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370450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经济法基础》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经济法 基础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 会计专业 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经济法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开拓分析问题的思路,并能运用经济法学的理论和知识,结合有关的法律规定,分析并处理有关的经济法实务问题。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本课程,应注意与其他相关的专业课程相结合,从而加深印象并做到融会贯通。 二、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要求学生掌握经济法中基本知识、原理和基本经济法律制度,熟悉有关经济法律 、法规。提高学生对经济法的本质、作用和经济法实务的认识,用经济法的规律性、原理性和知识性来武装

2、学生,使学生经济法的理论水平和实务水平得到切实提高,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 教学内容结构 结构 授课章节 教学内容摘要 教学方式 课时 讲授 经济法基础理论 第一章 经济法 概述 理论授课 2 经济组织法律制度 第二章 个人独资企业与合 伙企业法律制度 理论授课 4 第三章 公司法律制度 理论授课 2 第四章 合同法 理论授课 2 第五章 市场管理法 理论 授课 2 第六章 工业产权法 理论授课 4 第七章 会计法 理论授课 4 第八章 金融法律制度 理论授课 2 第九章 税收法律制度 理论授课 4 第十章 经济仲裁与诉讼 理论授课 2 小 计 42 四、教学 内容与要求

3、 第一章 经济法 概述 第一节 经济法 及其 调整对象 第二 节 经济法律关系 第二章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第一节企业与企业法 第二节个人独资企业法 第三节合伙企业法 第三章公司法律制度 第一节 公司 法律制度 概述 第二 节 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 节 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 节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清算 第五节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 第四 章 合同法 第一节 合同及合同法概述 第二节 合同的 订 立 第三节 合同的效力 第四节 合同的履行 第五节合同的担保 第六 节 合同的变更、转让及终止 第七 节 违约责任 第五章市场管理法 第一节产品质量法 第二节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三节消费者权益保护

4、法 第六 章 工业产权法 第一节工业产权法概述 第二 节 商标法 第三 节 专利法 第七章会计法 第一节会计法概述 第二节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第三节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金融法律制度 第一节金融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节商业银行法律制度 第三节票据法律制度 第四节保险法律制度 第九章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说受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节我国现行的主要税制 第三节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第十 章 经济仲裁与 诉讼 第一节 经济仲裁 第二节 经济 诉讼 教师在讲授中要围绕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训练学生基本技能,精讲课程的重点、难点,其他的教会学生去自学。教师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质和规

5、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教材的重点。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融会贯通,不仅教会知识,更要 教会方法。讲授课程要不断补充新内容,有选择的介绍目前最新研究成果,以此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智慧,发展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知识信息传递与交换的 “ 立体式 ” 教学局面,切实提高学生经济法的理论水平和实务水平。 五、教学 实 施 (一) 教学时数安排建议 64 课时 (二)教学建议 1 在讲授过程中,要区别主次,突出重点,注重基本理论特别是基础知识的教学 。 2讲授要有一定深度,但教学

6、内容防止过深过难。 3. 要求学生的自学与课堂讲授与结合起来 (三)教材编写建议 1、曲振涛、王福友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经济法。 2、曲振涛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经济法习题集。 六、考核 与评价 (一)目的与功能 考核学生全面系统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掌握重点、难点及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分 析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题量要适当并且难易搭配,包括客观性试题,如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主观性试题,如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等题型。 (二)原则 1.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2. 评价内容全面性的原则。 3.评价方法多样性的原则。 4. 评价过程发展性的原则。 (三)方法建议 本课程课内学时 64 课时,一学期开设。期末考试采取闭卷方式,考试时间为 90分钟。期末考试试题类型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每种类型的考试题有难、中、易的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