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河南周口市中英文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 ( ) 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 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使用固体培养基,故 正确;平板划线法采用接种针进行操作,而稀释涂布平板法采用涂布器进行操作,故 错误;纯化时,要进行无菌操作,需要在火焰旁接种,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混入培养基,故 正确;平板划线法一般用于分离而不是计数,故 错误。 考点: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点评:属识记内容,相对简单,
2、应理解加记忆并举,学生作答一般不会出现太多错误。 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是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B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C有些含氮的无机盐可以是生长因子 D有些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 不同的微生物,所需营养物质有较大差别,要针对微生物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 A、 B选项,它的表达是不完整的。有的碳源只能是碳源,如 CO 2;有的碳源可同时是氮源,如 NH4HCO3;有的碳源同时是能源,如葡萄糖;有的碳源同时是氮源,还是能源,如蛋白胨。对于 C 选项,除水以外的无机物种类繁多、功能也多样。如 CO2,可作自养型微生物的碳源; NH4HCO
3、3可作自养型生物的碳源和无机盐;而 NaCl则只能提供无机盐。对于 D选项,无机氮 提供能量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如 NH3可为硝化细菌提供能量和氮源;故选 D。 考点:微生物营养物质。 点评: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下列关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幼嫩组织较成熟组织易培养成功 B给外植体消毒用 70%的酒精 C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 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幼嫩组织较成熟组织易培养成功,因为分化程度低,脱分化容易;正确。 B给外植体消毒用 70%的酒精和
4、 0、 1%的氯化汞溶液;正确。 C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防止形成形成维管组织;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进行光合作用;正确。 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错误。 考点: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上述过程中脱分化发生在 b步骤,形成愈伤组织,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B再分化发生在 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C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植物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 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
5、等问题 答案: B 试题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其过程为: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 愈伤组织 胚状体 植株(新植体);再分化发生在c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植物激素在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实现快速繁殖。人工种子是将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等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因 此繁殖能力强,发芽率较高;故选 B。 考点:植物组织培养。 点评:本题相对综合,可以通过理解记忆的方法平时加以训练。 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一般来说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也容易进行组
6、织培养 B对菊花茎段进行组织培养,不加植物激素也能成功 C接种后的锥形瓶放入无菌箱中,给予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即可 D移栽生根的试管苗之前,先打开瓶口,让试管苗在培养间生长几日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即一个植物细胞能长成一个完整植物的能力,所以进行 无性繁殖的植物也容易进行组织培养;正确。 B对菊花茎段进行组织培养,不加植物激素也能成功,因为植物可能含有内源激素;正确。 C接种后的锥形瓶放入无菌箱中,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 PH值和营养物质等条件;错误。 D移栽生根的试管苗之前,先打开瓶口,让试管苗在培养间生长几日,提高适应能力;正确。 考点:植物组织培养。
7、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将接种有醋酸菌的葡萄汁 100ml(4份 )和接种有酵母菌的葡萄汁 100ml(4份 )分别装在 100ml、 200ml、 300ml、 400ml的烧瓶中,将口密封,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 24小时后产生的醋酸和酒精最多的分别是 A 100ml 100ml B 400ml 400ml C 100ml 400ml D 400ml 100ml 答案: C 试题分析: 乳酸菌是专性厌氧型细菌,在有氧气存在时,对其发酵(无氧呼吸)有抑制作用,所以装接种有乳酸菌的 100 mL葡萄糖,烧瓶越小越好,因为烧瓶越小,剩余空间就越小,容纳的氧气越少,对乳
8、酸菌的发酵所产生的抑制作用就越小,显然,只有 100 mL烧瓶抑制作用最小,产生的乳酸最多。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 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并可迅速繁殖菌体,而在无氧条件下只能进行酒精发酵,却不能繁殖后代,所以盛接种有酵母菌的 100 mL 葡萄糖溶液的烧瓶相对而言适当大一点好,因为烧瓶越大,剩余空间越大,容纳的氧气越多,酵母菌繁殖越快,数量越多,待瓶内氧气耗尽后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的产物酒精就越多,显然, 400 mL烧瓶剩余空间最大,短时间内酵母菌繁殖快,产生的酒精最多,综上所述, C项符合题目要求。 考点:醋酸菌和酵母菌的代谢类型。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平时应该加强训练。
9、下列各曲线图表示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各种因素对酵母菌产生酒精速率( v)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答案: C 试题分析: 酵母菌发酵需要缺氧的环境,因此溶氧量越大,酒精产生速率越慢;酵母菌发酵需要适宜的 PH, PH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酒精的产生速率;酒精发酵时,需要酶的催化,而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酵母菌发酵的适宜温度是 1825 ,若温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酶活性都会下降,酒精的产生速率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培养液中葡萄糖的含量降低,代谢废物等增多,使酒精的产生速率下降。故选 C 考点:果酒发酵。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 查的识记能力和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果酒、果醋和腐乳等发酵食品已经
10、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关于其制备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制备上述发酵食品的主要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都主要由其线粒体提供 B腐乳制备过程中毛霉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属于胞外酶 C三种发酵过程中都可以通过控制发酵温度实现对微生物类型的控制 D果酒、果醋发酵在无氧环境下进行,腐乳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 制备果酒、果醋和腐乳的主要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和毛霉,其中醋酸菌是原核微生物,没有线粒体;腐乳制备过程中毛霉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分泌到细胞外,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属于胞外酶;果醋发酵在有氧环境下进行;选 B。 考点: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制作。 点评:此题容易
11、混淆,基本知识必须扎实,易混知识必须区分清楚。 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制作果醋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入氧气 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 50 左右 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 成果醋 D当氧气、糖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制作果醋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入无菌氧气;正确。 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 30-35 左右;错误。 C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正确。 D当氧气、糖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正确。 考点:果醋
12、制作的原理。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 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 12 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 CO2 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 30 ,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 20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酵母菌发酵会产生二氧化碳 ,葡萄汁装入发酵瓶 ,要留有 1/3的空间;错误。 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应为拧松瓶盖,放出 CO2 ,打开瓶盖会进入氧气 ,抑制酵母菌发酵;错误。 C果酒发酵过程
13、中温度控制在 1825 ,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 3035 ;错误。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 ,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正确。 考点:果酒和果醋制作。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果酒变酸、酸奶的制作、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 “皮 ”,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 ( ) 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 B乳酸菌、毛霉、醋酸菌 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 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答案: A 试题分析: 果酒变酸是由于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的原因。酸奶的制作是通过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来完成的。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 “皮 ”是毛霉生长所形成的菌丝,经腌制之后形成的;故选 A。 考
14、点:微生物的发酵。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 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 12%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 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 盐,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薄一些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果醋发酵阶段充气口连接充气泵;错误。 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 12%左右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同时使得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正确。 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利用的是葡萄皮上野生型酵母菌,不能对装有葡萄汁的
15、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错误。 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部分的盐要铺厚一些;错误。 考点: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下面关行腐乳制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制作腐乳时只有毛霉发挥作用 B豆腐的表面长出青色物质则标志腐乳制作完成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制作腐乳时加盐是为了促进毛霉的生长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错误。 B豆腐的表面长出青色物质仅是制作腐乳的第一步,还需要加盐腌制、配制卤汤等;错误。 C毛霉等微生物产
16、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肽和氨基酸;正确。 D加盐一方面有利于析出水分,另一方面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错误。 考点 :腐乳制作过程。 点评:本题相对简单,问题常规 ,可以通过平时加以训练提升能力。 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果酒的流程,表示正确的是( ) A挑选葡萄 榨汁 冲洗 酒精发酵 果酒 B挑选葡萄 冲洗 榨汁 酒精发酵 果酒 C挑选葡萄 冲洗 榨汁 醋酸发酵 果酒 D挑选葡萄 榨汁 冲洗 酒精发酵 果醋 答案: B 试题分析:挑选葡萄 冲洗 榨汁 果酒发酵 果醋发酵 ;选 B。 果酒 果醋 考点:制作果酒的流程。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 果醋的制作原理为
17、 ( ) A醋酸菌将 C2H5OH还原为醋酸 B醋酸菌将 C2H5OH氧化成醋酸 C醋酸菌将 C2H5OH分解成 CO2和醋酸 D醋酸菌能将 C2H5OH直接氧化成醋酸,不需生成中间物质乙醛 答案: B 试题分析: 当氧气、糖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能将 C2H5OH分解成 CO2和醋酸;选 B。 考点:果醋的制作原理。 点评:试题相对简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的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先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保持温度在 15-18 , 并保持一定湿度 B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逐层加盐,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厚一
18、些 C卤汤中的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 12%左右 D卤汤中香辛料越多,口味越好 答案: D 试题分析: 15 18 是毛霉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加适量的盐与酒是防止豆腐腐败变质,而酒的用量控制 12%左右较适宜。卤汤中的香辛料既可调制腐乳风味,又可防腐杀菌。含量多少可根据自己口味来添加,但并不是越多越好;选 D。 考点:腐乳制作过程。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突变型面包霉常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适当的氨基酸才能生长。现在用两种氨基酸依赖型红色面包霉突变株 a和 b,分别接种到下面的 6种培养基上,两种突变株都不能在 1、 3、 5号培养基上生长, a、 b可以分别在 2、
19、 4和 2、 6号培养基上生长。培养基成分如下表,关于突变株 a和 b分别对于 A-J中氨基酸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培养基 1 2 3 4 5 6 添加氨基酸 BCDE BEFG CFHI DEFI GHIJ EHGJ A两种突变株对氨基酸的需求是相同的 B两种突变株都需要 G氨基酸才能生长 C两种突变株必须同时供应 4种氨基酸才能生长 D两种突变株都能在由 4、 5号两种培养基组成的混合培养基中生长 答案: D 试题分析: 红色面包霉突变株 a不能在 1、 3、 5号培养基上生长,而能在 2、 4培养基上生长,说明 a的生长需要 E、 F两种物质; b不能在 1、 3、 5号培养基上生长
20、而能在 2、 6号培养基上生长,说明 b的生长需要 E、 G两种物质;所以,两种突变株都能在由 4、 5 号两种培养基组成的混合培养基中生长,因其中含有 E、 F、G三种物质;故选 D。 考点:微生物的培养。 点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 产生标准形态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 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 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 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 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 答案: C 试题分析: 菌落是一个细菌的子细胞群体,在固体培养基上,有一定的形态结构,肉眼可见(液体培养基中肉眼不可见),菌落可作为菌种鉴别的重要依据,而多种细菌形成的菌落,就
21、不可能有比较标准的形态;选 C。 考点:菌落的最初细菌数目和培养基。 点评:本题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配制的培养基成分是:纤维素粉、 NaN03、 Na2HP04、 KH2P04、 MgS04、 KCl、酵母膏、水解酪素,该培养基能使下面哪种微生物大量繁殖 ( ) A酵母菌 B自生固氮菌 C各种细菌 D纤维素分解菌 答案: D 试题分析: 培养微生物都必须要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该培养基内含有纤维素粉,因为能够分解纤维素的菌类才能大量繁殖;选 D。 考点:选择培养基。 点评:试题相对简单,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下列对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灭菌是指杀
22、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法、干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 灭菌与消毒是两个概念。灭菌是指杀灭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根据不同的材料选用不同的灭菌方法,如接种环用火焰烧灼法,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等。消毒是指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 (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使用的是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灭菌和消毒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比较区分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获得纯净培养
23、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 B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死微生物的细胞、孢子、芽孢 C划线分离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菌落 D稀释涂布平板法易获得单菌落和计数活菌数目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防止杂菌入侵,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一方面要为培养的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另一方面要保证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正确。 B、灭菌是指杀灭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正确。 C、稀释涂布平板法易获得单菌落和计数活菌数目;错误。 D、划线分离可在培养基上 获得单菌落,但不是均匀分布的;正确。 考点:微生物培养。 点评:此题容易混淆,基本知识必须扎实,易混知识必须区分清楚
24、。 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 ) A接种环、手、培养基 B高压锅、手、接种环 C培养基、手、接种环 D接种环、手、高压锅 答案: C 试题分析: 细菌培养过程中:采用高压蒸汽杀灭培养基中杂菌;用酒精对手进行消毒;火焰灼烧接种针、接种环等金属用具。故选 C 考点:实验室中采用的灭菌方法。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 无菌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 B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C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
25、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答案: A 试题分析: 无菌操作技术的第一方面是: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消毒和灭菌。第二、三、四方面分别是选项中的 B、 C、 D。 考点:无菌技术。 点评:本题相对简单,属识记内容。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分离微生物不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 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 答案: A 试题分析:
26、接种划线可以将菌体分散,经过培养可以得到单个菌落;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分离微生物也可以对微生物进行计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在 泡菜的腌制过程中,开始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10天后含量开始下降;故选 A。 考点:微生物培养和利用。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和含量如下表,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去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你认为它们适于分离 ( ) 成分 KH2PO4 MgSO4 7H2O NaCl CaSO4 2H2O CaCO3 葡萄糖 纯淀粉 甲培养基 0.02 % 0.02% 0.02% 0.
27、01% 0.5% 0.5% 2% 乙培养基 0.02% 0.02% 0.02% 0.01% 0.5% - - A.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 B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 C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菌 D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共生细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 答案: B 试题分析: 固氮菌中能独立生存的是自生固氮菌 ,甲培养基中含有的葡萄糖和淀粉是有机物,由此推出该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的自生固氮菌 ;乙培养基中不含有机碳源,所以可用来分离培养自养型的自生固氮菌;故 选 B。 考点:选择
28、培养基。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是 ( ) A分解尿素的细菌 B硝化细菌 C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D乳酸菌 答案: C 试题分析: 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能将纤维素分解,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故选 C。 考点:刚果红的培养基作用。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学生应理解加记忆。 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叙述错误的是( ) 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C其核心是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液的纯度 D结果都是
29、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答案: D 试题分析: 稀释涂布平板法: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在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稀释涂布平板法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关于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菌落往往是一个细胞在固体培养基上克隆的结果 B菌落的特征可作为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C划线分离,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个菌落 D将单菌落接种至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可进一步纯化菌种 答案:
30、C 试题分析: 菌落是由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划线分离,不能在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个菌落;故选 C。 考点:菌落。 点评:基础知 识考查,基本概念的识记。 分离纯化大肠杆菌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下列有关这两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均将大肠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B获得的每个菌落均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子细胞群 C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 D稀释分散菌种的原理不同,均能达到分离纯化大肠杆菌的目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时,如果稀释得当,在平板表面
31、或琼脂培养基中就可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这个菌落可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形成的;故选 B。 考点: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点评:本题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 B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液 C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 D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答案: D 试题分析: 纯化大肠杆菌的平板划线中,接种环取菌种前灼烧的目的是避免接种环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液,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划线时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
32、第一区的划线相连,这样就 不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选 D。 考点:平板划线操作。 点评:本题源于课本中实验思路,又高于课本,启发学生联想,学习分析实验。 下列有关培养基配制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加入碳源、氮源、矿质元素、水及生长因子 B碳源和氮源必须具有一定比例,碳元素的含量最多,其次为氮元素 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 pH、氧、渗透压的影响 D固体培养基一定需要加入琼脂 答案: C 试题分析: 培养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中不需加入碳源,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不需加入氮源;一般来说,在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具有一定比例,但培养基中含量最多的应该是水,而不是碳
33、元素或氮元素;在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浓度过高,会导致微生物不能吸水而死亡,因此,营养物质的浓度要适宜,而不是越高越好;对于微生物的生长来说,在营养物质供应充分的基础上, pH适宜、渗透压浓度适宜对于其生长繁殖都是有利的;固体培养基需要加入琼脂、海藻酸钠等;正确的 C。 考点:培养基配制原则。 点评: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下列常用的无菌操作中,错误的是 A无菌操作不要求杀死培养基中的一切细菌 B用酒精擦拭双手的方法是对操作者进行消毒 C实验操作过程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玻璃器皿 (吸管、培养皿 )可用酒精擦拭 答案: D 试题分析: 无菌技术是用来防止实验室
34、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而不是杀死培养基中的一切细菌。对操作者应用较温和的方法进行消毒。实验操作过程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对无菌操作用到的玻璃器皿要用干热灭菌的方法彻底消灭其中的微生物,用酒精擦拭不能达到目的;选D。 考 点:无菌操作。 点评: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应从无菌操作的概念和基本方法入手解答,对于不同的对象要用不同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有( ) A无机盐、水、维生素 B NaCl、水、蛋白质 C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D蛋白质、脂肪、 NaCl、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 豆
35、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在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 考点:腐乳制作的原理。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的比值较低时诱导分化是( ) A根 B芽 C叶 D胚性细胞团 答案: A 试题分析: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共同调控着植物器官的分化。细胞分裂素有利于芽的分化,而生长素则促进根的分化;当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的比值较大时,主要诱导芽的形成;当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的比值较小时,则有利于根的形成。在植物的组织培养中,常常通过调整培养基中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
36、素二者的比值,来控制愈伤组织器官分化的方向;故选 A。 考点:植物 组织培养中激素的作用。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综合题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需经细菌的分解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下列是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细菌的有关问题,请分析回答: (1)上图是利用 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 _到培养基的表面。除此方法外,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还有 _(写一种 )。 (2)如果要对培养的菌落进行纯化,在培养基上划线操作中,操作的第一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对接种环进行 _,灼烧的接种环冷 却后才能接种的原因是_ 。 (3)
37、下面是两种培养基的配方: 表 1: A培养基配方 KH2PO4 Na2HPO4 MgSO4 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H2O 1.4 g 2.1 g 0.2 g 10.0 g 1.0 g 15.0 g 1 000 mL 表 2: B培养基配方 纤维素粉 NaNO3 Na2HPO47H2O KH2PO4 MgSO47H2O KCl 酵母浸膏 H2O 5 g 1 g 1.2 g 0.9 g 0.5 g 0.5 g 0.5 g 1 000 mL 配制培养基的操作步骤 _(用字母顺序回答 )。 a倒平板 b计算 c溶化 d称量 e灭菌 通常培养基采用 _法灭菌,在制备固体培养基的倒平板操作时,平板
38、冷凝后,应将平板倒置,目的是 _。 如果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选择上述 _(A、 B)配方的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加入 _指示剂,可初步鉴定出该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 据 B培养基的成分,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 _。 答案:( 11分) 答案: (1)平板划线 稀释 (分散、分离 ) 稀释涂布平板法 (2)灭菌 防止高温杀死需接种的微生物 (3) bdcea 高压蒸汽灭菌 防止培养皿内壁上出现的冷凝水污染培养基 A 酚红 异养型 试题分 析: (1)图示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到培养基的表面。除此方法外,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还有稀释涂布平板法。 (2)接种
39、环通过灼烧灭菌,灼烧的接种环冷却后才能接种的原因是防止高温杀死需接种的微生物。 (3) 配制培养基的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通常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在制备固体培养基的倒平板操作时,平板冷凝后,应将平板倒 ,目的是防止培养皿内壁上出现的冷凝水污染培养基。 如果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选择上述以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 加入酚红指示剂,可初步鉴定出该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 B 培养基的成分中,碳源为有机物,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 考点:微生物的培养。 点评: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
40、繁殖、生产药物及培育无病毒的植物等。据图甲、表乙回答问题: 图甲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表乙:植物的花芽分别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吲哚乙酸 0 3 ppm 3 ppm 0.03 ppm 0 细胞分裂素 0 0.2 ppm 0.002 ppm 1.0 ppm 0.2 ppm 花芽 生长状况 仍是 组织切块 形成 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 分化出根 愈伤组织 分化出嫩芽 稍生长 (1)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能够被培养成新的植物体的原因是_。 (2)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诱导离体的植物组织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若包上人造种皮,制成人
41、工种子,可能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 低等问题。胚状体来源于离体的植物体细胞,其形成过程中要经过的生理变化大体上是图甲中 _和 _过程,在此过程中被培养的细胞始终受 _的 调节 ( 内填序号 )。 (3)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茎尖或根尖组织可获得无病毒植株,其原因是_。 (4)从表乙的实验结果可看出: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是实验中的两种重要物质。其中,新芽形成必需的条件是 _;而在培养形成完整新个体的过程中,对它们的调控关键是_。 答案:( 7分) (1) 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 脱分化 再分化 植物激素 (3)植物的茎尖或根尖很少被病毒感染,甚至无病毒 (4)细胞分裂
42、素的浓度大于吲哚乙酸的浓度 适当调控好不同培养期的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吲哚乙酸的浓度和它们的比例 试题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利用细胞全能性的原理,在离体状态下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胚状体,进一步形成植株或者包上人造种皮,制成人工种子。在此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和吲哚乙酸起到调节作用。细胞分裂素高时,诱导从芽分化;吲哚乙酸浓度高时,诱导根的产生,对它们调控的关键是适当 调控好不同培养期的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吲哚乙酸的浓度和二者的比例。 考点:植物组织培养。 点评:以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提升了学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图为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请分析回答: (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
43、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它属于 _微生物。 ( 2)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是 。 ( 3)制作果酒,需将温度严格控制在 _。制作果酒后制作果醋,应将温度控制在 。分别写出与果酒果醋制作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 。 ( 4)甲装置中, A 液体是 _, NaHCO3 溶液的作用是 ;若用乙装置,在发酵过程中,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与乙装置相比,甲装置的优点是 。 ( 5)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 1/3的空间,这是因为_。 ( 6)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严格,含有醋酸杆菌 ,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 答案:( 12分) (
44、1)兼性厌氧型 ( 2)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 3) 18-25 3035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C2H5OH+O2 CH3COOH +H20 ( 4)葡萄汁 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 CO2 每隔 12小时左右(一定的时间)将瓶盖拧松一次 既能及时吸收(发酵产生的) CO2,又能减少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 5)既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又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 6)不能 试题分析: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所以它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 25 ;而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30 35 。甲装置内是葡萄汁,装瓶时留出大约 1/3的空间,既利于酵母菌进行繁殖,又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在无氧条件下产生 CO2,可以被 NaHCO3吸收。在发酵过程中,为了及时排出 CO2,又防止杂菌污染,因此,每隔 12h左右需要将瓶盖拧松一次。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因为缺少氧气和温度调节不适宜,即使含有醋酸杆菌,也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考点: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果酒和果醋发酵技术。该内容属于选修 1中的重点内容。是考纲要求理解的内容之一,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 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