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10月段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33882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10月段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10月段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10月段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10月段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10月段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 10月段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这一观点应当属于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目中的材料大意为:人民之所以遭受饥荒,是因为统治者征收的赋税过多,故人民才陷入饥饿之中;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是因为统治者喜欢有所作为,故人民才难以统治。由此可见,该学派倡导 “无为而治 ”。这应为道家学派的观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道家思想 中国科学院任定成教授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累积式的发展,即既不抛弃旧理论,并将其归化入更全面

2、的理论当中。下列史实符合任教授观点的是 A神创论与进化论 B相对论与量子论 C经典力学与相对论 D经典力学与量子论 答案: C 试题分析: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有关,打破了经典力学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但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经典力学,而是对其的继承与发展。故本题应选 C项。进化论完全否定了神创论,与题目中的信息 “不抛弃旧理论 ”不符,故排除 A项;量子论是有关光学、电磁学和热学等方面的理论,和相对论及经典力学无关,与题目中的信息 “归化入更全面的理论当中 ”不符,故排除B、 D两项。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 相对论和量子论 相对论与经典力学的关系 古代希腊对人性的探索由 “人是万物的尺

3、度 ”,发展到 “美德即知识 ”,体现了 A进一步强调人的价值 B赞美人的智慧与力量 C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发生了根本变化 D由强调感性到强调理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智者运动与苏格拉底均强调人的价值,故排除 A项; B项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 C项中 “根本变化 ”的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提出 “美德即知识 ”,强调人类的理性。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运动与苏格拉底 与中国的戊戌变法相比较,日本的明治维新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显著背景是 A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 B自上而下实行经济改革 C封建经济比较薄弱 D农民阶级全面支持改革

4、答案: C 试题分析: A、 B两项为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故与设问不符;全面支持明治维新的为中下级武士,故 D项的表述错误。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其原因之一为中国的封建势力比日 本的封建势力强大得多,中国的封建经济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较大。故本题应选 C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意义在于 A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 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了专制王权 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D国王 “统而不治 ”,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答案: B 试题分析: “社会发展 ”在政治上的表现为:由人治

5、到法治。故只有 B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的影响 “当时内地对香港的宣传是黑社会横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然而令蔡珠祥(引者注:一位曾经的 “逃港 ”者)惊讶的是,这里的生活水平比内地高许多,香港居民还用上了洗衣机和电视机。 ”文中的 “当时 ”最有可能是指上个世纪 A四十年代 B五十年代 C六七十年代 D八九十年代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 “内地对香港的宣传是黑社会横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香港)的生活水平比内地高许多 ”可知当时内地由于 “左 ”倾错误的泛滥,在意识形态上对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存 有误解,

6、且内地经济发展严重倒退。结合所学这最有可能发生于 “文革 ”时期。故排除 A、 B、 D三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950年 12月美国商务部下令禁止美国飞机、船只装卸前往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物资,并针对中国,特别把香港、澳门也列入禁令适用地区。 1954年 12月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出台,规定美国 “维持并发展 ”台湾的武装力量。面对这一形势,新中国的外交努力包括 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中苏双方签订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 贯彻执行 “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 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外交准则

7、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第 项即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实行于 1949年 10月;第 项签订于 1950年 2月,均与题目中的时间 “1950年 12月 1954 年 12月 ”不符。为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孤立与封锁,新中国自建国起至 20世纪 50年代中后期,在外交上奉行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 “一边倒 ”政策;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新中国于 1953年 12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以此作为外交准则。故 两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边倒 ”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

8、说: “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 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 。 ”这里 “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 ”主要表现在 A提出三民主义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提出三大政策 D领导护法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制度,先后开展了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等,均以失败而告终。这使得孙中山逐渐认识到革命的力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 1924年初,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确立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并对三民主义做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的影响

9、 下图是老师在讲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采用的知识框架图。依据图示,该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鸦片战争后, 由于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强,民族矛盾不断激化;此时,清王朝的统治日益腐朽,阶级矛盾也日渐尖锐,再加之两广地区自然灾害频繁,最终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辛亥革命由资产阶级发动,五四运动中起主导作用的先后为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均与知识框架中的 “农民阶级 ”不符,故排除 B、 D两项。义和团运动是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产物,故与知识框架中的 “阶级矛盾 ”“自然灾害 ”无关,排除 C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

10、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901年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以近代 化的视角认识该事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外交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提升 B体现了外交体制的近代化 C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D表明清政府放弃闭关政策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近代化的视角看,外务部的设立顺应了当时中外关系发展的需要,是清政府政治机构近代化的重要表现。故本题应选 B项;近代中国的外交一直为屈辱外交,故 A 项中 “地位提升 ”的表述错误; C、 D 两项分别为天津条约和南京条约签订后的影响,而题目中的事件发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

11、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辛丑条约的影响 近代某条约规定, “1200万为军费赔偿, 600万为所销鸦片之赔款, 300万为偿还行商拖欠英商之债款 ”。批准该条约的皇帝是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咸丰帝 D光绪帝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白银的总数目 “2100万 ”及关键词语 “鸦片 ”“英商 ”可知这应为南京条约中 “赔款 2100万银元 ”的条款。南京条约签订于 1842年,此时清王朝的皇帝为道光帝。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南京条 约的内容 王国维认为: “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商代没有实行

12、分封制 B嫡庶之别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C商王由贵族推举产生 D商人地位低贱不能适用宗法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目中的材料大意为:商代没有推行嫡庶的制度,所以不存在宗法制。符合题意的只有 B项;题目中未涉及分封制,故排除 A项;商王的地位由世袭得来,故排除 C项;宗法制适用于所有人,故排除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的特点 综合题 ( 34 分)近年来,中国在对外交往和宣传中,频频出现 “中国形象 ”的词语。不同历史时期, “中国形象 ”有不同的含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时代法国人眼中的 “中国形象 ”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

13、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许明龙 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 1)材料一中的 “中国形象 ”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 ”作为武 器的目的。( 8分) 材料二 ( 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些政治现象?对此,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应对,先后设计了各种救国方案。请列举出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三个典型事例。( 6分) 材料三 近代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1958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 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

14、,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 尊敬阶段( 18世纪) 轻视阶段( 1840-1905年) 乐善好施阶段( 1905-1937年) 赞赏阶段( 1937-1944) 清醒阶段( 1944-1949) 敌对时期( 1949-1972) ( 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 个阶段形成的政治原因。( 2分) 材料四 黄祸( Yellow peril) 黄祸( Yellow peril)是殖民主义时期美国和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煽动对亚洲民族,尤其是对中国的偏见的一个用语。从威廉二世正式提出 “黄祸论 ”之后,西方列强各自根据自己不同的在华利益提出各种版本的 “黄祸论 ”,不同时期,不同需要,其所强调

15、的内容也不断变换。其内容概括起来讲: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 “劣等 ”民族;中国土地贫瘠,而且人口众多,人口对外扩张不可避免,而这必然要冲击西方的优秀民族;中国人 散布世界各地,请老节俭,索酬低廉,抢了外国人的工作岗位;中国人野蛮好战,中国多年受外国剥削压迫,一旦强大起来,必然对其压迫者实行报复 中国人一旦采用西方的思想和技术,中国军事和经济必将迅速发展,会威胁全世界。 薛衔天百年潮 ( 4)根据材料四,概括有关 “黄祸论 ”的观点。( 8分)请你联系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说明 “不同时期 ”的 “不同需要 ”分别是什么?( 6分) 材料五 ( 5)材料五中的图片反

16、映了少数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的误判,认为中国是强大而邪恶的,美国经济受到中国经济的牵制。试从 20世纪 70年代以来有关史实,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 4分) 答案: ( 1)形象:用道德治理国家;全国上下都注重以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作为 自身的行为准则,中国因而长治久安。( 4分) 目的:反对封建天主教会和君主专制,希望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社会。( 4分) ( 2)现象: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分) 举例: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4分)(答出 3点即可,答出 2点得 3分,答出 1点得 2分) ( 3

17、)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2分) ( 4)观点: 中华民族是 “劣等 ”民族,对西方优秀民族构成威胁。 中国人出国抢了外国人的工作岗位。 中国人好战,有民族复仇情绪。 中国人 “威胁世界 ”。(各 2分。共 8分) 不同需要: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发动侵华战争,如八国联军侵华,殖民者宣言 “黄祸 ”论,为自己的侵略做辩解。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再次宣扬 “威胁 ”论,以孤立中国,挑拨中国与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从而遏制中国的正常发展,使中国永远处于虚弱不堪的地位。(各 3分 ,共 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

18、理酌情计分) ( 5)原因: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上升;中国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冲击美国霸主地位。(答出 3点即可得 4分,答出 2点得 3分,答出 1点得 2分) 试题分析:( 1) “中国形象 ”可根据材料中的信息 “用道德治理国家 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 长治久安 ”作答;第二小问注意设问的要求 “启蒙思想家 的目的 ”。可从启蒙运动斗争的对象和最终目的这一角度作答。 ( 2) “政治现象 ”可根据图片中的文字提示 “19世纪末 ”“瓜分中国 ”结合 所学知识作答;第二小问注意设问的时间限制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和数目限

19、制 “三个 ”。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 ( 3)注意第 阶段的时间 “1937-1944年 ”。此时的中国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并做出了巨大贡献,故美国对当时的中国赞誉有加。 ( 4) “观点 ”可根据材料中的信息 “中华民族是 劣等 民族 冲击西方的优秀民族 ”“中国人 抢了外国人的工作岗位 ”“中国人野蛮好战 对其压迫者实行报复 ”“中国人 威胁全世界 ”作答。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 “需要 ”是为其侵华战争做辩护;新中国建立初期的 “需要 ”是孤立新生的社 会主义中国。 ( 5)注意设问的时间限制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可从新中国在经济上和外交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一角度作答。

20、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主张;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瓜分中国的狂潮;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的潮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改革开放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中国的作用 ( 18 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过程,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演进。阅读

21、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荀子 君道 元世祖忽必烈曾经说: “中书省是朕的左手,枢密院是朕的右手,御史台是用来医朕两只手的。 叶士奇草木子 (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治国的特点。( 4分) 材料二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

22、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摘编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治国的基本原则,简析其对 西方社会发展的影响。( 10分) 材料三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认为,中国近代国家有四个特点: (三)尊法律、重制度,而不偏赖人伦道德以为治。(四)扩充人民之参政权利。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治国思想形成的原因。( 4 分) 答案: ( 1)人治比法治重要;强调治国者的素养;注重权力监督。( 4分,答出 2点得 3分,答出 1点得 2分) ( 2)原则:分权制衡;民

23、主法治。( 4分)影响: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6分,答出其中 三点即可) ( 3)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变革;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民的觉醒。( 4分) 试题分析:( 1)可根据材料中的信息 “君子 法之原 ”“有君子 法 遍矣 ”“无君子 乱矣 ”“中书省 是左手,枢密院 是右手,御史台 医 两只手 ”作答。 ( 2) “原则 ”可根据材料中的信息 “以权力约束权力 ”作答; “影响 ”可从其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作答。 ( 3)可从近代西方侵华所带来的客观进步性、中国人思想的解放、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运动等角度作答。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荀子的思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元朝的政治制度;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三权分立的内容及其影响;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