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1.040 C 43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 1283.82010 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标准 第 8 部分:肝癌介入性放射学治疗规范 Technical standard for diagnoses and therapy of medical imaging- part 8:Technical standard for th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liver cancer 2010 - 09 - 22 发布 2010 - 10 - 10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3/T 1283.82010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2、范围 1 2 适应症和 禁忌症 . . 1 2.1 适应症 . . 1 2.2 TAI 及 TACE 禁忌症: 1 2.3 下述病理类型肝癌 TACE 效果差,不宜行 T ACE 治疗 1 3 术前准备 1 3.1 病人和 医师的准备 2 3.2 导管室 应配备的设施 . . 2 3.3 介入器 械的准备 . . 2 4 操作程序 2 5 术中、术 后注意事项 . . 3 6 化疗、栓 塞方法的相关技术要求、应用范围 3 6.1 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 TAI) . 3 6.2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 CE)后的介 入性放射学治疗 3 6.3 栓赛剂 的选择: . . 4 6.3.1 碘油:
3、. . 4 6.3.2 明胶海绵: . . 4 6.3.3 无水乙醇: . . 4 6.3.4 不锈钢螺圈: 4 6.3.5 其他栓剂: . . 4 7 肝癌并发 症的栓塞 4 7.1 肝癌伴 门静脉癌栓 4 7.2 肝动脉合并门静脉瘘和/ 或肝动脉肝静脉瘘 . 5 7.3 肝癌伴 下腔静脉癌栓 . . 5 8 经皮穿刺 肝总动脉导管药盒系统置入术 5 9 TACE 重复治疗 5 10 肝癌术 后预防性栓塞法肝癌:肝肿瘤术后的预防性 . 5 11 化疗栓 塞合并症的预防与处理 . 6 12 疗效的判定 . 6 12.1 疗效 判定的检查手段 . 6 12.2 疗效 的评估标准 . 7 12.3
4、 TACE 远期疗效的评估: . 7 DB13/T 1283.82010 II 13 肝癌的 综合治疗: . 7 参考文献 . 8 DB13/T 1283.82010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DB13/T 1283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标准分为 21 部分; 第 1 部分: X 线照片阅读原则与诊断报告书写指南; 第 2 部分: CT 图像阅读原则与诊断报告书写指南; 第 3 部分:图像阅读原则与诊断报告书写指南; 第 4 部分:医学影像学对比剂应用指南; 第 5 部分:脑血管疾病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指南; 第 6 部分: X 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
5、 CT)应用质量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 7 部分: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应用质量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 8 部分:肝癌介入性放射学治疗规范。 本部分为 DB13/T 1283 的第 8 部分。 本部份由河北省医学影像学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提出。 本部分由河北省卫生厅科教处、医政处组织部署和指导。 本部分由河北省卫生厅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北省卫生厅科教处、医政处、河北省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河北省计量科学研究所、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怀军、王藏海、冯平勇、蔡宗霖、焦金海、赵瑜、江建明、彭伟、杨忠来、钱卫国、吕建波、赵俊京、李智岗。 DB13/T
6、1283.82010 1 医学影像学诊疗技术标准 第 8 部分:肝癌介入性放射学治疗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列出了肝癌介入性放射学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术前准备事项,提出了介入性放射学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规范了介入操作的步骤,术中、术后注意事项,药物的选择原则,作出了疗效评定标准。 适用于二甲以上医院介入性放射学治疗医务工作者。 2 适应症和禁忌症 2.1 适应症 肝动脉灌注化疗( 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 TAI)及肝动脉化疗栓塞(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除了患者对碘过敏外,各期肝癌均
7、是适应症。 2.2 TAI 及 TACE 禁忌症: 肝功能严重受损,总胆红素50 Umol/L, ALT120 U,大量腹水或重度肝硬化,肝功能属 Child C 级: 门脉主干完全阻塞,侧支血管形成少者,尽量不做栓塞; 凝血酶原时间大于正常的 2 倍以上。血浆白蛋白小于 25 g/L; 癌肿占全肝 70或 70以上者(若肝功能基本正常,可采用少量碘油分次栓塞); 严重的门脉高压,胃底和食管静脉重度曲张,有破裂出血的危险,应慎行栓塞; 严重的肝动脉门静脉瘘或肝动脉肝静脉瘘,瘘口不能有效封堵不宜行栓塞; 胆管癌栓,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伴明显黄疸; 白细胞3109/L; 全身已发生广泛转移; 全身
8、情况衰竭者。 2.3 下述病理类型肝癌 TACE 效果差,不宜行 TACE 治疗 弥漫型少血供型肝癌; 胆管细胞型肝癌; 细胞分化属低分化或未分化型肝细胞肝癌; 硬化型肝癌。 对于肿瘤数目少于 35 个的病例,可以进行微波、射频及氩氦刀消融治疗。 3 术前准备 DB13/T 1283.82010 2 3.1 病人和医师的准备 手术前 1 天做好碘过敏试验; 术前做心、肝、肾功能检查;术前查甲胎球蛋白、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 穿刺部位备皮; 手术前 6 小时禁食; 术前仔细阅读病例,观察病人一般情况,对影像学的检查,如 CT 或 MRI 等检查要详细查对,向病人简单介绍手术过程,争取患者合作;
9、术前应明确诊断,最好做出病理类型诊断; 术前与病人或家属进行谈话,然后签定介入知情同意书。 3.2 导管室应配备的设施 具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功能 X 线机,高压注射器; 导管室备好吸氧、吸痰设备及抢救药品; 建立静脉通道,便于术中用药及抢救; 有心脏病的患者,要进行心电监护。 3.3 介入器械的准备 穿刺针一般选用 7 cm 长,18 G 薄壁穿刺针; 导管鞘、 导管、 导丝:一般选用 56 导管鞘, 配以 45 导管和 0.035 或 0. 038 inch(1 inch 2.54 cm)的导丝、交换导丝等; 肝动脉插管一般选择肝动脉( RH)导管,根据具体患者的血管解剖和操作者的习惯,可灵
10、活选用其他形状和规格的导管。超选择插管困难者,宜选用同轴微导管。 4 操作程序 动脉穿刺插管一般选择股动脉(下入路),如果下入路不宜穿刺或插管困难者,可选择腋动脉或锁骨下动脉(上入路)。股动脉穿刺点一般选择腹股沟韧带下 1015 mm,股动脉搏动明显处。穿刺点消毒、铺巾,逐层麻醉,采用 Seldinger 穿刺技术,穿刺成功后,经导丝引入导管,电视监视下,行选择性腹腔动脉和/或肠系膜上动脉插管。 选择性腹腔动脉和/或肠系膜上动脉插管成功后,常规行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对比剂总量 2530 ml,注射速度 45 ml/s,采集时间 15 秒以上,可使肝内病灶得到充分的对比剂充盈,门静脉得以
11、清晰显示,对于肝叶肝段超选择插管时,对比剂总量适当减少,注射速度及采集时间适当缩短。 造影完毕后,认真分析造影表现,了解肿瘤的供血特点,判断有无异常的肝动脉 门静脉和(或)肝动脉 肝静脉分流,以及门静脉癌栓的情况;并根据肿瘤染色情况,判断是否有肝外寄生血管供血的可能,从而根据肿瘤所在部位行其它血管造影,以期完全觅到肿瘤的所有供血来源。 经导管化疗栓塞根据造影结果,选择栓塞材料的种类并估计栓塞剂的用量,先行经导管化疗药物灌注,然后借助超滑导丝引导行超选择插管,尽量将导管尖端置于肿瘤的供血动脉。如有多支供血动脉,应分别插管,插管到位后,一般选用超液化碘油作为栓塞剂,与化疗药物混合,在电视监视下行栓
12、塞治疗。碘油的用量和分配应根据肿瘤的大小、血供情况、肿瘤供血动脉的多少灵活掌握。 肝段、肝亚段及亚亚段栓塞术一般借助于同轴微导管行超选择性肝段、肝亚段、甚至亚亚段肝动脉插管,加压注入碘油,碘油可经末梢动脉、静脉瘘或动、门脉间的潜在吻合,达到同时栓塞肝动脉DB13/T 1283.82010 3 和末梢门静脉的双重栓塞目的。在小肝癌的介入性放射学治疗中,应积极推广此项技术。 栓塞完毕后,行肝动脉造影,了解肝动脉阻断情况。栓塞结束,使用生理盐水将滞留于导管内的碘油冲洗干净,方可拔管。穿刺点压迫止血 1015 分钟,观察无出血后,局部加压包扎。最后术者写出介入性放射学治疗的手术记录报告单。 5 术中、
13、术后注意事项 所有穿刺、插管、灌注及栓塞等技术操作均应轻柔,切忌粗暴。 插管前经导管鞘注入适量肝素盐水,并在操作过程中经导管间断注入适量生理盐水,以防导管鞘及导管堵塞。 导管插入后,在造影前常规经导管注入氟美松 10 mg。 灌注化疗前,可经导管注入止吐药。 栓塞前,应行间接门静脉造影,了解门静脉情况。如果门静脉主干完全阻塞,不宜再行栓塞治疗。 应在电视密切监视下,缓慢注入碘油,并注意碘油的流向和肿块的碘油聚集情况,避免异位栓塞。若碘油在血管内流动很慢,应暂停注入,缓慢推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待血管内碘油消失后再注入碘油,若注入肝素生理盐水,仍不能使碘油前行时,应将血管内碘油回抽入注射器内。切忌
14、强行注射,碘油如有返流和血管持续铸型,应停止注射。 化疗、栓塞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病人反应,如患者述疼痛明显,可经导管注入少量 2的利多卡因,再行栓塞治疗。如病人反应比较重或感觉难以忍受,应立即停止操作。 患者心功能不全者,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化疗、栓塞。 术后病人平卧 24 小时,穿刺肢体止动,并注意观察穿刺肢体末端动脉搏动情况。 术后应适当输液、止吐治疗。 术后注意肝、肾功能的变化,积极保肝、支持治疗。 术后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对症处理栓塞后综合征。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并予积极处理。 6 化疗、栓塞方法的相关技术要求、应用范围 6.1 经导管肝动脉灌注
15、化疗(TAI) 一般不必行超选择插管,将导管头端置于肝总动脉即可,或将导管头放在腹腔干,部分化疗药经门静脉循环回流入肝,对于有门静脉参与供血者,可起到门静脉灌注化疗的作用。 TAI 一般采用多种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常用的有 5 氟尿嘧啶、丝裂霉素 、阿霉素类、顺铂等。灌注化疗可以采用 1 次性冲击法或者导管留置灌注法,前者方法简便,应用较多。但由于肝癌对化疗药物不太敏感及其本身的毒副作用,一般不主张单纯使用 TAI,在临床应用中,常与 TAE 等技术联合应用。 6.2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的介入性放射学治疗 经过几次介入性放射学治疗后,肝动脉可能发生狭窄或闭塞,肝侧枝血管形成,有两种情
16、况: 肝内侧支循环:有肝叶内及肝叶间两种,前者表现为丰富的网状血管连通闭塞的肝动脉分支,而后者则表现为邻近肝叶的动脉增粗经原来叶间动脉的侧支供养病灶或肿瘤直接从邻近肝叶动脉分支获得供养。 DB13/T 1283.82010 4 肝外侧支循环: 腹腔动脉系统,如胃十二指肠动脉、肝总动脉、网膜动脉、胃左或右动脉、胰背动脉等。 左、右膈下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系统,常见经下胰十二指肠动脉、上胰十二指肠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固有动脉,此即为经胰弓动脉供养,常见于肝总动脉闭塞。 其他:如肋间动脉、右肾动脉、肾上腺动脉等。此外中结肠动脉供养也有报道。 要仔细寻找病灶周围的供血动脉,根据肝动脉造影表现,判明
17、了肿瘤供血动脉后,借助于超滑导丝引导行超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插管,使导管尖端避开正常血管,插管困难者,可使用同轴微导管技术。 6.3 栓赛剂的选择: 6.3.1 碘油: 是理想的栓塞剂,可较长时间选择性滞留在癌组织内。使用前与化疗药物混合,可作为化疗药物的载体,使化疗药物在肿瘤内缓慢释放,从而延长了化疗药物的作用时间。由于碘油可选择性滞留在肿瘤内,所以碘油充填肿瘤后能反映肿瘤的大小和形态变化,并能发现一般影像检查难以发现的小病灶,准确地判断肿瘤的分布范围,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常用的碘油有国产的 40碘化油和进口的超液化碘油,后者黏度较低,易于注射,而且并发症相对较少,目前常规应用。
18、6.3.2 明胶海绵: 是一种中期栓塞剂,较常用,现已有不同直径的明胶海绵颗粒成品上市,使用方便,可与碘油联合应用。对于伴有动静脉分流的肝癌,可以应用块状明胶海绵,使用前将其剪成 12 mm3大小的颗粒,与对比剂混合注入。 6.3.3 无水乙醇: 是一种永久性液体栓塞剂, 注入血管后可引起血管内膜损伤, 而致肿瘤凝固性坏死, 永久闭塞血管,不易形成侧支循环。无水乙醇一般用于经皮穿刺瘤内注射。随着介入器具的不断改进和导管技术的不断进步,无水乙醇可用作血管内永久性栓塞剂,在栓塞前务必确保导管位于肿瘤血管内。一般将其与碘化油混合使用,两者的比例为1113之间,在透视观察下缓慢注入,以免正常肝组织的损
19、伤。对于弥漫低流量动静脉分流,可以单纯应用无水乙醇动脉注射,剂量为23 ml。 6.3.4 不锈钢螺圈: 不能栓塞肿瘤内微小血管,一般不单独使用。可用于动静脉瘘口的封堵,或在碘油栓塞前,用于栓塞无法避开的胃十二指肠动脉或其他肝 胃动脉,从而避免因碘油可能误栓而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 6.3.5 其他栓剂: 携带化疗药物的各种缓释微球,放射性微球, 聚乙烯醇等,可作为碘油的补充,尝试使用。 7 肝癌并发症的栓塞 7.1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 若门脉主干被瘤栓完全阻塞,需视肝门附近有无较丰富侧支循环、瘤体占肝脏体积百分比、肝功能状况及有无严重食管静脉曲张等酌定。若有较丰富侧支血管,肝功能 ChildB
20、级以上者,可进行栓塞。超液化碘油用量一般不超过 10 ml,否则易引起肝功能衰竭。 DB13/T 1283.82010 5 对于合并门静脉右支或左支癌栓,处理原则同门脉主干。可进行栓塞。 7.2 肝动脉合并门静脉瘘和/或肝动脉肝静脉瘘 可先用明胶海绵或不锈钢圈堵塞瘘口,超选择插管再注入碘油,或将适量明胶海绵颗粒和/或少量无水乙醇与碘化油混合,然后缓慢注入。 7.3 肝癌伴下腔静脉癌栓 处理此类肝癌,视下腔静脉阻塞情况而定,若血管腔狭窄50,则按常规化疗、栓塞。若血管腔狭窄50,则应于狭窄部位置放金属内支架,保持下腔静脉的畅通,同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8 经皮穿刺肝总动脉导管药盒系统置入术 肝
21、脏巨大肿瘤,肿瘤体积大于整肝体积的 70以上;弥漫型肝癌;少血供肝癌;弥漫转移性肝癌;其他不适于 TAE 者。一般不用于肝脏单发结节状或肿块型肝癌。一旦置入此系统,由于其占据了插管通道,所以不便再行 TAE 治疗。另外,如果置入导管堵塞或移位,此系统便失去了作用。所以,术前应慎重考虑。 操作技术,一般选择左锁骨下动脉插管,也可选择股动脉穿刺插管。穿刺成功后,常规行腹腔干或肝总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决定置入系统导管尖端的位置,一般将其置入肝总动脉。造影后,经造影管引入交换导丝,撤回造影管,沿交换导丝导入灌注药盒导管,到位后,回撤导丝,试注射少量对比剂,观察并调整导管尖端位置,然后将导管末端与置
22、入泵连接,最后将泵埋置于皮下,缝合包扎。 置入导管尖端位置正确后,方可将其与药泵连接,并注意在操作过程中避免置入的导管移位。为了保持置入导管通畅,应定期(2 周左右)向药泵内注入适量肝素水。每次经药泵注药化疗栓塞前后,均应用肝素水冲洗药泵。 9 TACE 重复治疗 为使肝癌组织完全坏死,重复治疗是必要的。2 次 TACE 治疗间隔的时间应根据肿瘤缩小的情况、碘油聚积的情况、肿瘤血管的变化,以及临床情况等综合判断。一般认为首次和第 2 次 TACE 的间隔时间以不超过 1 个月为宜。如肿块明显缩小,碘油聚积良好,无明显新生血管形成,可适当延长间隔时间,定期复查 CT。如重复 23 次 TACE
23、均未见肿块增大和新病灶发生,肿瘤血管明显减少或消失,碘油均匀聚积,甲胎球蛋白持续阴性,可认为已达 TACE 临床治愈,近期不必再行重复治疗,注意随访观察即可。 10 肝癌术后预防性栓塞法肝癌:肝肿瘤术后的预防性 肝癌术后复发率可达 60以上,即使小肝癌术后复发亦达 40左右,目前肝癌术后预防性介入化疗已成为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首选治疗方法。 肝癌术后化疗时间在 2 个月之内进行。 对手术后有残存肝癌病灶, (肿瘤5 cm、多发结节、血管侵犯)应进行常规的化疗栓塞。 对手术后无残存肝癌病灶,目前常规给予小于 5 ml 超液化碘油,栓塞造影上不能发现的微小肿瘤,同时灌注少量化疗药。防止肿瘤的复发。 对
24、手术后无残存肝癌病灶者, 复查时间一般在 34 个月进行,根据病变情况决定下一次介入的时间,注意不要过度治疗。 DB13/T 1283.82010 6 11 化疗栓塞合并症的预防与处理 栓塞后综合征 轻微反应可不予处理,如有严重的腹痛、发热(38.5)、呕吐等,应予对症处理。 穿刺部位血肿 如有活动出血者,必须立即再次压迫止血、加压包扎、固定。血肿无活动出血者,可行局部理疗促进吸收。如血肿较大压迫动脉,应切开引流,清除积血。 远端肢体动脉血栓形成应争取血管造影,溶栓治疗。 动脉内膜损伤、剥离:注意操作轻柔,切忌粗暴,不宜在肝动脉内反复长时间试插。 动脉穿破、假性动脉瘤形成 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对比
25、剂外溢,应立即后撤导管,留置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的变化,必要时可行穿破处栓塞治疗。如破口较大,应急诊手术处理。 继发感染或肝脓肿形成 应注意严格的无菌操作,术后如有感染征象,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脓肿局限化以后,可穿刺引流。 肝功能减退或衰竭 栓塞后多数病人有一过性肝功能异常,大多于 310 天内恢复至栓塞前水平,可给予维生素、蛋白等保肝治疗。栓塞前间接门静脉造影如发现门脉主干完全阻塞,而又无侧支形成者,应避免行栓塞治疗,以免肝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无法恢复者,条件许可情况下,可行肝移植治疗。 肝癌破裂出血 一旦发生,应扩充血容量,积极给予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在血压稳定的情况下,可行急诊肝动
26、脉栓塞止血。栓塞剂一般选择明胶海绵,使用时将其剪成 12 mm 大小的颗粒,与对比剂混合注入。 食管、胃底出血 TAE 术后止吐、抗酸、保护胃黏膜、护肝治疗可预防或减少食管、胃底出血的发生。在肝癌栓塞治疗前,应仔细观察分析造影表现,判断有无变异的肝 胃动脉。栓塞时应密切观察碘油的流向,避开变异的肝 胃血管,可预防因误栓而致的消化道出血。如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致的出血,可行内镜下硬化治疗;效果不佳者可经自发性脾 肾或胃 肾分流道途径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此法安全可靠,效果满意,为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较理想的方法。如此法仍无效,可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 TIPSS)治
27、疗。 胆囊动脉栓塞 应仔细观察胆囊动脉的起源,术中注意观察有无碘化油进入胆囊动脉,如果胆囊壁显影,应调整导管位置,禁用明胶海绵粉末,以免造成胆囊穿孔。一旦胆囊梗塞发生,应行积极的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应手术切除胆囊。 胰腺的损害 为栓塞物流入胰腺的供血动脉所致,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胰腺功能受损,严重者可表现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此并发症少见,但一旦发生,预后不良,应积极预防。 TAE 时避免误栓胰腺供血动脉。坏死性胰腺炎发生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脾梗死、脾脓肿形成 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中避免明胶海绵等栓塞剂流入脾动脉。脾梗死发生后,应对症治疗,如有脾脓肿形成应使用大量抗生素,必要时穿刺引流或手
28、术治疗。 脊髓损伤 较罕见,在行下位肋间动脉造影时,应仔细观察有无脊髓动脉显影,不应盲目栓塞。脊髓损伤一旦发生,应及时行扩血管、脱水、改善微循环及神经营养治疗。 肺梗死 多因栓塞剂经肝动脉 肝静脉瘘流入右心,从而栓塞肺动脉所致。 TAE 时对存在肝动脉 肝静脉瘘者,应先用明胶海绵或不锈钢圈堵塞瘘口,再行栓塞。或用球囊导管暂时阻断肝静脉再行栓塞,可预防肺梗死的发生。 其他少见的并发症还有腹水、胸腔积液、膈下脓肿、肾梗塞等,应予注意。 12 疗效的判定 12.1 疗效判定的检查手段 DB13/T 1283.82010 7 肝动脉 TACE 的效果,常以肿瘤的大小、肿块内碘油聚积情况、肿瘤血管的变化
29、以及病人的生存率来评价。对于原发性肝癌,甲胎球蛋白也是重要的疗效评价指标。 CT 检查 CT 不但能观察病变大小的变化以及碘油的聚积情况, 而且螺旋 CT 双期或三期增强扫描还可观察残留肿瘤组织的血供变化以及观察门脉癌栓的变化,所以 TACE 术后 34 周 CT 扫描应列为常规。 超声检查 该检查可观察肿瘤大小改变情况。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也可观察介入性放射学治疗后肿瘤的血流变化,但无法观察肿块的碘油聚积情况。 MRI 检查 MRI 不仅能观察肿瘤的大小,而且成像不受碘油的影响,可很好地显示介入性放射学治疗后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 DSA 检查 可显示肿瘤血管的变化,动态观察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
30、的情况,为重复 TAE 治疗提供充分的直接证据,然而此法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一般应首选 CT 扫描,必要时辅以其他检查方法。 12.2 疗效的评估标准 近期疗效评估 TACE 术后,根据肿瘤大小的改变、碘油的聚积情况、肿瘤血管的变化,以及甲胎球蛋白的变化,将其疗效分为临床治愈或明显好转、好转、稳定、进展或恶化 4 种情况。 临床治愈或明显好转 肿块消失或缩小 75以上,碘油均匀聚积,肿瘤血管完全闭塞或肿瘤边缘仅残留少许肿瘤血管或肿瘤染色,甲胎球蛋白恢复正常。 好转 肿块缩小 3075左右,碘油不均匀聚积,碘油充填面积达肿块面积的 1/2 以上,肿瘤血管明显减少,甲胎球蛋白较术前明显降低。 稳定
31、肿块缩小不足肿块的 30,碘油呈斑片絮状聚积,碘油充填面积不足肿块的 1/2,肿瘤血管无明显减少,甲胎球蛋白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 进展或恶化 肿块增大,碘油呈散在斑点状聚积或无明显碘油聚积,碘油聚积面积不足肿块面积的 1/3,肿瘤血管明显增多,形成新的肝动脉、门静脉瘘或肝动脉、肝静脉瘘,甲胎球蛋白较术前升高。 12.3 TACE 远期疗效的评估: 评估指标除了上述肿瘤的大小、碘油的聚积情况、肿瘤血管的变化及甲胎球蛋白的变化外,生存率是一项较好的评价指标,常用的生存率指标有 1、3、5 年累计生存率,也可使用中位生存率指标。 13 肝癌的综合治疗: 目前,对于肝癌的治疗,除采用常规的导管介入性
32、放射学治疗外,根据肿瘤的血供及病理类型,还应配合其它方法如:射频、微波、氩氦刀消融、 CT 引导下的硬化治疗、经导管的基因靶向治疗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肝癌治疗的更好疗效。 DB13/T 1283.82010 8 参 考 文 献 1中华医学会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会介入放射学组,肝癌介入治疗规范化条例(草案) 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8 87891. 2王建华,王小林,颜志平,等.腹部介入放射学 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 年:5572. 3杨建勇,陈伟,主编.介入放射学临床实践 M.科学出版社.2002 年 4 月.133138. 4李彦豪主编.实用临床介入诊疗学图
33、谱 M.科学出版社.2007:300345. 5田建明,王飞,叶华,等.肝癌的动脉供血分型研究:规则型、变异型、寄生型供血 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7,16:4043. 6王景斌,李彩霞,张春芝,等.肝合并动-静脉瘘的 CT 征象与肝动脉造影对照分析 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402404. 7崔进国,冯艳姣,张书田,等.节段性狭窄闭塞 Budd-Chiari 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6,30:611614. 8程红岩,陈栋,徐爱民,等.肝癌术后复发的血管造影、介入治疗及原因的探讨 J.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9,15:197200. 9王平瑜,欧阳贞红,杨家和,
34、等.介入治疗时机的选择在肝癌切除术后预防复发的研究 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2,9:8284. 10吕明德,杨建勇,主编.腹部外科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1杨建勇,陈伟,主编.介入放射学临床实践(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02. 12刘倩,王文奇,主编.肝癌(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3Bilbao JI,Pueyo JC,Longo JM, et al.Interventional therapentic techniques in Budd-Chiari syndrome.Cardiovasc InterventJ.Radiol,1
35、997,20:112116. 14Furui S,Sawada S,Irie T, et al. Hepatic inferior vena cava obstruction : treatment of two types with giantureo expandable metallic stentsJ.Radiology, 1990, 176:655658. 15Nakamura H,Mitani T,Murakami T,et al.Fiver-year survival after transcatheter chemoemboliz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36、 carcinoma.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J. 1994;33(suppl):S 89S92. 16Uchida H,Ohishi H,Matsuo N,et al.Transcatheter hepatic segmental arterial embolization using Lipiodol mixed with an anticancer drug and Gelfoam particle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Cardio-vasc InterventJ . Radiol 1990;13:140145.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