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33977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4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4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4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4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唐律名例疏议释义说: “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 ”“中华 ”的主要内涵是 A地域 B文化 C法律 D种族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史学理论与历史常识。关键信息: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从题干材料反映出所谓中华即是有着共同的文化,这是主要内涵,故正确选项为 B项; ACD项题干没有体现。 考点:史学理论与常识 历史常识 中华的主要内涵 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说: “20世纪最能左右国际关系的、作风却也最矛盾的国家则非美国莫属,再没有其他社

2、会像美国一样,既绝对坚持绝不容许外国干预美国内政,又如此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的价值观是放诸四海皆准的。 ”美国的矛盾心态体现了 A美国坚持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B美国的价值观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C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D美国外交思想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以战后两极格局切入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关键信息:既绝对坚持绝不容许外国干预美国内政,又如此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的价值观是放诸四海皆准的。题干反映的把反差说明美国外交思想上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 D项正确; ABC项都无法从题干中体现。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两极格

3、局 2011年 10月 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欧盟国家要求对叙利亚采取制裁措施草案进行表决, 印度等 4国投弃权票,美国等 9个国家赞成,但因俄罗斯和中国投反对票而未能通过。就国际格局而言,上 述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中俄形成了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 B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态度 C当今世界政治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失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以叙利亚问题切入考查多极化趋势知识点。从题干中反映不同国家对叙利亚问题的不同态度,特别是俄罗斯和中国世界中的多强之一,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具有一票否决权,故从国际关系格局来看,体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C项正确; A项无法从

4、题干反映; B项可从题干中反映,但不符合题意; D项无法从题干中体现。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 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011年 7月 22日,欧盟领导人召开紧急峰会 ,讨论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方案。峰会公布的最新草案显示,各国已就新的希腊救助达成一致 ,这进一步消除了市场对欧元区的担忧情绪。以下对欧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国的联合初衷是为了加强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 B其前身是 1958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 C对当今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冲击美国单极企图的重要力量 D 2001年欧元的正式启用使欧洲的联合再次迈出关键步伐 答案: C 试题分析

5、:本题以欧盟切入考查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知识点。欧盟的前身是欧共体,首先是经济一体,故 A项 “为了加强成员国的防务合作 ”说法错误; B项时间信息说法错误; C项对欧盟的成立的意义说法正确; D项的时间信息错误,、应是 1999年。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盟 周礼 考工记载: “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 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一个产品划分为攻木、攻金、攻

6、皮、设色、刮摩和抟埴等工程序,说明分工细致等特点, C项正确;题干没有技术的横向比较, A项排除;题干没有涉及产品等问题, B项排除;题干也没有涉及产量的相关信息, 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官营手工业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古代中国经济的特点切入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关键信息: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

7、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精耕细作 韩非子载: “鲁人善织屦 (麻等织成的单底鞋 );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 子必穷矣。 鲁人曰 :何也 曰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 ;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 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采

8、用排除法。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由 “鲁人善织屦 (麻等织成的单底鞋 );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反映的是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为生产, 正确;题干反映鲁人欲前往越说明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 , 正确; 题干材料无从体现。故 B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战国时期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史书记载: “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 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材料中描述的工具是指 A水排 B翻车 C筒车 D耧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以生产工具切入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关键信息:水激、筒、岸上、以灌稻田。题干反映的是使用水力的一

9、种灌溉工具,即筒车, C项正确;水排是冶铁鼓风工具, A项排除; B项是使用人力,排除;耧车是播种工具, D项排 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 灌溉工具 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均输章第 27 题为 “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 ”答曰: “十斗九升八分之三。 ”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 A以征收实物税为主 B推行抑商政策 C各关口的关税税率不尽相同 D农民的负担较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以古代中国经济政策切入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题干反映了古代中国关卡多、税多等

10、现象,说明商业发展受到政府苛以重税的现象,这是抑商政策的体现, B 项正确;题干没有实物或其它税收形式的比较,A项 “为主 ”的说法无从体现; C项是表面现象,不符合题意;题干没有说明身份,故 D项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 ”和 “海禁 ”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 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 1609年, 詹姆士一世向东印度公司发出了一张不设期限的特许状。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 ”东印度公司与当今跨国公司的不同是 A利用殖民扩张

11、进行资本积累 B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C拉大世界经济发展的差距 D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以商业垄断公司切入考查殖民扩张与经济全球化知识点。关键信息: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 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由题干关键信息可知,东印度公司是商业垄断公司,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而当今跨国公司不具有这一作用, A项是不同点,符合题意; BCD项是相同点,不符合题意。 考点: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殖民扩张 英国殖民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

12、入 跨国公司 图为西安世园会会徽 “长安花 ”,其设计理念和构思源于: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下列思想观点中能充分 体现这一构思的是 A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 B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 C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 D “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 ”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设计理念和构思源于道家思想, A项是明清时期的黄宗羲的思想; B项中的 “无为 ”、 “好静 ”等说明是道家思想,符合题意; C项宋明理学代表人物朱熹的思想; D项汉代新儒学董仲舒的思想 主张,不符合题意。 考点

1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道家思想 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 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开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王祯农书 D李贽焚书 答案: C 试题分析: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的书画。顾恺之洛神赋图是东汉时期,A项不符合题意;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是唐代绘画作品, B项不符合题意;王祯农书是元代总结中国农业生产经验的一部农学著作,是一部从全国范围内对整个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巨著, C项符合题意;李贽是明末清初的历史人和的, 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起源演变和书画发展、科技

14、成就 元绘画、农业科技成就 一位学者在研究解缙( 13691415 )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有关情况时,想了解当时的都城,他应查阅的地图(局部)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了解题干的时间信息,从 “13691415” 、永乐等信息可确定为明代。从 ABCD项中的北京的历史名称来确定正确选项。 A项为中都,应是五代十国时期的金都,不符合题意; B项为大都,及为元朝,不符合题意; C项为北平,为明代,符合题意; D项为京师为清代,不符合 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代地方行政体现 焚书 答耿中丞说: 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

15、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故为 愿学孔子 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 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以明清时期李贽的思想主张切入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分析的能力。关键信息:故为 愿 学孔子 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 由关键信息分析可知,李贽阐述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 ”和挑战孔子权威的思想, B项正确; 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李贽思想主张 美国历史

16、学家帕尔默在其著述中提到 “先前旧政权的消失与其说是通过外部压力,不如说是通过内爆的过程,即内部瓦解。因为没有面对强有力的内部抵抗或外部干涉的威胁, 革命 可能是和平的。但是所引发的社会动荡是革命性的,因为这些动荡瓦解了现存的政府,并引起急剧的、突如其来的改变。 ”帕 尔默评论的是 A北美独立战争 B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C日本明治维新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对历史事件特征的描述,再结合教材知识解决问题。题干反映旧政权和消失主要是内部原因,而且引发了社会动荡,这个 “革命性 ”应是指社会性质的根本性改变,故 D项正确; ABC项三项历史事件的特点不符合题干,排

17、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两极格局的瓦解 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 ”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 “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 ”, “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 ”。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以二战后国际关系切入考查

18、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关键信息: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 ”、 “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 ”、 “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获取民族解放,故题干反映不结盟运动国家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C项正确; A项仅指向美国的说法是错误; B项题干无法反映;题干没有涉及经济方面, D项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 折中发展 不结盟运动 以下是上海某家报纸在某一年发表的文章标题:欧洲复兴的希望 马歇尔计划出台刘邓匪军

19、,强渡黄河意图何在?北平学生聚众闹事要求禁止美货孟良崮 英雄殉国。据此判断, “某一年 ”是 A 1919年 B 1948年 C 1947年 D 1952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题干文章标题反映的是哪些历史事件,再结合所学知识,确定时间。马歇尔计划是 1947年开始实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在 1947年,孟良崮战役等都是在 1947年发生,故 C项正确; ABD项排除。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马歇尔计划;近中国的民主革命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 宋朝形成了 “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

20、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宋代二府三司制知识点。题干材料反映了宋代二府三司制下宰相权力的分割,且 “各不相知 ”,即相互牵制,那么,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故 C项正确; A项并没有从题干中体现;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是以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为标志, B项排除;题干是涉及君权与相权矛盾, 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据南台备要记载: “江浙省 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 交他每(们)从便区处。 ”这

21、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答案: B 试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代行省制。关键信息: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 交他每(们)从便区处。题干材料反映了元代江浙行省从凡事需咨禀中央到获得不须咨禀及 “从便区处 ”的权力,故 B 项正确;行省制下,行省是绝对服从中央, A项说法错误; C项 “不在由朝廷任命 ”说法是错误的; D项 “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说法与史实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行省制 我国古代社会自秦朝以来,皇权便对社会权力资源形成独家垄断。它

22、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 ”制 度、为防止宰相专权而实行的 “合议制度 ”、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 ”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他文明绝无仅有的 “原创性 ”国粹。材料中提到的自秦朝后三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A唐朝中书省,明朝的六部,宋朝的通判 B唐朝门下省,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宋朝的通判 C汉朝的内朝,清朝的军机处,秦朝的御史大夫 D明朝的内阁,宋朝的二府三司,元朝的行中书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以皇权为切入点考查汉至元政治制度。关键信息: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 “封驳 ”制度、为防止宰相专权而实行的 “合议制度 ”、为防止

23、官员不忠和腐败的 “监察制度 ”等。 “封驳 ”制度即负责审议,门下省负现审议;议政王大臣会议由八旗贵族共同商讨要政的 “合议制度 ”;通判负现监察,故 B 项正确;A项中的 “中书 ”是决策机构,明代六部是执行机构,故 A项排除;汉代内朝参与决策,军机处没有决策权力, C项排除;内阁仅皇帝的内侍咨询机关, 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议政王大臣王会议和通判 道 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 “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

24、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 ”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A近代国家思想 B屈辱外交思想 C传统夷夏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关键信息:暂行赏借、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题干反映清朝统治认为开放通商口岸等都是对英国的赏赐,说明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传统夷夏思想, C 项正确,故排除 ABD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1900 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南京条约 “经济足匡时,筹楚饷、克杭城、平粤寇、底定关陇回疆,尽瘁江闽,先幕后官,遍历艰苦成铁汉;诗书能报国,精天文、熟地理、详水利、谙练吏才兵略,兼通洋务,出将入相

25、,不求温饱是真儒。 ”该题词称赞的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关键信息:筹楚饷、克杭城、平粤寇、底定关陇回疆,尽瘁江闽。题干反映了收复新疆的历史事件,故 D项正确; ABC项都是与左宗棠同时代的历史人物,但题干反映的历史事件都与他们不符合。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1900 年间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左宗棠收复新疆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 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26、 ”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理解两种梦想所反映的历史特征。题干两种梦想即是民族独立和农民政治上的翻身。国民革命时期主要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相较而言,是与题干两个梦想最不接近的, A项排除; 土地革命时期,农民政治上翻了身,但我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国家, B项排除;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最终取得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反帝斗争的胜利,但农民政治上还没有翻身, C项不符合;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故 D项是最佳选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

27、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 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各项是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一届人大 19541958 年 二届人大 19591963 年 三届人大 19641975 年 四届人大 19751977 年 五届人大 19781982 年 5 4 1 1 5 A.一届人大取代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全部职能 B.二届人大决定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C.三、四届人大受到 “左 ”倾错误的干扰 D.五届人大将 “依法治国 ”方针写入宪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以数据材料的形成切入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性。解答关键是把握历史发展特征。从数据上分析来看,文革时期人

28、大代表会议召开的次少,说明期间人大代表制度遭到破坏,而文革结束后一段时间, “左 ”的错误思想仍影响着,故 C项正确。 A项 “全部职能 ”说法错误;二届人大时已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B项排除; D项 “五届人大 ”说法错误,应是九届人大。 考点: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人大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 (归顺、平定之意 )改为呼和浩特 (意为青色的城 )、将迪化 (开导、教化之意 )改为乌鲁木齐 (意为优美牧场 ),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C注重行政区划管理 D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时代背景

29、与城市名称变化的含义。归绥有归顺、平定之意,体现了古代民族歧视的民族政策,而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称谓则没有民族歧视的体现, B项正确;虽然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但并没体现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A项排除;题干仅是描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两个城市名称的变化中体现的新的民族政策,没有涉及行政区划管理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D项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民族政策 二战后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划分了对某些国家的战后控制权。此表透露 的正确信息是 A英国独占世界霸权的愿望 B东欧成为苏联英国战后争夺的焦点 C英国欲损取利益讨好美国 D带有明显的

30、大国强权色彩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以战后国际关系切入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从比例来看,平分秋色,故 A项 “英国独占 ”说法错误;从国别来看,罗马尼亚等国都是东欧国家,但无法说明苏联英国战争争夺的焦点是东欧,因为没有一个横向比较, B项排除;题干表格反映的是苏英对罗马尼亚的分区占领,无法反映 C项,而这分区占领,则鲜明说明了大国的强权政治色彩, D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强权政治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称 美利坚合众国宪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法 法 颁布时间

31、 1787年颁布 1870年颁布 1954年颁布 制定机构 制宪会议制定 国民议会制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特点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体现直接民主原则 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评价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A颁布时间 B特点 C制定机构 D评价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以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切入考查教材相关知识点把握。从颁布时间来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时间是 1871年, A项排除;从制定机构来看,题干反映三部宪法说法正确, C项正确;从特点来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 “直接民主原则 ”说法错误, B项排除;从评价来看,标志着社

32、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是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为标志, D项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现代中国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其章程规定: 二、代表大会是全盟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关于修改章程的一切提案均经总区部转中央委员会,再由中央委员会提交代表大会。三、全盟代表大会实行年会制,每年 8月举行。四、中央委员会是全盟的权力执行机关,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审议。遇紧急情况由中央委员会召集非常代表大会。这表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权力运行机制是

33、 A高度集权 B分权制衡 C议行合一 D三权分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代表大会是全盟最高的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中央委员会是全盟的权力执行机关,接受审议,说明共产主义者同盟中代表大会与中央委员会分别掌握立法权与行政权,两者分权与制衡,排除 A项, B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议行分离, C项排除;题干反映了分权,但并不是三权分立, D项正确。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国际工人运动 国际工人运动 分权制衡 苏格拉底曾说: “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 ”据此理解,苏格拉底 A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B赞同知识为少数人掌握 C认为知识与美德 都重要 D强调判断标

34、准就是知识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以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切入考查调动教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信息: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特别注意题干中的 “不应根据多数 ”的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 “多数人服从少数人 ”,故 A项正确; BD项题干没有体现;苏格拉底有 “美德即知识 ”之主张,但 C项没有从题干中体现。 考点: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西文人文精神的起源 苏格拉底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 “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 行政官 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由此可见,罗马

35、法的显著特点是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以罗马法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关键信息: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题干反映的行政官可以根据案例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依法律条文,体现了灵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D项正确; A项 “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说法错误;题干没有具体涉及罗马法的内容,BC项无从体现。 考点: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特点 综合题 (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36、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 于法者,民也。 ” 管子 任法 “制定宪法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 (古罗马)西塞罗论责任 材料二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 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

37、标志; 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 “人权宣言 ”; 1787年美国制定的 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 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材料三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 设中华民国。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

38、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三、其次为民权。故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行使其复决权。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孙中山,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二日)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比较 管子和西塞罗在法的问题上的认识有何不同?( 5分) (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 4分) ( 3)依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在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有哪些体现?

39、( 2分) (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4分) 答案: ( 1)管子认为君主在法律制定中起主导作用(或立法是君主的专有权),臣民必须从于法。( 2分)西塞罗认为人们既是法的制定者,也是守法者;制定法律是为了保障人们的权利;人们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 ( 2)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 4分) ( 3)体现:主权在民、分权与制衡。( 2分) ( 4)考生答出统治者的意志、经济因素、地域因素、人民的觉悟、先进思想的传播、历史传统等因素中的任意 4点即给 4分。 试题分析:( 1)材料一关键信息: “夫生法者,

40、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 “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依据两则材料关键信息归纳管子与西塞罗的思想观点,理解中西方的法律的不同之处。 ( 2)关键信息:关键信息:资产阶级颁发了一 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 ”、 “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 ”本题解答应依据材料的关键信息分析归纳材料所体现的民主思想。 ( 3)本题以三民主义切入考查启蒙思想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关键信息:“故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

41、 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行使其复决权 ”、 “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 ”由关键信息分析可知体现了主权在民及分权与 制衡的思想。 ( 4)解答本题应在前三句基础上进行解答。国家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应从统治者的意志、经济因素、地域因素、人民的觉悟、先进思想的传播、历史传统等方面分析归纳影响因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法国的思想主张;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 罗马法 西塞罗思想主张;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 20世纪以来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 10分)阅读材料,

42、回答问题。 材料一: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 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 治国 (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2分) 材料二: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 ( 宋 )耐得翁都城纪胜 (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城市发展呈现出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城市的发展对宋代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分) 材料三:海上 (松江地区 )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

43、,当不止百 万亩。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币帛,嘉、湖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卷 -五蚕桑广类 木棉 (3)据材料三,指出明代江南地区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 3分) 选做题:请在 33、 3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务必在答题卡上明确注明题号。 答案: ( 1)主张:重农抑商。 理由:发展农业可以富国强兵;弃农经商会导致国家贫弱。( 2分) ( 2)特点:城市布局上市、坊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有饮食、

44、娱乐等服务设施;城市经济职能增强。(或答商业兴盛,市场繁荣)( 3分) 文化: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队伍的壮大,市民文化兴起,宋词和话本兴起与发展( 2分) ( 3)特点:经济作物大面积种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手工业进一步发展);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3分) 试题分析:( 1)本问以古代中国经济政策切入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关键信息: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国富者兵强、“舍本而事末作,则 田荒而国贫矣。 ”由 “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 ”说明了重农抑商政策,其理由则由 “国富者兵强 ”、 “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

45、矣。 ”由 “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 ”分析用自己的话述说即可。 ( 2)本问考查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及宋代文学艺术的发展等相关知识点。由“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 ”反映宋代商业经济空间限制的打破;由 “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 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说明是时间限定的打破和饮食、娱乐功能的增强等。对文化产生的影响,根据文化是一定 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主要结合文学艺术世俗的特点分析归纳。 ( 3)本问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知识点。材料三反映苏杭地区成为全国的纺织中心,须注意棉花是经济作物。由 “海上 (松江地区 )官、民、军、灶,垦田几二

46、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 ”说明经济作物大面积种植;由 “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币帛,嘉、湖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 ”说明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 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经济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 宋词与话本 (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清末变法改制前,我国的司法制度自古只有办理之专官,无特设之法院,司法权多由各级行政部门掌管。

47、 郭志祥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司法独立研究 材料二 五口通商章程签订后,西方各国以中国审判方式野蛮、监狱条件恶劣为借口纷纷攫取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但他们在审判中依据各自所属法律所规定的审判原则处理案件,令人耳目一新,使时人 得以更直观的方式与西方审判制度、审判观念、审判原则相接触。 1906年清政府着手司法官制改革:改刑部为法部,统一管理司法行政,不再兼理审判;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中央审判机关,专掌最高审判。 l910年清廷通过了刑事诉讼律草案与民事诉讼律草案,明确把诉讼分为刑、民两部分,为审判中的民刑分立确立了法律依据。 1910年颁行法官考试任用暂行章程及其细则,以法令的形式初步确定了通过考试选取法官的制度,并严格规定了考试章程。在所颁布的宗室觉罗诉讼章程中,更是规定过去享有司法特权的 “宗室 ”在民事诉讼中,审判管辖、起诉、被诉等审理过程中都不再享有特权,而与汉人 “一体同科 ”,满洲宗室犯罪,必须像汉人一样关进监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