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34116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东北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东北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东北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东北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东北师大附中 20092010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 说文解字解释说: “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 “宗 ”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 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答案: D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 ”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 C 73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与这两件事件有关的是 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黄洋

2、界上炮声隆,人杰地灵唱大风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 B C D 答案: D 19381944 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 431件,比此前 23年全国的总和增长了 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人员的内 迁 B军工企业的激增 C民营工业的发展 D战时需求的刺激 答案: D 恩格斯说: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 ”下列事件最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A巴黎公社 B二月革命 C七月革命 D十月革命 答案: A

3、列宁说: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 “一战 ”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 “一战 ”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 “一战 ”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革命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 答案: C 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A探索出一条在政治、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答案: A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 “文革 ”发生的原因的是 A个人崇拜现象的滋长

4、B国内修正主义的泛滥 C “左 ”倾错误思想的发展 D林彪、江青等人别有用心的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答案: B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推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是 A加紧立法工作 B加紧普法宣传 C加紧总结文革教训 D加紧平反冤案 答案: A 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时主要是为了 A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B改善与港澳台的关系,促进国家的统一 C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 D缓和同美国的敌对关系 答案: C 20世纪 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A中苏关系走向缓和 B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C中日关系走向缓和 D中越关系走向缓和 答案: B 面对

5、英美等国的封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情况,苏联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是 A扶助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加强对东欧各国的政治控制 C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答案: C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有利的客观条件是 A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B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C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D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答案: D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A两极格局瓦解 B军事力量出现多极化 C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D经济出现多极化 答案: D 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 A B C D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

6、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资政新篇内容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兴办保险事业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答案: C 1718 世纪,先后出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A都体现了封建制度必然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规律 B革命武装都打败了王党军队 C都处死了国王 D都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答案: D 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 “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 B “四维(礼义廉耻)不张 故万民离叛 ” C “乃举措暴众而刑太极故也 ” D “所以殄灭而

7、降辱者,(亡于)六国之后也 ” 答案: C 汉武帝创立中外朝制度的出发点是 A加强君主的权力 B扩大 “三公 ”的权力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 答案: A 4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 ”这句话中的 “高皇帝 ”应该是指 A汉高祖 B唐高祖 C宋高宗 D明太祖 答案: D 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中外朝制 内阁制 A B C D 答案: C 伯利克里说: “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 ”其中的“公民 ”是 A全体国民 B全体成年国民 C所有的成年男子 D祖籍本

8、邦、拥有数量不等财产的成年男性 答案: D 考古发现的放逐铁米斯托克里的陶片有 100枚,经验证为 14人刻写笔迹,可见 A铁米斯托克里确实为人们所不满 B铁米斯托克里曾被放逐 C陶片放逐法有被人阴谋利用的可能 D陶片放逐法有利于防止专权和独裁 答案: C 雅典陪审法庭的职能与下列哪个官职或机构类似 A秦朝的御史大夫与廷尉 B汉朝的尚书台 C唐朝的门下省、中书省 D元朝的中书省 答案: A 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A平民的斗争 B帝国皇帝的重视 C罗马的扩张 D法学家的努力 答案: C 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政治体制方面呈现出 “民主与专制 ”的明显差别,形成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9、 A思想观念不同 B经济活动方式不同 C地域位置差别 D人口数量不同 答案: B 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 “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实际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 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 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 答案: C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建立,这主要是因为 A议会权力加强 B法律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 C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D内阁制度形成 答案: B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有 选举 议会立法 保留君主

10、内阁拥有最高权力 A B C D 答案: A 1787 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围绕美国的政治制度,各州代表意见分歧较多,反复讨论。其中,麦迪逊说: “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麦迪逊主张 A建立专制政府 B建立权力制衡的政府 C无政府主义 D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 B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 ”,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

11、“行省 ”。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 “行中书省 ”。元史 地理志中载: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 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 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赵翼蘑曝杂记 【小题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 2分)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 2分) 【小题 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2分 )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2分) 【小题 3】材料三中军机

12、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 2分)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2分) 答案: 【小题 1】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门下省掌管国家政令的审批。 【小题 2】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元朝时少数民族建立 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 【小题 3】职能: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 作用: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

13、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 1776年) 材料二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 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 1870年) 材料三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 1920年) 材料四 (此年前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 1971年) 【小题 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

14、明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2】概括材料二、三、四,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 4 分) 【小题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4分) 答案: 【小题 1】天赋人权或自由平等( 2 分)。鼓舞了美国人民为争取自由独立而战。( 2分) 【小题 2】取消了选举权在种族、肤色和奴隶身份上的限制;取消了选举权在性别上的限制;放宽了选举权在年龄上的限制。( 4分) 【小题 3】依据材料、符合史实的看法,如美国公民的选举权利在历史上长期受到限制,选举制度的改变是人民争取和斗争的结果等,即可得分。( 4分) 阅读下列材 料 新中国

15、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供,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重大。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选择。那时候,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请就 20世纪 70年代初中美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谈谈你的看法。( 16分) 答案:在当时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8 分)另一方面,美国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同时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寻找新的国际关系的平衡(制约苏联、结束越战)。因此改善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的共同愿望。( 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