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交通.ppt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371246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6.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的交通.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中国古代的交通.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中国古代的交通.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中国古代的交通.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中国古代的交通.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的交通,我国古代陆行的主要工具是车,其中以马车最为常见;水行的主要工具是木制的舟船。 请思考:在人类交通史上,车与船哪个先出现?,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交通工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车和使用车的国家之一 相传中国最早的车子是由夏代的车正奚仲发明创造的 世本作篇:“奚仲作车。” 说文训诂“车”字:“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 。”,一、车,迄今所见最早的车则是商代的遗物 商代车马坑(河南安阳殷墟出土),西周车马坑(陕西长安县西周墓地出土),战国之前,用于行路、狩猎甚至是作战的车一般都是用马牵引的。那一时期,古人所谓御车也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 战国时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从匈奴那

2、里学会了骑马,骑马之风才逐渐兴盛。,秦代立车(又称高车),高车御手,秦 代 立 车,车的构造车厢部分,车厢舆 舆的左右两边木板輢前边的横木(可以手扶)轼 车厢底部四周的横木轸,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苏洵名二子说构成一辆车子,轮子、辐条、上盖、车厢底部的横木,在车上都各有职责,唯独拦在坐车人胸前用作扶手的那一条横木轼,好像是没有用处的。即使这样,去掉轼我也从没见一辆完整的车。轼啊!我害怕的是你过分显露自己而不会掩饰外表。,轼礼行车途中乘车者双手扶着轼,对所遇见的人或作倾听之态,或作注视之态,以表示对某人某地某物的敬意。

3、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礼记檀弓下) “过宫门阙,万石君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史记 万石君列传),车的构造连接部分,连接舆和牲畜的木杠车辕(辀)车辕的前端拴着一根横木衡 驾车时搁在牛马颈上的曲木 轭,车的构造运转部分,车轮的外框辋 车轮中心的圆木毂g (用以贯轴) 一端接辋,一端接毂的木条辐(一般为三十根) 插在轴上,控制车轮的小零件辖,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苏洵名二子说天下所有的车都从车走过的痕迹辙上轧过,而讲到车的功绩,却从来不给辙算上一份这倒也好,假如车倒了

4、马死了,而祸患也殃及不到辙。所以说,辙是善处于祸福之间的。辙啊!虽然没有福分却可以免除灾祸的,也就放心了。,盖:立于车舆上,遮阳避雨,体现一定地位。轫:停车时阻碍车轮前进的木头 马具:鞁bi (马具总名),马缰绳叫辔。,车的构造附件部分,车的构造综合图,路车(辂车):天子乘坐的车,有伞盖、帷幔。 据周礼王有五路:玉路(祭祀用车)、金路(会同诸侯宾客)、象路(视朝用车)、革路(征伐用车)、木路(田猎用车),五路车都有12乘副车。,车的种类,大辂车为明代皇帝最高等级的车辂。是1979年创作的仿明代大辂车模型。,轩车:高级官吏乘坐的车,两侧有障蔽,上面有伞盖。,轺yo车:一般官吏乘的轻便小车,只有伞

5、盖,四周敞露,由一匹马或者两匹马驾驶。,辎车:四周设有帷幔的较大的车子,多用于载物,也可以载人。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史记孙子列传,安车:一种小车,可以在舆内安坐,不必立乘。一般妇女或者高官告老往往乘安车。 輼輬ling车:类似于安车,是一种卧车,有帷幔,有窗子,后来用于丧葬车。,秦 代 安 车,独轮车:民间常用的车辆,一种手推车,中间只有一个轮子,由一人就可以推行,既可载人又能装货。,从汉魏时期就出现了用人力推挽的独轮车,货架安设在车轮的两侧,用以载货,也可乘人。据说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就是这种独轮车,它只有一个轮子着地,便于通过羊肠小道,可“载一岁之粮”

6、(一人一年吃的粮食)。利玛窦神父当初就是乘坐这种独轮车从镇江来到苏州,他在日记中描述说,这是“一种建造在独轮的车,一个人两脚分开 跨坐在中间,好像骑马一样,也可以两人分坐在两边”。,辇:无轮的辇,靠人力抗抬,即步辇。肩舆:靠肩扛的步辇腰舆:靠手提抬的步辇,步辇图唐代 阎立本,轿子:由肩舆、腰舆发展而来,由于步辇内部的装饰和人的乘坐姿势的改变,肩(腰)舆也逐步演化为轿子。,清明上河图中的轿子,慈禧太后乘坐的辇轿,车马并举,战国以前,车马并举,没有无马的车,也没有无车的马。所以一些称呼既可指马,又可指车。 骈:驾二马的车或者驾车的二马,骖cn :驾三马的车或者驾车的三马。中间的马叫服,两旁的叫骖。

7、,驷:驾四马的车或者驾车的驷马。中间的马叫服,两旁的叫骖。 “载骖载驷” 诗经小雅采菽 “齐景公有马千驷”论语 季氏 成语:驷马难追,驾车,先秦时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就是驾车。,“御”作为礼制的六艺之一,孔子不仅精于御道,还常常将御道上升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乘车,在古代车已经成为等级制度的一个部分,该乘车而不乘的视为礼制和社会舆论所不允许的。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gu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论语先进)不同品级的人应该乘不同的车,不可僭jin越。,古人乘车一般是一车三人。三人位次是:尊者在左

8、,御者在中,陪乘在右。 兵车的车中尊者是国君或主帅,则居于当中,御者在左,二、牲畜,马 商周时期,马匹一般是用来驾驶车辆的,很少用于骑乘。 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了骑兵。 汉武帝时期,中国不断从西域引进优良马种。以马为坐骑在各地都很普遍。,骆驼 骆驼是北方沙漠地区交通运输的重要工具 春秋战国时期,燕赵诸国战胜北方少数民族之后,中原就已经出现骆驼。 汉代开辟丝绸之路后,骆驼是华北、西北一带仅次于骡马的交通工具。,驴 驴是我国大陆上是十分重要的驼载牲畜和行路人的坐骑,数量多,分布广。 驴子在中国民间,适用范围比马大,受劳动人民欢迎。,牛 牛是人类较早驯养的一种家畜,在中国的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种都曾发现

9、牛的骸骨。 在先秦,马和牛都可以驾车,当时有“服牛乘马”之说。只不过马更多用来驾驭兵车,而牛车更多用来运输货物。 魏晋时期,坐牛车为养尊处优的士大夫阶层所喜爱。,三、舟船,(一)舟船的产生 舟船是由原始浮具(树干、葫芦、皮囊)逐步演变而来的。 原始浮具在使用时人体不免侵入水中,且不够平稳。,为了增大浮力,避免人的身体浸入水,古人又发明了浮筏。 筏子重心低而稳性好,吃水浅而载力强,更重要的是它让人的手脚得到解放。 浮筏没有船舷,容易遭受大浪侵袭。,传说“伏羲氏刳k木为舟,剡yn木为楫” 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古人创造了独木舟,独木舟的产生,使人类取得了水上活动的自由。 容器形特点水密

10、性和操作性能好,但是稳定性差,制造时还会受到原木的限制。,人们总结之前浮具、浮筏、独木舟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木板船。时间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是造船史上一次伟大革命。,(二)中国造船技术上的历史贡献 1、水密舱 这是一种船舶结构,所谓水密舱,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一个一个舱区。 最早的实物是江苏如皋出土的一条唐代木船,水密舱的作用 (1)由于舱与舱之间严密分开,即使有一两个舱区破损进水,水也不会流到其他舱区,它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能。 (2)舱板和船壳板紧密连接,增强了船体抵抗海水横向压力和风浪的强度。 (3)船上分舱,货物的装卸和分类比较方便。,2、舵 舵是用来操纵和控制船舶

11、航向的,一般位于船尾。 舵根据航行的不同需求有不同的设计,主要有平衡舵、升降舵、开孔舵。,清明上河图中的宋代木板船,3、帆 帆在中国古船上是动力装置。 中国帆的特点在于帆面上每隔一段距离有一根横梁,竹子穿插其中。它可以根据风向调整角度,能够最有效地利用风力。 在航行中,帆和舵是紧密配合的。,中国古代帆船之宋朝海船,4、橹 橹:置于船边,比桨长,用于摇动的船舶推进工具,它还可以操纵船舶的转弯、调向。,5、车船(轮形桨) 车船,古代用轮形桨代替桨来推进的船。 我国最早的车船出现在晋代,由数学家祖冲之设计的“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 ”。 车船的特点就是速度非常快,进退自如。 缺点是需要

12、大量的人力,不适用于民用,且对河道要求比较高。,6、指南针 指南针的前身司南,战国时期我国方士就能利用天然磁体指极性而制造出了。 司南由青铜盘和磁勺组成。,宋代,劳动人民掌握了制造人工磁体的技术,发明了指南鱼,用于指示方位和辨别方向 。,我国先民对磁石性质的研究和认识是指南针发明的基础。 北宋年间,中国人率先将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它使我国比西方要领先二到三个世纪,从“原始航海”进入了“定量航海”时期。,“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船尾舵、指南针、多重桅杆等改进航海和导航的技术,欧洲绝不会有导致地理大发现的航行。 ”坦普尔,第二节 中国古代水陆交通,一、驿路系统的完善 自车产生之后,车道随之而出,春秋时出

13、现了被誉为“世界第一官道”的寿春车道。 秦灭六国后,开始修筑全国性的巨大道路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在通往全国各个重要地区修筑驰道。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令大将蒙恬开筑直道,北起九原郡,南至云阳。是一条连接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交通运输大动脉,使抗击匈奴、开发边疆的重大举动得到了可靠保证。,在世界交通史上,中国是最早在要道上建立邮递和食宿等服务设施的国家之一。 亭:亭是供旅客止宿的地方。一般10里一亭,10亭一乡,亭长不仅管理旅客食宿还要负责以亭为中心的当地居民治安和民事诉讼。 邮:传送文书的机关也可以供人止宿,5里一邮,州郡设置专职督邮,监督邮的工作。明清时期叫“急递铺”。 驿:主要提供传递

14、官方文书用的马匹,也可以供过往官吏休息住宿。30里设一驿。元代改称“站赤”,分为陆站和水站。明清时期又叫“水马驿”,二、人工运河的开凿 中国开凿和利用运河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经过近千年的运河兴建,连接江、淮、河、海的水运交通网已经初步形成。 隋代开凿的南北大运河是中国水运史上一件辉煌的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内陆运河。 全长2500公里,自南向北连接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5大水系,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隋代大运河分为四段: 通济渠:洛阳到淮安 山阳渠(邗hn沟):扬州到淮安 永济渠:从洛阳延伸至涿zhu郡 江南河:从镇江到杭州。,元朝开

15、凿了北起通州、南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大运河可以从杭州直通北京,不再绕道洛阳,南北水运的距离大为缩短。 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 (1)大运河的开凿,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卓越成就。 (2)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促进了古代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3)大运河的开通,带动了运河沿岸区域经济的繁荣和都市文明的发展。,三、郑和下西洋 郑和 云南人,回族。原名马和,小名三保。 从1405年起的28年间,他曾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远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遍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 郑和船队是由二百四十多艘海船组成的联合船队,主体船由宝船、马船、粮船、座船、战船及水船。 每船都各有不同的旗帜、灯笼

16、、鼓等通讯手段,用于传递信号,统一指挥各船的进退。,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1、推行睦邻友好的对外政策,向海外各国炫耀中国的文明。 2、进行海上贸易,希望统领整个印度洋的国际贸易。,郑和出使成功的原因: 1、政府的大力支持 2、发达的造船技术 3、先进的航海技术 4、严密的组织纪律,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1、郑和率领的船队规模之大,历时之久,以及在造船工艺上的突出成就,这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 2、郑和使团开辟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亚非多条新航线,而且还分别在印度和南洋沿岸开辟了多种多样的新航线。 3、郑和使团出色地完成了明朝廷的和平外交任务,创立中华民族文明远播海外的盛举。,1、周穆王西巡 穆天

17、子传中记载周穆王曾经以造父为车夫,驾八匹千里马去昆仑山会见西王母。,第三节 中国古代交通与中外文化交流,八骏图徐悲鸿,历史证明,这并非一个浪漫主义的神话,而是有着史实的根据,这说明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前,新疆、中亚等地就与中原有了往来。 2、徐福东渡 徐福,秦代方士,曾上书秦始皇请求带童男童女渡海访求海上仙山,寻找长生不老药,但最终没有归来。五代时,徐福东渡正式被说成是“东渡日本”。 历史证明,在秦朝甚至先秦时代就有大批中国人乘船渡入朝鲜半岛以及日本列国,带去了先进的中原文化。,3、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1、他开辟了横贯亚洲内陆的东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的繁华由此开始。 2、他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地理知识。 3、他沟通了中国与中亚地区及印度等国的直接联系,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4、海上丝绸之路 新石器时代,我国的渤海、台湾海峡就有了早期的海上交通。 汉武帝时期,第一条印度远洋航线诞生,这一条航线起自雷州半岛,最后抵达印度半岛,海上丝绸之路诞生。 唐代以后,造船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贸易有了固定的航线和港口,再加之陆上丝绸之路的冷清,使之丝绸之路正式由陆上转移到海上。 广州、泉州、福州等都是古代的优良大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