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2,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着重把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与基本规律,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不断增强思维能力。,3,教学要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物质决定意识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思维能力,第一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第一节 世
2、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神话世界观,宗教世界观,哲学世界观,(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 维 和 存 的 关 系 问 题,思维和存在的 同一性问题,唯物主义,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德谟克利特,主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黑格尔,凡以知,人之性;可以知,物之理也。,可知论代表,荀子,休谟(
3、1711-1776),不可知论代表,康德(1724-1804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主张社会 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主张社会 意识决定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辩证法,形而上学,坚持联系发 展矛盾的观点,坚持孤立的 静止的观点,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世 界 物 质 的
4、 统 一 性,多元论,主观精神,唯物主义一元论,客观精神,精神,唯心主义一元论,物质,精神,二元论,物质,精神世界,物质世界,客观知识世界,1.物质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探寻宇宙之砖,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大体上分成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各自都有哪些特征?从人类认识史的角度,谈一谈你对物质认识过程的理解?,朴 素 唯 物 主 义 物 质 观,德谟克利特,物质 = 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牛顿,物质 = 原子,“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
5、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 克 思 主 义 物 质 观,物质 = 客观实在性,朴素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物质观,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原子,物质=客观实在性,个性,部分共性,共性,物质概念的立体审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一、自
6、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罗马教皇可以烧死布鲁诺,但它永远烧不死“日心说”。,规律及其客观性,(三)物质的存在形态,运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德谟克利特,“一切皆变,无物常驻”。,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
7、(王夫之),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属性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运动是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对立统一。,把握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意义。,2.时间和空间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古人对时间、空间的探索,“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过去、现在、将来为世,八方上下为界。”,尸子,佛教,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墨子,过去,现在,将来,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时间和空间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关系,古人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事不竭。”,1/2,1/4,1/8,时间和空间绝
8、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欧几里德几何学,广义狭义相对论,物质、运动、时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指出:当物体的运动接近光速时,会出现“钟慢”、“尺缩”效应。广义相对论则进一步揭示出,时空曲率与引力场、质量密度之间的关系:物质的质量越大,分布越密,引力场越强,则时空越弯曲。,(一)物质决定意识,狼孩卡玛拉,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 所具有的反 应特性到低 等生物的刺 激感应性,由低等生 物的刺激感 应性到高等 动物的感 觉和心理,由高等动 物的感觉和 理到人类 的意识,意识形成过程的三个发展阶段,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
9、,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类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古人类使用工具进行劳动,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 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语言 文字,条件 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意识是物质世 界的主观映象,“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
10、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37,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作用的表现,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F=GM1M2/R2,想象,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动和生理活动作用,苏武牧羊,41,(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二者的 关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42,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
11、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43,主体选择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一)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体现 1、意识统一于物质 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 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
12、客观规律为前提。,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物 质性的 表现,2、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第二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一)事物的普遍联系,“猫羊可相及”,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多样性,(二)事物的变化发展,变化:运动的多样性,运动:变动不居,发展:新事物的不断产生,旧事物的不断灭亡,新事物: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个伟
13、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现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存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之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52,五 大 范 畴,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内容和形式,(三)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间的内在逻辑,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Why?,How?,Where?,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
14、核心,(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属性,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统一属性,斗争性,同一性,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相互差异,相互排斥,相互克服,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它矛盾双方能够在同一个机体内相互依存; 第二,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内容之一, 它使矛盾的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
15、自身的因素,从而得到发展,达到共存共赢; 第三,同一性规定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的基本趋势.,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发展,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髙、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内含,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共性、绝对性、无条件性,矛盾存在于一
16、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着的特殊性:矛盾的个性、相对性、有条件性,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 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世界上决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莱布尼茨,2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又贯穿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共性统摄着个性。,“白马非马”吗?,公孙龙,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三、量变质
17、变规律,1、质、量、度,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就在于人是有语言、能思维、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的高等动物。,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事物度两端的界限叫关节点或临界点。,2、量变、质变的含义,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量变的两种情形,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 顺序和结构方式上的变化,甲醚分子结构式,乙醇分子结构式,质变 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
18、一种质态的飞跃。,马克思著资本论用了40年,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司马迁著史记用了15年,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用了20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五四”运动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民主革命总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五四运动,四、否定之否定规律,在生物有机体中,遗传是肯定方面,变异则是否定方面;同化是肯定方面,异化则是否定方面。,1. 肯定和否定的含义,
19、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在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成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法在对现在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同时也包含着对现在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在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2 .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发展,否定,邓世昌,岳 飞,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经历无数次大风大浪,却一直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着伟大民族的生机和活力,其中就有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起作用。,第三,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持其积极因素。,爱因斯坦相对论对牛顿力学的否定就是既克服
20、又保留。,运动是相对的, 时空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时空也是相对的。,3.否定之否定,肯 定,否 定,否定之否定,一般公式:,麦 粒,麦 粒,植 株,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麦 粒,事物发展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显示了事物自我发展的辩证性质,是真正的、自然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否定,是在更高阶段上重新达到原来的出发点的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和迂回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77,否定之否定的方法论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
21、科学的态度。,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把握事物的总趋势,正确对待前进与曲折。,要具体分析事物的发展过程,合理地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78,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唯物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主观辩证法,辩证法,客观辩证法,(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是其核心
22、内容。 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具有批判的、革命的精神。恩格斯指出,在辩证哲学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81,(三)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毛泽东指出:“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论,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分析与综合,逻辑与历史,83,三、学习唯物辩证法,增强思维能力,不断增强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