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专业的教师 基于课堂改进的教学研究,王 洁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教师在职学习和成长的途径,在日常工作中的自然积累,着眼于教育问题解决的探索性实践,有计划的业务学习(听和读),?,探索性实践是教师为了改进工作、提高实效,增加日常教育工作的研究含量。,研究性教学,学习的三种隐喻,在职学习和发展的目的,丰富和发展“教学生知识的知识”,学科知识 一般教学知识 课程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 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 教育情境知识 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Veal 和Makinster 建构了一个金字塔模型
2、, PCK位于塔尖, 是多方面整合的结果,教师专业知识分析框架,资料,成为“适应性专家”,不仅能按照惯例获取更高的效率,而且当惯例不够时要能够创新当学生不适应材料、教学策略时能找出问题所在。,能够从事实验,解释事件,反思教学,扩展专长,重建自己的知识,提高能力以应对新的挑战。,从教学中学习,也为教学而学习的教师,你觉得教师学习和发展是什么?,你觉得教学研究和教师学习有关联吗?,你觉得怎样的教学研究是有意义的?,一个实例,翠竹中学是常州市较大规模的社区配套初级中学,建于1997年,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2000余名学生,教职工150人。,从2012年起,翠竹中学展开了“以学定教,促进课堂转型”的
3、研究。校长期待通过研究提升教师,改变课堂。,一年多来,数学、物理、英文、生化等教研组的老师,通过“接力式”的课例研究,打开教室的大门,相互评论、研究改进。这个学期,接力棒传到了政治组。,政治组共有八位教师 五位教师专职教思想品德课 路老师兼任学校书记,宋老师兼学校办公室主任,小江老师为实习教师。 除小江老师外,七位教师的平均教龄不少于10年,一个由经验教师组成的成熟教研群体,第一次教研组会议后的计划, 组内的三位高级教师执教,邀请教研员全程参与,指导。 每一个老师先独立备课,全体观课,讨论。后一位教师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做修改。 执教的内容为苏教版九年级第一单元亲近社会中的第三课笑对挫折中第一节
4、内容人生难免有挫折。 落实上课时间,并且上课地点定为新装修的录播教室。,通过集体听课,发现“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事实”之间的差异,通过集体评课,调整原有的教学设计和行动,缩小“理想的教学设计与现实的学生”之间的差异,通过新一轮的授课,验证“改变了的设计和行动”的可行性。,沿用原有的经验,高手 VS 同水平的反复,问题解决式的学习,教师学习是这样的吗?,通过这样的在职学习老师增长了什么?,有经验的增长,还要有“专业知能”的增长,学科教学知识,教学生知识的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能,根据学生的情况,改进教,以帮助学生的学习,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懂儿童的学科专家,教学研究需要注入“技术”, 如何
5、判断这是“以学定教”的课?,以学定教的课堂是怎样的?,从什么“型”转向什么“型”?,协商“标准”,本节课的目标不在于让学生完整地表述“什么是挫折,挫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等“知识点”,而是要给予学生一种思想方法和价值上的引导,体现引领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生活的追求。,本节课的精彩不在于教师串联“好的发言”来组织教学,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倾听学生的发言。,本节课追求的效果本节课的效果不在于学生“合情合理”的发言,不是“风风火火的课堂”,而在于每个学生内心的触动和感悟。,课标的学习,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什么可以帮助老师改变?,设计问卷,了解学生,用什么相对客观的方式去观察、评
6、价教师的课堂?,基于课堂事实发表观点,引入课堂观察量表,评论的是学生的学习,而非上课的优劣,尊重教师自身的哲学,课堂观察的方法,课堂观察技术,课堂观察 VS 听课评课,1.明确角色和目的督导合 作 者 支 持 者,考评研究问题提供建议,“鼻子对鼻子” (nose to nose),“肩并肩” (shoulder to shoulder),课堂观察的技术:我如何观察课堂,基于观察事实发表观点 基于学习效果诊断课堂,营造积极的观评氛围,目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不是作出评判,而是寻求改进,关注知识传授 高认知水平,关注学生发展 高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2.课堂观察的两个视角,专业知能的增长,专业学习
7、,突破经验的局限,专业思维的训练,你认为人的一生会经常遇到哪些挫折? 你认为人的一生中,可以避免挫折吗?为什么? 人们遇到挫折的表现? 青少年遇到挫折的表现是怎样的? 青少年为什么也会经常会遇到挫折? 挫折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同是挫折,不同的人带来的影响相同吗?这给我们什么启示?,为什么是这样六个问题?,老师要什么答案?,对于我们的教学有什么用?,老师:开始设法了解学生的内心,你认为人的一生会经常遇到哪些挫折? 你认为人的一生中,可以避免挫折吗?为什么? 人们遇到挫折的表现是怎样的? 青少年为什么也会经常会遇到挫折? 挫折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同是挫折,不同的人带来的影响相同吗?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8、?,1.列举你遭过的挫折,并谈谈你当时的感受和表现。 2.你认为导致挫折的原因有哪些?(希望学生课后补充自己的想法) 3.如果你再次遇到类似的挫折,你打算怎么办? 4.这节课你参与思考了吗?举手( )次 ,发言( )次,参与小组讨论( )次。 5.这节课你还有什么困惑?,第一,教材重点围绕“什么是挫折,挫折有什么作用”展开,对“如何对待挫折”一笔带过,到第三节战胜挫折 开拓进取才展现了对待挫折的具体方法,第二节的勤奋学习 善于学习显得突兀,怎么处理教材; 第二,感知什么是挫折、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理解挫折所带来的影响并战胜挫折,教学中应该着力哪个方面,对于学生而言是真正有意义的? 第三,如何让
9、学生不沉浸于自我的挫折、个人的挫折,同时关注和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挫折?有升华,师:你们觉得为什么青少年容易产生挫折感呢? 生1:因为青少年对自己的期望值比较高。 生2:青少年处于青春期,感情丰富,波动大,有时做事没有分寸 生3:青少年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不丰富 师:总结大家的发言,我觉得大家能从青少年自身的特点来分析青少年容易产生挫折感的原因。 生4:老师,我觉得青少年容易产生挫折感的原因还有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太高,给我们的压力太大,什么是上课?,上课是以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为目的的,教师仅仅关注于“上课”本身,是不能直面关键的学习的”。,老师:从理顺教材到关注课堂中的学生,教师提问的指
10、向与要求,教师理答的方式,提问的学生层次与频度,学生课堂讨论时教师的行为,学生的参与度(参与讨论人数、次数、回答次数与内容等)。,“白描”,问题的思维水平,教师理答的方式,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理答情况汇总表,(课后整理),交流研讨中教师有效行为课堂观察记录表,教师处理课堂生成资源的观察表,(即时记录),“白描”,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课例研究中:白描则可以理解为对课堂信息进行不加修饰及渲染的记录、客观的描述。,关键点“有真意,去粉饰” (尽可能地不使用评价性的语言),教学设计,反馈会议,课堂观察,研修的一般流程,理论模式,几个细节,课前执教老师说课
11、说什么?,本课执教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与其他内容的关联;,执教班级的学生状况,包括对思品课的兴趣、知识面、个人学习特点等;,本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解决的方式;,本堂课的教学流程及环节;,在教学中如何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后执教老师说什么?,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各种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如何 有无偏离自己的教案,为什么,课后观课老师说什么?,询问听课中不明白的地方 根据观察的事实谈:学生什么时候发生了学习?什么时候产生了困惑?为什么? 我从中学到了什么?,用什么课堂观察工具?,需要前测、后测吗?,不是搜集现成的、别人已经开发好的量表,而是要提出我们采用这样的量表的理由,然后提出是否需要根据本次研修主
12、题进行适当的修改。,为什么要前测、后测?除了前后测,还有哪些搜集学生学习成效的方法。,对教师有意义的教学研究,1. 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经验,竭力去发现上课人的优点,并谦虚地向上课人询问与学习产生课堂优点的原因,这是课堂观察中上课人与听课人最为良性的互动模式。,2. 拓展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有两种途径:填补自己的课堂劣势;拓展自己的课堂优势.,在课堂观察中,用别人的成功经验来填补自己的课堂劣势,在短期内的确会有效;但别人的成功经验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学术经历与教学环境.,意识到并自我肯定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是学习他人的课堂经验与拓展自己的课堂优势的前提.,3. 反观自己的课堂教学
13、不足通过与上课人的优点相比而发现自己的缺点时,这就意味着有可能自己的这些缺点是可以弥补的,虽然弥补的方式方法仍然需要自己去探索,但从讲课人的成功之道中却是可以获得较大的启示。当教师发现自己与上课人有着同样的课堂缺点时,表明自己的课堂缺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很可能这些课堂缺点要么是不需要避免的,也有可能是无法避免的,这就为听课人有此课堂缺点寻找到了安慰,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创新寻找到了自信。,4. 探寻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由于策略与技术总是镶嵌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之中,这就让我们越发地觉得课堂观察给讲课人与听课人带来的帮助,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要充分地发现课堂观察的功能,就必须站在课堂教学实践之上来观察
14、课堂教学实践,从而探寻到课堂教学的内在机理。尽管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个性化的集中体现,但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就完全依赖于教师个体的个性而缺少课堂教学自身的共性与规律性。,改进教学,发展自我 为自己而研究,在研究自己,研究的目的,行动中研究 行动中学习 一边工作 一边研究,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过程,强化合作交流 开发差异资源,有主题,有基点,有方法,有改进,研究的关键,个人化情境化的知识 不断的行为改进,研究的成果,我们倡导的研修不仅关注文本学习和相互讨论,而且更多地关注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需要直接或间接的专业引领 需要支持性环境,研究的条件,我们倡导的研究,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学习方式、专业
15、发展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要让教师成为“懂学生的学科专家” 。,加深教师对于“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增长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推动教师“专业的实践共同体”建设,教师在职学习, 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研究有主题 骨干领导的“领跑”课改积极响应者的领做 “我带你,你帮我”、大家帮大家(“ 捆绑式”) 任务分解、 责任分担 做透、看透、想透,1. 以“做”为中心,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以做为中心,教学做融为一体。,2. 不断积累有效的实作性经验, 进一步提高备课、观课、评课的成效,提高家常课的质量。 课例研究要从家常的备课与教学设计开始。让研究成为常态。, 关注学科内容及其实质 关注小组学习强调集体智慧,建立教师与教师、研究者与实践者合作学习的行动主体。 关注主体悟性强调“学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注重通过主体悟性把行为与理性联结起来。,3. 三个关注点,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