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186-2003 优质小豆生产技术综合标准.pdf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363907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3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 T 186-2003 优质小豆生产技术综合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B11 T 186-2003 优质小豆生产技术综合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B11 T 186-2003 优质小豆生产技术综合标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DB11 T 186-2003 优质小豆生产技术综合标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DB11 T 186-2003 优质小豆生产技术综合标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B 20 备案号:13519-2003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DB11/T 1862003 优 质 小 豆 生 产 技 术 综 合 标 准 The comprehensive standard of productive techniqueon high quality Adzuki bean 2003-04-25发布 2003-05-25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1862003 I 前言 为规范我市优质小豆的生产和商品质量,使栽培的小豆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统一的质量标准, 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内容包括优质小豆商品标准及优质小豆生产技术标准,

2、是在大量试验研究、典型调查的基础 上,按照绿色食品 A级的要求制定的。 本标准附录 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北京农学院、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北京凯达恒业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文林、李国靖、刘长安、张连平、濮绍京、赵波、赵建庄、李华。 DB11/T 1862003 1 优质小豆生产技术综合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优质小豆的定义、分类、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 贮存、运输以及小豆生产中的用种、产量指标、生产条件、产出和投入、整地质量、播种质量、田 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成熟收获、加工等规范性要求。 本

3、标准适用于优质小豆的生产、储运、加工和流通;出口小豆也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15-1981 粮食卫生标准 GB 2762-1981 食品中汞限量卫生标准 GB/T 3543.1-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总则 GB/T 3543.2-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扦样 GB

4、/T 3543.3-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 GB/T 3543.4-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 3543.5-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GB/T 3543.6-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水分测定 GB 4404-3-1999 粮食作物种子 赤豆、绿豆 GB 4808-1984 食品中氟允许量标准 GB/T 5009.11-1996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2-1996 食品中总铅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5-1996 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7-1996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 GB

5、/T 5009.18-1996 食品中氟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9-1996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 5009.20-1996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 5009.22-1996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 B1的测定方法 GB/T 5009.36-1996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127-1985 食品中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允许残留量标准 GB 5491-1985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T 5492-1985 粮食、油料检验 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493-1985 粮食、油料检验 类型及互混检验法 GB/

6、T 5494-1985 粮食、油料检验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 GB/T 5497-1985 粮食、油料检验 水分测定法 GB/T 5511-1985 粮食、油料检验 粗蛋白质测定法 GB 5519-1988 粮食和油料千粒重的测定法 GB/T 7414-1987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DB11/T 1862003 2 GB/T 7415-1987 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 GB 7718-19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 8321.18321.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0461-1989 小豆 GB 14877 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方法 GB/T 14878 食品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方

7、法 GB/T 14973食品中粉锈宁残量的测定方法 GB/T 15666-1995 豆类试验方法 GB/T 17328-1998 食品中稳杀得、精稳杀得残留量的测定 GB/T 17331食品中有机磷和胺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测定 GB/T 17332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NY/T 391-2000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200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T/T 599-2002 红小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绿色食品 green food 见 NY/T 391-

8、2000 中 3.1。 3.2 A 级绿色食品 A grade green food 见 NY/T 391-2000 中 3.3。 3.3 优质小豆 high quality Adzuki bean 符合A级绿色食品要求的小豆。 3.4 外观 external appearance 小豆子粒外观性状符合商品小豆规定的标准,包括子粒大小、形状和色泽。 3.5 纯粮率 pure kernel yield 除去杂质的小豆(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占试样重量的百分率。 3.6 不完善粒 unsound kernel 有虫蚀、病斑、生芽、霉变、破损或未熟等缺陷但仍有一定食用价值的颗粒统称。包括下列尚 有食

9、用价值的颗粒: 3.6.1 未熟粒 immature kernel 子粒不饱满,瘪缩达检面 l2 及以上,与正常粒显著不同的颗粒。 3.6.2 虫蚀粒 injured kernel 被虫蛀蚀,伤及子叶的颗粒。 3.6.3 虫豆 bean of containing insect 豆粒表面完好,但子粒中藏匿的绿豆象已发育成成虫或幼虫的豆粒。 3.6.4 破碎粒 broken kernel 子粒破碎,子叶残缺(包括整半粒)、横断、破裂的颗粒。 3.6.5 生芽、涨大粒 living the bud, rise the big kernel 芽或幼根突破种皮或吸湿涨大未复原的颗粒。 3.6.6 水浸

10、粒 the water immerses the kernel 收获过程中受水浸、雨淋后粒面色变浅、失去光泽、种皮瘪缩的颗粒。 3.6.7 变色粒 change countenance the kernel DB11/T 1862003 3 子粒未晒干或收获过程中受水浸、雨淋后堆捂粒面变深变黑(黑小豆除外),但未霉变的颗粒。因 贮藏时间过长、保管不善固有的种皮色泽发生改变,种皮色加深,已不是该品种的固有色的子粒。 3.6.8 冻伤粒 frosted kernel 子粒透明或子叶僵硬呈水渍状的颗粒。 3.6.9 小子粒 granule 小于规定粒径的子粒。 3.7 杂质 impurity 除本种

11、子粒以外的其他物质,包括下列几种: 3.7.1 筛下物 throughs 通过直径 3.0mm 圆孔筛的物质。 3.7.2 无机杂质 inorganic impurity 泥土、沙石、瓦砾及其他无机物质。 3.7.3 有机杂质 organic impurity 异种作物和植物的种子及其他有机物质。 3.7.4 霉变粒 moldy kernel 粒面生霉、子叶变质的颗粒。 3.8 色泽、气味 colour and lustre,odour 具有小豆固有的综合色泽和气味。 3.9 单一品种 one Species 为一个育成品种的后代,未混有其他育成品种的后代子粒。 3.10 L *为小豆种皮的明

12、度指数,值越大表示光泽越好,值小表示光泽暗。 3.11 a *为小豆种皮红色色度指数,值越大表示越红,值小表示红色色泽暗。 3.12 高蛋白质含量品种 the high protein contains the species 子粒中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大于 25%的品种。 4 分类 4.1 根据小豆子粒的种皮颜色分类 4.1.1 单色小豆 4.1.1.1 红小豆 种皮为红色。按种皮色的深浅分为以下两种: a) 深红 包括紫红色、暗红色,有光泽或微光泽。L * 24,a * 19。 b) 艳红 浅红色、鲜红色。光泽艳丽。L *24,a *19。 4.1.1.2 白小豆 种皮为白色或灰白色。 4.

13、1.1.3 黑小豆 种皮为黑色或蓝黑色。 4.1.1.4 其他单色小豆 种皮为黄色、棕色、绿色等单一颜色的小豆。 4.1.2 多色小豆 种皮上着有二种或二种以上颜色。 DB11/T 1862003 4 4.2 根据小豆的子粒大小分为四类 4.2.1 小粒小豆 千粒重 100g以下。 4.2.2 中粒小豆 千粒重101g140g。 4.3.3 大粒小豆 千粒重141g179g。 5 要求 5.1 优质小豆产地环境要求 应符合 NY/T 391-2000 的要求。 5.2 优质小豆原料要求 按照本标准第 910 章生产操作规程生产的小豆。 5.3 小豆质量要求 5.3.1 小豆质量按纯粮率分等级,

14、见表 1。 表 1 小豆各等级的质量指标 等级 纯粮率, 最低指标 杂质, 最高指标% 不完善粒 % 水分, 最高指标% 色泽、 气味 虫豆率 % 备注 1 98.0 1.0 3.0 13.0 正常 0.01 2 95.0 1.0 5.0 13.5 正常 0.03 3 92.0 1.5 7.0 13.5 正常 0.05 等外 92.0 1.5 - 13.5 - - - 5.3.2 优质小豆各项指标应达到表 1 中的三等或三等以上。 5.3.3 用于出口的小豆各项指标须达到表 1 中的一等或二等,色泽符合表 2 中的艳红标准。 表 2 红小豆色泽分类表 色泽 L* a* 深红 24 19 艳红

15、24 19 5.4 流通商品(优质)小豆互混限度 5.4.1 子粒种皮色互混限度 5.4.1.1 单色小豆中混有异色粒未超过 1.0的为单色商品小豆。 5.4.1.2 单色小豆中混有异色粒超过 1.0,但未超过 10%的为混杂商品小豆。 5.4.1.3 单色小豆中混有异色粒超过 10的为杂色商品小豆。 5.4.1.4 小豆中凡肉眼能分辨种皮色有显著差异的均属异色粒。 5.4.2 子粒种皮色相同而栽培品种不同的互混限度 5.4.2.1 同色粒异品种子粒混有率未超过 10的为单一品种商品小豆。 5.4.2.2 同色粒异品种子粒混有率超过 10的为混杂品种商品小豆。 5.4.2.3 异品种子粒混杂检

16、验依种皮色、粒形和大小三个性状判定,按 GB 5491-85 规定扦样、分样, 目测,分拣、称重,计算百分率。 异品种混有率(%)=被检品种样品中异品种子粒重(g)/被检品种样品重(g)100 DB11/T 1862003 5 5.5 优质小豆卫生要求 应符合表 3的规定。 表 3 绿色食品商品小豆卫生要求 项 目 指 标 磷化物(以 PH3计) ,mg/kg 不得检出 氰化物(以 HCN 计) ,mg/kg 不得检出 二硫化碳(以 CS2计) ,mg/kg 不得检出 氯化苦,mg/kg 不得检出 对硫磷,mg/kg 不得检出 甲拌磷,mg/kg 不得检出 倍硫磷,mg/kg 不得检出 砷(以

17、As 计),mg/kg 0.40 铅(以Pb 计),mg/kg 0.20 镉(以Cd 计),mg/kg 0.10 汞(以Hg 计),mg/kg 0.01 氟(以F 计),mg/kg 1.00 马拉硫磷,mg/kg 1.50 杀螟硫磷,mg/kg 1.00 溴氰菊酯,mg/kg 0.10 氰戊菊酯,mg/kg 0.10 敌百虫,mg/kg 0.10 敌敌畏,mg/kg 0.05 六六六,mg/kg 0.05 滴滴涕,mg/kg 0.05 辛硫磷,mg/kg 0.05 乐果,mg/kg 0.02 百菌清,mg/kg 0.50 多菌灵,mg/kg 0.20 三唑酮,mg/kg 0.15 稳杀得,mg

18、/kg 0.50 精稳杀得,mg/kg 0.10 注:其他农药使用方式及其限量应符合 NY/T393-2000 的规定。 5.6 商品小豆中不得混有检疫性杂草种子,子粒中不能检验出检疫性病原菌及检疫性虫体、虫卵。 6 检验方法 6.1 商品性检验 6.1.1 扦样、分样:按 GB/T 5491 规定执行。 6.1.2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按 GB/T 5494 规定执行。 6.1.3 水分测定:按 GB/T 5497 规定执行 6.1.4 粗蛋白质测定法:按 GB/T 5511 规定执行 6.1.7 千粒重的测定:按 GB/T 5519 规定执行 6.1.8 L * 、a * 的测定:以197

19、6 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的 L * 、a * 、b * 表色系,用色彩色差计扩DB11/T 1862003 6 散照明垂直受光(D/O)方式测定,每一样品测定 20 次,其结果用平均值的数值表示。 6.1.9 外观检验:粒色、粒形、子粒大小(均匀度)按 NY/T599 红小豆规定执行。 6.1.10 虫豆检测方法:按 GB 5491 扦样、分样法取样,取 5kg 子粒样品放入恒温箱内,保持温度 23 25、相对湿度 80%,7d 后调查绿豆象成虫从豆粒中飞出留下虫眼的子粒数。 6.2 卫生指标鉴定 6.2.1 砷的测定:按 GB/T 5009.11 规定执行。 6.2.2 铅的测定:

20、按 GB/T 5009.12 规定执行。 6.2.3 镉的测定:按 GB/T 5009.15 规定执行。 6.2.4 汞的测定:按 GB/T 5009.17 规定执行。 6.2.5 氟的测定:按 GB/T 5009.18 规定执行。 6.2.6 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甲拌磷、杀螟硫磷、倍硫磷的测定:按 GB/T 5009.20规 定执行。 6.2.7 磷化物、氰化物、氯化苦、二硫化碳的测定:按 GB/T 5009.36 规定执行。 6.2.8 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按 GB/T 5009.19规定执行。 6.2.9 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按 GB/T 14878 规定执行。 6.2.1

21、0 粉锈宁残量的测定:按 GB/T 14973 规定执行。 6.2.11 稳杀得、精稳杀得残留量:按 GB/T 17328 规定执行。 6.2.12 其它农药残留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规定的检测方法执行。 7 检验规则 7.1 产地收购小豆时按本标准进行检验,同时采收的同一品种小豆作为一个检验批次。 7.2 生产单位或生产户在交售产品时必须分清品种、写明交售件数和数量;凡货单不符、品种混杂 不清、件数错乱,包装不符合规定者,应由生产单位或生产户重新整理后,收购单位方可予以验收 和检验。 7.3 抽样方法: 按 GB 5491规定执行。 7.4 交收检验 每批产品交收前,生产单位都应

22、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内容包括包装、标志及子粒外观指标。 卫生指标应根据土壤背景值及农药施用情况选测。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的产品方可交收。 7.5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是对产品进行全面考核的一种例行检验。 7.5.1 型式检验时间:需每个生产季节进行一次,或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进行。 7.5.2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质量指标和卫生指标的全部项目。 7.6 判定规则 7.6.1 外观指标用目测法检测。必要时进行抽样检验。 7.6.1.1 子粒大小、子粒形状及种皮色泽与指定品种一致。 7.6.1.2 整批样品感官指标总不合格率不得超过 10%,否则即判定该样品不合格。 样品感官指标

23、总不合格率=子粒大小不合格率+形状不合格率+种皮色泽不合格率 对抽取的整批样品按指定品种的子粒大小、子粒形状及种皮色泽进行检测,分别按其重量(质 量)计算不合格率。 不合格率=从被检测样品中检出的不合格子粒重量(g)/被检测的样品子粒总重量(g)100% 7.6.2 整批样品中虫豆率不得超过 0.05%,否则即判定该样品不合格。 7.6.3 为确保检验项目不受偶然误差影响,凡某项目检验不合格,应按 7.3 规定重新加倍抽取样品DB11/T 1862003 7 复检,以复检结果为最终检验结果。 7.6.4 受检样品的卫生指标必须全部合格,卫生指标中有一项指标检验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 格产品,

24、不予复检。其他指标允许有一项不合格,当超过一项时,则判定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7.6.5 对包装、标志、外观品质不合格的产品,允许生产单位进行整理后申请复检。 8 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包装标识 按照 GB 7718 的规定,包装袋上应明确标明产品名称、净含量、产地、包装日期、生产单位、 产品标准编号、储运注意事项等内容,字迹应清晰、完整,使用规范文字。 包装上应按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的规定标注贮运图示标志。 8.2 包装材料 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的要求,还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包装材料应坚固、清洁、 干燥、无任何昆虫传播、真菌污染及不良气味。主要有国标麻袋、棉布

25、袋和牛皮纸袋。 8.2.1 麻袋:规格50kg、70kg、100kg。 8.2.2 棉布袋:规格 50kg。 8.2.3 牛皮纸袋:规格 40kg、50kg。也可以采用 10kg、20kg 等小包装。 8.3 包装要求 包装容器封口严密,不得破损、泄漏。 8.3.1 采用机扎封口。 8.3.2 麻袋也可用细麻绳人工封口。缝前卷叠袋口,麻袋封口要选用三股双线缝合,往返缝合 10 13 个“”形。 8.4 运输 8.4.1 小豆的运输必须符合保质、保量、运输安全的要求,装运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 8.4.2 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无污染、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

26、 的物品混运。 8.4.3 铁路、水路或公路长途运输时,避免日晒、雨淋。 8.5 贮存 8.5.1 长期贮存的小豆必须放在清洁、卫生、阴凉、干燥的地方,严防日晒、雨淋,防止有异味物 质和有毒物质的污染和病虫害侵染。垛堆应离开地面、墙壁 20cm 以上。 8.5.2 贮藏库的温度保持在 15以下,抑制绿豆象卵的发育,减少虫蛀。 8.5.3 小豆的贮存,要分品种、类别、等级贮存,严防错乱。 9 优质小豆生产技术 9.1 小豆生产条件 9.1.1 气温:9 月底日平均气温大于 15 9.1.2 降水:69 月平均降水量 200mm250mm。或有人工浇灌、排涝设施。 9.1.3 小豆全生育期最少需水

27、量:3000m 3 /hm 2 。 9.1.4 立地条件 按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执行。 9.1.4.1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符合 A 级绿色食品农产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的农田。该农田排灌 条件良好;周围没有易发生病虫草鼠害和施用农药多的地块;严格注意田间卫生,彻底清除病残体。 9.1.4.3 土壤性质:以沙壤土最适,经改良的沙土和粘土也可,pH6.57.5。不宜选用低洼易涝地 和重盐碱地。 9.1.4.4 土层深度:要大于 30cm,土壤疏松,透气性及保水性好。 DB11/T 1862003 8 9.1.4.5 土壤养分含量:达到中等以上肥力养分含量,30cm 耕作层

28、内土壤有机质高于 1.2%,全 氮:0.05%0.07%,速效磷(P2O5):1530 kg/hm 2 ,速效钾(K2O):810 kg/hm 2 ,碱解氮:5070 kg/hm 2 。 9.1.5 茬口 选择玉米、高粱、小麦为前茬。合理轮作,小豆生产实行 2 年以上的轮作,做到小豆不重茬。 前茬应按 A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管理。注意清除病虫害的寄生性杂草。 9.1.6 要有配套的田间耕作机械、田间管理械具。 9.2 物质投入 9.2.1 小豆用种 9.2.1.1 用种需从已登记注册的种子部门或专门从事小豆育种的科研部门购买。种子包装需达到行 业标准,标注明确、齐全。外地品种要通过植物检

29、疫,不得带有检疫性病害的病原体及虫、虫卵。 不得选用转基因小豆品种。 9.2.1.2 选择品种:按当地生产类型及市场需求,选择当地生产上认可的熟期适宜、高产、优质、 抗逆性强的品种。尤其要注意选用抗虫、抗病(尤其当年流行性病害)品种。 9.2.1.3 种子精选: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选,确保其品种的特征特性,使苗壮、苗齐、苗匀。用选 种机或人工挑选,剔除病粒、残粒、虫食粒及杂粒。纯度98%, 净度98%, 发芽率85%, 水分 13%。 9.2.1.4 种子用量:30.0 kg/hm 2 45.0kg/hm 2 ,提倡精播。 9.2.2 肥料 按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执行。

30、9.2.2.1 施足基肥:腐熟优质厩肥不低于 15t/ hm 2 ,或鸡粪4500kg/hm 2 ;根据土壤化验结果,施入 必要的微量元素肥料。水浇地在整地前做畦时施入,旱地播种前沟施。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 抗性。 9.2.2.2 开花初期追肥:建议喷施 300 倍氨基酸复合肥。 9.2.3 农药 按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执行。 9.2.3.1 除草剂:按绿色食品要求可限量限次使用的各种除草剂。播后苗前采用土壤封闭处理;也 可采用苗后茎叶处理。成株后禁止使用除草剂。 9.2.3.2 防治病虫害 9.2.3.2.1 地老虎、蛴螬、蚜虫和各种食叶性害虫。建议用糖醋液、诱杀灯

31、诱杀地老虎,投敌百虫 毒饵,辛硫磷沟施。使用苦参素等植物源农药防治。 9.2.3.2.2 炭疽病和叶斑病:选用无病种子,建议使用农抗 120 等生物农药拌种或田间喷洒防治。 9.2.3.2.3 苗期生理性黄叶病:及时喷施 0.2%硫酸亚铁溶液。播前平整土地,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9.2.3.2.4 病毒病:防治蚜虫在点片阶段;发病初期喷药防治蚜虫。建议选用 901 的100 倍液+增效 剂 1 号1000倍液,或喷施病毒 A、克毒宝防病。病株要及时拔除。 9.2.3.2.5 锈病:发病初期建议选用 30%绿得宝 400500倍液,或 0.3%科生霉素 100 倍液防治。 9.2.3.2.6 叶枯

32、病:建议用 0.3%科生霉素 100150 倍液、多菌灵喷雾防治 9.2.3.2.7 豆荚螟:产卵盛期为防治适期,药剂防治要在低龄幼虫阶段进行,建议选用 B.t(苏云金 杆菌)乳剂 200 倍液、或苦参素 900 倍液,或放赤眼蜂。 9.2.3.2.8 绿豆象:选用抗虫品种,播前晒种。成虫发生盛期建议采用 0.6%氧化苦参碱 900倍液或 爱福丁 5000倍液防治。 9.2.3.2.9 红蜘蛛:建议采用 1.8%爱福丁乳油 50009000 倍液喷洒。 原则上应使用广谱性植物杀虫剂。如生产上实属必须,允许有限度地使用部分低毒低残留有机 合成化学农药。应严格按绿色食品要求和具体规定的方法使用。

33、最后一次施药距收割间隔天数不得少于绿色食品要求的具体规定。 DB11/T 1862003 9 允许使用的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小豆生长期内限用一次。 严格控制各种遗传工程微生物制剂的使用。 9.3 播种管理 9.3.1 整地质量 9.3.1.1 翻耕整地:保持土壤墒情,无漏耕、无坷垃,使土地平整细致,适宜播种;整地作业要及 时,作业全面,质量高,利于小豆生长期内排灌水。 9.3.1.2 实行免耕直播的麦茬地要求割茬控制在 20cm 以下,秸秆要粉碎撒匀。 9.3.1.3 播前土壤墒情要求:田间相对含水量 60%75%。低于指标的地块播前浇底墒水。生产上浇 灌设备安排困难时,也可在播后立即喷灌补墒。

34、 9.3.2 播种 9.3.2.1 播种质量:深浅一致,要求达到一次全苗、齐苗、苗匀。 9.3.2.2 播种时间:6月 15 日6月 30 日。 9.3.2.3 播种方法 9.3.2.3.1 采用精播机点播,行距 40cm50cm,株距 8cm15 cm,深度 2cm3cm。 9.3.2.3.2 采用条播机播种:行距 40cm50cm,株距 6cm10cm ,深度 3cm5cm。 9.3.2.3.3 麦茬地可直接免耕播种。 9.3.2.3.4 播种镇压:播后用磙子轧地两遍。墒情较差地块重压。播后浇水地块可不实施镇压。 9.3.2.3.5 播后要清理地面、种好地头。 9.4 田间管理 9.4.1

35、 苗期管理 苗期是指出苗到植株开花始期。 9.4.1.1 定苗 9.4.1.1.1 时间:非定量播种的地块,出苗后 1周进行人工间苗和定苗。 9.4.1.1.2 密度:按品种产量潜力和最适密度。适期播种保苗 15 万株/hm 2 22.5 万株/hm 2 ,晚播的 应适当增加密度,最高上限为 40 万株/hm 2 。大粒、多分枝品种可取低限密度,小粒、少分枝品种可 取高限密度。 9.4.1.1.3 质量要求:距离均匀、大小一致、去掉小、弱、病、杂苗。 9.4.1.2 中耕锄草 9.4.1.2.1 要及时中耕、锄地,于小豆封垄前结束;防止发生草荒。 9.4.1.2.2 时间:第一次,与间苗同时;

36、第二次,间苗后 7d10d,再过7d10d 锄第三次。 9.4.1.2.3 质量要求:第一次浅锄 2cm3cm,第二和第三次深锄(6cm7cm) 。要锄净杂草,疏松土 壤。 9.4.1.2.4 如生产上实属必须,允许有限度地使用部分低毒低残留有机合成化学除草剂。 9.4.2 生长后期管理 生长后期指植株开花到成熟。 9.4.2.1 花期追肥 9.4.2.1.1 时间:夏播小豆植株长到 8 月上中旬开始开花。 9.4.2.1.2 数量:易追尿素 75kg/hm 2 ,或喷氨基酸复合肥。 9.4.2.1.3 质量要求:结合中耕培土,开沟深施,沟距植株 10cm12cm,沟深 10cm12cm,追肥

37、后 盖土。旱地先追肥等雨,水浇地要肥水配合,提高肥效。 9.4.2.2 浇水、排涝 开花后要求土壤田间相对含水量 70%80%,出现干旱,田间相对含水量低于 65%,要求浇水。 发生暴雨时,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受涝,田间积水不得超过 1d。 9.4.2.3 除草:开花后仅拔除田间高大杂草。 DB11/T 1862003 10 9.5 小豆收获 9.5.1 小豆成熟标准 9.5.1.1 单株成熟标准:单株上 80%荚色变为该品种固有的成熟时的荚色即为该株已成熟。 9.5.1.2 群体成熟标准:全田块中 90%植株已达成熟标准。 9.5.2 收获期的质量要求:小豆达到成熟标准后即可收获。 9.

38、5.2.1 人工分批采收:当植株上有 1/2 荚达成熟荚色时,可用人工分批摘荚采收。 9.5.2.2 人工一次性割收:全田块已达群体成熟标准时,选晴天,人工割收,连秸秆一起运回晒场 晒干脱粒。午前或 16:00 以后收割为宜,避开中午以防止炸荚丢粒。割茬要低,不丢枝,不掉荚, 放铺规整,及时拉打,损失率要小于 2%。或割倒秸秆直接规整地放铺在田间晾晒,植株上叶片干枯 后,用拣拾-脱粒联合作业机械进行拣拾直接脱粒。要放慢拣拾-脱粒机械行走速度、调整脱粒机转 速,破碎率小于 3%。 9.5.2.3 机械一次性收割:全田块所有植株达成熟标准、且植株上无绿叶时,选晴天,用机械割收- 脱粒联合作业。10

39、:00 前或 16:00 以后收割为宜,避开中午以防止炸荚丢粒。割茬要低,要放慢行 走速度、调整脱粒机转速,使破碎率小于 3%。碎粒过多,降低商品品质。 植株上有绿叶时不可用机械收获-脱粒联合作业。 9.6 脱粒、晒干、入库 9.6.1 采用人工一次性收割的小豆,抢日翻晒,尽早脱粒。 机械脱粒时,要降低脱粒机转速,保证成熟小豆子粒完整;秸秆可进行二次脱粒工序。 9.6.2 晒场石磙人工打场脱粒时,秸秆可适当铺厚,以防石磙将豆粒压扁压碎。 9.6.3 脱粒后抢日晒干。不得在柏油铺设的场地脱粒、晒干。 9.6.4 脱粒、晾晒过程中不得淋雨、水浸、水渍。 9.6.5 水分含量达 13%以下时即可入库

40、贮藏。长期贮藏的小豆必须放在清洁、卫生、阴凉、干燥的 地方,严防日晒、雨淋,防止有异味物质和有毒物质的污染和病虫害侵染。 10 档案 要有详细的档案记载,对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如实记录。 10.1 田间档案:见附录 A(资料性附录) 优质小豆标准化基地生产田间管理记载档案(格式) 。 10.2 优质小豆标准化基地环境检测档案。 10.3 与优质小豆生产有关的其他文字、实物档案。 DB11/T 1862003 11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优质小豆标准化基地生产田间管理记载档案(格式) 基地编号: 优质小豆标准化基地生产田间管理记载档案 单 位: 地块名称: 地块位置: 面 积: 技术负责人:

41、联系电话: 表 A.1 小豆前茬作物及周围环境记录 肥 料 农 药 方位 名称 名称 施用日期 施用量 名称 施用日期 施用量 前茬作物 相邻作物 确认负责人: 表 A.2 生产资料施用登记表 品 种 肥料名称 农药名称 项 目 来 源 生产厂家 销售单位 购入数量 使用数量 价格 元/ k g 确认负责人: 表 A.3 有机肥堆制登记表 原料名 取得单位或取得方法 数量 所含比例 确认负责人: DB11/T 1862003 1 表 A.4 播种记录 种子处理 处理方式:浸种 拌种 非化学种衣剂;处理时间: 年 月 日 日 期: 年 月 日 气候条件:温度 墒情: 好 中 差 方 式: 穴播

42、翻地平播 垄播 免耕铁茬播 播 种 量: kg/ hm 2播种 播种密度:行距 cm ;株距 cm 备注 确认负责人: 表 A.5 生产中肥料使用记录表 来源 使用日期 肥料名称 每公顷用量 施用方式 气候条件 作物生长状态 基肥 追肥 确认负责人: 表 A.6 农药使用记录 时间 农药名称 防治用量 每公顷用量 使用方式 气候条件 作物生长状态杀虫剂 杀菌剂 除草剂 确认负责人: 表 A.7 田间管理记录 日 期 灌水 灌水量 日 期 除草 除草方法 间苗日期 定苗日期 留苗密度 万/公顷 其他措施 确认负责人: DB11/T 1862003 2 表 A.8 收获及销售记录 收获时间 收获量 贮存时间 贮存方式 是否与其他农作物分开 是 否 销售日期 销 售 量 收购单位 收 购 人 价 格 确认负责人: 表 A.9 重大事件记录 自然灾害 其 他 确认负责人: 表 A.10 生产过程检查记录(由生产管理单位与监督单位填写) 检查日期 检查项目 检查人 审核意见: 审核人签字: 表 A.11 产品质量审核记录 审核项目 评 价 记载档案的记录 全面 不全面 无 农药登记卡记录 全面 不全面 无 产品销售、包装、贮存 全面 不全面 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