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225-2010(2016) 开化龙顶茶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345851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44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 T 225-2010(2016) 开化龙顶茶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DB33 T 225-2010(2016) 开化龙顶茶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DB33 T 225-2010(2016) 开化龙顶茶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DB33 T 225-2010(2016) 开化龙顶茶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DB33 T 225-2010(2016) 开化龙顶茶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7.140 X 55 备案号: 27426-2010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 33/T 225 2010(2013) 代替 DB33/ 225-2004 开化龙顶茶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of Kaihua Longding tea 2010 - 03 - 01 发布 2010 - 04 - 01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225 2010(2013)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苗木要求 . 2 5 建园方法 . 2

2、 5.1 建园规划要求 . 2 5.2 品种选择 . 2 5.3 定植 . 3 6 茶园管理 . 3 6.1 土壤改良与管理 . 3 6.2 营养与施肥 . 4 6.3 树冠管理 . 4 6.4 茶园水分管理 . 5 6.5 冻害预防与护理 . 5 6.6 病虫害综合防治 . 5 7 鲜叶与加工 . 6 7.1 鲜叶 . 6 7.2 加工 . 7 8 质量要求 . 7 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与保鲜 . 7 9.1 标志 . 7 9.2 包装 . 8 9.3 运输 . 8 9.4 贮存与保鲜 . 8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 9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开化龙顶茶(条形

3、)加工工艺规程 . 11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开化龙顶茶(卷曲形)加工工艺规程 . 13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开化龙顶茶(扁形)加工工艺规程 . 15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质量要求 . 17 DB33/ T 225 2010(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为资料性附录,附录 E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33/ 225.1-2004开化龙顶茶 第 1部分:苗木 , DB33/T 225.2-2004开化龙顶茶第 2部分:栽培技术, DB33/T 225.3-2004开化龙顶茶 第

4、3部分:鲜叶与加工和 DB33/ 225.4-2004开化龙顶茶 第 4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标准整合了 4部分标准为单独标准,与 DB33/ 225-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调整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 补充了 主要茶树病虫害防治种类和方法; 将开化龙顶茶分为条形、卷曲形和扁形,并补充了开化龙顶茶(条形)、开化龙顶茶(卷曲形)和开化龙顶茶(扁形)的鲜叶要求、制作工艺; 将开化龙顶茶的质量要求作为规范性附录 ,修改了分类分级后开化龙顶茶的感官特征、理化指标等 ; 直接引用 GB 2762食物中污染物限量和 GB 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来分别替代 DB33/ 225.4-2004中

5、相应内容 。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 标准 起草单位: 开化县质量技术协会、开化县特产局(茶叶局)、开化县开化龙顶茶名茶协会、开化县科技局 、衢州市茶叶检测中心 。 本 标准 主要起草人: 周光霖、郑求星、徐闽红、俞玉梅、饶文胜、 姚东、童庭伟、周晓林、汪万松、芮章龙、汪樟红、余建华、 余秀宏、 李好华、 王华恩、 汪月齐、蒋苍松、邱俊峰、 叶小征、吴荣 梅、方辉韩、胡友堂。 本标准代替了 DB33/ 225.1-2004, DB33/T 225.2-2004, DB33/T 225.3-2004和 DB33/ 225.4-2004。 DB33

6、/ 225.1-2004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 225.1-1998。 DB33/T 225.2-2004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T 225.2-1998。 DB33/T 225.3-2004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DB33/T 225.3-1998。 DB33/ 225.4-2004的历 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DB33/T 225.4-1998。 DB33/T 225 2010(2013) 1 开化龙顶茶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开化龙顶茶的 术语和定义、 苗木要求、建园方法、茶园管理、 鲜叶与 采摘、加 工 、质量要求、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鲜等技术要

7、求。 本标准适用于开化龙顶茶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21(所有部分 )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1767 茶树种苗 NY/T 5018

8、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T 5019 无公害食品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NY 5020 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NY 5196 有机茶 SB/T 10035 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B/T 10037 红茶、绿茶、花茶运输包装 DB33/T 479 茶叶加工场所基本技术条件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5)第 75号令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 义 适用于本文件 。 3.1 开化龙顶茶 Kaihua Longding Tea 以中、小叶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以杀青 -揉捻(做形) -干燥为基本工艺,在开化县行政区域范围内生产、加

9、工的具有“色绿、汤清、香高、味醇”品质特征的绿茶。 DB33/ T 225 2010(2013) 2 3.2 开化龙顶茶系列产品 serial products of Kaihua Longding Tea 开化龙顶茶系列产品分为三种:开化龙顶茶(条形)、开化龙顶茶(卷曲形)、开化龙顶茶(扁形)。 4 苗木要求 4.1 种苗应采用适制的无性系良种。 4.2 苗木分级以一足龄苗高、茎粗、根长为主要依据,着叶数、一级分枝数为参考指标,分为一级、二级。 4.3 低于二级标准的苗木不应作为生产性商品苗出圃。 4.4 苗木插穗应来自于良种母本园。 4.5 苗木的质量要求应符合 GB 11767 中的规定

10、和表 1 的规定。 表 1 苗木质量要求 项目 要求 一级 二级 苗高 /cm 30 20 茎粗 /mm 3 1.8 根长 /cm 12 6 着叶数 /片 8 6 一级分枝数 /个 1 0 危险性病虫害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5 建园方法 5.1 建园规划要求 5.1.1 茶园位于钱江源头开化县行政区域内。基地规划与设施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品性。 5.1.2 茶园环境条件应符合 NY 5020 的要求。 5.1.3 土壤呈酸性(红壤或黄壤) PH 值 4.5 6.5,非石灰岩发育成土,土壤含石灰 0.2以下。 5.1.4 土层深厚丘陵地或山坡地,坡度宜在 25以下。

11、 5.1.5 平地和坡度 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 15以上 25以下时,筑 等高水平带 。梯面宽在 1.5 m 以上。 5.1.6 在茶园与山林或农田交界的地段,应修建隔离 带、 沟。开垦时应注意水土保持,翻垦深度 50 cm。 5.1.7 茶园灌溉用水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 5.2 品种选择 5.2.1 所选茶叶品种质量应符合 GB 11767 和本标准第 4 章的要求。 5.2.2 品种应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并注意早、中、晚品种的合理搭配。 DB33/T 225 2010(2013) 3 5.2.3 选择适应性强、 适制性好、产量高、香高味醇的品种,推广适制的无性系良种

12、。本地优良品种应采取措施更新改造。 5.2.4 开展茶树良种选育工作,对适制开化龙顶茶的优良品种进行选优、对比、试种、鉴定、繁殖和推广。 5.3 定植 5.3.1 定植时间 5.3.1.1 春季定植: 2 月中旬至 3 月上旬。 5.3.1.2 秋季定植: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下旬。 5.3.2 定植密度 5.3.2.1 单行种植:行距 150 cm,株距 30 cm,每丛茶苗 2 株 3 株。 5.3.2.2 双行种植:大行距 150 cm,小行距 40 cm,株距 30 cm,每丛茶苗 2 株,呈三角形种植。 5.3.3 基肥 茶行确定后,按茶行开种植沟,深 50 cm, 宽 30 c

13、m 40 cm,种植沟内施足底肥,每公顷施栏肥或青草等有机肥 30 t 45 t,加饼肥 1.5 t 2 t,磷肥 0.5 t 1 t,施后覆土,间隔一段时间后种植。 5.3.4 种植 5.3.4.1 根据种植规格,按规定的行株距开好种植沟或定植穴。 5.3.4.2 栽植茶苗时,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填入沟(穴)中,逐层填土,层层压实,将土壤盖至茶苗根茎不露须根时,用手将茶苗轻轻一提,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然后再适当加细土压紧,随即浇足“定根水”,再在茶苗根部覆些松土。(一般栽至泥土上 3 cm 左右为适度,根系离底肥 10 cm 以上)。 5.3.4.3 移 栽定植后及时铺草覆盖,防旱保苗。覆

14、盖材料可用茅草、柴禾、稻草、秸杆等,用量为 15 t/hm2 20 t/hm2。 5.3.4.4 栽后定期检查成活情况,发现缺株,及时补齐。 6 茶园管理 6.1 土壤改良与管理 6.1.1 地力指标 土壤有机质 1.0以上, pH 值 4.5 6.5,并有一定量的速氮、速磷、速钾营养元素及多种微量元素。 6.1.2 深翻改土 6.1.2.1 每年或隔年一次,一般在 9 月 11 月秋茶结束后进行。 6.1.2.2 在茶行两侧深挖,深度 20 cm 30 cm。 6.1.2.3 结合深挖,施 15 t/hm2 20 t/hm2有机肥(秸杆、垃圾、堆肥、青草、猪牛栏粪 等)、 1.5 t2 t

15、饼肥和 0.5 t 1.0 t 磷肥。 6.1.3 中耕除草 6.1.3.1 春茶前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 )浅锄,深度 5 cm 10 cm。 DB33/ T 225 2010(2013) 4 6.1.3.2 夏茶前中耕在春茶采制结束后 (5 月上中旬 )进行,深度 10 cm 15 cm。 6.1.3.3 伏耕 7 月中旬至 8 月中旬进行,深度 15 cm 20 cm。 6.1.3.4 中耕结合除草。如杂草较多应及时锄铲杂草,幼龄茶园茶根周围杂草宜用手工拔除。 6.1.4 铺草 在高温、干旱和冷冻季节到来前的夏初和秋末,在茶树行间铺草, 用量为 15 t/hm2 20 t/hm2。

16、 6.2 营养与施肥 6.2.1 需肥诊断 茶树正 常生长发育必需元素中消耗量大的为氮、磷、钾三要素。 缺素症状见表 2。 表 2 缺素症状 元素 缺素症状 氮 树势衰退,叶片枯黄无光泽,芽叶细小,大量出现对夹叶,叶质粗硬,叶子提早脱落,开花结实增多。 磷 新生芽叶黄瘦,不易伸长,老叶呈暗绿色,逐渐失去光泽,进而枯黄,叶子寿命短,根系带黑褐色。 钾 下部叶片早期变老,提早脱落,叶片脱落,叶焦且不规则地伴以缺绿病,易感染病虫害。 6.2.2 施肥 6.2.2.1 施肥时期 6.2.2.1.1 春茶前催芽肥, 2 月上中旬。 6.2.2.1.2 夏茶前追肥,春茶结束后的 5 月上中旬。 6.2.2

17、.1.3 秋茶前追肥,夏茶结束后, 6 月下旬至 9 月中旬 期间分期施。 6.2.2.1.4 秋冬季,结合深耕施基肥,在 10 月 11 月施。 6.2.2.2 施肥量 6.2.2.2.1 遵循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平衡施肥的原则。 6.2.2.2.2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少量的无机肥。每年施 1 次。施有机肥 130 kg/hm2 160 kg/hm2,饼肥 10 kg/hm2。 6.3 树冠管理 6.3.1 定形修剪 6.3.1.1 定形修剪应分三次完成。修剪时间: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 (晚秋或早春 )时进行,第二次在栽后第二年 2 月中下旬进行,第三次在定植后第三年 2 月下旬至

18、3 月上旬或春茶后进行。 6.3.1.2 修剪高度与方法:第一次剪去离地 15 cm 20 cm 以上主枝,第二次离地 30 cm 40 cm 或在上年剪口上提高 10 cm 15 cm 处修剪,第三次用篱剪剪去离地 45 cm 50 cm 以上枝条,要求剪口光滑平整。 6.3.2 轻修剪 6.3.2.1 用篱剪剪去成龄茶园树冠面上突出枝条和晚秋新枝。 DB33/T 225 2010(2013) 5 6.3.2.2 轻修剪每年可进行 1 次 2 次,时间宜在春茶后 5 月上中旬、秋末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中旬进行。 6.3.3 重修剪 用整枝剪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的枝条剪去 1/2 至 1/

19、3, 重新培育树冠, 宜 在春茶后或晚秋进行。 6.3.4 台刈 用台刈铗或锋利柴刀,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枝条,在离地 10 cm 左右处全部刈去,重新全面塑造树冠。 宜 在春 茶后进行。 6.4 茶园水分管理 6.4.1 茶园土壤含水量宜保持在 70% 90。 6.4.2 土壤水分对茶树的影响见表 3。 表 3 土壤水分对茶树 的 影响 土壤含水量 指标 症状 过低 70% 幼叶萎蔫,叶片泛红,出现焦斑,继而枯焦落叶,成叶变黄绿,淡红干脆,自上而下枯死 适中 70% 90% 适宜生长 过高 90% 分枝少,芽叶稀,生长缓慢,枝条发白,叶色转黄,树冠矮小多病,逐渐枯死 6.4.3 成龄茶园通过深

20、翻改土、铺草、灌溉、浅耕、种植遮萌树等办法保持土壤水分。 6.4.4 幼龄茶园应采取浅锄保水、培土护蔸、追施粪肥、灌水、种植绿肥等措施,抗 旱保苗。 6.4.5 低洼积水茶园应完善排水沟系统。每隔 5 行 8 行茶树开一条排水沟,沟应狭而深,沟底宽 10 cm 20 cm,沟深 60 cm 80 cm,排水沟应横纵连通。 6.5 冻害预防与护理 6.5.1 冻害预防 6.5.1.1 选择抗寒性较好的品种。 6.5.1.2 适地适栽,选择良好的地形地势。 6.5.1.3 营造防护林带。 6.5.1.4 加强肥水管理,早施重施基肥。 6.5.2 冻后护理 6.5.2.1 及时剪除受冻害枝叶。 6.

21、5.2.2 春季萌芽后受“倒春寒”冻害的茶树,进行根外追肥。 6.6 病虫害综合防治 6.6.1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根据病虫发生、发展规律,综合 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等有害生物滋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经DB33/ T 225 2010(2013) 6 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标准规定的范围。 6.6.2 农业防治 按 NY/T 5018 的要求进行。 6.6.3 物理防治 按 NY/T 5018 的要求进行。 6.6.4

22、生物防治 按 NY/T 5018要求进行。 6.6.5 化学防治 6.6.5.1 加强病虫测报,做好虫情调查,按制订的主要害虫防治指标,严格掌握防治适期,降低农药用量,提倡一药多治或农药的合理混用。 6.6.5.2 提 倡对症施药,低容量喷雾,一般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茶丛中下部害虫侧位低容量喷雾。 6.6.5.3 严格按照 GB 4285、 GB/T 8321(所有部分 )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 6.6.5.4 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 留 农药品种。 6.6.5.5 农药品种不应选择国家农业部公告明令禁止在茶园中使用的农药。 6.6.5.6 提倡茶季结束后用石硫合剂封园,以减

23、少次年病虫的发生量。 6.6.5.7 主要茶树病虫害防治方法参照附录 A。 7 鲜叶与加工 7.1 鲜叶 7.1.1 鲜叶采摘 7.1.1.1 开化龙顶茶鲜叶应按要求分级采摘,先发先采,后发后采。 7.1.1.2 鲜叶质量的基本要求是:芽叶完整,色泽鲜绿,新鲜,匀净,无鳞片、鱼叶、单片、紫芽、冻害叶、病虫害叶,无红变指痕。 7.1.2 鲜叶分级 7.1.2.1 开化龙顶茶 (条形)鲜叶按表 4 分级。 表 4 开化龙顶茶(条形)鲜叶分级 级别 质量要求 1 单芽,嫩绿油亮,粗壮饱满,匀齐完整 2 一芽一叶,芽叶匀齐粗壮,新鲜 3 一芽一叶为主,含少量一芽二叶初展( 20%以下),芽叶完整,匀净

24、 4 一芽一叶为主,一芽二叶较多(不得超过 50%),芽叶完整 DB33/T 225 2010(2013) 7 7.1.2.2 开化龙顶茶 (卷曲形)和(扁形)鲜叶按表 5 分级。 表 5 开化龙顶茶(卷曲形)和(扁形)鲜叶分级 级别 质 量要求 1 一芽一叶,芽叶完整,匀净 2 一芽一叶为主,含少量一芽二叶初展( 20%以下),芽叶嫩绿、匀齐粗壮 3 一芽一叶为主,含少量一芽二叶初展( 50%以下),芽叶完整,匀净 4 一芽一叶为辅,一芽二叶为主( 50%以上),芽叶匀整,新鲜 7.1.2.3 低于 4 级 及劣变鲜叶,不宜作为 开化龙顶茶 原料验收加工。 7.1.2.4 鲜叶运输时,应用清

25、洁、透气良好的篮、篓进行盛装,不宜紧压,不宜用布袋、塑料装等不通气的物件盛装,防止发热红变。 7.1.2.5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运输时避免日晒雨淋,并不应与有异味、有毒的物品混装。 7.1.2.6 鲜叶采摘后 4 h 内应送到加工厂。 7.1.2.7 鲜叶盛装、运输、贮存中,应轻放、轻翻、禁压,以减少机械损伤。 7.2 加工 7.2.1 环境质量要求 加工场所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中规定的三级标准的要求。 7.2.2 加工场所 加工场所(加工厂)符合 DB33/T 479中的要求。 7.2.3 开化龙顶茶加工工艺规程 7.2.3.1 开化龙顶茶 (条形) 加工 工艺规程参见附录 B。 7.2.3.2 开化龙顶茶 (卷曲形) 加工 工艺规程参见附录 C。 7.2.3.3 开化龙顶茶 (扁形) 加工 工艺规程参见附录 D。 7.2.4 设备及人员要求 7.2.4.1 加工设备应符合 NY/T 5019 的规定。 7.2.4.2 加工设备清洗水应符合 GB 5749 规定。 7.2.4.3 参与茶叶加工 的人员应持有健康证,持证上岗。 8 质量要求 开化龙顶茶的质量要求符合附录 E规定。 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与保鲜 9.1 标志 9.1.1 开化龙顶茶包装标签应符合 GB 7718 的规定,其标签要醒目、整齐、规范、清晰、持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