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高三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33923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江苏省高三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4届江苏省高三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4届江苏省高三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4届江苏省高三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4届江苏省高三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江苏省高三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据文献记载,西周时期天子用九鼎,第一鼎盛牛,称 “太牢 ”,以下盛羊、豕、鱼、脂、肠胃、肪、鲜鱼、鲜腊;诸侯一般用七鼎,也称 “大牢 ”,减少鲜肉,鲜腊二味;卿大夫用五鼎,称 “少牢 ”,鼎盛羊、豕、鱼、腊、肤;士用三鼎,盛豕、鱼、腊,士也有用一鼎的,盛豕。可见周代饮食制度强调 ( ) A营养搭配 B贵贱等级 C社会分工 D皇权至上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 “天子用九鼎八,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 ”说明西周是按照级别规定祭祀用品数量,充分体现了

2、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项正确; A、 C项与题意无关; D项不符合史实,皇权到秦朝出现;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宗法等级制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运用历史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 出 “人是万物的尺度 ”,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所以 A项明显符合题意; B项 “陶片 ”不能全面反映结论,不够严谨; C项十二铜表法的具

3、体内容不能论证 “世界最早的成文法 ”的结论,不够严谨; D项查士丁尼法学总论的具体法律条文,不能论证 “罗马法已经发展到一个完备的阶段 ”的结论;故答案:选 A。 考点: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 某学者罗列英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你 觉得他最有可能得出结论( ) A议会权力的扩张性和至上性 B民主进程的渐进性和灵活性 C政治发展的艰难性和曲折性 D法制建设的超前性和完备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表格所列大事件,从机构的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等角度可体炼出渐进性结论,如下议院权力扩大、选举权逐步扩大、

4、内阁制逐步完善等,从不受成文法的制约,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角度体现了灵活性,如工业革命后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实行议会改革,适时调整选举权范围等, B 项符合题意; A、 C、D项材料没有体现;故选 B。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民主化进程的特点 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 1320年 1384 年)指出: “依圣经之言, 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士、贵族、公众都是它的成员 ”、 “王朝隶属于上帝,非此不能有繁荣 ”。这主要可以反映出宗教改革运动 ( ) A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B动摇了欧洲人对上帝的信仰 C推动了圣经在英国的传播 D使英

5、国王权归属于教权之下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形材料信息的 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反映的是英国宗教改革相关史实,材料中指出 “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士、贵族、公众都是它的成员 ”“它直接隶属于上帝, ”体现了维护国家的主权的主张,实际上也是要求英格兰教会摆脱罗马教会的控制,体现了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据此分析可知宗教改革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A项符合题意; B、 C、 D项材料没有体现;故选 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 19世纪中期,欧洲的技工学校和工人学院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男生则学气象

6、学、地质学、 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以下选项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 ) A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 B男女平等观念不占主流 C工业化加剧了性别歧视 D工业化强化了性别分工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主要阐述了在 19世纪中期欧洲技工学校与工人学校依照学生性别与课程特点开设课程,招生学生,而且由 “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 ”“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 ”等信息可得出 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强强化了性别分工, D 项符合题意; A、 B、 C 项材料没有体现;故选 D。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

7、展 工业革命 工业化进程的影响 19世纪的最后一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发表了新年祝词: “晴朗的天空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它们的存在使得物理学的优美性和明晰性黯然失色 ”,第一朵是有关光的运动问题,第二朵出现在能量辐射的问题上。说明了当时 A近代物理学已失去存在的价值 B经典力学面临非常严重的挑战 C相对论的提出冲击了固有理论 D量子论的诞生改变了人的思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史料 能力,材料中 “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 ”“第一朵是有关光的运动问题,第二朵出现在能量辐射的问题上 ”是指经典力学无法解释力学在宏观(高速运动物体)和微观

8、领域的运用,说明经典力学面临非常严重的挑战,所以 B项说法正确; A、 C、 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物理学的成就 经典力学 从下图两幅漫画,得出历史事件发展的规律是 ( ) A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B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形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由图一的共产党宣言到图二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成功,依据所学知识,得出图形反映的历史事件发展规律是社会主义由 “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 ”的成功典范, B项符合题意; A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对共产党

9、宣言发表的总结,不合题意; 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D项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是对欧洲早期工人运动的总结;故选 B。 考点:解放人为类的阳光大道 国际工人运动史 具体的史实 1962年,叶 利别尔曼在真理报发表了计划 利润 奖 金一文,史称 “利别尔曼建议 ”。 提出加强利润刺激两个基本准则:( 1) “赢利率越高,奖金就越多 ”;( 2) “企业自己编制的赢利计划越高,奖金也就越多。 ”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借鉴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 C完全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做法 D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10、依据材料可知, “利别尔曼建议 ”实质就是要给企业部分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所以 D项理解符合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这个建议理论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实践上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但并没有提出利用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也没有完全突破斯大林模式,A、 C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中国改革开放开始于 1978年底, B项说法不正确;故选 D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 以下是 20世纪 GO 年代前后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部分新闻标题,其中解读正确的是 A资本扩张的加速趋势 B不同文化的多样化趋势 C世界走向现代化潮流

11、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各个国家在经济、文化或社会生活方面都取得了发展,这体现出世界走向现(近)代化潮流, C项正确; B项的解读不全面; A、 D材料没有体现;故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全球化的影响 2013年中国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换届后,有网友从网上找到了与他们有关发表于上世纪 90年代的著作及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应是 ( ) A清算 “文化大革命 ”的 “左 ”倾错误 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 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 D探讨中国经济

12、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材料信息的能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图片反映该书的后记为 “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体现了该书的主题 改革,再结合一、五、七目录,分别为经济改革、国企改革、农村改革,由此可判断出本书探讨的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所以 D项正确; A、 B、 C项不合题意;故选 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据新华社报道,原籍常州的台胞周纯娟女士,是第一个取得入境大陆探亲签证的人。当她第一次探亲走出机场出口的时候, 82岁的周老先生一眼就认出女儿,健步迎上去与女儿紧紧拥

13、抱,眼睛全湿润了,泪水里浸满了 40 年的思念。这一历史事件表明 ( ) A两岸达成了 “一个国家 ”共识 B台湾当局结束对大陆敌对政策 C两岸关系缓和出现历史性变化 D大陆对台政策发生根本性转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 “40年的思念 ”得以重逢,可推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即 1987年 11月台湾居民开始到大陆探亲,而两岸达成了 “一个国家 ”共识是指1992年达成 “九二共识 ”, A不符合史实; 1987年 11月 2日,国民党执政的台湾当局顺应民众心愿,决定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两岸隔绝 38年的历史从此结

14、束,但是不能说明两岸分歧完全消除,所以 B 说法过于绝对; D项说法体现的是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的内容,题干中没有体现; C说法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以下是一位同学根据现代中国城市人口的变化制作的数轴,其中 CD 段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 ) A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的成功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推动 C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开展 D “文化大革命 ”对经济破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 60年代党和政府纠正 “左 ”倾错误,克服 “三年困难 ”

15、,实施调整等八字方针,为了应对城市的经济困难,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具体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实行精简政策减少职工和城镇人口等,使城镇人口大幅度减少,所以题中图中 CD 段出现变化的原因为 C项; A项和 B项为1960年之前的事件,与题意不符; D项的历史时期 1966-1976,与题意无关;故选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八字方针 据文献记载: “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收放流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 ”因此,西汉统治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设置官员,强化私营产业的管

16、理,规范市场 B盐铁官营,政府直接控制关键手工业的生产 C颁布法令,禁止人民离开土地,从事工商业 D征收重税,从私营工商业活动中掠夺利润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献记载该事业是 “奸伪之业 ”,可知该事业是民营手工业,盐铁酒三业起初可私营,汉武帝始由朝廷垄断经营,所以 B项正确; A、 C、 D三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故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 右图为甘肃居延出土的汉代丝织 “张掖都尉 拧薄!罢乓础北鸪聘手荩 挥诤游髯呃戎胁浚 枪潘砍裰 飞系闹匾 湔颉!岸嘉尽焙撼 倜

17、 ! 拧蔽 糯 菝 畹男盼锘蚬 仄局诱饧 奈镏锌梢缘玫降睦 沸畔 ) 汉代对河西走廊地区实行行政管辖 汉代用丝绸作为书写材料 汉代丝绸之路商业繁荣 汉代公文均用楷书书写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形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题中 “都尉 ”“汉朝官名 ”可知汉代在张掖地区实行行政管辖,故 正确; “张掖都尉 拧 由汉代丝织品书写而成,说明汉代丝绸品也作为一种书写材料,故 正确;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因此答案:为 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地方政治制度 旧唐书 王起传说: “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

18、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及元稹、李绅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 ”。材料说明此时的科举( ) A确立了中书省掌控考试地位 B减少了世家望族的请托风气 C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 D残存了豪门把控仕途的特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 “贡举猥滥, 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 ”等文字说明唐朝时仍有豪门把持了科举考试, D项说法正确; A、 B、 C三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故本题选择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9、 科举制度 黄斡 (11521221) 曾说: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材料中 “先生 ”可能是 ( ) A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 “ ,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 ”选于黄斡的朱子行状,材料指出朱熹是继孟子之后,在儒家传道系统中继承和发展道统学说的又一位杰出人物,高度评价了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南宋前中期是程朱理学臻于完善的时期,以朱熹为杰出代表的理学在

20、这一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所以 C 正确; A、B、 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朱熹学说 笑林广记记载古代一则笑话:有个官员到乡下去 ,问一个老农说 :“近年来黎庶如何 ” 老农答道 : “今年梨树挺好 ,只是虫吃了些。 ”,旨在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是 ( ) A康有为的政治改良 B孙中山的社会革命 C陈独秀的文学革命 D毛泽东的土地革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 “黎,庶 ”是成群的百姓的意思,但老农听不懂,以为问 “梨树 ”,说明文言严重脱离广大群众,提倡白话文非常必要

21、,这一困局主张到新文化运动才提出来,所以 C项符合题意; A、 B、 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 文 学革命 1933年 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右图为 1949年 1月 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市场 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 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形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反

22、映的是私人资本主义的情况,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属于官办企业, A表述不符合题意; B项表述符合题意; C项表述出现在 19531956 年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D项出现在 1978年改革开放后;故选 B项。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曲折的发展 历史学家吴相湘评价抗战初期某一战役是 “蒋委员长诱使日军主攻方向由 自北南下 改变为 自东西上 的战略终成功 ”, 同时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该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

23、所学知识,淞沪会战的意义在于,迫使日军将主力由华北转到华东方面,日军将其原可由北平南下汉口最有利的作战线,改为由上海西向汉口最不利的作战线,即 “自北南下 ”改变为 “自东西上 ”的战略终成功,这为抗战军民争取了时间,同时打破了日军 “三个月灭亡中国 ”的妄言,将中日战争拖入持久战,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A项符合史实; B、 C、 D三项不符合史实;故选 A。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的斗争 抗日战争 淞沪会战 1949年 7月,中共中央指示: “凡三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在解放两个月至迟三个月后,即应召开各界代表会议,以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一指示 ( ) A为渡江作战进

24、行战前总动员 B执行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 C有利于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 D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所示时间是1949年 7月, A项渡江战役发生在 1949年 4月, 7月时渡江战役已经 结束; B项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是在 1949年 9月; D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标志是 1954年 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项,这一指示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颁布的,有利于建立和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因此 C项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建国前

25、夕的准备 综合题 ( 15分)儒学是不断吸收融合、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不同时代赋予其不同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二 从北宋的周、张、二程,到南宋的朱子,再到明代的王阳明,理学的领军人物,其学问的成就确实多与佛、老脱不了干系。虽然用心性修养的方式来证成圣人之道,在先秦儒学中就已存在,理学家也每每援引古籍旧说以为据,但如此集中、突出地用心性之学来体证、描述儒学义理,无疑是宋以后在

26、佛、老刺激下的结果。理学在工夫论及心性本体论上,均与佛、老颇多相似之处,以至于自始便蒙 受 “阳儒阴佛 ”、 “阳挤之而阴助之 ”之类的讥刺,甚至理学内部各派之间也互相以佛、老相诋。 陈多旭宋明理学与佛教、道教的关系 材料三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社会,一般都具有一些显见的道德教条及行为教条(尤其在公共场合);但是在私人场合,儒家对其治下的个体只要求自我反省,与其他很多宗教相比,这种自我反省并不具有排他性。儒家的这种开放导致了儒家具有一些宗教所不具有的的包容性,这是儒家与一般宗教的一个重要区别。 维基百科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儒学的内涵( 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这一做法的

27、 政治目的?( 2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理学家对佛教和道教的态度( 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态度的思想原因( 2分) ( 3)根据材料三概括儒家思想相比其他宗教相比突出特征。( 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时代论证这一特征及其影响。( 7分)(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0字以内。) 答案: ( 1)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 1分) 神化君权、限制君权( 2分) ( 2)吸收融合和批判驳斥( 2分) 丰富儒学内容、维护儒学正统地位( 2分) ( 3)儒家思想具有开放性、包容性( 1分) 汉代董仲舒的儒学吸收 阴阳五行学家、道家和法家思想,从而被统治者采纳成为正

28、统思想。( 2分) 宋明理学吸收道教和佛教,成为官方哲学( 2分) 清末维新派,把儒家思想和西方民主思想现结合,推动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2分)表述成文( 1分) 试题分析: ( 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 “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可概括出董仲舒儒学的内涵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根据所学知识,董仲舒这一做法是为了神化君权、限制君权。 (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

29、能力,根据材料 “ 朱子, 王阳明,理学的领军人物,其学问的成就确实多与佛、老脱不了干系。 ”“甚至理学内部各派之间也互相以佛、老相诋。 ”可体炼出理学家对佛教和道教的态度既吸收融合又批判驳斥;形成这一态度的思想是由于丰富儒学内容和维护儒学正统地位的需要。 ( 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问题进行评述论证的能力,根据材料 “儒家的这种开放导致了儒家具有一些宗教所 不具有的的包容性,这是儒家与一般宗教的一个重要区别。 ”反映出儒家思想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特征;用所学知识从不同时代论证这一特征及其影响,主要抓住三个重要的阶段:汉代董仲舒的儒学吸收阴阳五行学家、道家和

30、法家思想,从而被统治者采纳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吸收道教和佛教,成为官方哲学;清末维新派,把儒家思想和西方民主思想现结合,推动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 董仲舒改造儒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儒学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学的发展历程 儒 学与佛教、道教的关系 ( 1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 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 第二种

31、方法出现于 20 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 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 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 斯塔夫里 阿诺斯全球通史 1500 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 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 材料三 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

32、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说明 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及流通方面有怎样的进步?( 4分) ( 2)依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世界市场发展方面有什么新进展( 2分) ( 3)依据材料三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 2分) ( 4)综合上述材料,概要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2分)请据此为我国当前合理参与全球化竞争提两条有益的建议。( 2分) 答案: ( 1)工业生产的方法有重大改进;农业机械的发明有相当进展;发明了新交通工具;形成了世界市场。

33、( 4分) ( 2)资本输出规模大,由此形成世界资 本、金融体系。( 2分) ( 3)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工业制成品市场,广大的亚非拉美落后国家成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地。( 2分) ( 4)积极: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联系与科技进步;( 1分) 消极: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秩序。( 1分) 建议:占据科学技术的制高点;积极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努力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任答 2点得 2分,源于材料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试题分析: ( 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对材料信息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依据材料说明关于 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及流通方面的进步,关键在材料中找到所涉

34、及的领域,根据材料,主要是工业领域的工业生产的方法、农业领域的农业机械的发明、交通领域的新交通工具发明和世界市场。 (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对材料信息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依据材料说明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世界市场发展方面的新进展,根据材料 “将资本输出作为 重要手段, ,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 ”得出新进展是资本输出规模大,由此形成世界资本、金融体系等方面内容。 ( 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对 材料信息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依据材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根据材料“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

35、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即可得解。 ( 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解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通过综合分析材料,材料一、二从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联系与科技进步方面反映了积极影 响,材料从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反映了消极影响;关于为我国当前合理参与全球化竞争提两条有益的建议,抓住要积极参与全球化,如何应对全球化竞争,努力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等方面作答即可。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二次

36、工业革命;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及影响;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 13分)二战以来,中美两国均对对方呈现过不同的媒体报道,从中亦可见证两国交往历史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 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 “傀儡 ”和忘恩负义的 “侵略者 ”。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历史时期。 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 18世纪 1950年) 材料二 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 材料三 2010年美国人给中国打分为 49%,基本是处在所有被调查国家的 “中

37、间地带 ”。超过半数( 5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既不是合作伙伴也不是敌人, 25%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只有 17%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敌人。 据美国知名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 材料四 中 国国内民族情感的上升,美国经济的紧张,以及中国经济模式的改变,所有,这些都会影响中美的共同利益。 来自中国最大的挑战并不是在国际上的地位,而是中国对于现在全球化体系的不满。 时代周刊 来自中国的新挑战( 2010年)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4分) (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促成

38、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分) ( 3)据材料三、四分析,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主要印象是什么?美国认为中国在哪些方面 对其形成挑战?( 5分) 答案: ( 1)中国观:莫斯科的 “傀儡 ”;忘恩负义的 “侵略者 ”。( 2分) 背景: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中国 “一边倒 ”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爆发(或中国抗美援朝)。( 2分) ( 2)变化:片面(否定)到客观(由消极为主到中性积极为主)。( 1分) 原因:美中关系的变化(或中国对美政策的变化);中国推行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对美认识更加理性和客观;国际形势的变化。( 3分) ( 3)印象:亦敌亦友。( 2分) 挑战:文化价值观、经济发展模式、国

39、际格局。( 3分;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 1)问 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根据材料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抓住材料 “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 傀儡 和忘恩负义的 侵略者 。 ”即可作答;通过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在: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中国 “一边倒 ”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爆发(或中国抗美援朝)。 (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表格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表格中的积极报道、消极报道、中性报道在三个时段的消长情况反映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从片面(否定)到客观(由消极为主到中性积

40、极为主)的变化;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美中关系的变化(或中国对美政策的变化),中国推行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对美认识更加理性和客观,国际形势的变化。 ( 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据材料三、四分析,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主要印象是亦敌亦友;从材料四可分析出美国认为 中国在哪些方面对其形成挑战表现在文化价值观、经济发展模式、国际格局等。 考点:二战以来的中国外交 中美关系 影响因素及其特点 明治维新是世界近代史一次重要改革,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41、,要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因此,新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必须解决土地问题 明治政府在农民斗争的压力下,担心丧失 “民心 ”,可又害怕真正彻底的土地革命,终于采取了自上而下实行改革的办法。 伊文成等著 明治维新史 材料二 在东方后进国的日本,资本原始积累这一历史过程,与英国和其他西欧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其主要特点不是农民生产手段的被完全剥夺,而是农民剩余产品(剩余劳动)的被剥夺。其剥夺的主要方式,是国家征收地税。 万峰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 材料三 改革中获益最多的是地主阶级,地主的地租直接来自佃农的剩余劳动以及部分必要劳动,而不是来自农

42、业资本家的超额利润,这种地租显然带有封建地租的色彩。而地税改革给广大佃农带来的却只有苦难, 地税改革后的日本农村,每年都 有大批农户丧失土地,或沦为佃户,或加入城市产业后备军的队伍。 穆良平日本地税改革探讨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归纳明治维新后日本农业改革的背景。( 3分) ( 2)据材料二,指出中日本地税改革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土地和地税改革方面的相关内容。( 5分) (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明治维新期间的农业改革。( 2分) 答案: ( 1)背景: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民斗争的推动。(任答 3点,共 3分) (

43、2)作用:促进了日本的资本原始积累。( 1分) 内容:土地: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2分) 地税:按地价 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2分) ( 3)评价:保留浓厚封建色彩;给农民带来灾难;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任答 2点,共 2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 ( 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对材料信息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 “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 明 治政府在农民斗争的压力下

44、, 终于采取了自上而下实行改革的办法。 ”即可归纳明治维新后日本农业改革的背景。( 3分) (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对材料信息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 “在东方后进国的日本,资本原始积累这一历史过程, 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 ”得出中日本地税改革的作用是促进了日本的资本原始积累;要回答明治政府在土地和地税改革方面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内容可从土地和地税两方面作答。 ( 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对材料信息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评价 明治维新期间的农业改革,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从两方面评价这个改革,一方面保留浓厚封建色彩,给农民带来

45、灾难,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明治维新 改革的背景、内容和评价 【中外历史人物评价】毛泽东是 20世纪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提出的时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这次合作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历史条件下,由中国共产党首倡和积极推动,国民党蒋介石在日本侵略严重危及其统治的现实逼迫下,为共 同抗日而实现的。但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调整了对内政策,由联共抗日转变为积极反共。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是把抗日战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阶段看待的。进行抗日

46、战争,不仅要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还要为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毛泽东 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朱燕娜浅析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的提出背景 材料二 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 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 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 “不能操纵国计民生 ”的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这个阶段上,一般地还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但在 “耕

47、者有其田 ”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归纳新民 主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毛泽东提出这一理论的主要目的。( 4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阐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特点。该理论政治制度的特点在创立新中国时是如何实践的?( 4分) ( 3)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看,体现了毛泽东怎样的创新精神?( 2分) 答案: ( 1)背景:民族危机、日本侵华;国民政府调整对内政策。( 2分) 目的:民族独立,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建设新中国创造条件。( 2分) ( 2)特点:政权上,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阶级的联合专政;经济上,国营经济为主体的各种经济并存发展;文化上,民 族的科学的大众文化。( 3分) 实践: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