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中国历史的开端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488088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中国历史的开端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中国历史的开端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中国历史的开端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中国历史的开端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中国历史的开端练习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历史的开端练习试卷 2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最早的漆器是在 ( )中发现的涂有生漆的木碗。 ( A)仰韶文化 ( B)龙山文化 ( C)河姆渡文化 ( D)良渚文化 2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于 ( )。 ( A)长江下游的浙江省东部和江苏省南部 ( B)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陕西、河南、山西、山东等 ( C)山东省和江苏省北部部分地区 ( D)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 3 父权制确立的标志 是 ( )。 ( A)私有财产的出现 ( B)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 ( C)家畜饲养业出现 ( D)种

2、植业的出现 4 陶寺遗址位于我国的 ( )。 ( A)山东省 ( B)山西省 ( C)陕西省 ( D)浙江省 5 在 ( )遗址的一所房子的地面上画有两个成人和一个小孩,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组表现某种宗教仪式的画面。 ( A)泰安大汶口 ( B)龙山城子崖 ( C)甘肃大地湾 ( D)河南仰韶 6 新石器时代的房屋建筑根据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类型, ( )地区多为干栏式建筑。 ( A)南方 ( B)北方 ( C)西北 ( D)东北 7 发生在父系氏族公社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指的是 ( )。 ( A)农业从手工业中分离出来 ( B)商业从手工业中分离出来 ( C)手工业从商业中分离出来 ( D)

3、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8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民主选举制度称之为 ( )。 ( A)民主制 ( B)禅让制 ( C)选举制 ( D)世袭制 9 红山文化的代表性墓葬形式为 ( )。 ( A)悬棺葬 ( B)玉殓葬 ( C)土坑竖穴墓 ( D)积石冢 10 下列不属于 新石器中期的文化遗存是 ( )。 ( A)仰韶文化 ( B)大汶口文化 ( C)河姆渡文化 ( D)龙山文化 11 传说中进行 “绝地天通 ”的氏族首领是 ( )。 ( A)太昊 ( B)少昊 ( C)颛顼 ( D)帝喾 12 在黄河中上游的关中平原和河东盆地一带,有姬姓的黄帝部落和姜姓的炎帝部落,他们世世通婚,结成部落联盟,称为

4、 ( )。 ( A)华夏 ( B)东夷 ( C)西戎 ( D)南蛮 13 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了许多有关部落和部落联盟之间发生大规模战争的传说,如炎帝和黄帝两个部 落曾战于 ( ),结果黄帝取得了胜利。 ( A)鸣条 ( B)阪泉之野 ( C)涿鹿之野 ( D)牧野 14 炎黄时期,属于龙图腾的部落是 ( )。 ( A)姬姓的黄帝部落 ( B)姜姓的炎帝部落 ( C)风姓的太昊部落 ( D)嬴姓的少昊部落 15 据说夷人分为九支,称九夷或九黎。传说他们有过一个著名的首领曾与黄帝大战于 “涿鹿之野 ”,这位部落首领叫 ( )。 ( A)炎帝 ( B)太昊 ( C)少昊 ( D)蚩尤 16 炎黄时期

5、,北方和西北地区居住着 “群翟 ”部落群,在南方的部落群被 称为( )。 ( A)诸戎 ( B)三苗 ( C)少昊部落 ( D)太昊部落 17 传说帝尧时 “十日并出 ”,尧使东夷人首领 ( )射日,为民除害。 ( A)后羿 ( B)蚩尤 ( C)虞舜 ( D)太昊 18 中原地区部落联盟首领尧年老后,选舜为继承人,并传位给舜。舜年老后,传为给禹。这种职位继承制度史称 ( )。 ( A)世袭制 ( B)禅让制 ( C)父死子继 ( D)兄终弟及 19 黄帝之后,地处黄河中游的颛顼和生活在黄河上游的 ( )发生了激战,最后颛顼取得了胜利,进行 了绝地天通的改革。 ( A)共工部族 ( B)炎帝部

6、族 ( C)东夷部族 ( D)高阳部族 20 ( )标志着我国历史上的氏族社会彻底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确立下来。 ( A)王位世袭制 ( B)禅让制 ( C)分封制 ( D)郡县制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21 远古时代 22 层累地造就古史说 23 二重证据法 24 血缘婚、血缘家庭 25 陶寺遗址 26 山顶洞人 27 仰韶文化 28 半坡遗址 29 河姆渡文化 30 红 山文化 31 磁山文化 32 良渚文化 33 族外婚 34 对偶婚 35 图腾 36 一夫一妻制 三、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37 母系氏族公社的农业和手

7、工业的发展状况怎样 ? 38 分析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组织。 39 家庭,私有制,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 中国历史的开端练习试卷 2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C 【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2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3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4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5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6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7 【正确答案】 D

8、【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8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9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中国 历史的开端 10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11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12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13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14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15 【正确答案】 D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16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17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中国 历史的开端 18 【正确答案】 B 【知识

9、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19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20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21 【正确答案】 指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最早的王朝 夏朝建立以前的时代,即原始社会。这一时期人类使用的主要劳动工具是石器,因此也叫做石器时代。历史学者通常将其分为原始人群时期与氏族公社时期,考古学者则将其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22 【正确答案】 1923年 “古史辨 ”派的创始人顾颉刚先生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中提出了 “层累地造就古史 ”说,引起史学界的激烈

10、争论。他认为古史传说中的帝王都是从神演化为人,古史中所讲的古史是由不同时代的神话传说一层一层地积累起来的,神话传说发生时代的先后次序和古书上所载的古史系统排列的先后恰恰相反。 “层累地造就古史 ”说为考辨古史传说提供了新的思想方法,是中国辨伪史上划时代的发展。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23 【正确答案】 中国近代史学方法术语。最初 由王国维提出,其主要内容包括: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我国之旧籍互相补证;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即将出于不同观察和来源的史料相互验证 (主要包括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文献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印证 ),以考证历史真相的方法。 【知识

11、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24 【正确答案】 古人时期的婚姻关系,已摆脱了原始的杂交状态,进人群婚的早期阶段,婚姻只能在同辈之间进行,父母和子女间不得婚配,这叫做 “血缘婚 ”。由这样的婚姻关系结合成的社会组织称为 “血缘家庭 ”。这是人类婚姻形态的一大进步。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25 【正确答案】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类型,年代约为公元前 2500年前 1900年。 20世纪 50年代初发现于山西襄汾县陶寺村南,面积约 300万平方米,文化内涵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发现了城墙、大型夯土建筑、窑穴等遗迹;出土了陶器、石器、漆木器等文物,确立了陶寺早中期城址的范围和面积等。陶寺遗址对研

12、究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性质、国家的起源及探索夏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26 【正确答案】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 石,因发现于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山顶洞人的体质形态已基本消除了猿的特征,和现代人基本一致。山顶洞人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他们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己掌握了磨光、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27 【正确答 案】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 5000年前 3000年,因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

13、址而得名,以渭、洛、汾等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分布中心。目前已发现 1千多处遗址,比较著名的有西安半坡氏族遗址。共同特征为: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存在少量打制石器;骨器精致;主要日用器为陶器;房屋以半地穴式为主;农业经济为主,辅以渔猎。仰韶文化早中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晚期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28 【正确答案】 母系氏族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址, 1953年发现于陕西西安 城东郊浐河东岸的一个二级台地上。现存面积约 5万平方米。遗址分布着氏族居住区、公共墓地、窑场和大壕沟等遗迹,出土大量陶、石、骨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彩陶数量不多,多为红底黑彩,

14、最基本的纹样是鱼纹和变体鱼纹。在一些钵、盆上还发现有各种刻画符号。种植的作物有粟、蔬菜等。该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29 【正确答案】 江南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因 1973年发现于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宁波一绍兴平原一带,距今约 6000 7000年。生产工具以骨器为 主,木作技术十分突出,石器简单粗糙、量少而原始。陶器主要为夹碳黑陶、夹砂红陶。农业较发达,发现大量水稻遗存。饲养猪、狗等家畜,渔猎采集经济仍占一定比例。盛行 “干栏 ”式房屋建筑。是中国南方新石器文化的代表。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30 【正确答案】 中国北方

15、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因 1935年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而得名,年代为公元前 3500年左右,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辽宁省西部、河北省北部地区。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辅以渔猎,饲养牛羊猪等。居民已有稳定的定居生活,房屋为长方 形半地穴式,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有掘土、收割和加工谷物的工具。陶器有褐色夹砂和红色泥质两种。还有精美的玉器。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31 【正确答案】 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较早的一种文化,因 1976年发现于河北武安磁山得名,主要分布在河北省的南部,多发现于沿太行山麓的河流沿岸。年代约为公元前 5900年前 5600年。遗址发现许多半地穴式房址和

16、窑穴。农业经济相当发达,但采集渔猎仍占一定比例,还饲养猪、狗、鸡等家畜。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磨制石器相对粗糙。陶器手工制作,以素面夹砂红褐陶为主 ,绳纹大量出现,也有少量的蓖纹等。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32 【正确答案】 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 1936年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太湖地区。年代为公元前 3300年前 2200年。农业工具进步,出现犁形器、耘田器等先进工具。陶器普遍轮制,器形规整,胎薄而坚硬,以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农作物主要为粳稻、籼稻。手工业制品精巧,发现中国最早的苎麻织品实物。房屋为干栏式建筑。贫富分化现象明显,私有财产已经出现,有玉

17、琮、玉璧等贵重礼器。一般认为,在良渚文化时期社会发生深刻 变化,原始氏族制度瓦解并向文明时代过渡,中期以后可能已处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始创时期。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33 【正确答案】 原始社会的婚姻形态。随着定居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近亲结婚产生的不良后果,逐渐对婚姻从习惯上进行了限制,禁止同胞和旁系的兄弟姊妹间的通婚,而实行某 氏族的男子结婚组同另 氏族的女子结婚组互相通婚,这种婚姻关系称为族外婚。族外婚有助于人类的发育繁衍,加强了通婚氏族之间的联系。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34 【正确答案】 对偶婚是一男一女之间的不稳定的结 合,即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比较固定的 “主

18、妻 ”,一个女子在许多丈夫中有一个比较固定的 “主夫 ”,不是独占的同居,在对偶婚家庭里,男子从妇而居,所生子女属于女方所在的氏族,它是氏族公社时期的主要婚姻形式。对偶婚是比较松散的暂时性的结合,是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婚姻形态。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35 【正确答案】 氏族的徽号。 “图腾 ”一语源于北美印第安人,意为 “他的亲族 ”。原始人相信各氏族与某种动植物具有特殊的亲缘关系,故将该自然物视为本氏族的祖先或保护神,而加以崇拜。氏族往往以它命名,即成为本 氏族的图腾。在现实生活中,图腾是祖宗的象征,神圣不可侵犯,只在特殊情况下,举行一定的宗教仪式才能食用。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

19、开端 36 【正确答案】 一男一女互为配偶的婚姻形式,由对偶婚发展而来。它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表现为妻子从夫而居,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由父系继承。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是父权制确立的标志。一夫一妻制婚姻具有独占性质,婚姻关系更加牢固持久。但是由于男性财产权和社会地位高于女性,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一夫一妻制从开始就具有特殊的性质,它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的一夫一妻制。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三、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37 【正确答案】 (1)农业: 母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农具主要以石、骨、蚌、木制成,也有少量陶制农具,耕作、收割、加工三大类农具

20、都已具备。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成为各具特征的两大农业地区,黄河流域以粟为主,江南地区则普遍种植水稻。饲养业是在狩猎经济的基础上出现的,家畜饲养主要有猪、狗等。渔猎经济在当时仍占相当重要的地位。 (2)手工业; 母系氏族公社原始手工业也有突 出成就,包括编织、雕刻和制陶等。从出土陶器上的编织物印痕可以知道,当时的编织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当时的编织物有斜纹缠结、棋盘格式、间格纹等多种编制方法,这些编织方法直到近代仍是农村手工编织的基本方法。陶器的发明是当时手工业中最大的成就,仰韶时代前期的陶器已有饮食器、储藏器、水器和炊器等多种类型,小件陶器捏塑成形,大件陶器采用泥条盘筑方法

21、,当时以制作精美的彩陶著称,彩陶的造型和装饰都达到了新的高峰。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38 【正确答案】 (1)经济生活: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社会生产 力比母系氏族公社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第一,发明了铜器,生产力提高。第二,农业和家畜饲养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畜牧业进一步发展起来,并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而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第三,手工业技术有了提高,出现了冶铜业、丝织和漆木等新兴的手工业部门;陶器制造有了很大进步,出现了轮制技术;玉骨器的制造是这一时期手工业的突出成就。手工业逐渐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而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2)社

22、会组织: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不再是以氏族为单 位,而是以一夫一妻的家庭为单位,氏族的作用日益削弱。几个氏族公社组成一个部落,以后又发展成部落联盟。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一般采用民主的方法推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选举贤能有德者担任,这种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称为禅让制。到阶级社会产生前夕,这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首领的继位方法实际上是在激烈的争夺中进行的。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39 【正确答案】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和畜牧业成为人类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这一时期男子的劳动由狩猎和捕鱼转向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占据了原来女子从事的经济领域,成为 氏族主要经济活动的承担者,处于主导地

23、位,父权制逐渐取代了母权制,婚姻形态也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氏族公社开始解体,以男子为中心分裂为若干个大家族,继而分裂为若干个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标志着父权制的确立。父权制确立以后,子女随父居住,世系从父系计算,财产也按父系继承,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劳动产品除用于消费之外有了部分剩余,氏族内部产生了贫富分化,私有制开始产生。由于人们占有私有财产的多寡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原始平等性逐渐消失,阶级对立关系逐渐形成。在各 个发生了阶级分化的氏族部落间的冲突与联盟中,国家逐渐形成了。我国古代国家的形成约在尧舜时期,我国的历史从此进入了阶级社会。 【知识模块】 中国历史的开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