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西省南城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自查地理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342893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江西省南城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自查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南城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自查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南城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自查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南城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自查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2012学年江西省南城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自查地理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 2012学年江西省南城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自查地理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貌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答案: B 2011广东厚街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任何一届车展都多,据此回答。 若新能源汽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案: B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答案: A “要敢于叫板世界名城 ”!这是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对深圳提出的要

2、求。读珠三角都市圈示意图回答 1920 题。 【小题 1】促使深圳迅速发展和崛起的主要因素是 A大力推进工业化 B改革开放的政策 C大量的外来民工 D香港的产业转移 【小题 2】下列关于珠三角都市圈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等级的服务职能,广州的数量一定比深圳多 B香港与广州相比,金融、贸易、商业的服务范围更广 C与国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地理位置最优,腹地广 D与国际大都市圈相比,珠三角都市圈缺少核心城市,市场小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1】 B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

3、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6 17题。 【小题 1】珠江三角洲形成 “桑基 ”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B气候高温少雨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具有肥沃的红壤 【小题 2】广大农民弃耕的深层次原因是 A农产品价格低,谷贱伤农 B生产资料价格高,入不敷出 C土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D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1】 D 陕西榆林地区 “乌金 (煤 )遍地 ”,资源非常丰富。 5 年前开始,该地 “村村点火,处处冒烟 ”,被人们戏称为 “黑三角 ”,据此回答 14 15题。 【小题 1】在资源开

4、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 【小题 2】近年来,在 “黑三角 ”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正确说法是 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 B C D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1】 D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答 11 13题。 【小题 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田纳西河流域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B田纳西河流域属于温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雨热同期 C田纳西河流域水

5、系发达,支流众多,但由于地形起伏大,大部分不能通航 D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贫乏 【小题 2】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C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 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 【小题 3】科学合理地进行区域资源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进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A 18世纪下半叶,它成为较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 B 18世纪末,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C 19世纪 30年代初,它成为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D 19世纪 40年代,美国开始进

6、行综合开发和治理该流域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题 1】 A 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出下表数据。据此回答 9 10题。 年份 降雨量 ( mm) 地表覆盖 非林地 人工林地 径流量 (m3/s) 土壤侵蚀量 ( t/km2a) 径流量 (m3/s) 土壤侵蚀量 ( t/km2a) 1992 475.4 4.5 160.5 1.0 0.2 1990 611.4 9.9 264.6 1.9 6.6 1993 815.9 10.1 272.6 2.4 0.5 1991 884.8 11.1 299.2 2.8 4.9 【小题 1】根据表格数据

7、可知 A降雨量相同时,人工林地的径流量大于非林地 B降雨量相同时,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 C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反比例的关系 D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小题 2】图表资料反映了森林具有的功能是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保护海岸,抵御台风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1】 C 读 “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7 8题。 【小题 1】关于图中箭头代表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实线箭头代表资源和能源 B实线箭头代表技术和资金 C虚线箭头代表资源和技术 D虚线箭头代表能源和资金 【小题 2】珠三角石化企业向粤西

8、转移带来的可能影响有 A大量公司总部向粤西地区转移 B不利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C减轻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 D大量廉价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1】 C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线路走向示意图,回答 5 6题。 【小题 1】关于该工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工程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B有利于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C线路途经地区能源十分短缺 D促进工程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小题 2】该工程对沿线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有效地减少四川省的酸雨发生 B遏制了湖南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 C极大地破坏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 D优化珠江三角洲的能源消费结构 答案:【小题 1】 C 【

9、小题 1】 D “秦岭 淮河线 ”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 3-4题。 【小题 1】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 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B秦岭 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 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 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小题 2】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 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1】 C “南水北调 ”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A整体性 B阶段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答案: C 综合题 读德国鲁尔区示意图,回答下列

10、问题。( 12分) ( 1)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向北流的河流一般会出现 凌汛,而莱茵河没有凌汛,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 2)莱茵河航运十分方便,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 的河流之一。简要分析莱茵河航运价值大的原因。( 2分) ( 3)鲁尔区钢铁工业发达,简要说明该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4分) ( 4)我国东北的辽中南地区是发达的重工业基地,近几十年来,辽中南与东北其它一些老工业基地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 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 “振兴东北 ”的战略决策。借鉴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 4分) 答案:( 1)莱茵河

11、流域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影响(或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1分),冬季最冷月气温高于 0 ,河流无结冰期( 1分) ( 2)水量丰富,水流平稳,通航里程和时间长,航道条件好;沿岸工业或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通过与运河、铁路、公路配合,形成极为便利的综合运输网( 2分),(答对两点得 2分。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3)煤炭和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临近 铁矿;技术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和发展历史悠久等( 4分)(答对四条以上得 4分)。 ( 4)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或发展新兴工业,第三产业);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技术改造;治理污染;引进民间资本;政府支持(或政策鼓励)( 4分)(答

12、对四点以上得 4分) 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 1)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A、 山脉 C、 山脉 F、 江 甲、 平原 乙、 平原( 5分) ( 2)对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 些?( 4分) ( 3)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 、 和 。 ( 3分) 答案:( 1)大兴安岭 长白山 黑龙江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5分) ( 2)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夏季光热充足 ( 4分) ( 3)黑土的流失 森林的锐减 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每答对一点给 1分,共 3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材料一: “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

13、”于 2010 年 11 月 5 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在全国引起广泛热议。 “海水西调,引渤入新 ”事业的基本思路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 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 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 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 材料二:海水西调入疆构想图 图中调水线路依次经过我国 、 和塔里木盆地等主要地形区。( 2分) 图中 A、 B、 C三地所属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 此规律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 2分) 该工程建设可能对沿线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的影响? ( 3分) 分析图中 A、 C两地气候特征差异及对农业

14、生产的影响。( 6分) 区 域 A C 气候特征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 不利 答案:( 1)华北平原( 1分) 内蒙古高原( 1分) ( 2)从沿海到内陆( 1分) 海陆位置( 1分) ( 3)生态环境破坏( 1分);土壤盐碱化( 1分) 等(答对一点给 1分,答对两点给 3分) ( 4)(每空 1分,共 6分) 读我国 “西电东送 ”工程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 1) “西电东送 ”工程的目标市场主要是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工业基地,据图写出它们的名称分别是 _工业基地、 _工业基地、_工业基地。( 3分) ( 2)据图分析, “西电东送 ”工程三条路线的 电力构成有何差异?(

15、 3分) ( 3) “西电东送 ”工程的实施对东部地区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4分) 答案:( 1)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每空 1分,共 3分) ( 2)北线由火电和水电两种构成(以火电为主)( 1分);中线由水电构成( 1分);南线由火电和水电两种构成(以水电为主)( 1分)。 ( 3)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任答两点给满分) 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电子产业进行了第一次重大转移,电子制造业由美国、日本转移到中国的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等地区,进入 90年代以后,世界电子产业面临第二次大转移,即由全 球转移到中国大陆的沿海地区。据此回答下列

16、问题。( 9分) ( 1)图中 P电子产业转移线路表示由 转移到中国的台湾地区, Q 电子产业转移线路表示由 转移到中国的上海。( 2分) ( 2)简述第一次转移前和第二次转业后电子产业布局的变化。( 2分) ( 3)广东东莞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制造基地之一,分析东莞发展电子产业的区位优势。( 3分) ( 4)高科技产业在地区分布上为什么具有集聚的特点?( 2分) 答案:( 1)日本 韩国( 2分) ( 2)第一次转移前,电子产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多布局在科技发达地区;第二次产业转移后, 电子产业多为资金密集型产业,一般布局在市场广阔、劳动力密集的地区。( 2分) ( 3)交通便利;人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土地租金低。( 3分) ( 4)共用基础设施,便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