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4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33938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4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4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4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4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4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 4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下图反映的是供求同时变动对价格的影响( P为价格, Q 为数量, S为供给曲线, D为需求曲线),以下经济现象与图示所能反映的变动状况大体一致的是: 严格落实厉行节约要求,高端消费及集团消费回落 春节期间因天气因素供应量减少,蔬菜价格不断上涨 国际原油在能源需求反弹和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价格上行 因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文化消费市场扩张迅猛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肢 说法错误,因为高端消费及集团消费回落, D 应该向左平移;题肢 符合题意,应入选;题肢 正确,应入选;题肢 说法错误,因为文化需

2、求快速增长,文化消费市场扩张,因此 S应该向右平移, D向右平移。故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价格变动的影响。 “最美轮椅姐姐 ”刘晓清在 5岁时不幸遭遇车祸,高位截瘫。她常年忍受疼痛,趴在床上自学书法。刘晓清不仅专注于自己的书法天地,还免费教残疾孩子学书法,拍卖作品资助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刘晓清的事迹表明 个人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周围人的价值评判 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完全 受客观条件所左右的 施展自己的才华,就会给社会做出贡献 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肢 说法错误,因为判断人生价值大小的标准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责任;题肢 说法正确因为社会历

3、史条件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客观条件,但是也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题肢 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题肢 符合题意。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了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创造的知识。 以脚尖快速旋转是芭蕾舞的经典动作。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长期旋转训练使芭蕾舞者特定的脑部位发生改变,抑制眩晕感的传递。未来有希望通过类似方法,刺激慢性眩晕症患者脑部,为慢性眩晕症提供新疗法。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设想的可行性在于: 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量变可以引起质变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

4、反射活动实现的未来有希望通过类似方法,刺激慢性眩晕症患者脑部,为慢性眩晕症提供新疗法,故题肢 正确;题肢 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故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了意识的反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的知识。 2013年 8月 19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由于,科学的社会意识形态( ) 是 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正确地预见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可以升华为普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A B C D

5、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肢 说法错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故排除;题肢 说法错误,因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科学的社会意识形态能对社会发展的起推动作用,故题肢 正确;故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知识。 朱熹曰: “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 非前日之意味。 ”下列观点蕴含的哲理与之相符的是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勤迈万里路,善交八方友 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朱熹的观点体现的是坚持实践的观点。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

6、流去 ”体现的是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 “勤迈万里路,善交八方友 ”、“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体现的是实践的观点;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体现的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观点。故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了坚持实践的观点。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的研究成果展示。 下图:从左至右依次为:距今 5 000多年的凌家滩遗址玉龙、玉人,距今 5 000多年的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泥塑女神头像,距今 4 500年左右的陶寺遗址彩绘龙纹陶盘、骨杆玉簪,夏代后期二里头文化青铜酒器。用一句话表达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研究成果的展示,最恰当的是 ( ) A勤劳勇敢,不畏强暴 B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C

7、民族之魂,生生不息 D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答案: B 试题分析:玉龙、玉人、泥塑女神头像、彩绘龙纹陶盘、骨杆玉簪、二里头文化青铜酒器都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的特点,选项 A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选项 B体现的博大精深;选项 C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选项 D体现的是源远流长的特点。故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中华文化的特征的知识。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进一步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禁刑讯逼供、体罚虐待,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逐步 减少适用死刑罪名。这体现了

8、党 坚持民主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尊重和保障公民人权 坚持从严治党,增强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推进国家生活法制化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列举的情况是专政的职能,而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因此不是民主执政,故题肢 错误;题肢 体现的是党的执政理念,题肢 体现的是依法执政,因此正确;题肢 与题意不符合,故排除。本题答案: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了党的执政方式的知识。 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 53.7%,在 2014年两会期间,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建议,户籍制度改革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相当重要,应解决好农民工的户籍问题,然后再分步解决

9、其他农民进城落户的问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之所以能对城镇化建设产生影响是因为 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一经通过,便具有法律效力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有决定权 政协委员的提案是有关部门决策的重要参考 政协委员参加人大常委会制定国家方针政策的工作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之所以能对城镇 化建设产生影响是因为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因此题肢 正确;题肢 说法错误,因为决定权是人大的权力,而不是人大代表的权力;题肢 正确;题肢 说法错误,政协委员不参加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故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了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 与

10、以往的抗震救灾方式不同,四川庐山地震的救灾工作,形成了以地方为主、中央各部门和有关方面统一对口省里的一体化救援救灾应急机制,大量的具体救灾工作由地方和一线的同志承担。这一做法: 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贴近基层的优势 不利于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 提高了 救灾效率,维护了政府权威 行之有效,以后都要遵照执行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芦山地震的就在方法的改变有利于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贴近基层的优势,提高了救灾效率,维护了政府权威,故题肢 正确;题肢 说法错误,这与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没有直接关系;题肢 不符合题意,故排除;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政府的工作原则、政府的威信的知识。 当前,

11、新型城镇化正在为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的生活创造空间。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撑,能够推进消费主导转型与改革,充分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成为我国未来五年到十年转型发展的突出优势和主要动力。新型城镇化对我国转型发展发挥作用的途径有( ) 农民转为市民 从事非农产业 收入增加、消费扩大 结构优化 人口向城市流动 城市规模扩大 经济总量增加 经济增速加快 人口向城镇集中 城镇建设投入增多 经济规模扩大 经济发展 劳动力从农业流出 农村土地集中 规模效益提高 农村现代化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新型城镇化对我国转型发展发挥作用表现在农民转为市民从事非农产业 ,收入增加、消费扩大,结

12、构优化、劳动力从农业流出,农村土地集中,规模效益提高推动农村现代化,故题肢 正确;题肢 错在了规模扩大;题肢 错在了经济规模扩大;故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了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知识。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 2013年 7月 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 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 有利 于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规范市场行为 能够降低金融体系运行风险,避免发生金融危机 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能够增加银行息差收入,增强银行营利能力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国利

13、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有利于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规范市场行为、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故题肢 正确;题肢 说法明显错误,故排除;题肢 说法错误,此举与银行的盈利能力没有直接关系。故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商业银行的相关知识。 下表是 2013年某市 7-12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项目 地区生产总值 财政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消费品价格指数 增长幅度(%) 7.7 5.3 9.4 10.6 3.4 该市财政收入是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的 下半年该市城乡居民实际购买力总体有所增强 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是财政收入增

14、长的基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农村人均现金收入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肢 说法错误,居民收入不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故排除;题肢 说法正确,因为居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大于物价上涨幅度;题肢 说法正确,正确揭示了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题肢 说法错误,图表只是反映出了增长幅度,并未反映出实际的收入。故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了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 综合题 ( 26分)创新驱动发展是适应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迫切要求。 全球研发投入及占 GDP 比重 (1981 2030年 ) 【注】按 2000年购买力平价计算。 ( 1)描述表 2预测的趋势,并分析在经

15、济领域,中国致力 于进入全球创新型国家行列应该怎样做。( 14分) 预测一 到 2030年,预计中国将在技术领域追赶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而且中国的增长将越来越多地受到自主创新的驱动。 预测二 从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上看,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将在未来成为新的创新主体。 ( 2)结合材料,分析未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可能会给国际社会带来什么政治影响。( 12分) 答案: ( 1)预测的趋势:未来全球科技研发投入增加,占 GDP 比重大幅上升( 2分)。 怎么做: 中国应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

16、不低于全球水平( 4分);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应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研发项目,增加研发投入( 4分); 政府应制定财政投入、税收减免等支持性政策,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4 分) (从其他角度回答,树立创新意识,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等可酌情给 2分) ( 2)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世界和平,增强爱好和平的力量;( 3分) 这种发展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落后、贫困、危机、债务等问题,解决世界发展问题,缩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改善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3分); 有助于增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实力,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

17、向发展,遏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分) ; 有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分) 试题分析: ( 1)考生在回答本题时,首先概括图表中的信息是未来科技创新的投入占GDP 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中国要想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自主创新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再次要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从宏观调控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最后还可以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 2)考生回答本题时,要注意本题虽然没有明确的知识限定,但是根据设问中的 “对

18、国际社会产生什么政治影响 ”可知是政治生活的知识中的 “国际社会 ”的相关知识。由于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因此可以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其次可以 有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还可以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知识;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国际新秩序、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的知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协调并进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 材料一 对于中国改革时期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两个不能否定 ”并对此进行阐释:改革开放前

19、和改革开放后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历史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 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这对于我们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乃至整个党的历史,进一步在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有重要指导意义。 (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 “两个

20、不能 否定 ”阐释的现实意义。( 12分) 材料二 某古镇在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文化强镇的过程中,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依托自身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并兼收其他区域的岭南特色文化,发展本镇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业,形成了以特色民俗文化为内容、以传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原计原味为亮点的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圈。古镇因此获得了中国文化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现阶段,该镇政府和居民更加积极投入到自觉保护和开发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去,也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 2)结合文化生 活中的有关知识,简要阐述古镇的做法是如何体现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 10

21、分) 材料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解放思想列于改革条件的首要位置,特别强调了其 “总开关 ”作用。在新的时代场景中解放思想,改革者必须秉持 “风物长宜放眼量 ”的远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握事物发展的条件和规律,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局部利益的狭隘,穿透短视思维的迷雾,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 3)结合材料三,从哲学角度思考,改革者应如何做到解放思想。( 4分) 答案: ( 1) 联系是普遍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改革开放前和后是两个相互联系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进行有益的探索。( 3分) 发展是

22、永恒的,坚持发展的观点。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 3分) 矛盾具有普遍性,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改革开放前和后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历史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分) 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革命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 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创新性地回顾党的历史自信中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3分) ( 2) 注重对本地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对不同区域文化的兼收

23、并蓄,发展富有特色的民俗旅游业,体现了该镇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分) 立足于社会实践,创新发展特色民俗文化,扩大了本地文化的影响力,增强了地方文化的创造活力,提高了该镇发展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4分)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强镇建设,更 加自觉、自信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分) ( 3)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克服短视思维。 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条件和规律。 坚持辩证否定观,敢于自我否定、自我发展。(写出任意两点,可得 4分) 试题分析: ( 1)考生在

24、回答本问时,要首先明确本题的知识限定是 “唯物辩证法 ”的知识。设问的指向是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的 “两个不能否定 ”阐释的现实意义。考生可以用联系的普遍性,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分析说明;可以从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角度分析说明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再次可以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分析说明改革前后是对立统一的;最后可以从辩证否定观的角度分析说明改革后是对改革前的辩证否定。 ( 2)本题属于如何体现类的解答题。考生在解答本题时,一定要牢牢扣住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含义,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说明。考生可以从注重对本地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对不同区域文化的兼收并蓄,

25、发展富有特色的民俗旅游业,体现了该镇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角度分析;也可以创新发展特色民俗文化,扩大了本地文化的影响力, 增强了地方文化的创造活力,提高了该镇发展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最后还以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强镇建设,更加自觉、自信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 3)考生在回答本题时,要紧紧扣住材料 “改革者必须秉持 “风物长宜放眼量 ”的远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握事物发展的条件和规律,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局部利益的狭隘,穿透短视思维的迷雾,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进行发散思维。这里可以从辩证否定观、发展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了辩证否定观、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的知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知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