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安徽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340514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安徽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届安徽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届安徽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届安徽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届安徽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安徽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 “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 ”。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围绕皇位继承进行论述,结合所学皇帝制度的相关知识可知皇位是血缘世袭的。 “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 ”,这源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利的宗法制, B 符合题意。 A 项分封制的分封对象是同姓子弟、功臣、先代贵族;C

2、项郡县制属于地方行政制度; D项中央集权制体现了中对地方的控制管理,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ACD 。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宗法制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 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 ”的政体。确立这种 “政体形式 ”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 1787年宪法 C法国 1875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答案: D 2012年年底前后,美国校园枪案频发,美国总统奥巴马连任后表示要采取禁枪措施,但美国步枪协会( NRA)等挺枪的民间组织却屡屡使美国禁枪成为难题。这可能主要是因为 A美国政府不作为

3、 B NRA代表垄断军火商左右了政府 C宪法赋予公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 D三权分立制互相扯皮使行动落空 答案: C 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 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 “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 ”。该事件对法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是 A维护了 “议会至上 ”的原则 B君主派顺应历史主动退出历史舞台 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 D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麦克马洪并非顺应历史潮流主动退

4、出历史舞台,排除 B;材料强 调总统和议会之间的关系,排除 C; 1875 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排除 D;根据总统 “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 ”可知 A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民主政治的扩展 法国 1875年宪法 下图反映了美国两党政治的实质,下列四个选项的言论与漫画的主旨吻合的是 A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 B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 C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的正反两面 D在一个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一个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在一个不确定的选区,我是一个确定的人 答案: C 美国 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

5、共和国宪法都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两者内容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规定国家元首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B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出 C政治权力中心在议会 D众议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答案: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国宣战。请思考,在宣战之前,双方政府要经过哪些程序 A德国 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法国 总统直接宣战 B德国 议会直接宣战;法国 议会直接宣战 C德国 皇帝直接宣战;法国 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 D德国 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皇帝宣战;法国 总统直接宣战 答案: C 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指出

6、: “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而且它在本质上就存在于共同体的全体成员之中。 ”“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对不可以代表的 ”该思想家主张 A建立完善的代议制 B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 C为防止独裁应分权制衡 D个人意志即主权 答案: B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 “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 帝国主义侵略 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 半殖民地 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在该 “趋势

7、 ”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答案: D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 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与 “转折点 ”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 “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 这一规定 A破

8、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B事实上宣告了闭关政策的破产 C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海关 D有利于广州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答案: B 17世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 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 “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 ”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 “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 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 ”的观点。由此可见提出 “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 ”的观点。由此可见 A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 B欧洲始终非常敬仰中华文明 C欧洲对华认知停留在启蒙时期 D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 答案: D 某历史学家在尼克松当政

9、期间 (1968 1974年 )写了一本书,叫帝王总统,声称美国的总统已经从 “宪政总统 ”变成了 “帝王总统 ”。从该历史学家的视角看,美国总统的这一转变反映出 A美国政体趋于完善 B总统行政权的扩大 C西方民主的局限性 D美国民主的独特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宪政总统 ”指的是总统的权力在宪法的范围内, “帝王总统 ”指的是总统的权力像帝王一样不受法律约束。美国总统从 “宪政总统 ”变成了 “帝王总统 ”说明总统的权力扩大了;但美国仍旧是三权分立的民主国家,总统行使行政权,所以总统权力扩大就是指其行政权扩大,故选 B。民主政体完善主要

10、表现并非是总统权力扩大,排除 A;西方民主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其阶级性上,排除 C;近代以来,随着政党制度的发展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行政权扩大并非只在美国 出现,排除 D。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 1787 年宪法 三权分立分权制衡 代议制民主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也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复兴与发展,从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来分析,既有承继又有发展,可以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B美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开创者 C代议制的核心是政府如何行使权力 D代议制是对古代文明的安常守故 答案: A 赵翼廿二史札记载: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

11、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 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 答案: C 史记 龟策列传载: “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 !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 ”这反映出古代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神权与王权结合 C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答案: B (清)赵翼说: “(唐)

12、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虢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 ”由此可知当时 A相权不断削弱,皇权得以强化 B利用宗法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严格防止宗室诸王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 D科举考试成为宗室子弟控制政权的工具 答案: C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 “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

13、实行科举制 答案: C 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答案: A 在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在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并指出立法权应高于执行权。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A以上下权力制衡为目的 B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 C为后世不同程度所借鉴 D指出未来社会发展方向 答案:

14、C 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 “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这一现象是雅典 A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B政治体制的产物 C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答案: B 周 的罗马法原论中记载, “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 ”, “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材料说明罗马法 A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B蕴含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C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 D注重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答案: C 公元前 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资格。当时,他若想获取政治权

15、力,下列哪条途径可行? A参军,争取立下军功 B收买人心,多拉选票 C接受教育,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D经商致富 答案: D 面对波斯人的入侵,雅典使节向斯巴达人保证说,他们绝不会背叛希腊人,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血缘和语言、共同的祭坛 在城邦危机时代, “泛希腊主义 ”的思想观念日益强烈。从表面上看,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似有助于希腊世界的政治统一,但是希腊人的文化认同感植根于更深刻的层次。在他们 看来,他们与非希腊人的本质区别正在于他们是生活在城邦里的,而非希腊人不是;他们作为 “城邦动物 的属性才构成希腊文化一致性的原初基点,其他的表征均衍生于此。该材料 A论述了希腊没有形成统一国家的原因 B体现

16、了希腊人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C说明了希腊城邦之间民族意识的形成 D解读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内涵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 “从表面上看,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似有助于希腊世界的政治统一,但是希腊人的文化认同感植根于更深刻的层次 ”,即 “他们与非希腊人的本质区别正在于他们是生活在城邦里 ”。根据所学可知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虽然城邦间文化认同,但是没有形成统一帝国。因为他们更认同 “人是城邦的动物 ”。由此可知 A符合题意。 BCD均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题。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民主政治的摇篮 城邦 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

17、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 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 A注重形式和程序化 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 C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D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 答案: A 综合题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

18、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她。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 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 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 7:3 在行政的另一方面 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是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由吏部 “拟注 ”,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 “自除 ”。二品以上则 “选自特旨

19、 ”,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 在军事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 一赵军英论元代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 就中国的历史环境具体条件而言,中央集权比地方分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明显多一些。 但极端的中央集权很大程度上又是以中央对地方政府 “无所分画 ”和 “无所寄任 ”为基础,是与皇帝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历史产物,主要是为家天下的王朝大一统服务的。 一一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 “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 ”为主题进行论述。(要求

20、: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 答案:观点:行省制较好地解决 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 论述: 观点 史实 行省制有地方分权的色彩。 1行省可以拥有一定的经济权,可以留用 30%的财政用于地方发展; 2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 3行省下设置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事务。 行省的设立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 1行省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有利于打破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的地理环境割据自重; 2中央政府掌握行省的人事权,控制了各级官吏的选拔任命; 3行省军队的调动权由皇帝控制,抑制地方军阀势力。 ( 18分)专制与民主是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1、 材料一:(中国政制)速臻 “文明 ”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 “共主 ”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 ”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用泰之间为 “天下一大变局 ”。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2分)。分析说明西周、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4分)。 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 ,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政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材料三:清代政府发布最

22、高命令的手续,又是非常不合理。他的最高命令称上谕,上谕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明发上谕都是比较不关紧要的事,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不按上述程序,而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遗 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明清两朝在发 布政令方面的异同( 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政治发展的趋势( 1分)。 材料四: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度,从梭伦改革开始,到克里斯提尼改革时确立,到伯里克利时期达到巅峰,最后因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征服而结束。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在

23、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牲;但是它却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 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民 主的 “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 ”( 4分)。中国和希腊古代政治制度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4分) 答案:( 1)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1分)。秦朝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分)。 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

24、,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4分)。 ( 2)相同点:皇帝决定政令的内容( 1分)。不同点:明朝政令是公开发布;清朝的重要政令是秘密发布( 2分)。趋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1分)。 ( 3)局 限:就范围而言,仅为 “公民 ”的民主,广大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就性质而言,是原始的直接民主;就形式而言,是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民主形式,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4分)。 原因:经济基础不同:中国是小农经济占主导,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去凝聚。而希腊以商品贸易为主,需要一个自由平等的制度去维护。( 4分) ( 18分)比较是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它能使我们更全

25、面地了解历史的前因后果。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 权是精神权力。 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 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材料二 中国明代的封建专制制度却起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作用。它主要是建立在宗法性的自然经济基础和封建阶级结构之上的。因此,他就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 郝侠君中西 500年比较 材料三 外在自由和政治自由和内心自由,这些贵族精

26、神的传统,在英国贵族那里通过与 国王的抗争,保存了下来。 许纪霖平民时代的贵族精神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5世纪左右中国和西方政治状况的区别。( 6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代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措施。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形态的走向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 17世纪中叶至 18世纪中叶英国贵族为了追求自由同国王进行了怎样的抗争?( 4分) ( 4)当中西两种不同走向的文明遭遇后,中国受到了怎样的冲击 试概括其政治、经济方面的表现( 4分)。 答案:( 1)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西方君主对封臣

27、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具有一切权力;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 6分) ( 2)经济上继续重农抑商,实行海禁政策;政治上废丞相,设内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文化上八股取士,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程朱理学仍占主流。( 3 分) 结果:封建社会日趋衰落,思想文化被压制,最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分)。 ( 3)抗争: 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新贵族与资产阶级联合与王军进行两次内战,最终处死查理一世( 1分) 1688年,发动 “光荣革命 ”,复辟王朝的统治 结束;( 1分)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确立君主立宪制。( 1分)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完善,国王统而不治。( 1分) ( 4) 1840年英国为打开市场和获得原料用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从经济上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传统经济结构,中国逐渐沦为西方的经济附庸(2分 );政治上中国主权受侵犯 (2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