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陕西省五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33968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陕西省五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届陕西省五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届陕西省五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届陕西省五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届陕西省五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陕西省五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为保障粮食安全,某省对粮食收购最低价格作相应调整。下图为该省粮食供求状况, P表示价格, Q 表示数量, D表示需求曲线, S表示供给曲线, D与S曲线相交于点 E,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从点 PO到 P1,则可能有大量粮食涌入 从点 PO到 P2,则可能出现粮食过剩 若最低价格标准确定为 P1,可能引起粮食供给过剩 若最低价格标准确定为 P2,原因是粮食供过于求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P1为政府支持价,也就是收购的最低价,因为此时粮食供过于求,为保障粮食安全,政府采取相应的价格支持政策,从点 P

2、O到 P1,粮价上涨,则可能有大量粮食涌入 , 符合题意;从点 PO到 P2,粮价下降,生产者没有生产积极性,会减少粮食生产,故 项从点 PO到 P2,则可能出现粮食过剩的观点错误;若最低价格标准确定为 P1,由于价格会调节生产规模,可能引起粮食供给过剩, 入选;若最低价格标准确定为 P2,原因是粮食供不应求, 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 C。 考点:本题考查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及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人们给予了太多的期待,从 2004年开始,有关部门就着手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但因意见分歧、利益博弈等诸多因素掣肘,方案至今未能出台。人们之所以对改革持不同的看法,是因

3、为( ) 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活动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 生产关系应适合生产力状况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们之所以对改革持不同的看法,是因为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 项符合题意;因意见分歧、利益博弈等诸多因素掣肘,导致人们的态度不同,体现了价值观对人们的认识活动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 项符合题意; 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项生产关系应适合生产力状况与题意的指向性不符,应该是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本题正确答案:为 A。 考点: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014年 1月 1

4、0日, 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张存浩、程开甲荣获最高科技奖。他们表示科学研究是面向未知世界的认识活动,追踪科学发展现状以提炼问题依赖于研究者的学术素养与理论兴趣。在科学认识活动中( ) 科学问题的形成遵循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 科学问题的提出与科学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科学问题 于实践并决定着实践的水平 科学问题的选择反映出研究者的兴趣爱好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科学研究是面向未知世界的认识活动,追踪科学发展现状以提炼问题依赖于研究者的学术素养与理论兴趣。这说明在 科学认识活动中科学问题的提出既与科学发展水平高度相关,科学问题的选择又会反映出研究者的兴趣爱好, 符合

5、题意; 项科学问题的形成遵循客观世界的固有规律本身正确,但与题的指向性不符,本题正确答案:为 D。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 下列漫画画像(作者:于海林)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B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C事物的发展总是要经历量变的过程 D意识对人体生理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漫画中的人物给他爸爸画像,并没有如实的反映,而是进行相应该的加工,体现了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项符合题意; B项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的观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C项事物的发展总是要经历量变的过程的观点片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6、 D项意识对人体生理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的观点与题意的指向性不符。本题正确答案:为 A。 考点:本题考查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一位哲学家说, “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 、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 ”这一观点( ) 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7、: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 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符合题意;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的观点是现实的,故 错误;材料并没有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故 与题意不符。本题正确答案:为 B。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各种关系。从文化自身看,下列关系处理正确的是( ) 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 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包容和吸纳一切外来文化 坚持经济

8、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发 展大众文化,坚持形式多样性与内容先进性相统一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项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的观点是正确的,指导思想不能是一元化; 项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包容和吸纳一切外来文化的观点是错误的;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故 表述不科学, 项发展大众文化,坚持形式多样性与内容先进性相统一的观点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为 D。 考点:本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月 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具有鲜

9、明的中国特色,其特色表现为( ) 在政党关系上,坚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在政权运作方式上,坚持共产党在朝执政,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 在民主形式上,以民主、竞争为本质属性,坚持政治参与、民主协商 在协调利益关系上,坚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照顾同盟者的具体利益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具有鲜明 的中国特色,其特色表现为在政党关系上,坚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在协调利益关系上,坚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照顾同盟者的具体利益, 符合题意;在政权运作方式上,应该是相互监督,而且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是参政党,故 不入选; 项在

10、民主形式上,以民主、竞争为本质属性,坚持政治参与、民主协商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一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本题正确答案:为 C。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李克强总理强调,城镇化建设要着重解决好 “三个 1亿人 ”问题,促进约 1亿农业人口转移, 改造约 1亿人居住环境,引导约 1亿人就近就业。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解决好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有成功的社区建设实践。社区建设的实践表明( ) 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是实现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途径 提供社区公共服务是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的主要目标 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是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是落实人民

11、基本政治权利的体现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有成功的社区建设实践,社区建设的实践表明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是实现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途径,提供社区公共服务是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的主要目标, 符合题意;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是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基层自治不属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不入选; 项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是落实人民基本政治权利的体现的观点错误,因为这不是人民的基本权利。本题正确答案:为 A。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近几年,广大网民通过网络参与公共生活的热 情高涨,屡屡成为一些焦点案件审判的旁听

12、者。一些网民,包括某些有影响力的网络 “大 V”在案件还未进入审判阶段时,就先在网上进行舆论审判,对正常的司法审判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干扰。这说明,公民要( ) 理性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 坚持司法程序正义,依法公正行使审判权力 理性行使政治自由,尊重法院独立审判原则 增强民主法治理念,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利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先在网上进行舆论审判,对正常的司法审判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干扰。这说明公民要理性行使政治自由, 尊重法院独立审判原则,增强民主法治理念,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利, 符合题意; 项理性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与题意不符, 项坚持司法程序正义,依

13、法公正行使审判权力中的观点中提到的权力不属于公民的权利,故不入选。本题正确答案:为 B。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2013年 12月 13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2014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由此可以推断( ) 财政作用发挥,人民生活改善 银行利率下行,企业投资增加 财政赤字减少,物价水平稳 定 货币供应稳定,产业结构优化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2014 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由此可以推断财政作用发挥,人民生活改善, 项符合题意;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得知货币供应稳定,产业结构优化, 符合题意;银行利

14、率下行,企业投资增加,属于积极的货币政策, 不符合题意; 项财政赤字减少,物价水平稳定属于稳健的财政政策。本题正确答案:为 D。 考点:本题考查财政与宏观调整和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张先生有 1万美元,准备用于储蓄,面对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困扰,如果他储蓄时人民币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是 3%,美元是 4%,汇率是 1美元 6.18元人民币。一年后人民币一年存款利率调整为 4%,美元整为 3%,汇率是 l美元 6.00元人民币(注:定期储蓄存款在存期内遇有利率调整,按存单开户日的利率计付利息)。张先生一年储蓄获得的最大本息收益为( ) A 62400元人民币 B 10300美元 C 63654元人民币

15、D 10400美元 答案: C 试题分析:若用人民币储蓄, 1 万美元 6 样 .18 元 ( 1+3%) =63654 元人民币,若用美元储蓄 1万美元 ( 1+3%) =10300美元,由于汇率是 l美元 6.00元人民币,则 10300美元 6.00元人民币 61800元人民币,故还是用人民币储蓄可以获得收益的最大化,故张先生一年储蓄获得的最大本息收益为 63654 元人民币,本题正确答案:为 C。 考点:本题考查利息、利率与本金和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 3月 2日,京华时报以 “包子铺效应又现,习近平视察后南锣鼓巷游客暴增 ”为题对习近平探访雨儿胡同后,游客量大增现象进行了报道。下列选项中

16、对游客的消费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游客的消费行为是由攀比心理引发 的 游客的消费行为是由从众心理引发的 游客的消费行为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 游客的消费行为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习近平视察后南锣鼓巷游客暴增,游客们追随习主席的脚步去参观,游客的消费行为是由从众心理引发的,游客的消费行为属于钱货两清的消费, 符合题意; 项游客的消费行为是由攀比心理引发的这一观点不符合题意;游客的消费行为没有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 项不入选。本题正确答案:为 B。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心理和消费的类型 综合题 ( 26分)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问题。 1月 22日至 25日,第四十四届

17、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2014达沃斯论坛)在瑞士达沃斯举行。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发表了在改革、开放与合作中重塑世界经济的演讲,他指出重塑世界经济,重要的是构建和完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经贸体系。国际社会应始终以多元、开放、包容、互惠为方向,继续维护世界和平环境,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区域贸易安排,坚决反对贸易投资保护主义。中国将坚定不移向现代化目标奋进,积极有为,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材料二:大会吸引来自近 100个国家超过 40名国家和政府首脑、 25名国际组织领导人参会。与会各方就人类在危机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磋商,着重探讨气候变化、资源安全和可持续性等议题,引导与会

18、者更加重视社会公平,提高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以共同应对全球经济秩序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剧变。但就在会议期间新兴市场却危机四伏,史无前例的新兴市场货币遭到抛售。 (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阐明我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依据。( 12分) (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知识说明我国该如何利用达沃斯论坛趋利避害?( 14分) 答案: ( 1)答: 扩大对外开放,重塑世界经济发展,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扩大对外开放,构建互利共赢的贸易体系,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彰显中国政府责任。 扩大对外开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符合我国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人民

19、的共同利益。 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多元、包容、互惠,有利于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符合当代国际竞争要求。 ( 2)答: 经济全球化促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世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论坛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我国应利用平台积 极参与其相关的问题磋商,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5分)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这加剧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性。论坛虽然在气候变化、资源安全等方面对与会者进行引导,但新兴市场的金融出现波动,为此我国应通过平台努力提升经济韧性和活力以应对全球经济秩序的剧变,以

20、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5分) 实施 “走出去 ”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我国应凭借论坛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4分) 试题分析:第一问从政治生活模块命题,材料要求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阐明我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依据,原理限定为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题型属于依据类,材料限定为我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可以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联合国宪章宗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维度去分析,也可以从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的维度去分析,总之,内外两个角度都要兼顾到,还应该注意坚持多元、包容、互惠,有利于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符合当

21、代国际竞争要求。 本题第二问从经济生活模块命题,要求运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知识说明我国该 如何利用达沃斯论坛趋利避害,原理限定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知识,题型为措施类,材料限定为如何利用达沃斯论坛趋利避害,注意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我国应凭借论坛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论坛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我国应利用平台积极参与其相关的问题磋商,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发达国家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这加剧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性。我们应该积极防范风险。 考点:本题考查当代国际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相关知识 (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

22、材料一:城镇化加快了中 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 “农耕社会,乡土中国 ”逐渐转变为 “工业社会,城市中国 ”。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正在悄然到来。在城镇化的浪潮中,随着城镇化的推产权进,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让人无限伤感。 材料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 2013年 12月 12日至 13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会议内容丰富,明确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等六大任务

23、。在城镇化的六大任务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被排在了第一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 1)结合材料一,运用 “传统文化的继承 ”的知识说明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消亡让人无限伤感的理由。( 10分) (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的认识。( 12分) ( 3)除唯物辩证法外,请找出两条确立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的哲学依据并简要描述。( 4分) 答案: ( 1) 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乡村文化是传 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消亡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2分)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

24、色和民族风格,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的消亡不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4分) 传统的乡村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如果消亡这种作用就不能得到发挥。( 4分) ( 2)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应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针对城镇化现状,国家把 “以人为本 ”作为 城镇化的核心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 3分)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主要矛盾的解决有助于次要矛盾的解决,抓住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可以推动其他五个问题的解决。( 3分) 主次矛盾相互影

25、响,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这要求我们应坚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在抓住 “以人为本 ”这个核心的同时,不忽视城镇化其他五个方面体现了这一要求。( 3分) 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被排在了第一位,又不忽视城镇化其他方面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的统一。( 3分) ( 3)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以人为核心的城 镇化战略 ”是基于我国城镇化发展实际作出的正确抉择。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是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 试题分析:本题第一问要求运用 “传统文化的继承 ”的知识说明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消亡让

26、人无限伤感的理由,原理限定为传统文化的继承,题型为原因类的,材料限定为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消亡让人无限伤感,提炼材料关键信息可知:乡村文化消亡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的消亡不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如果消亡其对社会发展作用就不能得到发挥 。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对社会发生的作用等原理的角度去组织答案:( 10分) 本题第二问要求运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有关知识,谈谈对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的认识,原理限定为主次矛盾辩证关系,针对城镇化现状,国家把 “以人为本 ”作为城镇化的核心正是抓住主要矛盾的体现,回答本题需要注意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在抓住 “以人为本 ”这个核心的同时,不忽视城镇化其他五个方面,这说明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做到坚持两点论和重点的统一。 本题第三问要求除唯物辩证法外,请找出两条 确立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的哲学依据并简要描述。注意这一问法不常见,应该从唯物论、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方面去作答,可以从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是基于我国城镇化发展实际作出的正确抉择中得出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从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战略 ”是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可以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学原理。 考点: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群众观点相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