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国际贸易.ppt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390909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113 大小:5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国际贸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课程:国际贸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课程:国际贸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课程:国际贸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课程:国际贸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课程:国际贸易,教材主编:海闻 P.林德特 王新奎 上海人民出版社,2,第一章 导 论,【目的和要求】 了解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主要对象和学习方法,掌握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 了解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及经营国际贸易应具备的条件。 【重点】 国际贸易常用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 总贸易 专门贸易 对外贸易额 对外贸易量 贸易依存度 贸易差额 直接贸易 转口贸易 国际贸易结构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3,第一节 从几个经济现象看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含义、对外贸易的含义 贸易就是商品的交换,国际贸易就是国际间的商品(包括服务和技术)交换。国际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故事:交易(送礼和还礼)

2、1、从GDP构成和增长的三架马车看: 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支出法),4,5,195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11亿美元(出口5亿美元)。1977年贸易额为148亿美元。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06.4亿美元,在世界贸易排名第32位,(当时出口仅97.5亿美元)。1997年跻身全球第十大贸易国行列。,6,中国有关年份的出口总额情况比较,7,8,2005年1月12日经济日报报道: 200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1万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三,达到11547.4亿美元,同比增长35.7%,净增3037亿美元,相当于入世前2001年全年贸易规模的2.3倍,其中出口5933.6亿美元,增长35.4%,

3、进口5613亿美元,增长36%。全年实现贸易顺差319.8亿美元。 2005年更是达到14221.2亿美元, 中国已成为贸易大国,9,问题与作业: 贸易额排名前十位的是哪些国家? 中国现在的外汇储备是多少? 外汇储备是怎么产生的呢? 外贸拉动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10,、从贸易依存度看:Degree of openness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观察该国经济开放或外向程度的指标之一,也是该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即贸易依存度越高,开放度或外向度就越高;反之依然。 (“开放”的含义?) 还有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的计算和理解。,11,不同开放程度下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1973-89

4、),12,中国外贸依存度的变化以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50年代大约在10%上下波动;60年代以后,由于国内经济危机和外部经济环境恶化,贸易依存度下降到70年代初的5%左右。 改革开放以后贸易依存度逐步上升:1978年的外贸依存度9.9%。1980年为12.48%。2003年中国的外贸呈现“大进大出”的特点。 算一下现在的贸易依存度是多少? (见教材24页: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13,特别是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于世界生产的平均增长速度。,14,世界平均的出口依存度一直呈上升趋势。1970年14%,到1997年约25%。从横向看,一般说来,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外贸依存度也相对较高。外贸依

5、存度的国际比较要考虑各国的GDP中产业间的构成,如中、美的贸易依存度比较。 研究外贸依存度要考虑汇率的影响。,15,思考与讨论: 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小 (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正时负,没有规律性,极不稳定;只有净出口增长时,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才为可能正。) 净出口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很弱 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国际比较 (净出口对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很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整体贡献始终等于零。 ),16,、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 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中国与世界上228个国家、地区有贸易往来。 全球进出口总额1947年为985亿美元,1997年就为108552亿美

6、元,50年增长了109倍,年均增长9.8%。比较世界经济增长水平,国际贸易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同期经济增长。 20世纪90年代GDP年均增长率为2.5%,80年代表现较好也只有3.2%。现在呢?,17,4、中国已成为贸易大国,但不是强国年中国已超过法国是第三大贸易国,但中国还不是贸易强国, 主要表现在: 人均贸易额不大。 2004年不到850美元,大大低于世界人均2400美元的水平;,18,从当前出口产品看,技术含量与产品附加值普遍不高,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出口产品层次偏低,不少产品仍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环节,附加值不高;(1亿双鞋换1架空客) 享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不多;在对

7、外贸易获得和多边贸易规则制定中还不能占据主导地位; 尚未形成一大批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能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企业。,19,下面一组数据也许可以反映出中国出口贸易现状: 2002年中国出口服装98亿件(套),平均每件价值仅为2美元; 出口92亿双鞋,总价值46亿美元; 出口的丝绸衬衣单价最高28美元,不到意大利的10%。,20,外贸进出口中的“两多两少”仍然困扰着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贸易摩擦多。中国是世界上发生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之一。1995年到2003年,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356起,2004年与中国发生反倾销、反补贴摩擦国家和地区16个。,2004年上升到22.5%,即目前国际上每5起反

8、倾销诉讼案中,就有一起是针对中国的,21,22,资源消耗多。中国GDP总量占世界4%左右,消耗的一次性能源占世界12.1%。(每万元GDP的综合能耗比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8倍。2003年,中国GDP占世界4%,却消耗全世界7.4%的原油、31%的原煤、30%的铁矿石、27%的钢材、25%的氧化铝和40%的水泥。,23,附加值少。虽然有很多“中国制造”,但缺乏“中国创造”。(2005年3月28日经济日报改变以产值论英雄的老办法:有171种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但统计显示,中国制造业的产品附加值率仅为26.23%,比美国、日本及德国分别低22.99 、22.12和11.69个百分点,出口劳动密集

9、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挣的是辛苦钱。) 知名品牌少。2003年公布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中,中国大陆只有海尔一个品牌入选,这与中国美元总量不成正比。,24,中国跃居世界贸易排名第三位 中国网 | 2005 年04 月16 日 |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据商务部新闻办公室的消息,据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公布,2004年,中国货物进出口、出口和进口额世界排名均为第三,其中进出和出分别比2003年上升1位,进口继续保持世界第三的水平。中国出口在世界出口总值中的比重升到6.5%,进口比重上升到5.9%,均比2003年增加0.6个百分点。2004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589亿美元,进口697亿美元,逆差1

10、08亿美元。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排名第9、进口第8,位次与上年相比没有变化。 2004年世界货物贸易总规模为185818亿美元,增长21%,为1981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其中出口91235亿美元,进口94583亿美元。贸易规模居前10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德国、中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加拿大和比利时。 2004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41800亿美元,增长16%,为1991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其中出口21000亿,进口20800亿美元。,25,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理论源于国际贸易现实的发展,了解历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理论产生的背景。1、国际贸易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 剩余产品

11、、国家(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 2、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四个阶段 (国际分工的四个阶段),26,一、古代的世界贸易 特点:贸易在自然经济中的地位不重要,互通有无,自愿交易,不连续不稳定。 二、地理大发现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两点:1、欧洲经济巨变,出现商业革命;2、引发200多年的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 特点: 范围变化:地区间贸易世界贸易; 目的变化:互通有无牟利为主的商业行为; 方式变化:自愿暴利控制下的殖民贸易,27,三、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 工业革命对贸易的主要影响(三点): 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 交通通讯发展使世界连成一片,贸易迅速发展; 工业社会的产品结构差异形成国际

12、分工和世界贸易格局 四、战后世界贸易迅速发展 发展迅猛:1950年2000年,50年中全世界商品出口增长100倍(1700-1800,100年增长1倍;1800-1870,70年增长6.7倍),28,迅速发展的原因(四点): 较长和平时期; 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 收入增长促进消费结构变化 经济秩序的改善 特点:制成品比重增大;服务贸易发展;北北贸易代替南北贸易;区域性贸易发展,29,商业革命:交换方式产生根本性变化的变革过程(商业性质、经商技术、商业组织等巨大变化) 在此过程中,交换活动的规模、范围急剧扩大和扩展,发生频率急剧增加,对当前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商业革命的标志 一是国际市场的

13、形成; 二是货币金属与商品数量比例变化引起的价格革命; 三是企业组织制度的一系列创新; 四是适应商品交易扩大和企业扩张的金融革命; 五是重商主义的出现。,30,综观历史,如不考虑地理大发现和占领开拓殖民地市场引起的个别性商业革命,具有普遍意义的商业革命有三次: 货币出现 解决了物物交换中双方在时间、空间数量等方面的矛盾 信用体系的形成 减少交易风险、克服资金困难、为长距离交易提供便利、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连锁商业的产生和形成 现代工业大生产的理念、管理方式和规模效益在商业中实现 (正在讨论的第四次: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导,电子商务为标志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自由化为特征),31,产业革命:一般指由于科

14、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进而使经济社会等方面出现崭新面貌。 第一次产业革命,亦称工业革命。指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度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人类历史发生了几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32,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International Trade 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Goods)、服务(Services)和技术(Technology)的交换活动。泛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 Foreign Trade 是指一国(地区)与别国(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

15、技术的交换活动。 有时也称国外贸易 external trade,33,Foreign Trade=Importexport World Trade=(internal international),Global Trade 海岛国家(地区)主要依靠海运,又称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 区别联系: 联系:都跨越国界,对外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一部分 区别:国际贸易是从世界范围内考察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换活动,而对外贸易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研究。这两者之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34,2、国际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 计算和统计世界各国对

16、外贸易总额的指标: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按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得出的数额。 注意:重复计算;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原因在FOB、CIF)对外贸易额 也称对外贸易值。一国出口一国进口,35,国际贸易量和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贸易量贸易额(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进口或出口) (价格指数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这种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已经排除了价格波动的影响,反映了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故称为对外贸易量。由此可以看出,国际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国际贸易额。,36,举例: 据联合国统计,A类国家出口额1970年为2800亿美元,

17、1978年为11736亿美元,出口价格指数1970年为100,1978年为265。 如果按贸易额直接计算,那么1978年与1970相比国际贸易额增加了3.2倍。 若按贸易量计算,得出1978年的国际贸易量约为4429亿美元(11736265/100),再把这一数值同基期的1970年的2800美元相比较,从而得出1978年国际贸易实际规律变化的物量指数为158(4429/2800100),即1978年与1970年相比国际贸易量增加了58 %,而不是按贸易额计算的增加了3.2倍。 联合国等机构的统计资料往往采用国际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量两种数字,以供对照参考。,37,3、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对外贸易商品

18、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或地位。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 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或地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状况。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资源情况等。,38,4、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s)是指

19、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各洲、各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如美国、中国2005年贸易规模为世界第一和第三,39,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 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对外贸易国别结构,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各地区、各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地位,通常以它们对该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出进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各国、各地区、各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即可以看出哪些国家或国家集团是该国的主要贸易对象和主要贸易伙伴,40

20、,2002年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对其出口700亿美元),香港(对其出口585亿美元),日本(出口484亿美元),欧盟(出口482亿美元),东盟(出口236亿美元),韩国(出口155亿美元),台湾(出口66亿美元),俄罗斯(出口35亿美元)。 2004年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额达1772.8亿美元,增长33.6%) 2005年中国的前5位贸易伙伴是哪些国家?,41,2005年中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42,5、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A、商品贸易条件也称贸易条件,是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进出口比价,Ratio between Impor

21、t and Export Prices)。通常如果没有明确的限定,贸易条件就是指商品贸易条件。这也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一种。其计算公式,N代表商品贸易条件; Px代表出口价格指数; Pm代表进口价格指数。N100说明说明?,43,举例说明:假定某国商品贸易条件以1950年为基期是100,1980年时出口结果指数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为110,那么这个国家1980年的商品贸易条件为:N(95/110)10086.36贸易条件是恶化了还是改善了?,44,B、收入贸易条件 指一国出口商品的实际收入水平,以反映一国出口商品的实际购买能力。它相当于商品贸易条件与出口数量指数的乘积,即考

22、虑到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I代表收入贸易条件; 代表出口数量指数。 例:设进出口价格指数与上例相同,出口数量从1950年的100上升到1980年的120,那么,1980年的收入贸易条件为: I(95110)120=103.63 它说明尽管商品贸易条件恶化了,但由于出口量的增加,本身的购买能力(进口能力)提高了3.63,即收入贸易条件好转。,45,二、 国际贸易的分类,从不同角度、不同标准,国际贸易可以分为:1、按货物移动方向: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出口贸易:Export Trade 又称输出贸易。指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46,进口贸易:Import Trade 指将外国

23、生产和加工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销售。,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额。 贸易顺差:A 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当出口总额进口总额时,其差额为贸易顺差,或叫出超(Excess of Export over Import)。 贸易逆差:An 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当出口总额进口总额时,其差额为贸易逆差,或叫入超(Excess of Import over Export)。,47,2、以入国境和关境的划分标准不同: 总贸易、专门贸易,总贸易:General Trade 以国境为

24、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不论结关与否,一律计入进口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计入出口总出口。总进口总出口总贸易额。目前,9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总贸易的划分方法。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东欧国家、中国等。,48,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或从保税仓库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计入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不进入关境,一律不计入进口) 只有从国内运出关境的商品才计入出口,称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专门出口专门贸易额。 目前有80多国家和地区采用这种划分方法。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士

25、等国。,49,、商品的形态和内容不同: 有形贸易、无形贸易,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tangible) 实物商品的进出口。看得见摸得着的,如机械、设备、粮食、服装、玩具等。 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非实物商品的进出口。如运输、保险、旅游、租赁、技术等服务的交换活动。服务贸易、技术贸易,50,年,修订版(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类Section 章Division 组Group 分组Sub-group 项目Item 类:初级产品(未经过机器加工或只简单加工的农林牧渔产品) 类:工业制成品(全部经

26、过机器加工的产品) 类:其它,51,、按有无第三者参加: 直接、间接、转口贸易,Direct trade:生产国与消费国直接洽谈(第三国没有成为中介人)、直接出口到直接进口、直接结算不通过第三国的直接进行的贸易。 复出口贸易:Re-export, 再出口。从国外输入的商品,没有在本国消费,又未经加工就再输。复进口。 Indirect Trade: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而间接进行的贸易。,52,、 按清偿工具不同: 现汇贸易、易货贸易,Cash Trade(Spot Exchange Trade):也称自由结汇贸易(Trade by Free Settlement)。指以货币作为清偿

27、工具的用现汇方式进行结算的贸易。前提条件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必须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自由兑换。 Barter Trade:指以经过计价的货物作为清偿工具所进行的贸易,又称换货贸易。贸易双方货币不能自由兑换,而且缺乏可兑换的外汇贮备。 Clearing Account Trade,53,、依照参加方的数目: 双边、三角、多边贸易,Bilateral Trade:两层含义:两国的贸易往来;两国彼此保持收支平衡的贸易。这种贸易的特点是可以不用现汇支付,只用记账方式冲销 Triangular Trade:它是在三个国家或地区间保持收支平衡的贸易。三角贸易与双边贸易有相同的特点。,54,、按交易方式的性质

28、划分,Goods Trade:以商品买卖为目的的纯商业方式进行的贸易活动。具体交易方法;经销、代理、寄售、拍卖、投标及展卖。 Process Trade:以生产加工性质为主的贸易方式。来料、来样加工和来件装配 Compensation Trade:用对方提供的贷款购进机器设备、技术或对方的机器设备技术进行生产加工,待一定时期后,用该项目下的产品或产品销售的收入去偿还对方的贷款的贸易方式。 Renting Trade,55,、按贸易政策划分,自由贸易 Free Trade:国家对外贸易政策不干预,提倡市场交易时的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 Protect Trade:保护本国市场不受外国企业和商品的竞

29、争,控制进口,鼓励出口。 统制贸易 Control Trade:设置专门机构用政权力量,统一组织管理外贸活动。,56,三、 国际贸易的特点,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同点:都是商品交换;商品都是从市场者向消费者转移;交易过程大同小异;经营目的都是为了取得利润或经济利益;都受市场规律特别是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的制约和影响;都对一国的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是一国经济发展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57,国际贸易的特殊性: 困难大、复杂、风险多受不同国家利益关系的制约. 涉及不同的货币,存在货币兑换的问题. 涉及不同的度量衡 涉及不同国家的不同的法律,法规,海关制度,商业习惯及其他的贸易法规和文化问题.

30、涉及的环节多,业务复杂,涉及的机构也多.,58,自身特点 1、比国内贸易困难多 语言文字不同 汉译英商标的例子Erduosi Erdos 海信Hisense Serene(西冷)电器,Meran(美菱)Bubugao,sanxiao toothpaste,Hailuo 口红芳芳fang 毒牙 紫罗兰Pansy white feather 数字文化差异6/8/9 7,59,风俗习惯不同 菊花 玫瑰 图案使用 法律规章不同 National-Panasonic, 从新品牌诞生到被市场广泛认同,松下整整用了20年时间,耗费了16亿美元。 贸易障碍多 市场调查不易,60,、比国内贸易复杂,交接货物手续

31、繁多收付货款的手续繁多洽谈的交易条件较多,61,、比国内贸易风险大,信用风险 商业风险 汇率风险 运输风险 价格风险 政治风险,62,一、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导致对国际贸易现象及其理论的研究 最早对国际贸易的研究 时间15世纪末16世纪初,资本原始积累期 主要理论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的理论表述和研究的重点:对外贸易能够带来财富,财富是金银货币,如何进行贸易? 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的区别、联系,第四节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63,重商主义后的研究 特点: 被自由贸易思想取代出口进口都受益; 研究不再局限于如何进行贸易; 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进行研究; 方法、手段更加精细和严密,64

32、,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和与相关学科的区别联系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原因和方向、结果(对各国生产、消费、商品价格、社会各集团利益的影响)及有关的各种商业、产业和消费政策、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对贸易的影响等。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是微观经济学,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是国际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65,国际贸易学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一般认为: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消费者的需求行为、单个生产者的生产行为。(收入I的约束和消费行为最大化,且不讨论缴税和储蓄的问题) 讨论缴税,必然与宏观经济财政政策有关;讨论储蓄,必然涉及到银行的利息,与货币政策有关。,66,可

33、以这样来理解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讨论没有税收和储蓄情况下消费者的需求行为以及生产者的生产行为,研究这种情况下的产品市场的供求平衡问题。 宏观经济学则是更深入地考虑具有税收和储蓄的产品市场和需求问题。不仅讨论产品市场的供求平衡,而且还讨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供需平衡问题。在资本市场中,如果进一步考虑固定资本的投资和经济增长问题,这属于动态宏观经济学问题。,67,通常的微观经济学仅仅讨论一个国家的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的供求平衡问题。 如讨论多个国家的产品、劳动力、资本市场的供求平衡问题,则属于国际贸易学的任务了。国际贸易学主要讨论静态的市场供求平衡问题。 如果

34、讨论国际间的资本流动与固定资本的投资问题,讨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增长问题,则属于动态国际贸易学国际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68,由于国际贸易至少涉及到两国(两地)的两种产品交流问题,所以问题的讨论比微观经济学要复杂得多。 经济学家主要在笛卡尔坐标系上讨论22 直观地了解国际贸易学的主要结论 超过22 笛卡尔坐标系失效 利用代数的方法来求解国际贸易问题。 仅仅希望了解国际贸易的主要结论,那么笛卡尔坐标系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如果我们希望更加具体地求解出有关国际贸易变量的具体数值的大小,那么必须采用代数方程的方法。,69,与世界经济学的区别 研究对象不确定、确定;研究范围宽、窄 不确定、宽 世界经济作

35、为一个整体所特有的规律和问题、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各种关系,还研究各种类型国家的国民经济。 确定、窄 以国际商品交换这种特定的国际经济联系形式为研究对象,还不包括交换中的生产关系,而只研究交换中的运行机制,形成国际贸易的具体原因,影响国际贸易的各种因素(政策因素),国际贸易本身对一国国内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等。,70,三、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及理论模型基本理论 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理论 贸易的影响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贸易政策,1、国际贸易的基础贸易发生的原因研究各国为什么发生贸易?什么情况下发生贸易?什么因素决定一国贸易产品的结构、模式?,71,世界上所有理论都是回答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

36、贸易基本原则低价进、高价出,只有当产品在国家间存在价格差异时才会发生贸易。 各国为什么物价水平不一? 各国内市场上有不同的供给需求,国内产品P由各国国内供给需求决定(不同的供给曲线不同的生产成本不同的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同需求曲线收入、偏好不同、市场结构不同)价格差异发生贸易价格差异源自何处?不同的解释形成不同的贸易理论及其模型,72,从供给方面(生产成本)解释贸易基础,如:斯密与李嘉图模型、模型、规模经济模型 用技术的差异来解释古典模型:劳动成本由劳动生产率决定生产技 术决定 用资源的不同配置来解释模型 用市场和生产规模的不同来解释 解释成本优势动态变动产品周期理论从产品生产技术变化出发不

37、同要素在不同阶段的作用,73,从需求方面解释国际贸易的基础,偏好不同需求模型同技术、要素配置、生产规模即生产能力、成本函数完全一样,但消费者偏好不同 收入不同林德模型偏好也相同,但收入不同造成不同的需求曲线(发达国家的产品出口主要针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也更愿意进入欧美市场而不是其它发展中国家?),74,2、贸易产生的影响,自由贸易总体对各国对带来利益,但利益有多大、利益的分配格局如何、对生产消费、短期长期的影响如何? 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国内市场价格和相对价格、本国进出口产品生产量、消费量 对本国社会福利的影响:包括生产者、消费者的利益,整个社会的净利益。生产者进一步分析不同要素所有者的

38、利益 对国际市场和贸易伙伴的影响:别国经济(价格、生产量、消费量)和别国各要素拥有者的利益影响以及国际市场价格影响 还分析局部整体、一国全球、短期长期的影响,75,3、国际贸易的动态变化 放松技术和资源储备不变的假设,研究贸易模式和贸易量的动态变化近些年主要针对技术不断进步、资本和劳动力资源不断增加、要素国际流动(移民、国际投资等)加快的现实条件下,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76,三、国际贸易政策分析,贸易政策的影响关税、配额、出口补贴等各种贸易政策以及影响贸易的其它经济政策的实证分析贸易政策的基本性质对自由贸易的干预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从实证分析中看出,任何贸易政策

39、都会给整个经济带来效益或福利的净损失,但政府为什么要干预?,77,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模型,78,结论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商品和服务在各国之间的交换,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原因、结果,以及相关的政策。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技术知识的国际传递。生产要素和技术知识一方面作为某种特殊商品有其本身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作为要素投入对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国际贸易理论还研究经济增长、技术变动与贸易的相互影响,从动态上分析国际贸易变动的原因与结果。,79,四、国际贸易理论新发展(前沿问题)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概况

40、: 14-1718世纪 重商主义(Thomas Mun) 18世纪 绝对优势理论(Adam Smith) 19世纪 比较优势理论(David Ricardo) 20世纪20年代 H-O理论(E.Heckscher & B.Ohlin) 20世纪60年代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R.Venon) 20世纪80年代 新贸易理论(Paul Krugman) 20世纪90年代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M. Porter),80,第五节 国际贸易理论基本经济分析工具,一种科学体系既是解释客观世界存在和运行状态的理论,也是指导人们实践的工具和方法。因而,学习一门科学理论,掌握一种科学方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经济

41、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选择行为的社会科学。什么是科学方法基本属性?经济学能否称为科学?经济学科学方法有什么特点?,81,一、假说与模型 假说(supposition) 萨谬尔森发明的对经济学家的调侃(物理学家、化学家)假设:科学研究上对客观事物的假定的说明,假设要根据事实提出,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成为理论 现代科学哲学把科学理论的本质看做是假设,82,假定可以使问题简化,使解释世界变得十分简单而容易,而对问题的求解没有实质性影响。,物理学中典型的无摩擦假定。 经济学的三个基本假定: 理性经济人 资源稀缺 保护个人产权,83,经济学家同样经常运用假设方法: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世界上

42、有很多国家,都参加贸易,将所有国家都纳入研究的范围,会复杂得无法研究。 一国出口,一国进口,参加贸易的国家就两个。同理,贸易的商品千千万万,将所有商品都列入研究范围是不可能的。 一出口,一进口,参加贸易的是两种商品。,84,假设参照系,参照系在任何一个理论结构中都是有用的。正如物理学中,无摩擦的状态是不现实的,而无摩擦状态下的定理也是最基本的。有摩擦的情况是从无摩擦的情况推导出来的。 一个受过经济学系统训练的人和没有受过经济学系统训练的人的区别在于:受过训练的人心中有几个参照系,谈到问题时总会和这几个参照系(标尺)做一个对比,从中引出种种分析。 物理学中的无摩擦经济学中充分竞争地理学中的地图能

43、制作比例等于的地图吗?,85,假定原理方法理论,微观经济学的333 经济人假定福利最大化原理成本收益分析法厂商理论 资源稀缺供求原理均衡分析法市场价格理论 保护个人产权等价交换帕累托标准按要素分配理论,86,林毅夫:,传统经济学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不做试验。大多数经济学研究依赖于合理的假设。这些假设在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对现实生活做出比较好的解释和预测,但不能解释所有问题。但自从2002年史密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后,大家开始关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论等方面的有关问题,也开始关注实验经济学和经济学实验。,87,经济学方法所经历和跨越的四个阶段 经济哲学 传统宏微观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实验经济学

44、建议:读张五常的7篇短文假设与实证(卖桔者言 养蚝的经验 会走动的资产 私产可养鱼千里 如诗如画的例子 灯塔的故事 高斯的灯塔),88,模型(Model),科学理论的本质是假设,但表达形式则常是模型 有了参照系本身还不够,因为参照系离现实太远,所以现代经济学引入了数学分析这个工具。数学分析往往表现为数学模型。 科学理论的表达形式常是模型 与原型相对。原型是客观存在的对象客体。模型是研究对象的替代物,是与原型相似特征的替代物,是系统或过程的简化、抽象和类比的表示。 物质模型、思想模型 经济学上的图形模型、数学模型或日常语言的表述。 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符号或数学公式,予以模拟表达。D=,89,二、

45、实证和规范: 实证(positive) 规范(normative),王小波: 有人说,朱熹老夫子做了一辈子的学问,什么叫做“是”(be),什么叫做“应该是”(should be),从来没有搞清楚过。我们知道,前者指事实,后者指意愿,两者是有区别的。,90,实证分析:力求描述经济对象的存在、运行状态及相互之间关系,讨论对象“是怎么样的”这类问题,它主要涉及事实判断,并试图在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如:2004年中国生产了多少辆汽车?物价与失业的关系如何?汽油涨价会对汽车销售产生什么影响?加入WTO高等教育会受到什么影响?属于实证分析需要研究的问题。现代经济学在大部分场合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符合

46、可证伪标准,91,规范分析 考察经济行为后果,并提出它们好坏优劣的意见,解决“应该怎样”一类问题,它主要涉及价值判断,并试图在理解和行动之间建立联系。如:是否应该对汽油实行费该税?是否应当增发亿国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否应当与美国签署中美WTO协议?规范分析不能满足可证伪原则,92,在实证和规范分析领域,经济学家的分歧不一样:前者有相对确定标准,争议程度小一些,易趋向不同程度共识;后者易受立场、感情和信念影响,争议大,难取得共识。医生诊断和开药方的比喻 不同领域的科学家都会面临实证和规范方法区分的问题:人类没有能力克隆人类,科学家不应该克隆人类 区分实证和规范是科学分析的前提:不能让世界应该

47、是什么样子来屏蔽实际世界是如何存在和运行的观察,否则,会离真理更远。 实证和规范分析是相对的,相互联系和渗透:难完全或绝对中立 规范分析和判断的提出应建立在实证基础上,93,三、一般均衡(总体均衡 General equilibrium ),均衡指不存在导致变动的力量和因素的一种状态。 法国人莱昂.瓦尔拉斯(1843-1910)所建(洛桑学派奠基人)。 商品市场上进口与出口两个部门的总体分析,或商品与要素市场两种市场的总体分析。(由于各种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都紧密相连,总体均衡分析有助于把握任何一种行为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影响) 一般而言,一般均衡指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两种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如何达

48、到均衡,从中分析贸易获利。 分析工具主要是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94,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了表述供给(出口)因素,就需要引入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一个国家在充分有效地使用其所有资源时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数量的组合。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经济模型,95,设生产两种商品、,极端时产量是、,其它有各种组合。, ,96,PPF的应用举例,1、说明替代(Tradeoff)经济概念 “大炮和黄油”的PPF:有限资源一部分和平建设,一部分军用。大炮黄油军费开支:日本,美国,朝鲜,A,B,C,97,food,luxury, 高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上图说明:、曲线点表示低收入国家几乎把所有资源用于生产食品,享受很少奢侈品。由此,可以将与比较。、经济增长使PPF向外移动。由此可以了解恩格尔系数。,98,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消费支出这个统计学的概念在国际上常被用来衡量一国或地区人民社会水平的高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小于30%最富裕。(2003年,北京31.7%,上海,天津3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综合培训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