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考研政治应试经典资料(根据2018版教材编写) 《马原》第一章 唯物论.pdf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372711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93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考研政治应试经典资料(根据2018版教材编写) 《马原》第一章 唯物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年考研政治应试经典资料(根据2018版教材编写) 《马原》第一章 唯物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年考研政治应试经典资料(根据2018版教材编写) 《马原》第一章 唯物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年考研政治应试经典资料(根据2018版教材编写) 《马原》第一章 唯物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年考研政治应试经典资料(根据2018版教材编写) 《马原》第一章 唯物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第一节 哲学及其基本派别 一、哲学的基本含义 1.世界观的含义 世界观也称宇宙观,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由于整个世界分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因此世界观也就是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或叫思维)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贯彻和体现在人生领域,就是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目标和意义等问题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和根本态度。 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为:一方面,世界观包括并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另一方面,人生观是一定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

2、表现。 世界观还包括价值观。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决定价值观;反过来,人生观反映并体现人生观,人生观反映并体现价值观。 2.方法论的含义 哲学上的方法论就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普遍的方法的学问和理论。 从总体上说,哲学方法论可以归结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根本对立的方法。 世界观和方法论既相互区别又辩证统一,一般而言,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方法论是世界观的具体体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表现出什么样的世界观,离开世界观的方法论和不表现为方法论的世界观都是不存在的。 3.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由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并体现世界观,因此,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 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在于: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往往是零乱的、不系统的、不自觉的,缺乏理论的论证和严密的逻辑;哲学则是经过系统总结并上升为具有严密理论逻辑体系的世界观。 二、哲学的研究对象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因此,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目的是获得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哲学与具体科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是一般和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和特殊、指导和基础的关系。一方面,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要以各门具体科学

4、提供的材料为基础,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哲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把哲学作为自己的思想工具,或者说,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一般方法论,对各门具体科学起着普遍指导作用。正确理解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哲学 2 “无用论”和“取消论”,借口哲学和科学不同而否定哲学,即认为哲学没什么用处,可以取消哲学,或用科学代替哲学,把哲学当作是科学的奴仆,或贬低哲学,企图否认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具有普遍指导作用;二是夸大哲学作用的“代替论”,把哲学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或者认为“哲学是科学之

5、母”,企图用哲学囊括和代替具体科学。以上两种倾向都割裂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联系,因而是错误的。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且必须做出回答的问题。从哲学上看,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产生意识以来,世界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两大类现象和人类的两大类活动,都涉及思维和存在(也叫精神和物质、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它们构成了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他 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

6、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这里所说的思维,就是指精神、意识等主观世界的东西,存在是指客观物质世界,所以,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表述为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主观与客观、心与物、本源和派生、第一性和第二性关系等问题,这些不同的说法,所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又包括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本体论问题。 它说的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

7、为先有思维、后有存在(或者说思维在先、存在在后),即思维是本源、存在是派生,思维是第一性、存在是第二性的,就是唯心主义;凡是认为先有存在、后有思维(或者说物质在先,思维在后),即存在是本源、思维是派生,存在是第一性、思维是第二性,就是唯物主义。 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一切哲学家或哲学流派,不是属于唯物主义就是属于唯心主义,除此之外不存在第三种真正独立的第三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原则。 哲学的党性(也叫党派性)就是其派别性,对此,列宁指出:哲学“是有党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其实质来说,是两个斗争着的党派。”在阶级社会中,哲学的党性则表现为阶级性,也就是说,唯

8、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斗争,归根到底表现着不同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反映着不同阶级的利益。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认识论问题。它说的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或者说统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凡是认为思维能够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就是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这在哲学上属于可知论。 对于可知论来说,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根本不可认识之物。 凡是认为思维不能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就是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这在哲学上属于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把思维和存在绝对对立起来,认为思维和存在不具有统一性,思维不能认识现实世界,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它的基本倾向是唯心

9、主义的。 3.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就在于: 第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的问题。 哲学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研究的任务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都是在处理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活动,因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最普遍、最根本的问题。 第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构建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础和根本出发点,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与基础。 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者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才能在实践中认识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第三,

10、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回答,不仅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根据第一方面问题的回答);而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根据第二方面问题的回答)。 第四,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问题。 对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则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一切哲学派别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主义,因此,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也就一直存在着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斗争。 四、哲学的基本派别 3 4 (一)一元论和二元论 对于世界

11、本原问题,不同的哲学派别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形成了一元论、二元论和多元论的对立。 一元论坚持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万事万物有着共同的本原。其中,认为这个共同的本原是思维,即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主张世界统一于精神,属于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共同本原是物质,即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物质的产物和表现,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属于唯物主义一元论。由于一切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因此,在一元论中存在着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和斗争。 哲学上的二元论和多元论根本否认世界的统一性。二元论认为,世界有着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两个本原。 例如,法国的笛卡尔认

12、为,世界有两个本原,即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平行发展,既不是物质派生精神,也不是精神派生物质,只有上帝才能把两个“本原”或“实体”联系起来。二元论并不是独立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第三派别,而是摇摆于哲学两大派别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观点,它最最终还会滑向唯心主义。多元论认为,世界有着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两个以上的本原。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对于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谁是世界的本原,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即唯心

13、派,又译作理念论,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或精神第一性,物质或存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和精神的产物或表现,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是错误的,是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它也是人类认识之树生长出来的观念形态,有其现实的生长点,因此对其要采取科学批判的态度。 唯心主义的共同本质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它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一是主观唯心主义;二是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认为人的主观意识(包括心灵、感觉、观念、意志、经验、思想、精神、意志等)决定客观世界,把精神或意识等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这个主观精神的产物。主观唯

14、心主义在现实中的通常表现形式是“唯意志论”,极端表现形式是“唯我论”。 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英国的大主教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康德认为“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奥地利马赫认为“物是感觉的复合”;法国的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我国的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王阳明认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陆九渊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慧能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心动”和“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等。以上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完全颠倒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因而也就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15、因此其理论体系是错误的。 客观唯心主义: 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是先于物质世界、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存在物,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则是其产物、表现或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客观唯心主义往往承认某种创世说,迷信上帝、鬼神和宗教,其极端形式是“宿命论”,因此可以说,客观唯心主义是宗教的一种比较精致的形式,而宗教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一种粗俗化的形式。 例如,柏拉图提出“理念世界”说,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黑格尔提出了“绝对精神”说,认为物质世界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的产物,“绝对精神”自我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我国北宋的理学家程颐认

16、为“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把“理”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理是创造万事万物的根源;朱喜则认为在宇宙形成之前,理就独立存在着,精神性的“理”产生了物 5 质性的“气”,因此他说:“理在气先”,“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在这里。”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的共同本质是坚持从物质到精神的唯物主义哲学路线,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即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对物质的反映。 从古至今,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即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

17、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唯物主义的最高、最科学的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亦称“自发的唯物主义”, 是把某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世界本原的原始唯物主义。它肯定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主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认为世界是由某种或几种“原初”物质演化发展而来,从而把一种或几种“原初物质”或“太初物质”当作世界的本原,万物由它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它。 例如,哲学创始人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宇宙太初是没有限制的,“无限”是万物由之产生又复归于斯的宇宙“始基”,“无限”不生不灭、无穷无尽、无边无际,处于永恒的运动中;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18、的“原子论”认为,物质世界由“原子”和“空虚”组成;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不断燃烧永不熄灭的火,“火生于土之死,气生于火之死, 水生于气之死,土生于土之死”,“万物等换为火,火又等换为万物”。我国的管子水地篇中说,水是万物之本原,“水者,何也,万物之本也”;老子通过道的运动来解释万物的生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说认为,阴阳两种相反对立的气是天地万物的泉源;八卦说认为,以天(乾)地(坤)雷(震)风(巽)水(坎)火(离)山(艮)泽(兑)为世界的本原;元气说认为,精气是大千世界的本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妻合气,子自生矣”;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是

19、构成宇宙万物的基础。在以上古典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中,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是其最高成就。 恩格斯曾指出,朴素唯物主义“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它在自己的萌芽时期就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作是不言而喻的,并且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优点在于:第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凭着直观或“天才的直觉”,对世界追根溯源,这种探究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第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用某一种或几种物质作为本原来解释世界,具有合理性和进步性。 它从具体的物质形态出发去说明世界,而不是用精神的因素去解释世界,在总体上

20、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向;第三,古典朴素唯物主义是和古代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含有辩证法的科学成分;第四,古典朴素唯物主义这种原始的、朴素的世界观,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反对宗教迷信和唯心主义做出了一定贡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它仅凭古典朴素唯物主义者“天才想象”和直观猜测,缺乏科学的论证,不可避免地带有表面的、肤浅的的特点;第二,它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实物,从而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这就混淆了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没有揭示物质的真正本质,因此对世界物质性的理解和把握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第三,它还带有形而上学的杂质,很难科学解

21、释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性及其内在的差别性,更无法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亦称“机械唯物主义”或“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以近代科学为基础,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微观结构层次原子。 其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由于原子的当时科学认识已经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据此提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原子作为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宇宙之砖”,物质就是原子;第二,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相互转化;第三,原子的“三大属性”(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属性。 6 例如,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力图以机械运动原理解释人的情感、欲望,不仅把人比做机器,而且认为国家是一部

22、人造的机器人。伽桑狄认为“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其他诸如牛顿的“光的微粒说”;道尔顿的“化学原子论”等,都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典型代表。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能正确理解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关系,因而经不住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其主要缺陷为:第一,机械性。把“物质”等同于科学发现的物质结构层次原子,并把原子看是构成万物的最小单位,并力图用机械运动的力学来解释一切,把世界万物的运动都理解为或归结为机械运动。 第二,形而上学性。 混淆了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关系,同时,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

23、,看不到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第三,不彻底性。它对社会历史的解释仍然没有摆脱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束缚,不能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出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分裂,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是一种不彻底的唯物主义(或者叫“半截子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所有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是总和的抽象。 它是唯物主义发展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也是迄今为止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马克思称之为“现代唯物主义”、“科学的唯物主义”

24、。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对物质世界直观、消极的理解,强调从能动的实践出发去把握客观世界的意义,为唯物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 它发扬了唯物主义的基本传统,认为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第一次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成为彻底科学的辩证法,从而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同时,它还把唯物主义推广到历史领域,在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使得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或者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成

25、为了完备的唯物主义,从而把唯物主义推进到最先进的形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把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历史观中清除出去。这样一来,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和历史观得以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了十分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对于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可知论 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我们的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例如,费尔巴哈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思想是第二性的,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思维、意识是客观物质的反映。”我国的荀子认为:“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 2

26、.不可知论 认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即我们的思维不能认识存在或不能完全认识存在的。 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是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休谟认为,感觉是人的认识的唯一对象,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至于在感觉之外是否还有客观事物存在,这是不可知的,因此他说“心灵是一个舞台,各种知觉在这个舞台上接续不断地相继出现”,“外界对象只是借助于它们所引起的那些知觉才被我们所认识”。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感官感知到的现象,而不能认识现象背后的本质,更不能认识物自体。我国的庄子不仅提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而且还提出“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 在哲学史

27、上,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一切唯物主义哲学家和彻底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对思维和存在 7 是否具有无同一性问题做了肯定的回答,他们在认识论上属于可知论。 但是,也有一些哲学家,他们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属于不可知论或怀疑论。 (四)形而上学和辩证法 哲学在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之后,还必须回答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如果是联系和发展的,那么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派别。 1.形而上学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形而上学通常是指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不承认事物的

28、运动和发展,或只承认机械运动和外部因素的作用,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2.辩证法 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中, 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即把世界理解和描绘为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把联系和发展的原因归结为事物自身固有的各种矛盾发展的结果。 辩证法按其形成时间和观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现代唯物辩证法(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古代朴素辩证法: 是辩证法发展第一个历史形态。它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不断变化发展的。 例如,曾被称为“辩证法奠基人之一”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认为,“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29、“人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国的老子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刑,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古代朴素辩证法具有朴素性、直观性。 唯心主义辩证法: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康德的星云假说,也具有辩证法思想)是辩证法发展的第二历史形态。 黑格尔把整个世界看成是有机的统一整体,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提出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的源泉,并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他认为世界的运动源于“绝对精神”的运动。有人说过,聪明的

30、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于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作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的第三种历史形态,也是辩证法发展的高级形态。它的显著特点是抛弃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体系,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科学地结合起来,使辩证法发展到科学阶段,是辩证法历史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是真正彻底的科学的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根据其反映内容,可以划分为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二者关系如下: 分类 客观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 是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是人类认

31、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 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人的思维所特有的离开人的意识和思维而独立存在 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 主要 区别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物质世界本身的联系与发展 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是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因此,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 相互 联系 唯物辩证法包括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 (一)物质范畴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32、对物质的正确理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前提,一切唯物主义都从这一前提出发,把物质范畴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石。 1.物质观的历史演变 唯心主义否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思维,因而没有正确的物质观。旧唯物主义(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尽管已经认识到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历史的局限,都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没有对物质范畴作出科学的解释。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制定出科学的哲学物质范畴,建立起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科学世界观。 2.物质的科学涵义 物质范

33、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的基石。 恩格斯初步概括了物质概念:“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就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0 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根据这一规定, 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

34、在;物质范畴就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同时,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这就表明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继承和汲取了以往唯物主义理解物质存在和物质概念的合理内容,把唯物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科学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从物质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把握和规定物质,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定义的根本特点。物质最本质的规定、物质的唯一特性和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是客观实在

35、性,这就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以及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所以意识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另一种本原。 科学回答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驳了不可知论和怀疑论(包括唯心主义先验论)。 未知世界和已知世界都是客观实在的,物质这一客观实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人们可以通过感觉感知它;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之物,不存在不可认识之物。 科学解决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问题,体现了唯物论和辨证法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认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不仅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的联系,又把 9 别是形而

36、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它们区别开来。从个性中看到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发现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所体现的辩证法。 科学回答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从而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运动和静止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方式是运动。 马克思主义所说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的对立统一,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两个属性。 1.运动和静止的含义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

37、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因此,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 ” 运动的基本形式有: 运动形式 运动结果 机械运动 引起物体位置的变化 物理运动 是物质分子状态的变化 化学运动 物质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的变化 生物运动 生物机体的变化 社会运动 引|起社会有机体的变化 静止也叫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相对稳定状态,具体包括两种状态: (1)事物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 (2)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但物质运动过程中又

38、有某种相对静止,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如下: 内容 运动 静止 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相对稳定状态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绝对性、无条件性 暂时性、相对性、有条件性 区 别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联 系 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绝对运动的同时,也不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

39、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错 误 相对主义诡辩论:片面夸大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例如,克拉底鲁认为:“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形而上学不变论:片面夸大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事物的绝对运动。 例如,汉代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0 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或者说,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 运动是物质的基本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不存在的。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 因

40、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三)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段流逝一去不复返。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性。 2.时间和空间的特点 第一,客观性和普遍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同时,由于物质和物质运动是普遍存在的,作为物质运动形式的时间和空间也是普遍存在的,因而时间和空间又具有普遍性。 第二,

41、有限性和无限性。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即具体物质经历的时间和存在的空间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即整个世界在世界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 。 第三,绝对性和相对性。 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而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又是可变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例如,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场存在的宇宙时空是弯曲的时空,没有引力场的时空是平直的时空;物质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则空的“曲率”就愈大、时间的流逝就愈慢。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则表明,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加,它沿运动方向的长度会缩短,时钟速率会变慢,即发生

42、“尺缩钟慢”效应。这说明,时空与物质运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而具有相对性。 2.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关系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总是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 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因而人们通常把时间和空间联结起来,称之为四维时空。 (四)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的意义 第一,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统一性,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以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第二,物质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它要求我们要看问题,做事情要树立运动的

43、观点,同时要注意把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结合起来看待事物、分析事物。 第三,物质运动的时间具有一维性和有限性,它要求我们要抓住时机,当机立断,以达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结果。 第四,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又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它要求我们要既要立足当前,关注现在,又要树立长远观念和大局意识, 放眼大局,着眼未来。 二、意识及其能动性 实践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实践不但形成了社会存在,而且还创造了意识。意识使世界二重化为 11 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一)实践和世界二重化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

44、观深刻揭示了实践在自然演化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实践的本质、结构和表现形式,为科学把握认识的本质和规律奠定了基础。 1.实践的含义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中外哲学都使用过实践的概念,并作过很多论述。但他们都没有科学地理解人类实践的真正本质,没有看到实践在人类认识和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意义。马克思科学阐明了人类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在“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并鲜明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毛泽东在实践

45、论中也阐释了实践的内涵、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概括地说,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从实践的概念上看,它内在地包含了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实践是只为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它是以人为主体,以世界上任何事物为对象(客体)的现实活动,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实践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一起,共同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特征。实践是由人发动同时又是为了人的活动,它使人与物的关系,由物支配人变成了人支配物,由此确立了人对自然界的主体地位;第二层含义,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46、它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不是人以精神的、观念的方式把握客体,而是以感性事物为对象的现实的物质活动,是人以“感性”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因此,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也就是实践活动的客观实在性)。 2.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也称客观实在性或客观物质性)。实践的这一特征,把它同人的认识活动区别开来。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首先,构成实践活动的主体、客体和手段等诸要素,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是客观的,物质的;其次,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再次,实践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可以把人脑中

47、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 第二,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 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在人的实践活动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实践者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目的决定着实践者的行为。所以,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的活动。 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任何人的活动都离不开与社会的联系。 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一方面,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和水平都是受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和水平又随着一

48、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实践是历史发展着的实践。 3.实践的基本结构 人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客观过程,是实践的主体与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即实践的中介。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12 实践的主体: 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实践主体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时间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 实践客体: 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需要注意的是,实践客体和客观存在的事物不

49、完全等同,客观存在(或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到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能成为实践客体。 实践中介: 是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以下两个子系统: 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语言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进行的现实形式,也是人们社会交往得以进行的中介。正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 实践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补充),其中,实践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也就是说,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说到底是为了获得一定的价值,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 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也存在着价值关系。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主体客体化 :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