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doc

上传人:tireattitude366 文档编号:346762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6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1年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1年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1年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1年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年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选择题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A多为短期流动人口 B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 C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 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答案: B 读 “英国首都伦敦的人口增长图 ”(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伦敦城市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出现在 A 1800年 1900年 B 1900年 1930年 C 1950年 1960年 D 1970年 1983年 【小题 2】 1970年伦敦城市人口较 1960年有所下降,其原因最可能是 A其他区域的经济实力迅猛提升 B伦敦市经济实力下降 C伦敦市发生了大的自然灾害 D伦敦市环

2、境质量的下降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D 图为城市地租空间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的四条曲线,与现实较为吻合的是 A a b B c d C a c D b d 【小题 2】上述城市地租空间变化曲线形成的影响因素是: 风景的优美程度 房屋的结构及所使用的材料 交通便捷程度 距离市中心远近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D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对商业网点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近年来,以沃尔玛、诚达(好又多)、国美、苏宁等为代表的大型超市进驻厦门岛内,形成新的商业网点格局。读 “火车站 富山的商业圈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

3、在区位选择方面,沃尔玛、诚达两大超市的特点是 A城市交通干道的左侧 B城市交通干道的右侧 C城市交通干道的两端 D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 “十字 ”路口 【小题 2】图中沃尔玛、诚达两大超市布局的最大优势是 A商业的信息灵通 B交通的通达性好 C周围的住家多 D外地的游客多 【小题 3】这种区位选择的主要目的是 A最大范围吸引消费群体 B为顾客提供最丰富的商品 C有利于提高商品价格 D为丰富厦门旅游增添观光景点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A 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所示甲、乙两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甲:商品谷物农业乙:乳畜业

4、 B甲:季风水田农业乙:混合农业 C甲:原始迁移农业乙:商品谷物农业 D甲:旱作谷物农业 乙:大牧场放牧业 【小题 2】关于甲、乙两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各国机械化水平均较低 B甲区域各国的气候特点均是全年高温多雨 C乙区域的农业具有良性生态循环的特点 D乙区域的农场生产规模小,但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麦是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近些年来我国小麦的种植高度已扩展到海 4000米高原地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小麦种植范围扩大的原因是 A改良耕作制度 B提高收购价格 C改造自然条件 D科学培育良种 【小题 2】从小麦的分布范

5、围扩大可以看出 A人口迁移的结果 B农业区位发生变化的因素是单一的 C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是在变化的 D自然条件的改变是导致农业区位因素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C 2008 年 5 月份以来,我国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与以往相比,波动幅度较大。针对当前猪肉价格波动情况,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全国生猪生产平稳发展,猪肉市场供应是有保障的。目前,农业部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发展生猪生产,确保满足市场需求。据此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由材料可见,在社会经济因素中对农业区位影响最为突出的是 A国家政策 B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 C技术改革 D交通运输 【小题 2】

6、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产出的最重要手段是 A进行专业化生产 B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C增加化肥、农药施用量 D加大科技投入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D 1979-2000 年,我国蔬菜种植规模和种植地区分布都发生了变化。分析表 1、表 2,完成下列各题。 表 1 我国蔬菜种植面积、总产量 表 2 我国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的分布 【小题 1】 1979-2000年我国蔬菜 A种植面积 2000年比前一年增加最多 B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高 -低一高的变化 C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D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减少 【小题 2】从 1980-1999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可以推断出 A沿交通干

7、线出现一批蔬菜种植基地 B农村地区蔬菜的商品 率降低 C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 D通过大规模垦荒,增加了耕地面积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农业地域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回答下列各题。 KS*5U.C#O 【小题 1】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自然优势条件有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 C人多地少,精耕细作 D便利的交通运输 【小题 2】下列关于乳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是各种肉类和禽蛋 B乳畜业的农场既种植牧草,也种植饲料,故不轮转放牧 C乳畜业是密集农业,但挤奶工作需靠人工完成 KS*5U.C#O D市场和饲

8、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大重要因素 【小题 3】在市场开拓过程中,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是 A加大技术投入 B加强市场营销 C改善交通条件 D大量使用农药 【小题 4】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A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B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发达的工业 D便利的交通运输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D 【小题 1】 D 【小题 1】 D 下图是 “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小题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

9、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C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如 果要在城市建中心商务区,应建在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小题 2】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 B 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 C c地位于城市边缘,濒临湖泊,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 D 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C 全球人口数量变动,主要取决于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自然

10、增长率 D人口机械增长率 答案: C 读下图 “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 1950 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增长率约为 A 33 B 43 C 25 D 15 【小题 2】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分析,未来 10 20年内将出现的情况是 A人口总量稳定 B人口老龄化加速 C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D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17 左右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B 读图, a、 b、 c分别表示 0 14岁、 15 64岁、 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图中 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 B C D

11、 【小题 2】图中 国 0 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A 70鼓励生育 B 60计划生育 C 15采取移民政策 D 30鼓励人员出国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B 下表是 “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 ”,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A B C D 【小题 2】表中 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C 读 “我国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 ”(下图),回答下

12、列各题。 【小题 1】下列关于各地区人口流动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东部地区 B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中部地区 C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 D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大的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 【小题 2】下列关于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 B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 C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会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并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有利于加强农村与城市各方面的交流 【小题 3】 20世纪 80年

13、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流量增大,流向也明显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 B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C户籍管理制度的影响 D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D 【小题 1】 D 某市 2005年末统计共有人口 500万, 2006年内共计死亡 6万人,出生 5万人,迁出 2万人,迁入 4万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 2006年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 -0 2% B 1 2% C 3 8% D 1% 【小题 2】下列有关该市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市人口总数在减少 B从人口数量变化特征看,该市不可能位于中国 C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

14、为主 D该市的人口年龄出现老龄化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C 读 “我国某区域各大城市的三级体系比较表 ”(下表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关于城市等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寅卯辰 B卯丑子 C寅丑子 D丑卯辰 【小题 2】由表格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数量与城市等级呈负相关 B经济实力与与城市等级呈负相关 C城市面积与城市等级呈正相关 D城市人口数量与城市等级呈正相关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D 下图是 “某地区 1950 1980年人口增长图 ”,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 30年间该地区 A乡村人口增长了 2000万人 B城市人口增长了

15、 500万人 C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小题 2】 30年间该城市,城市化水平 A大幅提高 B略有提高 C没有变化 D略有下降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综合题 读 “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图中可以看出,在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中,首先开始转变的 ,这种转变是和人类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相适应的。 (2分 ) 图中斜线部分表示人口 ,这项指标在图中处于较低增长阶段的是 (填字母)(4分 )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接近 。这一阶段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 _,这一阶段主要是因为我们长期坚持 工作取得的。但我国人口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还必须严加控

16、制的原因是: _(8分 ) 答案: (1)死亡率 (2分 ) ( 2)自然增长率 (2分 ) A C (2分 ) ( 3)现代型 (2分 )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分 ) 计划生育 (2分 ) 人口基数大 (2分 ) 读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较变化曲线图 ”,回答问题。( 12 分) (1)A、 B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 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是 曲线( 2分) (2)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 20世纪 70年代开始,出现了 _ _现象 .(2分 )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主要是(至少说出 4点) _ _。( 8分) 答案:

17、 (1)A B( 2分) (2)逆城市化 (2分 ) (3)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住房拥挤、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 8分) 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12分 ) ( 1)图甲和图乙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和B_ C_ D_ 。 (3分 ) ( 2) AB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经营方式一般多为 _ 经营,都大规模种植的农作物为: A的农作物是 , B的农作物是 , C的产品主要 是 _ _, C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5分 ) ( 3)乙图所示 D农业地域的主要农产品是 _ , _。 (2分 ) ( 4)甲图中农业地域类型中我国东北西北也有的是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的是 。 (填字

18、母 )(2分 ) 答案:( l)商品谷物农业 乳畜业 混合农业 (3分 ) ( 2)家庭农场 小麦 玉米 小麦 乳肉产品 市场 (5分 ) ( 3)小麦和羊毛 (2分 ) ( 4) A或 B C(2分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 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 2分)判断理由是 (4分 ) ( 2)该农业类型主要分布在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2分) ( 3)该农场这种生产方式的优点是( ) (双选 )( 2分) A畜牧业和种植业生产上互惠互利 ,形成良性农业生态系统 B畜牧业和种植业时间上互补 C农场经济收入不稳定 D过度消耗土壤肥力 ( 4)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该农场在 P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 4分) 答案: 材料一(左图):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农业特点及成因。(8分 ) (1)读右图 “日本农业特点及成因示意图 ”,结合材料一,将下列内容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注重生物化学技术;注重水利;山地、丘陵为主;田块狭小;季风气候;人多地少 A_ B_ C_ D_ E_ F_ (2)世界水稻主要产区的气候特点是 _,人口分布特点是 _ _。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