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偏差矫正的策略研究 研究 报告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宋河镇小学 一、 课题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弱势群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面对社会的高速变革 ,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问题逐渐显现 .在社会大变革的潮流面前 ,弱势群体子女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的形势 .对弱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子女关爱 ,对这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们给予更多 公平和社会扶持 ,是当今主流社会 不容辞的责任。 宋河镇是京山县 的经济重镇。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观念在不断的进 步,很多家庭因生意失利、下岗、发生事故等诸多
2、的原因造成家庭的变故,使一部分孩子沦为单亲、贫困子女或留守学生。同时,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寄养在亲朋好友家中或干脆寄居在学校。 从我校来 情况 看,留守学生 2005 年有 362 人,占学校总人数的21.65%, 2005 年有 346 人,占学校总人数的 19.8%。贫困学生有 180人,占学校总人数的 10.28%,单亲子女 43 人,父母残疾学生有 25人,弱智 26人,学校弱势群体总数为 620 人,占全校总人数的 35.42%。 2、课题研究的 目的与 意义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 来看,歧视是对儿童最大的隐性伤害。而由于种种原因,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常常在社会上、学校里受到众多的歧视,
3、长此以往不仅会使这些儿童心理偏离正常状态,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也会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此,我校提出了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偏差矫正的策略研究。旨在创设和谐宽松的校园环境,研究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办法,帮助弱势群体子女学生掌握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解决困惑的勇气和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推进素质教育。 三、课题研究的 界定 本课题所涉及的“ 弱势群体子女”指:针对目前社会大环境来讲处于弱势地位的,在我校学习的外来务工子女;本地家庭经济困难、单亲家庭学生;身体有残疾的学生 ;留守学生。 本 课题所涉及的“心里偏差”指:比较轻微而又
4、极其普遍的心理问题,主要与一个人的不良态度、不良习惯、不良行为倾向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就我校弱势群体子女存在心理偏差问题而言,主要指:自卑心理、孤独心理、排斥心理。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论 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埃里克森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 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 “心理社会 “阶段理论。 2、人本论 人本论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二人为代表,重视主观经验感受及自我抉择潜能,更强调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认为不良适应并非个人没有天赋成长倾向,而是由于环境阻碍或自我防卫,致使不能自由发挥
5、个人潜能,或者由于缺乏环境激励,使个人受制于循规生活的保障与无奈,不能从事挑战性选择,以实现自我,所以个人愈能超脱现实的约束,便愈能勇往直前,成为一个成长导向的人。 3、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由班杜拉等的实验研究,证明观察模仿可有效处理病态 恐惧,强调直接改变行为本身,不必重视行为背后的动机与人格特质,只要增进个人与环境互动的技巧,不良的适应行为是可以改进的,且由于人类具有强大学习潜能,所以环境变迁恰好足以导致个体成长。 4、认知论 认知论由艾里斯和贝克二人所发展,强调理性与逻辑思考的重要性,认为良好适应的个体不会因不理性的想法而造成生活上的困扰,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会用“举证谬误”或“选
6、择性萃取信息”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5、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关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的观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关 于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观点,强调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在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6、邓小平的教育理论 关于“三个面向”的论述及有关素质教育的文献。转变学生高分低能现象,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 、课题研究的 目标与 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和加强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心理保健能力,预防和纠正心理偏差,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发展自己,打
7、下“身心俱健”的坚实基础。 2、探索出一套适合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 偏差矫正 的基 本策略。 (二)主要研究内容 1、调查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2、研究学校如何与社会、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保健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3、如何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创设和谐宽松的校园环境,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 五 、研究的 对象与 方法 1、研究对象 宋河镇小学弱势群体家庭学生 2、研究方法 ( 1)课题研究前期,通过文献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观察法及个案
8、分析 方法,界定“弱势群体”的概念,了解弱势群体子女心理特点,分析现状,为下步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 2)课题研究中期,主要通过观察法、个案分析法、实验法、访谈法、对比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通过对弱势群体子女特点分析、成因归因、对子女的影响探索、教育的难点和关键点作用的分析 ,研究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其成长危害,提出初步应对策略。 ( 3)课题研究后期,采用个案分析法、对比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对分析的问题进行总结提炼,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提出解决办法和教育措施。 六、 研究原则 1、 可行性 原则:在制定方案和实验研究过程中,必须切合本校实际,做到既具体
9、明确又便于操作。 2、灵活性原则:在方案实施过程中,针对出现一些难以预计的情况必须能随机 变化,并可适当修改实验方案。 3、客观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要实事求是,要全面搜集材料,掌握更多的事实材料的基础开展研究,保证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的可靠性。 七、 课题研究的 过程 (一)课题研究分五个阶段 1、 2005 年 10 月 -11 月 课题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研究组织;邀请专家学者作教育课题研究的专项学术报告;课题组成员收集资料,订购学习课题研究的专著、 期刊、书籍;确定课题并完成总课题及五项子课题研究方案,为课题研究做好全面准备。 2、 2005 年 12 月 -2006 年 7 月 申报课
10、题阶段。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在课题已取得荆门市教育科学规划办专业委员会同意并立项的基础上,再次向中央教科规划办提出立项申请,以期望获得中央教科院的支持;同时邀请专家开展课题开题论证。 3、 2006 年 9 月 -2008 年 12 月 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各子课题按方案开展研究、记录、整理和分析小学生弱势群体的现状,构想出各种策略;规划出下阶段的研究方案;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前来指导,纠正完善研究思路 、方案。 4、 2009 年 1 月 -12 月 课题 研究第二阶段。 对构想出来的各种策略在有关研究班级进行验证、比较、再尝试;同时,对前段的研究成果及时组织交流。 5、 2010 年 1 月 -
11、6 月 课题整理、总结阶段。各子课题完成实验报告;完成总课题结题报告,汇编课题研究论文集;邀请上级科研部门教育专家进行课题鉴定。考虑结题后的再研究和推广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的过程 1、研究前的调查与分析 ( 1) 调查的内容 本调查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解外来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性情况;调查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自信心状况;了解弱势群 体子女学生在校的人际关系和交往能力如何;调查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家庭环境;了解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自我调节能力。 2、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1)自卑心理 调查结果表明,有 620 位弱势群体中有 389 位认为在学校中几乎处处不如别人,占总数的 62%
12、,有 410 位学生认为自己表现一般,没有出色之处,有 210 位学生自己当众说话会感到紧张,有 98 名学生常感到非常紧张,不想说话。 据任课老师观察,有些外地生尤其是刚转进不久的外地生常有不敢发言或说话时声音小、脸红、不肯抬头等现象。 从客观上来看,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自卑心 理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 a、 生活水平的差异。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良好甚至优越的本地同学面前,感觉到了生活水平上的明显差异,往往在同学面前自惭形秽,抬不起头。 b、知识、能力的差异。不少刚转进 宋河小学 的外地生和绝大部分本地单亲或贫困学生因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等诸多原因,在阅读、写作、计
13、算、绘画能力等方面都和在校的一般学生有着不小的差距,有的二年级外地生的知识水平还不如本地一年级一般学生的水平。在学习上的弱势使得他们产生失败感。 c、语言的差异。外地生多来自外省、市的偏远农村,普 通话不标准,语言差异,影响了他们表达和交往的自信心。客观存在的差异再加上有些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评价自我时主观上夸大自己的缺点,导致他们的自我概念产生偏差,总感觉自己总体上比别人低劣,导致丧失自信,在各方面自我挫败。 ( 2)孤独心理 通过对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跟踪观察,发现他们中间不少中高年级的学生很少主动与同学交往或一起做游戏,即使在集体活动时,他们也常常是“旁观者”或“局外人”。 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产
14、生孤独心理的主要原因: 、同学的忽视和冷淡。一般学生都有相对稳定的同伴群体,交往需要的满足容易使他们忽视与新 转进的外地生主动交往。也有的同学因语言、习惯等差异,而较少与外地生一起游戏,致使外地生的孤独感越来越严重,形成了与人交往的冷漠。 、得不到家长的充分爱抚。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父母大多忙于生计,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没有更多的精力与孩子进行语言和情感交流。也有些家庭教育方式简单,动不动就打骂孩子,孩子缺乏安全感,社会性的欲望受到遏制,渐渐形成孤僻的性格。 、一些老师不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特点,认为他们不吵不闹而置之不理,促使这些孩子更加孤独。 、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自身主动交往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总
15、是等着别人来主动 接近自己,这种画地为牢、守株待兔的惰性心理,是人际交往的一大障碍。 ( 3)排斥心理 具有“排斥心理”的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同学抱有戒备心理、猜疑心理,经常怀疑别人看不起他,想欺侮他,对他人言行容易产生误会。不肯轻易接受同学的意见和帮助,如同学一旦触犯到他们的利益 (即使是无意的 ),他们也会毫不客气地给予回敬或报复,用侮辱性的话骂同学甚至动手打人,给同学留下的印象是“毫不讲理”甚至“冷酷无情”,几次下来,即使是其他同学也会敬而远之,最终导致同学关系紧张。 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排斥心理”主要是由以下因 素引起: 、错误的认识。有位外地生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是外
16、地人,如果不狠一点,凶一点,人家会小看我,欺侮我。”; 、 受到过别人的嘲笑、冷落、歧视,由此而猜疑任何人,不管别人是好意还是恶意,一律排斥在外,久之形成排斥心理; 、 他们从小缺少友好相处的指导,主观上想与人交往,但又因为其人际交往技能差,多次受挫之后,形成我行我素、独来独往的个性。 (二)开展实践研究,促进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健康成长。 1、学校、家庭、社区形成合力,创设强烈“心理场”,寻求合理教育策略。 ( 1)、建全学校心理辅导组织网 络,努力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 建立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辅导机构。 学校建立心理辅导机构,在组织落实的基础上加强宏观管理。组织机构的职责范围包括研究、指导
17、、协调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辅导的各项工作,对这些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全盘掌握,及时研究并制定施治办法。机构成员(班主任及部分学科教师)具体负责各班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 建立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个性心理记录档案 对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心理偏差记录建档,并通过对这些原始材料的汇集,分类和分析,确定心理偏差的特征。熟悉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学习习 惯、思维、方式和感情需要,尤其对他们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要慎重地对待和妥善引导,为他们发挥和实现自己的潜能创造和提供良好的条件。 、 开设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辅导课。 根据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偏差的共性,由专任心理辅导老
18、师,利用每周一次的晨会课和隔周 一 次的健康课,对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讨论分析、游戏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慢慢打开这些孩子的心扉 ,让他们学会倾诉, 克服心理弱点,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 建立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辅导室 为了能针对性的 对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偏差进行疏导和纠正,鼓励学生自助自教,学校设立 “心理辅导室”。每星期一、三、五中午,三名辅导员轮流坐班,接受学生的咨询,进行个别辅导。 、 规范教师言行,以自身的心理健康感染学生。 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这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于服饰都为学生所观察
19、、注意,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田留下深深的烙印,或留下创伤,或产生巨大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师的个人爱好、热情所向及着迷之处恰恰就是那颗点燃学生智慧的心灵之火的炽热火花。” 我们要求教师做到:无论是境遇顺利还是遭受挫折,在学生面前都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对待学生总是要满面笑容,以乐观的精神感染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语、表情、动作,流露出对每个学生都寄予希望,真诚的信任,殷切地期望他们不断进步。 、 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是中小学实施心理教育的基本途径。我们的做法主要有: a 优化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
20、围 ,是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和教育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了师生的心境、精神体验、情 绪波动、师生彼此间的关系,对教与学的态度以及对周围事件的关系,是课堂教学的心理背景。众多研究表明,作为在课堂教学中占优势的群体情绪,课堂心理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影响较大。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鼓励,重视教学中情绪的调节,努力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心理气氛。 b 改革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多方面、多层次、多因素组成的完整而复杂的过程,是学生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和谐统一、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认为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最主要的是改革教学模式。为此,我校在学科教学中开展了 “情知教
21、 学 “的研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注意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还要注意学生情感的激发,以情促知,以知促情,使情与知和谐对称发展,创设学生愿学、乐学的课堂氛围,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的目标与效果。 c 利用教材因素 我们对小学语、数、音、体、美等教材进行了梳理,发现在这些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包蕴着心理素质的内容,充分利用好这些教材,使各学科都能根据学科教学特点,有机渗透心理教育。这样既增加了学科教学本身的内涵,又扩充了心理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的心灵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可谓一举多得。 ( 2)、增强家校之间的联系,优化家庭教育心理氛围。 据美国全国医学会的一项调查表明
22、,在对孩子的帮助中,父母通过给孩子的关注、爱护、理解等倾注情感的方式达到的效果,是其他各种方式总和的 6 倍, 70%的孩子表示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越多,心中的忧伤就越少。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父母的直接影响,身为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教观,有义务、有责任担负起家庭教育的重任,经常了解孩子的思想道德状况,经常督促、指导,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学习氛围。 但据我们了解弱势家庭,特别是外来人口子女学生家长大多忙于赚钱,而疏于家庭教育。因此,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也就成了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我们的做法是: A、 建立亲情联系站 指定教师建立校园亲情联系站,定期开展心理疏导
23、,亲情联系 活动,让学生有地方说话,使留守孩子“离开父母不乏亲情,留守在家不缺关爱,”让学校成为留守孩子温馨的新家。 B、 建立留守儿童自主管理模式。 通过开展“我能行”活动,引导留守儿童逐步形成自己能做的 自己做;引导留守儿童逐步形成我会做家务;引导留守儿童逐步形成自觉、自律的良好行为。 C、 组 织“留守儿童”开展两地书亲子情活动。 我们在开通亲情电话的基础上,将组织指导学生给远在异乡的父母写亲情书信,以此给留守孩子与父母的心灵沟通创设平台,孩子可将平时在生活中想说却因为种种顾虑没有说出来的话畅快地表达出来,以达到互相交流感情,消除隔阂、增进了解的目的,使亲情在彼此的交流中得到培植。学生给
24、父母写信可以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可以表达自己的愿望。我们要求在校的留守学生每个月对父母写一封信,并安排老师对信的内容加以指导,使他们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D、“亲情导师制”活动。 学校根据留守学 生的实际情况, 开展“亲情导师制”活动,将那些品行或学习上特别需要帮助的留守学生,分组安排老师进行重点辅导,导师的工作包括 以下内容:亲情谈心、模拟承担父母角色、指导孩子与父母的沟通等。 E、 开展班队活动。 定期开展以亲情教育为主的班团队活动,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通过真情体验,感悟亲情,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情感积淀,把亲情回报付诸于实践。如:“读懂母亲”、“我知道你的生日”等形式
25、有意识地引导留守学生学会感恩,适时对留守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我们多渠道引导留守儿童去理解父母的艰辛, 去感受家庭 、学校、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让他们用感恩的心自觉纠正自己 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的偏差,懂得知恩图报,与其他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同进步 ! 我们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每个孩子身心放松、思想活跃、性格开朗、积极乐观,让孩子感受成长的快乐。 2、有针对性地开展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探索有效矫正策略。 自卑心理、孤独心理、排斥心理严重影响了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本着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活泼地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积极探索消除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问题的有
26、效策略。 ( 1)提供帮助,让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获得 成就感。 自卑是阻碍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进步的大敌,它影响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必须帮助学生消除。 开发优点,促进自我接纳。 每个人不仅有弱点和缺陷,更有长处和缺点。如果能让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认识到或相信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多于弱点和缺陷,就不会产生自卑。小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是以他人的评价为参照的,其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自评的影响更大。因此,首先教师应坚持全面评价学生,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学生连自己都未必知道的闪光点,给予肯定。促进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接纳自我。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全面评价、纵向评价。我校 在各班中广泛开展“每日表扬”活动、赏识
27、晨会、“夸夸我自己”等主题活动,让学生注意发现他人和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在这些活动中,让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逐步消除自卑心理。 给予空间,促进自我实现。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实现预定的目标,获得成功,体现自己的价值。外地生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本地单亲或贫困学生一旦升上一个新的年级后,这种愿望更强烈,但学业上的劣势和交往的失败经验,增强了他们回避失败的意向,导致对学习活动和其他活动的迟疑退缩。教师应根据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潜能,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有机会锻炼自 己、展现自己。如开展自理能力比赛,让独立性强的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开展人人参与选拔的运动会,使动作技能强的弱势群体
28、子女学生有用武之地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将让他们产生成就感,消除“我几乎处处不如别人”的消极认识,从而相信:只要努力,我也行。成功的快乐体验和对自我的点滴肯定,有助于有自卑心理的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走出心理低谷,从而自信、自强,充分发挥潜能,不断实现自我。 ( 2)加强交流,让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获得归属感。 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产生孤独心理的原因,主要是在进入一个新环境后,强烈的社交需要和 归属需要不能得到完全满足所致。学校教育应设法满足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交往需求。 教师给予关注。我校提倡关注弱势群体,偏爱后进生、外地生。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引导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朋友、伙伴和合作
29、者。有孤独心理的学生往往默默无闻,不愿或不会主动与人交流。因此,教师就要多留心观察他们、接近他们,嘘寒问暖,主动帮助解决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关心他、喜欢他,从而乐于敞开心扉,与老师交流。 丰富集体活动。要让弱势群体子女学生消除孤独心理,感到自己生活在团结、温暖 的集体中,可以积极开展一些集体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在班级中努力创造一个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的良好风气, 在 班中平等看待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能主动邀请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参加活动,与他们保持情感交流。多参加友好、协作的集体活动,有助于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产生集体感、归属感。 增强主动交往意识。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产生孤
30、独心理的外因在于周围交往群体的忽视或歧视,更主要的内因还在于他们主动交往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在这方面,教师应给予专门的交往辅导和交往技能的训练,让他们消除自我封闭的心理,从主动接近自己喜爱的同学开始,逐步 扩大同伴群体,消除交往劣势,获得友谊感,改变自己“独行侠”的角色。 争取家长的支持。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家长往往较重视子女的学习情况,而忽视孩子的交往需要和情感需要。因此,需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校合力,我校定期发放“家校联系单”,让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适应性情况和交往情况,使家长也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对孩子少一些呵斥,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交流,积极创设条件让孩子与人交往,获得交往的快乐,
31、消除孤独感。 ( 3) 消除顾虑,让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获得信任感。 对于具有排斥心理的弱势群体子女学生,教师应透过他 们蛮不讲理、爱惹事生非的表象,看到担心遭歧视、受欺负的顾虑和争强好胜、不甘服输的心理特点。 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和同学 用和风细雨般的关怀、雪中送炭似的帮助和宽容博大的胸怀去滋润他们的心田,帮助他们消除种种顾虑和对他人的戒备,信任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从而消除排斥心理和攻击性行为。同时,教师还可通过辅导让这些学生明白交往上以真诚去换来真诚,以信任赢得信任,以友好获得友好的愿望,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印象控制,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为自己获得好人缘。另外引导学生多与老师和同学沟通,消除心理隔阂,增
32、强相互理解。我校给每个同学(包 括外地生)都安排了岗位,有的做“水长”,负责纯净水的开关,有的做值日班长,管理班级一日的事务等等,适当的岗位会让他们感到大家重视他、信任他,从而产生信任感,消除顾虑,与人真诚地相处,把精力倾注在自我价值的体现上。 我们相信,如果学校教育能多关注这个弱势群体,并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和矫治各种心理问题,那他们一定能愉快地适应异乡生活,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活泼地成长。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 1、学校方面: ( 1)探索和建立了弱势群体子女心理 偏差矫正 的模式,改善和优化了教书育人的学校环境,探索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经。 ( 2)优化了心理健康构成体系,初步构建了以学校心理
33、健康教育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化三维教育途经。 2、教师方面: ( 1)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最大的一个成果就是使学校教师都充分明确了“教育好每一名弱势群体子女,让每一名弱势群体子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的理念。“不求人人得优秀,但求人人有进步”,“不放弃每一名弱势群体子女”已成为老师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 2)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先进教育理念的班主任教师队伍,他们的科研意识日益增强。他们的爱心、耐心、信心感染了每 一个弱势群体子女,他们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了每一个弱势群体子女家庭。在教师考评调查中,有 90.5%的弱势群体子女觉得老师非常关心他
34、们,对老师有信赖感。 3、学生方面: 观察发现弱势群体子女的学习自觉性、听课效率、学习的自信心都有所提高,另外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方法都有所提高和优化;大多数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交往自信心有所提高,其中判断同学对自己印象好的占 60.9%,觉得自己和同学关系融洽的达 84.3%,感觉自己与优中等生平等的达 75.4%。 九、课题研究的成 效 经过四年多的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效。 1、 学生的全面 素质得到较好的发展 ( 1)、调动了农村小学“弱势儿童”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都能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 2)、弱势群体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确了学习目的,能有意识 、
35、有计划地使用自己特有的学习方法,并把这种意识和计划内化为自觉化行为,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 3)弱势群体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自己计划、管理好时间;能够自我约束,合理安排时间,以达到较高的学习效果。 ( 4)弱势群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能够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判断,并根据学习任务的要 求做出相应的调整。 ( 5)弱势群体学生对平时学习情境中所出现的各种信息及时收集,做到随机应变,及时采集、灵活运用。 ( 6)弱势群体学生理解父母工作或者外出打工的艰难,认真学习,尊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 案例 : 合作让他成长 一个行为偏差生的个案 江浩是我以前
36、带的一个六年级学生,还记得他刚来学校的那时,是一个特别好动的孩子。上课时,他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和屁股,从而影响别人的学习;课余,他又是一个让大家头痛的孩子,不 是他自己出了什么事,就是别人被他弄伤了。这些习惯的养成与它的成长环境是有很大的关系。 江浩的父母一直在广州经商,他从小就是外婆和奶奶的溺爱长大。在家里,什么事都是他说了算 。如果他在外面惹麻烦,长辈们一定会出面解决,有时明明是他的不是,也会夸他厉害,久而久之,他变得目中无人,甚至习惯成自然了。不过据我观察,他本性不坏,又是一个自尊心强,而且好面子的人。针对他的这个特点,我就在全班开展了小组比赛活动,比赛内容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课间
37、活动情况等,个别设立了个人和集体两个奖项。活动初始,他还是老样子,没有丝毫改 变。小组里的成员开始埋怨了,有些也会到我这里来诉苦。我平息他们情绪的同时还叫他们平时多提醒 江浩。与之同时,在全班同学的舆论压力下,他自己也开始觉得很难为情了,渐渐地,他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了。这时候,只要有一点点小的进步,我就会去表扬他。尝到甜头后的他表现越来越好了。上课会积极举手发言了,作业质量提高了。令人特别开心的是,他欺负其他小朋友的行为也很少出现了,反而时不时地帮大家做事了,在大家赞叹声中,他更坚定了信念,努力做到更好。果然,一个学期下来,他的学习习惯好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并且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一个孩
38、子的性格缺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通过此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要改变一个孩子的坏习惯、坏行为并非一件难事,只要能采用合适的方法,还有就是持之以恒。我所采用的这种方法,只要是利用集体的力量让主体在小组合作中受到约束,慢慢消退他的不良行为,从而改掉他的坏习惯。 2、教师的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 课题组的教师积极探索“弱势群体矫正策略研究”增强了科研意识,改变了教育教学观念,也进一步优化了自身的教学行为。四年来,在面向学生家长进行关于教师教学,品行的“问卷调查”中,教师满意率达到了 96%以上,家长提出 的也只是局部的可以改进的一些具体问题 。我们更看到,一方面在工作上,教师们的主动性强了,互相
39、推诿也少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多了,互相孤立闹矛盾少了,关心学生感人的事例多 了 ,体罚学生和变相体罚的行为杜绝了;另一方面在教学上,教师们的业务素质提高之快也令人吃惊。以 课题组 教师撰写的论文为例,四年多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的教育教师论文达187 篇,其中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论文有 80 多篇;一支科研型的队伍已初具雏形。而我们学校也取得不俗的业绩,连续四年被荆门市教育局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另外,学校也成为了“省写字教学实验学校”,被省教育学会评为“书画工作先进单位”被县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 十、 课题研究的结论与讨论 1、结论 ( 1) 造
40、成弱势群体子女产生不良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当然也包括弱势群体子女的自身因素。 ( 2) 弱势群体心理偏差矫正需要一定的过程,有时甚至会出现反复 ( 3) 关注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将有助提高本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2、讨论 关注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将有助提高本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是推进素质教 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我们的课题研究已进入结题阶段,但我们感到还有好多问题没有解决。 (一) “如何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有效地结合,促进弱势群体子女更主动健康发展”等,这些问题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等诸方面的知识,关系到学校、家庭、社会具体
41、化教育网络健全和完善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去学习,不断去摸索,不断去研究。 (二)社会不良文化环境和限制了部分弱势群体子女心理 偏差矫正 的有效性。学校里的正规教育往往在社会环境的熏陶中被污染,个别有人格障碍的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了改正,改正了又犯。或许,我们在教育这些 弱势群体子女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关注这些弱势群体中的学生,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关爱这些弱势群体子女,就是关注我们的明天,关注我们的希望! 总之,解决“弱势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局部的任何努力都是必要的,都是不可能彻底的。城市与农村、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各自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形成人人来关心“弱势儿童”的浓厚氛围,真正为“弱势儿童”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主要参考文献: 1、 田君山等主编:心理障碍咨询、诊断与防治新概念 ,内蒙古教育 出版社。 2、 姚鑫山编著:个别心理辅导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3、 吕静:儿童行为矫正,浙江教育出版社。 4、 陈永胜主编:小学生心理诊断,山东教育出版社。 5、 陈雪枫、刘科荣、宇斌编著中小学生心理测评与心理档案暨南大学出版社。 6、 徐芬编著:学业不良儿童的教育与矫正浙江教育出版社。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宋河镇小学课题研究小组 2011 年 1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