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349075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8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右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 K值提高 B 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 B到 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D曲线 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 答案: B 试题分析: K值表示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故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可以提高 K值, A正确; 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但种群数量仍在缓慢上升,出生率应大于死亡率, B错误; B到 C变化过程中 ,种群数量不断增大,被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C正确;曲线 Y是自然状态下种群数

2、量变化的 “S”型曲线,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曲线 X是在理想条件下的 “J”型增长曲线,可以实现最大增长率, D正确。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学生要区分两种曲线发生的不同条件。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芽和幼叶 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植物扦插繁殖时,由于没有形成根,吸水能力比较差,因此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

3、叶片,进而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可以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故答案:选 D。 考点: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 点评:本题较简单,学生要区分新叶和老叶的作用,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下图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 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答案: B 试题分析:据题意,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因此固定光源对幼苗来说就不是单侧光,因此幼苗该直立生长。答案:选 B。 考点:植物的向光性生长 点评:学生在做此类题型时,要搞清楚什么转、什么不转,由此来确定是否属

4、于单侧光。本题属于对理解层次的考查。 水平放置的蚕豆幼苗,一段时间后根仍向下弯曲生长,茎向上弯曲生长。这是因为 重力影响,使生长素移到靠近地面的一边 光线影响,使生长素移到靠近地面的一边 根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敏感 茎对生长素浓 度的反应敏感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受到重力影响,使生长素移到靠近地面的一边。又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敏感,应近地面生长素浓度高,生长慢,远地面生长素浓度低,生长反而快,因此根表现出向下弯曲生长;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敏感,近地面生长素浓度高反而长得快,表现出向上弯曲生长的现象。故本题答案:应选 C。 考点: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点评:本题属于

5、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 下列能向光弯曲生长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由于右侧切去尖端下面部分, 阻碍了右侧生长素向下运输,故会弯向右侧生长, A错误; B项由于琼脂片不会阻碍生长素的运输,故会向光弯曲生长,B正确; C项云母片会阻碍右侧生长素向下运输,故会弯向右侧生长, C错误; D项载玻片会完全阻止尖端的生长素向下运输,胚芽鞘不生长, D错误。 考点:胚芽鞘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 点评:生长素有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学生要分清云母片和玻璃片可以阻断生长素的运输,琼脂片不会。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 吲哚乙酸最早是在人的尿液中发现和提取的,下列对此问题的叙

6、述,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人体内含有合成 生长素的酶系统,所以人粪尿的肥效很高 B人在实用了大量的植物果实、种子和新鲜嫩叶后,生长素便进入人体内,但人体内不存在破坏生长素的酶,生长素也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生长素在人体内 “免费旅游 ”了一圈后通过肾脏将其排除体外 C在人的肾脏中有将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在肾脏中合成了吲哚乙酸,所以人的尿液中有吲哚乙酸 D题干部分的叙述是错误的,在人的尿液中没有吲哚乙酸,但有吲哚乙酸的类似物,如吲哚丁酸、萘乙酸等 答案: B 试题分析:吲哚乙酸就是生长素。生长素属于植物激素,不可能由人体合成,更 不可能说可以在肾脏中合成了吲哚乙酸。最可能的情况就是通过

7、食物摄取,并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然后再通过泌尿系统将其排出。因此最合理的答案:是 B。 考点:吲哚乙酸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 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中左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右侧的弯向左侧生长; C中左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右侧的直立生长; D中左侧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右侧的直立生长。只有 B项中两株胚芽 鞘都弯向右侧生长。 考点:胚芽鞘的向光性 点评:本题学生关键掌握尖端是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只成熟的黄香蕉同放于一只封口的塑料袋内,发现青香蕉不久会变黄。该过程

8、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 A乙烯 B脱落酸 C赤霉素 D生长素 答案: A 试题分析: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因此成熟的黄香蕉中的乙烯会扩散出来,促进未成熟的青香蕉变黄成熟,故答案:选 A。 考点: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点评:本题较简单,关键把乙烯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区分开 ,生长素是促进果实发育,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如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实验的结果不会( )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答案: D 试题分析:甲、乙

9、、丙三株幼苗都已经切去尖端,不会感受到光的刺激,因此左侧给予光照对三株幼苗无影响,故答案:应选 D。甲幼苗琼脂小块放在偏 左侧,会弯向右侧生长;乙幼苗琼脂小块放在中间,会直立生长;丙幼苗琼脂小块放在偏右侧,会弯向左侧生长。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及植物的向光性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简单题。 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激素随着浓度的增大,效果越来越明显 B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主要受生长素的调节 C用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不同器官,作用效果相同 D无籽番茄的获得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长素能促进生长,但是浓度过高时反而会抑

10、制生长, A项错误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B项错误;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因此一定浓度如果对茎是促进作用,对根可能就是抑制作用, C项错误。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从而可以获得无籽番茄。 考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A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同一器官影响不同, A点促进芽的生长, D点抑制芽的生长 B A、 B、 C点对应的浓度分别是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其中茎对生长素

11、最敏感 C 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太灵敏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中, A点和 D点都促进芽的生长,错误; B项中,根对生长素最敏感,错误; C项中,由图可以看出, 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 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正确;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太灵敏,图中没有体现这样的信息。 考点:生长素的两重性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

12、t0 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 “J”型增长 B若在 t2时种群的数量为 N,则在 t1时种群的数量为 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 t2时 D在 t1 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形可以看出 t0 t2时该种鱼的种群增长为 “S”型曲线, t1时种群数量为 K/2,此时为捕捞的最佳时期,且 t2时种群数量为 K。 t0 t1时间内,种群数量逐渐增长,到 t1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种群数量达到 K/2值;在 t1 t2时间内种群增长减缓,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到 t2时间时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 (负荷 )量 (K值 )。故正确答案:选 B。 考点:种群数量变

13、化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坐标曲线图是中出现的比较多的一种图,它可以反映自变量和 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解题时注意起点、转折点和终点等含义。本题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 因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中大约只有 80%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 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 400粒种子; 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目前种子数量为 a,则 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 N可以表示为 A 400a 0 8m B 0 8a 400m C a 320m D 320am 答案: C 试题分析:

14、该植物 为自花传粉植物,因此不需要考虑雌雄交配。目前种子数量为 a,当年播种产生的种子数 =a*80%*400, 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 N= a*( 80%*400) m= a*320m,答案:选 C。 考点:数学模型的应用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属于简单题。 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 A衰退型和增长型 B增长型和衰退型 C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图可以看出,种群甲幼年个体较多老年个 体较少,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会在一段时间内越来越大,属于增长型;种群乙幼年个体

15、较少,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处于衰退时期,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密度越来越小,属于衰退型。 考点:种群的基本特征 点评:本题根据图中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数的比例即可判断其年龄组成,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比较简单。 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 100只鼠笼,捕获 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点放置了 100只鼠笼,捕获 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 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为 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严重会影响畜牧业发展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

16、原大火等自然灾害,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很明显,该调查方法为标志重捕法, B项错误。种群数量 =54/1268=306;草原上鼠、牛、羊都是植食性动物,它们都是竞争关系;标志重捕法的前提是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因此自然灾害会影响统计结果。 考点:种群的基本特征 点评:本题较简单,属于对识记、理 解层次的考查。 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网眼大小以保护鱼苗,这将会使捕捞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A增长型 B稳定型 C衰退型 D无法判断 答案: C 试题分析:利用网眼大的渔网进行捕鱼时,年龄较大、个头较大的个体易被捕捉到,使之数量减少,而个体小、年龄小的个体不易

17、被捕捉到,结果使幼龄个体占的比例上升,使年龄组成变为增长型。 考点:种群的基本特征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简单题。 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 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A a和 b B b和 a C b和 c D c和 b 答案: C 试题分析: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因此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b和 c,答案:选 C。 考点: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和顶端优势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顶端优势概念的理解,属

18、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丝瓜的花是单性花,某同学用正常的丝瓜雌花验证生长素的 作用,设计的作法是: 1号花开放前套上纸袋,花开后给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套袋; 2号花开后人工授粉。此设计的主要缺陷是 A 2号花未套袋 B缺乏自然授粉的雌花 C 2号花未涂生长素 D缺乏只套袋处理的雌花 答案: D 试题分析:设计的缺陷是缺乏对照实验。在实验设计中,通常要设计对照组,通过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以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鉴别实验中的处理因素同非处理因素的差异。本实验设计中 1、 2号均为实验组,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作 1、 2号的对照。 考点:对照实验的原则 点评:验证类实验一般要 遵循对照

19、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实验理念和思路,属于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下列关于果实生长发育与植物激素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然的无子果实生长过程中不需要生长素的调节 B果实的生长发育全过程始终以生长素的调节为主 C果实中激素含量极低,因此其种类和含量的变化不大 D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中,天然的无子果实生长过程中仍然需要生长素的调节,如三倍体西瓜需二倍体西瓜传粉,当二倍体花粉萌发时,形成的花粉管伸入到三倍体植株的子房内 并将自身合成生长素的酶体系转移到其中,从而在子房内仍能合成大量的生长素,促使子房发育成无籽果实; B项中,果实

20、的生长发育过程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C项中,果实中激素含量很低,但其种类和含量的变化很大,如乙烯,在果实发育初期含量很少,成熟后含量很高。故正确答案:选 D。 考点:果实生长发育与植物激素关系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仔细分析各个选项,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 A 2, 4 D B乙烯 C吲哚乙酸 D吲哚丁酸 答案: AD 试题分析:植物激素包括生长 素(即吲哚乙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五大类, 2, 4 D、萘乙酸和吲哚丁酸都属于生长素类似物,故答案:选 AD。 考点:植物激素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属于简单题。 右图

21、是细胞免疫中 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 示意图,其中 x细胞是指 A B细胞 B T细胞 C效应 B细胞 D效应 T细胞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图表示效应 T细胞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从而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使抗原失去藏身之所。故答案:选 D。 考点:细胞免疫 点评:本题较简单,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 下面关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三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不正确是 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 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D促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甲

22、状腺活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图解可知,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故 ABC项都正确。促甲状腺激素只可以促进甲状腺活动,故答案:选 D。 考点: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 点评: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过程中的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 考查,比较简单。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各有特点,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消耗能量,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3、不要消耗能量 C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 D递质可能存在于细胞内,也可能存在于细胞外 答案: D 试题分析:膜内电流方向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因此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 A项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B项错误;兴奋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 C项错误。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也可以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考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点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学生须理解此点。考查了学生的识记

24、能力、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 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 反馈调节 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 答案: A 试题分析: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最终使尿量减少,故 A项错误。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但是当甲状腺激素或肾上腺素分泌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的分泌,它属于负反馈调节;在体温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

25、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又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新陈代 谢,使机体产热量增加。 考点: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的功能 点评:下丘脑在内环境稳态调节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下丘脑功能的掌握情况,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蛙的神经元内、外 Na 浓度分别是 15 mmol/L和 120 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 Na 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 Na 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Na 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B Na 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C N

26、a 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D Na 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答案: A 试题分析: Na+流入细胞是由高浓度流入低浓度,故为被动运输。 Na+排出细胞是由低浓度流入高浓度,故为主动运输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点评:本题以神经元内外 Na+浓度、电位变化切入,通过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产生机制,考察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难度不大。 下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 X、 Y、 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 A 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 Z进入 Y B X、 Y、 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 X的 pH降低 D若饮食过咸,则 Y中

27、渗透压会升高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物质交换关系图可判断, X、 Y、 Z分别为组织液、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淋巴进入血浆, A正确;肌细胞的无氧呼吸代谢产物是乳酸可导致组织液的 pH略有降低 ,C正确;若饮食过咸,则血浆中渗透压会升高, D正确;内环境的稳态依赖于神经 -体液 -免疫调节网络,故答案:选 B。 考点:内环境 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及细胞内液等成分的判断,涉及到内环境各种成分的 转化关系及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难度不大。 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B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C反射活动的发生

28、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故 A项错误。反射活动发生的前提是有一定的内外环境的刺激,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因此反射弧要保持完整性;反射弧中突触处兴奋的传导是通过神经递质传导的。 考 点:神经调节 点评:本题较简单,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用一新鲜的神经 肌肉标本 (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浸润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在 三点分别给予适宜的刺激,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刺激 处,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刺激 处,电流

29、计不发生偏转 C刺激 处,肌肉可以收缩 D刺激 处,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 答案: D 试题分析:刺激 处,微电流计左侧电极处的神经纤维部位先兴奋,兴奋向右继续传导,又导致微电流计右侧电极处的神经纤 维部位兴奋,所以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偏转,故 A项正确;由于 处处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刺激 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两电极部位的神经纤维同时兴奋,所以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故B项正确;刺激 处,兴奋会沿神经纤维向左传导,引起肌肉收缩,表现为单向传导,所以此实验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故答案:选 D。 考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点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

30、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 A细胞中 DNA含量相对稳定 B血浆渗透压相 对稳定 C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D血浆 pH值相对稳定 答案: A 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据定义可知, A选项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因为 DNA存在于细胞内。 考点:内环境稳态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简单题。 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己知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

31、选择性地阻遏乙酰胆碱(神经递质的 一种)的释放过程,这种毒素对兴奋传递的作用是 A使另一神经元产生兴奋 B使兴奋的传递中断 C使兴奋的传递加速 D使另一神经元产生抑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肉毒杆菌毒素能阻滞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兴奋的传递中断,从而引起肌肉麻痹,从而导致人死亡。故答案:选 B。 考点:肉毒杆菌毒素 点评:本题考查肉毒杆菌毒素的生理作用,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 组织液 淋巴 血浆 靶细胞 B淋巴 血浆 组织液 血浆 靶细胞 C D组织液 血浆 组织液 靶细胞 答案: C 试题分析:下图为内环境组成部分相互关系 肌肉注射

32、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由图可知,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向血浆和淋巴两个方向扩散,故答案:选 C。 考点:内环境组成部分相互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内环境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识记情况和理解情况,属于简单题。 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胰岛和甲状腺是 调节血糖平衡的两个重要内分泌腺 B胰岛 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 B细胞分泌的胰高糖素共同调节血糖平衡 C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 D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胰岛和肾上腺是调节血糖平衡的两个重要内分泌腺, A项错;胰岛 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 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共同调节血

33、糖平衡, B错;糖尿病是由于胰岛 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少引起的, D错。葡萄糖的氧化利用是血糖的主要去路,因此其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 考点:血糖平衡调节 点评:本题 考查了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及糖尿病的有关内容,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相对较简单。 如图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 a, b, c)。在此三个过程中, Y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A激素、抗体、载体 B抗体、载体、酶 C载体、抗体、酶 D维生素、载体、抗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过程表示, X物质通过 Y载体的协助进入细胞; b过程表示 X抗原与 Y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被消除; c过程表示, X物质在 Y酶的催

34、化下发生了水解,变成了其他物质。故答案:选 C。 考点:物质的跨膜运输、体液免疫、酶的生理作用 点评:本 题较巧妙,通过一幅图考查了三个知识点,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当人再次感染了某种病原菌后,免疫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A造血干细胞 B细胞 B浆细胞 抗体 C T细胞 效应 T细胞 D记忆细胞 浆细胞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人再次感染某种病原菌时,发生的是二次免疫,此时记忆细胞识别抗原,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从而产生大量的抗体来消灭抗原。故答案:选 D。 考点:二次免疫 点评:本题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 人体内有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体侵犯最

35、重要的保 卫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 B效应 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和抗体 C记忆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直接分化而来 D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清除和调节的功能 答案: A 试题分析: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故 A项正确。效应 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抗体是由效应 B细胞分泌产生的;记忆细胞是由 T淋巴细胞或 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清除的功能,没有调节功能。 考点:免疫调节 点评:本题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简单题。 艾滋病 是 HIV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HIV主要

36、通过感染人体效应 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 HIV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其 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 D HIV主要感染人体 B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它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抵抗力下降 答案: C 试题分析: 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 T淋巴细胞,从而影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高于健康人,因为他基本丧失免疫能力,感染各种病原体机会增加,故 ABD项错误。 HIV属于寄生的 RNA病毒,因此它利用其 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 考点:艾滋病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掌握艾滋病的病因,属于对识记、理

37、解层次的考查。 禽流感是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是对家禽和人类有很大危害的传染者,下列叙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 在人体内使禽流感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效应 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作用 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消化 效应 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禽流感病毒 将患病的家 禽深埋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后,可通过体液免疫使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抗体会和禽流感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使禽流感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最终成沉淀被吞噬细胞消化。故答案:选 D。 属于细胞免疫, 与人体免疫无关。 考点:特

38、异性免疫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掌握情况,属于对识记、理解、区分层次的考查。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而激素又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 B反射是具有神经系 统调节的动物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C单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不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 D反射弧是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 答案: A 试题分析: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故 A项错。神经系统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其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是依靠原生

39、质来完成;反射弧是反射发生的结构基础。 考点:神经调节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状态转为兴奋状态的过程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其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接受刺激兴奋后表现为内正外负,故其转变过程为 。 考点: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点评:本题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比较简单。 与人体产热有关的激素是 1生长激素 2胰高血糖素 3性激素 4甲状腺激素 5肾上腺素 A 1 2 B 2 3 C 3 4 D 4 5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长激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胰高血糖素

40、可以升高血糖,性激素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它们都没有促进产热的作用。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在寒冷条件下分泌增多,从而促进新陈代谢,使产热量增加,故答案:选 D。 考点:激素的生理作用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属于简单题。 综合题 根据人体调节产热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 1)图中 TRH是 激素, TSH是 激素。 ( 2)寒冷环境中 A和 B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 ( 3)常温下,血液中 A增加时, TRH和 TSH的分泌量将 ;这种调节属于 调节。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 2)上升 ( 3)减少 反馈调节 试题分析:由

41、图可判断, TRH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SH是促甲状腺激素, A是甲状腺激素, B是肾上腺素;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都会上升,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的速度,增加产热量;常温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来抑制 TRH和 TSH的分泌量,从而 维持机体的稳态。 考点:体温调节 点评:有些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是反射传出道路的延伸。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在农业生产中,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常会生长一些双子叶杂草,它们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粮食

42、减产。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 图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填序号)。 (2)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 (3)除草时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左右(用字母表示)。 (4)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 B一 C段时,其对曲线 2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是 (填促进 /抑制 ),其对曲线 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是 (填促进 /抑制 ) 答案:( 1) 2 ( 2)不同生物对生长素敏感度不同 ( 3) D ( 4)促进 促进 试题分析:( 1)农户 用一定浓

43、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可确定此浓度对双子叶杂草的生长起抑制作用,对单子叶农作物不起作用或促进生长的作用,因此曲线 表示双子叶杂草、 表示单子叶农作物。 ( 2)双子叶杂草对生长素浓度较敏感,因此一定浓度可以杀死双子叶杂草,而单子叶农作物不受影响。因此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不同生物对生长素敏感度不同。 (3)由图可得, AB两点对两种植物的生长都起促进作用, C点对双子叶杂草无影响,对单子叶农作物起促进生长的作用,因此除草时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 D点左右。 ( 4)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 B一 C段时,其对曲线 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都是促进作用。

44、 考点: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点评:本题属于对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应用,属于对识记、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比较简单。 将同种大鼠分为 A、 B两组, 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 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 A组大鼠后 ,发现 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 ( 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 _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 (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 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 A组大鼠注射 _,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 (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 _。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是 _。在吞噬细胞

45、、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 _。 答案:( 1):淋巴细胞 ( 2)抗原 ( 3)浆细胞 编码抗体的基因 红细胞 试题分析:因为 A组去除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能力丧失,而重新移植后又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因此免疫反应所需要的是淋巴细胞。如果 要证明 A组大鼠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就应该给大鼠注射抗原,从而刺激其产生相应的抗体。抗原进入动物体内后,通过体液免疫的过程,可以使浆细胞(效应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消灭抗原。编码抗体的基因属于遗传物质,红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考点:免疫调节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了免疫调节的一些基础内容,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下图是某

46、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 ( l)图中的增长曲线是 _形,表示 K值的一点是 _。 (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阶段是 _。 ( 3)迁入种群第 2年后,增长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是 _。 ( 4)第 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_。 答案:( 1) S D ( 2) bc ( 3)食物充足又无天敌。( 4)食物减少,天敌增加 试题分析:( l)由图可判断图中的增长曲线是 S形曲线,表示 K值的一点是最高点 d点。 (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阶段是 bc,此时种群增长率最大。 ( 3)由于食物充足又无天敌,因此该种群迁入第 2年后,增长明显加快。 ( 4)第 8年后,种群数量达到 K值,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环境因素主要有食物减少,天敌增加等。 考点:种群数量变化的 “S”型曲线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