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931-2014 玉兰苗木培育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346151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1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 T 931-2014 玉兰苗木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DB33 T 931-2014 玉兰苗木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DB33 T 931-2014 玉兰苗木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DB33 T 931-2014 玉兰苗木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DB33 T 931-2014 玉兰苗木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 B61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 33/T 931 2014 玉兰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seeding cultivation for Subgen.Yulania 2014 - 08 - 04 发布 2014 - 09 - 04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931 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 的规 则 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 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嵊州市景观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嵊州市林业技术

2、推广中心、浙江省花协绿化苗木分会、浙江省花卉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樊民亮、钱亚南、何云芳、施玲玲、骆文坚、陈奔、马平。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DB33/T 931 2014 1 玉兰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兰属( Magnolia) 玉兰亚属( Subgen. Yulania) 的白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重瓣白玉兰 (M. denudata Multitepal)、红运玉兰 (M.soulangeana Red Lucky)、 丹馨玉兰(M.soulangeana Fragrant Cloud)、飞黄玉兰 (M. denudata Yellow Ri

3、ver)等 种及 栽培品种育苗的术语和定义、 砧木培育、 嫁接苗和移植苗的 生产 、 苗木 分级 和出圃 、 质量检测、档案管理 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培育供园林绿化的木兰属玉兰亚属苗木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3/T 821.1 花灌木育苗技术规程 第 1部分:红叶石楠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苗龄 苗木的年龄。从嫁接至出圃,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以经历 1 个年生长周期作为 1 个苗龄单位。苗龄用

4、阿拉伯数字表示,第 1 个数字表示嫁接苗在嫁接后未移植前培育的年龄;第 2 个数字表示第 1 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第 3 个数字表示第 2 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数字间用短横线间隔,各数字之和为苗木的年龄,称几年生苗。如: a) 1(2)-0 表示 1 年干 2 年根未经移植的嫁接苗; b) 1(2)-1 表示 2 年干 3 年根移植 一次的嫁接苗; c) 1(2)-2 表示 3 年干 4 年根移植一次的嫁接苗; d) 1(2)-3 表示 4 年干 5 年根移植一次的嫁接苗。 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嫁接苗在嫁接时砧木的年龄。 3.2 地径 嫁接苗为接口以上 5 cm处正常粗度处的直径,用D 表示。

5、 3.3 干径 DB33/T 931 2014 2 离地面 50 cm高处的直径,用 表示。 4 砧木培育 4.1 树种选择 选用 望春玉兰( M. biondii)为砧木苗,也可选用天目木兰( M. amoena)、黄山木兰( M. cylindrica)等作 砧木 。 4.2 圃地选择 选择 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排灌良好的微酸性壤土,pH 值5 .5 7.0。连作地不宜选作苗圃 。 4.3 苗床准备 4.3.1 整地做床 秋冬 季深 翻 25 cm 30 cm,碎土,捡去 草根、石块 等杂物, 耙平做床, 床宽 100 cm 120 cm,床 高25 cm 35 cm,床间

6、步道 宽 30 cm 40 cm。圃地四周 开 设一条宽 40 cm、深 30 cm 40 cm环通排水沟。 4.3.2 土壤消毒和杀虫 宜 采用浓度 1% 3%硫酸亚铁水溶液 ,按 2 kg/m2用量 于播种前 7 d均匀地浇在土壤中, 或 75%五氯硝基苯 粉剂按2 g/m2 4 g/m2用量 混拌适量细土撒于土壤中;同时用 50%辛硫磷乳油按 3 g/m2用量 混拌适量细土撒于土壤表面 杀虫 。 4.4 播种 4.4.1 种子处理 4.4.1.1 种子消毒 采用 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2 h,捞出密封30 min后,再用清水冲洗后 沥干, 或用 0.5% 1.0%的硫酸亚铁溶液浸种

7、 2 h, 捞出用清水冲洗后阴干, 或用 80%退菌特粉剂 800 倍液浸种 15 min后沥干。 4.4.1.2 种子 催芽 在 低温通气的室内,底层铺 10 cm湿沙 ,湿度以手捏能成团,放开即散为宜, 然后将种子和沙按 1: 3体积比例混合,均匀散在沙层上,高度不超过 40 cm,上覆 2 cm 3cm厚 的湿沙;每隔 1 m放置一个通气笼。 10 d 15 d检查、翻拌 一次,保持通气和沙的湿度。 4.4.2 播种 4.4.2.1 播种时间 宜 在立春前,当裂嘴种子达三成以上时,即可播种。 4.4.2.2 播种方法 DB33/T 931 2014 3 采用撒播 ,用种量以 50 kg/

8、667 m2为宜, 播后用过筛的黄心土覆盖, 覆土厚度为种子横径的 1 倍为宜 ,用水浇透苗床;若用本土覆盖,覆土后用除草剂 50%丁草胺乳油 25 mL 30 mL加清水14 kg, 搅拌均匀后喷雾于苗床表面, 用量为 42 kg/667 m2 56 kg/667 m2。 4.4.2.3 搭小拱棚 用两端削尖的长 200 cm、宽 3 cm毛竹条或直径 4 mm钢筋,插入床两侧 ,间距以 100 cm为宜 ,扦插完浇透水 ,喷药后将插床覆盖塑料薄膜,四周压实、密封。 4.4.3 播后管理 4.4.3.1 覆土除草 播后30 d左右, 当 种子暴露 时 要及时覆土 ,人工拔除杂草 。 4.4.

9、3.2 通风揭膜 出苗期若气温超过 25 ,白天要两头揭膜通风 ; 当 50%以上幼苗出土 后, 可于阴天或傍晚揭去薄膜,早、晚洒水保湿。 4.4.3.3 防病 揭膜后 可用 70%甲基 硫菌灵 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 , 或 70%对 二甲基氨基苯重氮磺酸钠 (敌克松) 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1 000倍液防治立枯病 , 每隔 7 d 10 d轮换浇灌 , 连续 3 次 4 次。 4.4.4 芽苗移栽 4.4.4.1 移栽时间 4月中下旬至 5月上旬,当芽苗长至 5 cm 8 cm高、两叶一芽时,选择傍晚或阴天移栽。 4.4.4.2 移栽密度 株行距 30 cm 35 cm,每 6

10、67 m2以 5 000 株 为宜 。 4.4.4.3 移栽方法 起苗前2 h浇透水,分期分批进行 。 晴天高度时应于 傍晚前 后种植,栽后浇定根水。栽后 3 d 6 d内若遇天气干旱,应早 、 晚 各 浇水一次。 4.4.5 播种苗管理 4.4.5.1 水分管理 根据气候和苗床干湿度,适时排灌水,浇水应在早、晚进行。 4.4.5.2 松土除草 松土结合除草进行,松土深度宜 5 cm以内 。 除草应掌握 “ 除早、除小、除 了 ” 原则。 4.4.5.3 施肥 DB33/T 931 2014 4 施肥结合松土除草 同时进行 ,移栽成活后每隔 10 d 15 d施肥一次 。 5月 前 , 可施

11、10%的稀人粪尿液,促使幼苗发根; 6月 7月初可施 0.5%尿素水溶液; 7月 8月高温季节不宜施肥; 8月 9月上旬 , 可施 氮磷钾为 21-6-13的复合肥1%水溶液。 4.4.5.4 病虫害防治 4月中下旬,可用 20%氰戊菊酯 1 500 倍液 2 000 倍 液 于早 、 晚浇灌 ,防治 金龟子、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 防治 立枯 病, 于 4月 6月结合施肥时 , 加入 70%对 二甲基氨基苯重氮磺酸钠 (敌克松) 可湿性粉剂或 5%井岗霉素水溶性粉剂配成 500 倍液 1 000 倍液浇灌 , 10 d 1 次,连续 3 次。 5 嫁接苗培育 5.1 砧木选择 选 用地径 0

12、.8 cm以上 、生 长良好、无病虫害的 当年播种苗 。 5.2 接穗选择 采用生长发育正常、健壮母树上当年春季萌发的枝条。剪下枝条,去叶留叶柄,叶柄与芽等长或稍长;芽饱满,接穗应随采随用。 5.3 嫁接 5.3.1 嫁接时间 在 10月 初至 11月上旬 进行 。 5.3.2 嫁接方法 采用嵌芽接法。具体步骤为: 削接穗芽:先在接芽上方 0.5 cm 处向下向内斜削一刀,带木质部 1/4 1/3,长 2.5 cm 3.5 cm,然后在芽的下方 1 cm 1.5 cm 处斜切呈 30角到第一刀口底部,取下芽片。 见图 1。 图 1 削砧木:距地面 5 cm 左右,选择光滑 一侧削去带木质部 1

13、/4 1/3,长 2.5 cm 3.5 cm 砧木皮部,呈一个斜切面,切面长度略长于芽片。 见图 2。 图 2 DB33/T 931 2014 5 接穗芽片:将接穗芽片插入砧木的斜切面,注意一侧的形成层对齐,芽片上端露出 2 mm 3 mm削过的砧木皮层。 见图 3。 图 3 包扎薄膜带:用宽 约 1 cm 塑料 薄膜带由下而上捆绑 砧木, 封住砧木上剪口 , 露出接 穗的叶柄和 芽。 见图 4。 图 4 5.4 接后管理 5.4.1 补接 嫁接后 10 d 15 d检查接芽成活状况,芽片新鲜 、 碰 触芽片上的 叶柄能自动脱落者 为 已成活,芽片干瘪、 碰 触 叶柄 不 能脱落 者未成活,

14、需补接。 5.4.2 剪砧与抹芽 翌春接芽萌动前,在接芽以上 2 cm处剪去砧木,待接芽抽梢长到 10 cm时,再次在接芽上部 0.5 cm处剪砧。剪砧后,及时抹去萌 发的 砧芽 ; 接 穗 芽萌发后保留一个健壮芽,及时抹去多余芽。 5.4.3 解绑薄膜带 次年5月份,当嫁接苗接芽抽梢长至 30 cm 40 cm,在接芽的反方向砧木部薄膜绑带上用刀片纵向割一刀 , 解除 薄膜 绑带。 5.5 嫁接苗管理 5.5.1 水分管理 苗木速生期及 夏季高温期间 , 遇干 旱时要及时进行灌溉。高温季节晴天灌溉应在早、晚进行,白露以后应停止灌溉。灌溉时做到水到苗床中心稍湿时即排水。降雨或灌溉后应及时排除积

15、水,并对苗床清沟培土。 5.5.2 施肥 全年追肥 3 次。 2月中旬 、 4月中下旬水施或干施尿素 15 kg/667 m2 20 kg/667 m2, 8月下旬9 月初水施或干施 氮磷钾为 14-16-15的 复合肥25 kg/667 m2 40 kg/667 m2。化 肥 不宜 在高温三伏天干施 ,白露以后 停止 施肥。 5.5.3 中耕除草 DB33/T 931 2014 6 除草掌握“除早、除小、除了”原则, 以人工除草为主,结合松土进行。 5.5.4 整形修剪 当年生嫁接苗,于苗高 1 m 1.2 m处截去主干,将苗高50 cm以下侧枝 全部剪 除 ,其余侧枝保留 2 个 3 个芽

16、。 5.5.5 病虫害防治 以“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为原则。发生病虫害时,要及时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化学药剂防治要正确选用农药种类、剂型、浓度、用量和施用方法,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本标准附录A。 6 移植苗培育 6.1 基本要求 培育 2 年 生 以上 嫁接 苗, 应 经过移植。 6.2 苗木移植 6.2.1 移植时间 冬季落叶后至翌春萌芽前进行,以2 月中下旬为佳。 6.2.2 移植密度 不同年龄的玉兰苗木移植密度见表1 。 表 1 嫁接玉兰粗度与移植密度 密度 规格 1.2 cm 1.5 cm 或 D 1.2 cm 1.5 cm 1.5 cm 2 cm 或 D 1.5 c

17、m2 cm 2 cm 3 cm 3 cm 4 cm 4 cm 5 cm 5 cm 6 cm 7 cm 8 cm 9 cm 10 cm 株 /667m2 1000 800 400 300 150 100 70 50 株行距 (cm cm) 80 80 90 90 160 100 160 140 160 280 320 200 320 300 450 300 6.2.3 移植方法 6.2.3.1 分级移植 剔除病虫害和机械损伤苗木,适当修剪枝叶和根系,、级苗分开移植。 6.2.3.2 保湿防晒 从起苗至移植全过程,防止苗根风吹日晒,采取保湿措施。 DB33/T 931 2014 7 6.2.3.3

18、 栽植 要求栽直、踏实、不窝根。裸根小苗应比原土痕略深 5 cm,带土球苗木比土球顶部深 2 cm 3 cm,栽后及时浇透水。 6.3 移植苗管理 6.3.1 施肥 6.3.1.1 总则 以使用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要求施足基肥,适当追肥。 6.3.1.2 基肥 施基肥应结合整地进行,一般施腐熟栏肥 66.7 kg/667 m2 1500 kg/667 m2、 腐熟饼肥 100 kg/667 m2150 kg/667 m2或复合肥150 kg/667 m2。 6.3.1.3 追肥 6.3.1.3.1 追肥时间与次数 按5.5.2的要求执行。 6.3.1.3.2 施肥部位 肥料应施于树冠投影外围

19、部位土壤,不应施于紧靠苗木基干部位土壤。 6.3.1.3.3 施肥方法 大苗多采用干施。干施可采用撒施、条施、穴施。撒施多于雨前进行,条施在苗木行间或行间附近开沟施入,然后盖土。干旱时宜用水施,使用浓度: 尿素 0.5% 1.0%或氮磷钾为 14-16-15的复合肥 1.0%。 6.3.2 灌溉和排水 按5.5. 1的要求执行。 6.3.3 除草 一年生以上苗木 的 圃地可以 采用 化学除草。化学除草可单独用草甘膦 水剂 或与 乙氧氟草醚 (果尔)乳油 混合使用, 在与 乙氧氟草醚 (果尔) 混用时,应在雨 后土壤湿润时进行。喷 施 除草 剂 时喷头应 加罩。浓度应视杂草老熟程度而定,每背包水

20、 ( 14 L 15 L) 加 10%草甘膦粉剂 100 mL 250 mL, 24%乙氧氟草醚 (果尔) 乳油 10 mL 15 mL。 除草剂应在无风、露水干后的天气进行, 3 h内下雨应重喷。 6.3.4 松土和培土 松土一般结合人工除草,在降雨和灌溉后及土壤板结的情况下进行。松土每年应不少于 1 次,深度以不损伤苗根为原则。培土结合铲步道和清理排水沟 进行 ,每年2 次 3 次。 6.3.5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本标准附录 A。 6.3.6 修剪整形 DB33/T 931 2014 8 在冬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休眠期进行修剪。 规格 1.5 cm 3 cm苗木,于主干 1.

21、8 m 2.0 m处平截,修剪枝下高 60 cm 80 cm,将树冠修剪成宝塔形。规格 4 cm, 4 年 6 年生移植苗 密度符合表 1规定的情况下 ,不进行修剪整形。 7 苗木分级、出圃、包装运输 7.1 苗木分级 合格苗木以综合控制条件、地径和苗高三项指标确定。有一项达不到要求的判定为不合格苗木,合格苗木再以地径、苗高二项指标分级。 综合控制条件为:无病虫害,具活力、色泽正常、苗干通直、主干不分叉,根系发达完整,充分木质化,无各种机械损伤,无冻害;嫁接苗接口充分愈合。 合格苗分、两个等级,由地径和苗高两项指标进行分级。分级时地径、苗高属同一等级时,则判定为该等级;地径、苗高不属同一等级时

22、,以地径所属级别为准。 苗木质量分级标准见本标准附录 B。 当苗木符合级、级质量标准的可包装出圃。 7.2 包装运输 7.2.1 苗木起掘包装 7.2.1.1 1 年生 嫁接苗 裸根起苗,要求根系完整、茎皮无损伤,按等级 20 株 50 株一捆,每 捆一包, 上、下两头打一扎,挂 上 标签,注明等级、株数、出圃日期、产地、执行标准等。 2 天 内运 达 的苗木,用塑料袋包裹根部;2 天 以上运 达 的苗木,先在成捆苗木根部蘸泥浆或保湿剂,再用塑料袋包裹。 7.2.1.2 移植苗 起苗须带土球,土球大小为地径的 6 倍 7 倍。同一批次苗木按不同等级装运,并分堆标记,注明苗龄、等级、株数、产地、

23、出圃日期、执行标准等。 7.2.2 苗木运输 苗木装车时,后栏板上应铺垫草袋、蒲包等物,以防损伤树皮。运输前必须用厚实雨蓬布把苗木土球、根、枝叶盖住并固定,防止风吹日晒、雨淋和苗木发热。 8 苗木质量检测 按 DB 33/T 821.1附录 C 执行。 9 苗木档案管理 按 DB 33/T 821.1附录 D 执行 。 10 标准化模式图 玉兰苗木培育技术标准化模式图见本标准附录 C。 DB33/T 931 2014 9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防治 表A.1 规定了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表 A.1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种类 主要症状 发生时期 防治方法 立枯病 病菌 主

24、要有丝核菌、腐霉菌和镰刀菌,主要分布在 表层土壤 ,为害 幼苗根茎基部,受害后病部下陷缢缩,呈黑褐色 而枯死 , 或病部水渍状 倒 在土面上 ,造成猝 侄 现象 。 土层潮湿 时,病部 如 产生粉红色霉层 ,为镰刀菌引起的立枯病 。 幼苗出土后 10 d 20 d 为发病盛期,苗木稍大基部开始木质化时,病害发生明显减少。 1、及时拔除 , 处理病株 和病穴 ,减少传染源。 2、幼苗发病初期, 用 5%井岗霉素 水溶性粉剂 500 倍液 1 000 倍液进行浇灌,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或 70%对二甲基氨基苯重氮磺酸钠 (敌克松) 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 1 000 倍

25、液轮换浇灌(间隔 10 d)。浇灌时以药液润及土层 10 cm为 宜 。 小地老虎 俗称切根虫、地蚕。幼虫危害幼苗,以地面截断植株或咬食未出土幼苗及生长点,造成苗木死亡。 发生时间 4月中下旬 5月上中旬。 1、中耕和清除杂草 。 2、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 3、堆草诱杀幼虫,傍晚时在苗圃地堆青绿嫩草一堆,或以毒饵放于草堆下,次晨在草堆下捡拾幼虫 并处死。 4、严重时可用 50%辛硫磷乳油 1 500 倍液 于早晚或阴天 泼浇根际周围,每 株浇 200 mL 300 mL。 蚜虫 成蚜、若蚜群集嫩梢和嫩叶上吸吮汁液,被害 叶片皱缩,其排泄物还易引起煤污病发生,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蚜虫发生一

26、般一年 10 代以上 , 4 月 6 月主要危害玉兰嫩叶、嫩梢,吸取汁液。 1、冬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用 3 波美度 5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喷雾杀灭越冬卵。 2、 盛发期 , 用 50%马拉硫磷乳油 1 000 倍液 喷雾 。 3、 过冬卵全部孵化危害期喷 1 000 倍液 1 500 倍液 的 70%灭蚜松 可湿性粉剂。 DB33/T 931 2014 10 表 A.1(续) 种类 主要症状 发生时期 防治方法 根腐病(烂根腐、白绢病) 根系腐烂后,地上部分叶子发黄萎蔫,主要发生于梅雨季节地下水位高及排水不良的圃地。 主要对 1 年生苗的根系进行危害,在梅雨季节发生严重。 1、避免地下水

27、位高的农田作圃地。 2、在梅季到来前,做好开沟排水工作。 3、用 70%敌磺钠 (根腐宁)可溶性粉剂 800 倍液 1 000 溶液进行浇灌, 7 d10 d 1 次,连续 3 次。 煤污病 被害叶梢与叶片起皱折,且布满煤烟状的一层黑霉,有时成为一层较厚的黑膜,全株成为一 株黑树,使玉兰生长不良。 5 月 6 月由蚜虫及蜡蝉分泌的液体(排泄物)引起,主要危害玉兰的嫩梢及嫩叶 1、合理留养苗木,使苗木通风透气,生长健壮。 2、及时防治蚜虫、蜡蝉。 3、发病初期,用 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雾,每隔 7 d 10 d 1 次,连喷3 次。 红蜘蛛 被害叶片呈现失绿小斑点,严重时整株玉

28、兰叶片枯黄脱落,影响其生长。 5 月 9 月为红蜘蛛危害期,但以 5 月中旬为盛发期, 6 月下旬 7 月上旬危害最严重,主要危害玉兰嫩叶、嫩梢。 1、春季萌芽前喷 3 波美度 5 波美度石硫合剂(加入 0.2%洗衣粉)。 2、 4 月下旬 5 月上旬(越冬卵孵化盛期)用 40%氧化乐果乳油 5 倍液 10 倍液或 18%高渗氧化乐果乳油 30 倍液涂干。 3、大发生期,用 20%三氯杀螨醇乳油 500 倍液 600 倍液,或 20%甲氰菊酯(灭扫利) 乳油 2 000 倍液,或5%噻螨酮(尼索朗) 乳油 1 500 倍液,或 50%久效磷乳油 1 500 倍液进行喷雾,应交替用药。 山东广翅

29、蜡蝉 刺吸玉兰的枝、茎、叶的汁液,其产生的分泌物常引起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致使树势衰弱。 一年发生 2 代, 4 月下旬第一代孵化,第二代 7 月8 月 孵化, 10 月成虫在树干缝隙或草丛中越冬。 1、结合修剪,剪除产卵枝梢烧毁,消灭越冬卵。 2、成、若虫发生期,用 80%或 50%敌敌畏乳油与 50%或15%吡虫啉乳油 1 000 倍液 1 500 倍液喷施。 DB33/T 931 2014 11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玉兰类苗木质量标准质量要求 表B.1 规定了白 玉兰苗木质量 要求 。 表 B.1 玉兰类苗木质量标准质量要求 树 种 (品 种) 名 称 苗 龄

30、 级 级 地径 D 或干径 ( cm) 苗高 H (cm) 冠幅 P (cm) 冠形 地径 D 或干径 (cm) 苗高 (cm) 冠幅 (cm) 冠形 丹 馨玉兰 1(1) 0 D 1.50 H 50 D 1.001.50 30 50 红运玉兰 重瓣白玉兰 白玉兰 黄玉兰 1(1) 0 D 1.50 H 140 D 1.001.50 80 140 1(1) 1 D 1.50 H 150 D 1.001.50 80 140 1(1) 2 3.0 H 250 P 120 丰满圆整 2.003.00 200 250 50 90 一般 1(1) 3 4.5 H 300 P 150 丰满圆整 3.004

31、.50 250 350 90 130 一般 1(1) 4 6.0 H 320 P 180 丰满圆整 4.006.00 280 350 110 170 一般 1(1) 5 7.5 H 400 P 230 丰满圆整 5.007.50 320 450 150 200 一般 1(1) 6 9.0 H 450 P 280 丰满圆整 6.009.00 350 500 170 250 一般 1(1) 7 10.5 H 500 P 300 丰满圆整 7.010.5 400 550 200 300 一般 1(1) 8 12.0 H 600 P 400 丰满圆整 8.012.0 450 630 230 380 一般 1(1) 9 14.0 H 630 P 450 丰满圆整 9.013.0 500 650 250 400 一般 1(1) 10 16.0 H 680 P 500 丰满圆整 1(1) 11 18.0 H 750 P 600 丰满圆整 DB33/T 931 2014 12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玉兰苗木培育技术标准化模式图 玉兰苗木培育技术标准化模式图见图 C.1。 DB33/T 931 2014 13 图 C.1 玉兰苗木培育技术标准化模式图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