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福建省南平市光泽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舞 ”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 “舛 ”(双脚形 ),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 )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答案: B 试题分析:汉字演变总趋势应是由繁到简,排除 A;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这是最初文字的特点,排除 C;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这是文人画的特点,排除 D。故本题选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符合题干图片信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
2、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汉字的起源演变 洋务派曾提出 以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作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以期 “师夷长技以自强 ”,这是: A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B对儒家思想在新环境下的某种否定 C肯定儒家思想安邦定国的重大作用 D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 B 试题分析: “中学为体 ”表明了是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并没有发展; “西学为用 ”说明中学能为 “体 ”但不能为 “用 ”,这是对儒家思想的含蓄的否定,所以这是对儒家思想在新环境下的某种否定。故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 抗斗争 中体西用
3、下图为 “上海 吴淞 ”铁路。 1876年由怡和洋行承建,该铁路于 1877年被中国政府购得后捣毁。对此你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B清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C清政府推行 “铁路国有 ”政策,维护中国铁路路权 D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清政府对铁路这种新生事物的态度。根据题干中给出的 “该铁路于 1877年被中国政府购得后捣毁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清政府对于西方文明的不接受,这反映的是清朝深受古代封建愚昧保守思想的束缚。故本题选 B。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
4、讯工具的进步 淞沪铁路 据记载: 1903-1908年,中国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 21 1家。而在 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就有 41 3家, 1916-1919年更是达到年均 24 6家。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建设厂的限制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 了一系列奖励实业的法令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短暂的春天 ”的背景。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是在 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而从本题材料中给
5、出的时间来看,处于辛亥革命之后,一战期间。故应为 “短暂的春天 ”的背景。故本题选 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短暂的春天 在反映晚清时期的影视作品中我 们经常看到这种场景:当主人要暗示送客之意时就会 “端茶送客 ”。下列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 B只限于官场范围的行为 C是中国传统食俗的延续 D是近代国门大开后的行为 答案: C 试题分析: “端茶送客 ”是中国古代的传统食俗。晚清时期,中国文化有了新的发展表现,但仍然出现 “端茶送客 ”,说明这是中国传统食俗的延续。 “端茶送客 ”是中国古代传统食俗,故排
6、除 AD; 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本题选 C。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端茶送客 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 辞,上面刻有 “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关于卜辞中 “众人协田 ”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 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其中的 “众人 ”多为奴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农经济形成之前集体劳作的情形。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一家一户为生产单;,分工明确,男耕女织;产品的用途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故说法不正确的选项应该是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7、 集体协作 北宋苏洵说: “耕者之田资于富民 而田之所人 ,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 ”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这种经营方式是 A井田制经营 B田庄式经营 C自耕农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租佃式经营的表现。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耕田的人得到一半的收入,另外一半被 “富民 ”所得,这是租佃制的表现,它取代自耕农成为农村经济主要形式是在明清时期。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租佃式经营 洋务运动 “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 ”。引文中的 “贵局 ”应该是 A江南制造总局
8、 B轮船招商局 C铁路矿务局 D福州船政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从材料中的信息 “中国之航权 ”,可知此公司应为航运公司。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中国第一家近代航运企业。故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 B。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轮船招商局 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 20世纪 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 “国际改革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 原因是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珠海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的材
9、料,考查其发展的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将珠海等地设立为经济特区,促进了珠海经济的飞速发展。珠海等城市的迅速崛起,有力地证明,政府的扶持政策是正确的。故本题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珠海发展的原因 宋人朱 摹镀贾蘅商浮芳窃兀 殴匝氯纬缪粝亓钍保 俺 甏迕胁艘皇 龉 拧手 蚪 寂 摇匝麦字 氖 唬骸 械囟 胁耍 枧 病! 缪裘裎胖嗌辛 铩!辈牧洗颖局噬鲜俏 /p A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 “尔有地而市菜
10、,惰农也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根本上是为了保护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稳定发展。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的目的 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具备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在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你觉得最可信的是 A李时珍认为豆腐起源于西汉,因他是科学家,说法可信 B朱熹认为 “豆腐本为淮南王术 ”,源于西汉。朱熹是大学问家,说法可信 C宋代清异录中首次提到制豆腐法,这证明宋代开始出现豆腐 D河南出土的东汉墓葬中有 “豆腐作坊石刻 ”图,证明豆腐最晚出现在东汉 答案: D 试题分析
11、:本题通过豆腐起源的探究,考查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个历史事物或事件,判断其真实可靠性,其可靠程度应该依次为出土的实物、史书记载、科学家或思想家的言论、小说及民间传说等。故本 题应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东汉豆腐作坊 19世纪后期,青岛、烟台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表是章丘、济阳在 20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900年 1915年 1920年 1924年 山东章丘 0 1% 35% 45% 50% 山东济阳 0 2% 15% 25% 40%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经济作物种植
12、比例上升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 考查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从材料中给出的 “20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轻松排除 项。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到 1953-1956年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才完全解体。故本题选 B。 答案: :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 “一战 ”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 “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他所说的 “没有前途 ”,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B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 改变 D近代企业被军阀
13、破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一战 ”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材料中称 “一战 ”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没有前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自然经济在中国仍然占统治地位,这是根本原因。故本题选 C。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及原因 有学者指出: “划分官方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了。 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 模式。 ”与这一现象说法相一致的是 A日中而市,交易而退 B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C草市迎江货,
14、津桥税海客 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给出的 “指定市场区域的边界并将其与居住区分离开来的管理瓦解 ”“有形的分区壁垒已彻底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更为自由的街道模式 ”等有效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市坊界限被打破。而 A项反映的是唐都长安,此时界限还未打破; B项反映的是市坊界限未被打破时的情况; C项反映的是草市的情形。故本题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坊市界限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 “世界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日本、西
15、欧崛起,多极化趋势出现 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C不结盟运动形成,第三世界兴起 D中苏结盟牢固,美国力图分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尼克松访华的背景。 20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美苏争霸愈演愈烈,第三世界兴起,这些都让美国感到压力。美国需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实现正常化。当时中苏关系恶化,所以 D项是不正确的说法。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尼克松访华的背景 2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与 20世纪 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 ) A缔结军事同盟 B坚持独立自主 C结伴而不结盟 D执行共同外交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苏关
16、系、中俄关系的不同点。 20世纪 50年代的中苏关系是同盟互助关系,即互相结盟,而 2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就是结伴而不结盟。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 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苏关系 外文部最近公布的外文档案中有一份原始档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是周恩来总理出席一次重大国际会议的代表证。这次国际会议 A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B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C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结束了中美之间的对抗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日内瓦会议的主要议题。从材料给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首次
17、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是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 活动 日内瓦会议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有 : 自然经济出现瓦解 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外资企业在中国开始出现 白银开始大量外流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题干给出的时间是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而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早在汉唐时期已经出现,排除 ;鸦片战争之前英国走私鸦片,白银就开始大量外流了,排除 。故本
18、题应该选 B。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过程中,清政府陨落了。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也不断地进行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业文明的脚步。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禁政策的实施表明清政府自我拯救的决心 B洋务运动的开展说明清政府完成了自我拯救 C维新变法运动使自我拯救深入到制度的层面 D护国运动加速了清政府自我拯救的步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采取的自我拯救政策。海禁政策是清政府的自我封闭和保护,而不是拯救,排除 A;洋务运动最终结果是失败了 ,不
19、能说完成,排除 B。护国运动时,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排除 D。故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 C。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维新变法 “任何民族性、国民性或文化心理结构的产生和发展,任何思想传统的形成和延续,都有其现实的物质生活的根源。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 “现实的物质生活的根源 ”是 ( ) A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 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导致生产力的提高 C私学的兴起 D士大夫的崛起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经济背景。 “根源 ”“根本原因 ”之类的题目肯定 是首先去考虑经济,本题考查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 “现实的物质生活的根源 ”,即百家争鸣的经
20、济背景。百家争鸣的经济背景是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促使井田制瓦解。故本题选 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经济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 ) 社会大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 各国国君为富国强兵纷纷养士 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 科技生产迅速发展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百家争鸣 ”的背景。本题是复合型选择题,唯有经过了 、 、 、 项的逐项筛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是 “百家争鸣 ”的思想背景, 是阶级背景, 是教育背景,唯有 项中科技生产 “迅速发展 ”不
21、妥。故本题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背景 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 ) A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 动的内容。 “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 ”,表明追求的是民主; “脱离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 ”,表明追求的是科技。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反对蒙昧主义,主张理性的应该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开展的新文化运动,其核心主张是民主与科学。故本题选 D。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22、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 “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 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 ”由此可见 ( )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中没有说明中国工商业不发达就不能实现民生主义,排除 A;题干中没有提到民族民主革命的问题,排除 B;题干中没有提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问题,废除封建
23、土地制度也不是孙中山这一时期的革命目标,排除 D;从 “ 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 ”可知,孙中山认为中国要防止出现西方国家类似的社会问 题,必须要防微杜渐,实行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故本题选 C。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民生主义 “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 ”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 “剪掉辫子反朝廷 ”可知时间为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目的是推翻清政府,排除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
24、成立后的制度,排除 C;此时辛亥革命的指导 思想为旧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排除 D。故本题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影响 韦尔斯曰: “第七、八世纪,欧洲人民尚处於茅舍坞壁宗教桎梏之境,中国人民之生活已进於安乐慈爱、思想自由、身心舒爽之域。 ”中国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A丝路繁荣、开通西域 B推举选官、任人唯贤 C以文治武、科举选官 D制度创新、统治有方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给出的 “第七、八世纪 ”这一时间信息判断,此时中国正处于唐朝时期。这一时期,中国之所以 “安乐慈爱、思想自由、身心舒爽 ”,是因为当时创新开创了三省六部的政治制度
25、,对国家的统治有方, AB为汉朝, C为宋代。故本题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唐朝的政治制度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某一时期的职位称呼是: “龙图阁直学士、户部郎中、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 ”。这一称呼反映了宋朝 A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B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C内重外轻的文官体制 D官、职、差遣相分离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范仲淹的职位称呼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官、职、差遣,这体现了宋朝官、职、差遣相分离制度。宋代的官 职分官、职、差遣:官用于寄禄,相当于现在的行政级别,仅用于确定待遇。职是指馆职,加上些虚衔来表示高级文官的清贵地位。 “有官无权 ”, “
26、有职无权 ”,差遣才是真正的职权所在。本题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朝的官、职、差遣相分离制度 中国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一个国家形成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疆域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以咸阳为都城,是秦朝; 中有多处郡名,应为秦汉时期; 中的榷场指的是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 中的乌里雅苏台在 1731年设立。故本题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都咸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榷场;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
27、度的加强 乌里雅苏台 建构历史结 构体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图中空白 a、 b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A开埠通商、商品市场 B开埠通商、原料产地 C鸦片走私、自然经济解体 D鸦片走私、白银外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社会背景。起初中国的茶、丝等货物广受欧洲各国欢迎,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英国为扭转逆差,转而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因此 a应该是鸦片走私。图表没有涉及到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的信息,排除 AB;自然经济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才逐步解体的,排除 C。故本题选 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 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经济
28、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 “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 ”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史料,考查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从材料中给出的 “汉书 ”、 “郡国 ”、 “省察冶状 ”等关键词,可以判断时期是汉朝,职能是监察,故这一官员的身份应该是汉代的刺史。故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代刺史制度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 “自设军机处 ,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 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 ”这说明军机处 :
29、 防止了大臣专权 强化了君主专制 取代了内阁权力 扩大了统治基础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军机处的作用。从材料中的 “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 ”可知,实权属于君主,故可判断 正确; 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军机处设置强化了君主专制,不是 扩大了统治基础。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 制制度的加强 军机处 “承先祖一脉相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耕惟读。 ”这副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战国晚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开始时间。从材料中的 “惟读惟耕 ”可知,古代人认为人生最佳的两种
30、出世路径:一是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是耕田。通过读书可以当官,即科举取士,而科举制始于隋唐时期,故本题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度 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 : 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C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当时分封制的发展状况。 “噩侯反叛伐周 ”,诸侯王竟然敢于反叛周王,说明分封制趋向衰弱; “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 ”,说明分封制虽然趋向衰弱,但周王尚能维护,其权威还没有完全丧失。故本题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3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可以印证历史上的文字记载。考古工作者曾在湖北省云梦县秦汉古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 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这一发现可以证实下列哪一史料的正确性? A “(商鞅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 B史记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 ” C诗经 “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 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 “秦汉古墓 ”“秦代竹简 ”、 “田律 ”等关键词印证此为秦朝时期。 A项是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的,排除 A;诗经是春秋时期的,排除 C;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32、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排除 D。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考点:古代 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的政治制度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这里的 “意识形态 ”成为主流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答案: D 试题分析:意识形态的发展成型即孔子的儒家思想。而春秋时期 “百家争鸣 ”,各种思想不断涌现,儒家学派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学派。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故本题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文官意识形态 1907年清 政府颁布章程规定
33、: “办理 1000万元以上实业者赏给男爵, 办理 5000万元以上实业者赏给侯爵 ”,而几十年前曾国藩、李鸿章等以百战之功才换取侯爵、伯爵之封。这规定深刻反映了 A实业救国已成社会潮流 B汉族官僚日益受到重视 C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剧变 D科举废除文人经商增多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信息反映了办实业的人赏爵位,后面补充了像李鸿章一样通过打战救国得到爵位。两者联想起来,以前通过战功获爵位,现在办实业获爵位,自然可以看出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潮流。故本题选 A。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 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实业救国 综合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34、)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中国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高度文明,农耕经济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 “梁山伯与祝英台 ”、 “孟姜女 ”、 “白蛇传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牛郎织女传说 ”已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沂源县也成为民间文学类 “牛郎织女传说 ”申遗成功的两个县份之一。 材料二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 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 式的纸币 (飞钱 ),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 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 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
35、担保的纸币。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申圆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 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 )查尔斯 默里文明的 材料三 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 “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 之。 ”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因 “丝绸之利日扩 ”,到乾隆时, “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 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四 (吴江县 )绫绸之业,
36、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 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而日夕治丝。 乾隆吴江县志卷三十八 (1)“牛郎织女传说 ”反映的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 形式是什么 ( 1分)该经济形式有何突出特点 (1分 )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 (2分 )出现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分 ) (3)从材料三中能得出哪些信息 (2分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 (3分 ) (4)材料四反映市镇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1分 )这一现象在明清 (鸦片战争前
37、 )时期呈现怎样的发展状态 (1分 ) 答案: (1)小农经济。 (1分 )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1分 ) (2)因素:出现汇票:政府担保银行票据; 专业经纪人;批发和零售的形式;专业经理;理财专家等。 (2分 )(任意两点得 2分 )原因:政局相对稳定,政府重视;科学技术居于当时世界的最前列;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贸易的高度繁荣;国内市场数量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海外市场的形成。 (3分 )(答出三点即可得 3分 ) (3)信息:该市镇因工商业的发达而兴起;该市镇商品生产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2分 )新特点: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农产品
38、的商业化程度提高;区域性商帮出现。 (3分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 3分 ) (4)新现象:出现雇佣关系。 (或答:资本主义萌芽 )(1分 )状态: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1分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动。 (1)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牛郎织女传说 ”反映的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它的单位、分工、农产品的用途。从这几个方面作答依次应该包含以下信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分工方式是男耕女织,农产品的主要用途是自给自足;( 2)本小题主要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出现的因素主要包括:出现汇票,政府担保银行票据;
39、专业经纪人;批发和零售的形式;专业经理;理财专家等;出现这些因素的 原因包括:政局相对稳定,政府重视;科学技术居于当时世界的最前列;农业发展,手工业、商业、贸易的高度繁荣;国内市场数量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海外市场的形成等; (3)本小题主要考查了明清商业发展、市镇商品经济等知识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市镇经济和商业发展的关系,即市镇经济因为明清工商业的发达而兴起;市镇商品生产又推动了商业的发展。除了市镇经济兴起之外,明清商业还呈现了一些新特点: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农产品的商业化程度提高;区域性商帮出现等;( 4)从材料中的 “雇人织挽 ”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市镇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新 现象,那就是
40、雇佣关系。这种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最鲜明的特点;但是这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却是极为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加上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小农经济、宋代经济、明清工商业的发展、市镇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 “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 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41、正如梁启超所云: “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 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二 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自然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金冲及现在可以更全面评价辛亥革命了 材料三 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 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 中国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尽管 l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
42、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它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 6分) ( 2)根据材料二,说明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在思想领域的深刻影响是什么?( 4分) ( 3)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3分 )你是否同意 “革命派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 ”这一观点 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3分) 答案: ( 1)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
43、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 (6分 ) ( 2)民主精神的传承;思想的空前解放。( 4分) ( 3)原因: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缓慢;照搬西方体制。( 3分)观点:不同意。理由: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 中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 入人心。( 4分,只答观点不得分。)观点:同意。理由:共和体制有名无实;人民没有获得真正的民主权利。( 4分,只答观点不得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和对它的评价。 (1)要求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对辛亥革命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可以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44、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等方面去作答。辛亥革命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金冲 及在现在可以更全面评价辛亥革命了中评论: “辛亥革命过了七年多,中国便发生了五四运动,这自然不是偶然的。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这主要体现在五四运动对辛亥分明的民主精神的传承;辛亥革命使当时的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也对五四运动起了思想方面的影响。( 3)从材料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包括: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缓慢;照搬西方体制等方面。对辛亥革命成功与否,史学界观点不一,但主要以褒扬为主。本题可以持不同的观点。不同意的观点,可以阐述的理由包括: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 华民国,颁布了 中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意的观点,可以这样阐述自己的理由:共和体制有名无实;人民没有获得真正的民主权利。注意:观点阐述题要做到既有观点,又有论述。观点可以不拘一格,但是必须答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这样才可能得全分。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政治影响、辛亥革命对五四运动的影响、对辛亥革命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