制度、预算监督制度、道德规范制度和舆论监督制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行政效能监察制度体系。公职人员受到议会、法院、民众和舆论各方面强
31、有力的监督,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陶片放逐法与西汉刺史制度在社会监督方面的主要异同点。( 14分) ( 2)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 。与汉朝监察制度相比,美国近代的监察制度有什么进步之处?( 11分) 答案:( 1)同:都利于对政府官员监督,抑制其不法行为(或努力保障政治清明);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民众利益,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有利于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每点 2分共 6分) 异:雅典陶片放逐法维护主要是保障公民民主,防止暴政( 2分); 西汉刺史制度主要是加强对地方豪强和官吏的监督,主要是保障专
32、制中央集权统治( 2分); 雅典陶片放逐法程序规范但依据随意,西汉刺史制度的依据具体规范( 2 分); 雅典陶片放逐法往往沦为少数政客打击异己的武器,成为多 数人的暴政,加剧了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2 分);西汉刺史权力日重,逐渐演变成地方割据势力。( 2分)(总分不超过 8分) ( 2)特点:有一整套行政监督系统;没有专职的监察机构;监督网络健全,工作效率高; (每点 2分共 6分) 进步之处:中国汉代监察体制以强化皇权为出发点,是没有民主意义的、狭窄的监督机制;美国的监察体制则是在近代资本主义政体下,较充分地体现民意的监察体制,以法律而非君主的意志来规范监察过程和结果。( 5分) 试题分析:
33、此题材料比较长,需要仔细的读,全面把握材料的意思。( 1)陶片放逐法和西汉的刺史制度既有 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主要内容在于他们都是监察机构,都起着监察的作用。都有利于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等。它们也有不同点,它们性质不同,目的不同,所起的具体的作用也不一样。( 2)从材料 “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 其中并没有设立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 ”、 “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 ”可以看出美国有一整套的监察系统,但是没有专门的监察机构,工作效率高。美国的监察制度确保的是民主制的正常运行,而西汉时期的刺史制度是为了控制地方,加强
34、中央的权力 。 考点:雅典民主制 陶片放逐法;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西汉刺史制度;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的监察制度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馀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 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来未有之强敌。 总之,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 李鸿章 1874年筹议海防摺 材料二 但设海防衙门于近畿,(沿海)七省防务 仅以一重臣主之,无论东自奉、锦,南暨台、琼,首尾延袤万馀里,非一人之力才精神所能贯
35、注;而形隔势禁,既无长驾远驭之方,亦开外重内轻之渐,其事可暂而不可久也。查泰西各国,外部、海部并设衙门于都城,海部体制与他部相埒(同等) 且海防二字,顾名思义不过斤斤自守,亦不足以张国威而 敌情。鄙见外患如此其亟,时势必须变通。应请径设海部。 李鸿章 1884年请设海部兼筹海军 ( 1)根据材料一,分析李鸿章筹议海防的背景。( 6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李鸿章的海防观。( 9分) 答案:( 1)背景:中国国门洞 开;列强共同侵略; 西方科技军事先进。(每点 2分,共 6分 ( 2)评价:学习西方,筹建海军,设立海部; 具有民族危亡意识,推动中国海防近代化;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天朝上国国威的局限性。(每点 3分,共 9分) 试题分析:( 1)从材料 “东南海疆万馀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 ”、 “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 “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 ”等信息进行分析。( 2)从李鸿章的言论中可以看出,李鸿章具有民族忧患意识,希望建立强大的海军保卫国家。同时也希望军事的强大能够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李鸿章(课标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