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2356-2016 黄秋葵露地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371999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 T 2356-2016 黄秋葵露地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13 T 2356-2016 黄秋葵露地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13 T 2356-2016 黄秋葵露地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13 T 2356-2016 黄秋葵露地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13 T 2356-2016 黄秋葵露地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7.080.01 B 31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3562016 黄秋葵露地栽培技术规程 2016 - 05 - 23发布 2016 - 07 - 01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T 23562016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聚红、杨瑾、王海山、齐连芬、袁瑞江、樊建英、付雅丽、王丽乔、安进军、薛少红。 DB13/T 23562016 1 黄秋葵露地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秋葵生产要求的

2、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露地黄秋葵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8407.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产地环境 土壤环境应符合 GB/T 18407.1的要求。黄秋葵喜温暖不耐霜寒,耐热力强。地温15以上种子发芽,生育适温为2530,开花结果的适温为2628,月均温度在17正常开花结果。耐

3、旱,不抗涝。黄秋葵是喜光作物,在较强的日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属短日照植物。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中生长良好,忌连作。 4 栽培技术 4.1 品种选择 按果皮颜色可分为绿果种和红果种;按果实形状分为圆果种和棱角中;按果实长度可分为短果种和长果种;按植株大小可分为矮生种和高生种。圆果种应选择石秋葵1号、纤手;有棱五角种应选择卡里巴、五福、永福;红果种应选择红玉、红娇1号。一般每亩产量为1500kg2000kg。 4.2 栽培形式 4.2.1 育苗移栽 一般于4月上旬播种育苗,5月上旬覆盖地膜定植,610月收获;从播种到始收75d左右,采收期100d左右 4.2.2 露地直播 5

4、月上旬露地直播,710月收获。 4.3 种子质量与用种量 DB13/T 23562016 2 种子纯度不小于95%,净度不小于97%,发芽率不小于85%,水分不大于8%,千粒重60g左右。每亩育苗栽培用种量为250g左右。露地直播用种量500g。 4.4 整地施肥 切忌连作,以根菜类或叶菜类作物为前茬较好。准备种植黄秋葵的地块,在前茬收获后,及时深耕30cm。肥料使用按照NY/T 496执行。播种或定植前,每亩撒施腐熟的农家肥3m34m3,过磷酸钙25kg,磷酸二铵15kg30kg,草木灰100kg150kg或硫酸钾15kg。再将土地深耕20cm30cm,垄宽70cm,用地膜覆盖于种植行上,盖

5、严盖实。 4.5 育苗移栽 4.5.1 配制营养土 穴盘育苗用充分腐熟农家肥与非黄秋葵园土按3:7配制成营养土,每立方米营养土添加200g300g氮磷钾复合肥,混拌均匀。 4.5.2 床土消毒 用40%福尔马林于播前3周施于苗床土中,用量为40ml/m2,兑水量视土壤墒情而定,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5d,除去覆盖后2周,待药充分挥发后方可播种。 4.5.3 催芽 在播种前将种子浸于55左右的热水中搅拌,保持水温恒定15min20min,然后在2530条件下继续浸泡12h左右,用清水洗净后即可催芽。于2530条件下催芽,待5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4.5.4 穴盘育苗播种 使用32孔的塑料穴盘。装

6、入穴盘内的营养土要压实。育苗数量要多于需苗量的10%。摆放穴盘的苗床要选在离定植地块较近,地势较高的干燥处。播种时在每穴中心扎0.5cm0.8cm深的孔,每穴播1粒发芽种子,覆土厚1.0cm。播后出苗前用50%辛硫磷12001500倍液喷撒床面,防治虫害。 4.5.5 苗期温度与水分管理 发芽期昼温应保持2830,夜温不低于15;出苗后苗期白天温度维持在2530、夜温13以上,地温1820;防止过干过湿。 4.5.6 定植 5月上旬,气温13、土温15左右、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定植,株距50cm,每亩定植2000株,定植后浇足水。 4.6 播种 4.6.1 直播 5月上旬,气温13、土温15左

7、右时,种子直播,播种按行距70cm、株距50cm挖穴,先浇足底水,每穴播种23粒,覆土2cm3cm厚。每亩用种量500g。 4.6.2 定苗 DB13/T 23562016 3 第1片真叶展开时第一次间苗,去掉病残弱苗;第23片真叶展开时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第34片真叶展开时定苗,每穴留一株壮苗。 4.7 中耕培土 定植、定苗后连续进行23次中耕锄草,结合锄草进行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4.8 水肥管理 4.8.1 浇水 露地直播的播种后20d缺水应早晚人工喷灌,幼苗稍大后可机械沟灌;育苗移栽的定植时浇足定植水,定植后一周左右浇一次缓苗水,保持土壤湿润。开花结果时不能缺水,要及时供给充足的水分

8、。结合追肥浇水,大雨后要及时排水。 4.8.2 追肥 在生长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需磷钾肥较多,追肥要少量多次。露地直播的,在出苗后施提苗肥,每亩施尿素6kg,定植、定苗后开沟撒施,每亩施复合肥20kg。立秋后,半月1次,追23次,每次每亩施尿素7.5kg,硫酸钾6kg。整个采收期内,每半月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一次。 4.9 整枝 及时摘除侧枝,减少养分的消耗。生长前期可以采取扭叶的方法,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在中后期对生长过旺的应及时打掉侧枝,摘除老叶,保留荚下12片叶,及时剪去老果荚。高生种主枝高达100cm120cm时摘心。 5 病虫害防治 5.1 主要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

9、病等。虫害主要有:蚂蚁、蚜虫、棉铃虫、卷叶野螟等。 5.2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掌握最佳的防治时期。 5.3 农业防治 宜采用轮作、倒茬等耕作方式。棉铃虫等害虫发生重的田块,收获时彻底清除残枝、落叶,保持田园清洁,减少病菌及虫口基数。 5.4 物理防治 利用黄板诱杀蚜虫或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或性诱剂诱杀鳞翅目害虫。 5.5 化学防治 5.5.1 农药的使用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注意轮换交替用药,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 DB13

10、/T 23562016 4 5.5.2 病毒病防治, 用20%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5%菇类蛋白多糖(抗毒剂1号 )水剂300倍液或10%混合脂肪酸(83增抗剂)水乳剂100倍液喷雾防治,7d喷1次,连续23次。 5.5.3 苗期、成株期疫病防治。发病初期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克露)600800倍液或69%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或58 %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7d10d 1次,连续23次。 5.5.4 蚂蚁防治。用50%的辛硫磷拌木屑撒于蚂蚁出现的地方诱杀。 5.5.5 蚜虫防治,可选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 %溴氰菊酯乳油(敌杀死)1500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5.5.6 棉铃虫、卷叶野螟等害虫防治。在幼虫低龄期,用20%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剂(康宽)3000倍液或10%氟虫双酰胺悬浮剂(福先安)1500倍液喷雾防治,7d喷1次,连续23次。 6 采收 花谢后3d4d,嫩果长10cm15cm可采收,采收时用剪刀剪断果柄,防止损伤枝杈。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