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346278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卷 选择题 读图, A、 B位于同一纬线上, PA、 PB是晨昏线的一部分, A点时间为 7时 20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可能为 ( ) A 20N, 75E B 20N, 105W C 20S, 75E D 20S, 105W 【小题 2】这一天,图中各点昼夜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 ) A A、 B昼夜不等长 B Q昼夜可能等长 C P点出现极昼 D Q点一定出现极夜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1】根据 A点时间为 7时 20分判断 PA为晨线,则 PB为昏线,越往北白昼时间越短,太阳直射

2、南半球, PQ所在经线 75E为正午,为直射点所在的经度。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小题 2】根据 A、 B位于同一纬线上,所以 A与 B昼夜等长, Q地有可能位于赤道,有可能昼夜等长; P点出现极夜现象。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 图中的甲群岛呈半圆形带状分布,断断续续,自东向西延伸,长达 2700多千米。该群岛中的 M岛为乌姆纳克岛。读乌姆纳克岛周围的海底地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甲群岛多火山、地震,有关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位于环太 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位于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A B C D 【小题

3、2】有关该群岛所在地区地理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冬季该群贪地区降水的水汽全部来自太平洋 该群岛南部海区的平均水深大于北部海区 该群岛气温的年较差要大于同纬度的大陆地区 该群岛南、北海区海水温度差异很大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D 图为某地级市的城市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该市沿海有 N、 M、 W三个县城。东部海岸为沙质海岸,沙软潮平,水质清澈,附近有海岛;中部主要为礁石海岸,距海岸 500m处水深可达 20-25m;西部沿海有大面积的盐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该市地形特点为 A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滨海平原 B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北低南高 C地势起伏

4、较小,地表平坦开阔 D地形类型齐全,地势由北向南倾斜 【小题 2】该区域规划中正确的是 A规划拟在 W城市局大型区域电厂和焦化厂 B进口铁矿石,结合当地的煤炭资源,建大型钢铁基地及发展相关的产业 C N城拟建为盐化工基地 D F处建污水处理厂 【小题 3】该市交通建设规划不合理的是 A拟分别从 Z城、 G城建高等级公路与 W城连接 B两条国道呈十字交叉 C在 M城可建深水码头 D M城与 W城之间拟建高级公路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C 【小题 1】 A 读奥地利位置图及 1981-2001年人口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国 A西部人口密度大,东部

5、人口密度小 B北部人口增长快,南部人口增长慢 C中部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密度小 D西部人口增长速度快,中部人口增长慢 【小题 2】依据图中人口变化特点,可以推测 19812001 年该国 A东北部经济发展速度快 B西部城市化程度高 C中部地区人口老上龄化严重 D东北部经济发展水平低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1】根据图示,西部地区人口出生率高,人口迁入率高,所以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增长的速度快,而中部地区人口出生率低,迁入率低,人口增长缓慢。所以本题选择 D选项。 【小题 2】根据图示,东北部因为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北部人口老龄化严重。所以本题选择 A

6、选项。 读图 “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与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 a、 b两曲线 A a曲线反映 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B 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 C 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 D a、 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 【小题 2】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根本的措施是 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 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环行 -放射式道路网 C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D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综合题

7、 ( 36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每当你来到贺兰山下的银川,都会被那一片片迷人的湖泊湿地和悠闲的水乡风光所打动。上世纪 60年代和 90年代,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如今从黄河灌区逶迤而来的一条条水渠,将湖泊湿地重新连通,塞上湖城风采得以重现。 材料二 “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 ”和 “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 ( 1)描述银川平 原年蒸发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原因。( 12分) ( 2)银川平原自古就有 “塞上江南 ”的美称,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分析银川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优势。( 12分) ( 3)银川湿地对当地环境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分别分

8、析上世纪 60年代、 90年代造成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的原因?( 12分) 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10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导致冷空气不断侵入我国。中国气象局监测显示, 2010年 10月 1日至 2011年 2月 9日,华北大部、黄淮及江淮北部水量不足 50毫米,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少 58 成,持续少雨使中国华北、黄淮等地气象干旱迅速发展。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 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 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 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 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 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 6 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 500立方米。 ( 1)读图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上述地区出现气象干旱的自然原因。( 10分) ( 2)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用可持续发 展观点说明华北地区合理用水的地理意义。( 10分)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