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春秋战国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488671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春秋战国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春秋战国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春秋战国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春秋战国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考研类试卷]春秋战国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春秋战国练习试卷 1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公元前 770年, ( )迁都洛邑,从这年到公元前 476年,是中国史上的春秋时代。 ( A)周宣王 ( B)周平王 ( C)周幽王 ( D)周厉王 2 下列赋税改革中,属于齐国的是 ( )。 ( A)相地而衰征 ( B)作爰田 ( C)初税亩 ( D)初租禾 3 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的目的是 ( )。 ( A)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 ( 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 C)增加地主的租税收入 ( D)确立国家土地私有制 4 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是

2、 ( )。 ( A)晋文公 ( B)齐桓公 ( C)楚庄王 ( D)宋襄公 5 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始于 ( )。 ( A)战国时期 ( B)西汉 ( C)蜀汉建立以后 ( D)南朝 6 战国时期,首先变法的是 ( )。 ( A)齐国 ( B)鲁国 ( C)魏国 ( D)秦国 7 ( )任用吴起进行变法。 ( A)楚悼王 ( B)楚庄王 ( C)楚肃 ( D)楚襄王 8 春秋时期,楚相 ( )主持修建的 “芍陂 ”是当时最著名的水库。 ( A)王景 ( B)马融 ( C)孙叔敖 ( D)子驷 9 我国最早的人工大运河邗沟是由 ( )修建的。 ( A)齐国 ( B)郑国 ( C)吴国 ( D)魏

3、国 10 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 A)改革都获得了成功 (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 C)改革的进展都很顺利 ( D)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11 ( )提出了著名的民贵君轻思想,他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 A)孟子 ( B)韩非子 ( C)墨子 ( D)老子 12 “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 ”,是对 ( )进行改革的评价。 ( A)管仲 ( B)李悝 ( C)吴起 ( D)商鞅 13 韩昭侯时,任用 ( )为相进行改革。 ( A)吴起 ( B)申不害 ( C)韩非 ( D)李斯 14 商鞅,姓公孙,是 ( )的没落贵族。 ( A)韩国

4、 ( B)秦国 ( C)卫国 ( D)赵国 15 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 )。 (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 B)万物 虚无,祸福相倚 (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16 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的主要目的是 ( )。 ( A)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 ( B)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 ( C)协调诸侯国间的争端 ( D)维护小国的经济利益 17 主张 “明主之国,无书简以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的是 ( )。 ( A)老子 ( B)孟子 ( C)韩非子 ( D)庄子 18 下列战国时期的城市中,既是诸侯国都城又是冶铁中心的是 ( )。 ( A

5、)邯郸 ( B)大梁 ( C)曲阜 ( D)宛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19 稷下学宫 20 墨子 21 “三表法 ” 22 庄子 23 孟子 24 荀子 25 韩非 26 孙膑 27 世本 28 左传 29 竹书纪年 30 国语 31 战国策 32 屈原与离骚 33 甘石星经 34 扁鹊 35 五经 36 三传 三、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60分。 37 阅读下列此材料 材料一:美金以 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斯,试诸壤土。 国语 .齐语 材料二:夫范、 中行氏不恤庶难,而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

6、语 .晋语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 “美金 ”, “恶金 ”指什么 ?材料二中的 “宗庙之牺 ”和 “畎亩之勤 ”指什么 ? (2)简要评述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状况。 四、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38 怎样看待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 ? 39 简述春秋时期齐国、鲁国改革的内容及其意义。 40 春秋时期封建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的 ? 41 试述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实质与意义。 春秋战国练习试卷 1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2

7、【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3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4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5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6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7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8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9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10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11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12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13 【正确答案】 B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14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春秋战

8、国 15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16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17 【正确答案】 C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18 【正确答案】 A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二、名词解释 21-28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80分。 19 【正确答案】 战国时期的田齐有招贤养士的传统。从齐威王的父亲齐桓公田午开始,齐国在国都临淄稷门外的稷下设立学宫,招徕各家学者和天下贤士;齐威王(前 326前 320年在位 )时,稷下学宫士人云集,盛极一时;齐宣王 (前 319前301年在位 )时,稷下学宫聚集了邹衍、淳于髡、田骈、环渊、苟子等一大批学者,成为战国时代学术文化的中心。稷下

9、学宫自由讨论的学术空气,对齐国的政治有一定的影响。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20 【正确答案】 墨子,名 翟,鲁国人,墨家学说的创始人。墨子提倡 “兼相爱,交相利 ”,从此出发,他谴责当时各国之间的攻战为 “至大不义 ”,力主 “非攻 ”。墨子还主张 “非乐 ”、 “节葬 ”、 “节用 ”,强调节俭,反对浪费。在政治上墨子主张要“尚贤 ”和 “尚同 ”。这种思想一方面要求突破宗法制度,任贤使能,一方面又要求由上而下一同天下之义,这是一个深刻的矛盾,反映出小生产者思想的特点。墨子及其弟子著有墨子一书,反映了墨家的思想。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21 【正确答案】 即墨子在认识论方面提出的判断是非

10、的三项标准:一表是古代圣王的作为, 二表是百姓民众利害,三表是 “百姓耳目之实 ”,即根据百姓耳闻目睹的事例来判断是非。墨子认为鉴别是非,就要使言论见之于行动,验其功利,观其功效,即思想一定要有根据,思维一定要合乎逻辑。 “三表法 ”是对我国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22 【正确答案】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保留在庄子一书中。庄子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他认为 “道 ”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而“道 ”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他主张人生在世,应该寡欲无为,将成败、荣辱、生死置之度外,反映了他的悲观 绝望情绪。他的某些理论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为后人提供

11、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材料。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23 【正确答案】 孟子,名轲 (前 390前 305年 ),战国中期邹 (今山东邹城市 )人。孟子学于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倡性善、仁政之说,阐修身养性之功,申民贵君轻之义,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在儒学的成熟、发展上有重要的地位。孟子受到后世的尊崇,但他在世时却不见用于世。晚年他退居讲学,与弟子万章等人著孟子七篇。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24 【正确答案】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年赵国 (今山西北部、河北南部 )人。生卒年月不详。比较可考的从事政治、学术活动的年代大致在公元前330年至公元前 255年之间。其一生主要的活动是在齐国稷下

12、学宫治学,曾三任“祭酒 ”。荀子倡性恶和君民舟水关系之论,主张隆礼明分,发挥了孔子 “齐之以礼 ”的思想。晚年任兰陵 (今山东省峄县 )令,著有荀子三十二篇。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25 【正确答案】 战国后期法家的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一书。在政治上韩非提倡 “法 ”、 “术 ”、 “势 ”并用。法,指政策法令,他认为治理国家必须明法令、设刑罚,强调 “法不阿贵 ”。术 ,指君主驾驭官吏的办法和政治斗争策略。势,就是权力。韩非主张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套对秦朝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作用,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26 【正确答案】

13、战国时期兵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齐国人,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膑认为寡可胜众,弱可胜强;强调进攻战略和灵活运用战法;重视城邑的攻取和阵法的运用。孙膑著有孙膑兵法,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27 【正确答案】 是根据先秦史官纪录和部分历史 档案资料编辑整理而成的史书,约写成于战国末年。其内容主要是记述从黄帝到春秋间的帝王、诸侯和卿大夫的氏姓、世系,同时也记述其居处、制作、谥法等。该书打破了古史记事记言的格局,开创了分专题记述的新体例。原书在宋代已佚,今本乃清人的辑本。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28 【正确答案】 又称春秋左传或左氏春秋,是一部编年体春秋史。相传是春秋战

14、国之际的左丘明所撰。 左传以春秋为纲,博采各国史事,编次成书。其记事上迄鲁隐公元年,下迄鲁悼公四年。此书对东周王室和各主要诸侯国的盛衰兴亡,对春秋时代 的重要政治和军事活动,都有比较具体的记载。此外,还保存了一些夏商西周的事迹和传说。该书叙事明晰、繁简得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学名著,是研究春秋史最重要的文献资料。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29 【正确答案】 晋代时出土于战国魏墓中,是战国中叶魏国人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现今所知中国最早的通史著作。所记内容,起自夏、商、周,迄于战国中叶。于西周、春秋、战国,独记晋国,三家分晋后独记魏国,至魏襄王二十年 (公元前 299年 )止。此书对于订

15、正以史记为代表的其他文献的某些错误,弥补其他书记载的缺漏 ,具有重要的价值。此书记事具有子书的特点,好以战国时代的思想观点来改造古史。今传竹书纪年有古本、今本之别。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30 【正确答案】 是一部分国别的记言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但今人多认为是战国初期学者汇编春秋时代各国之语而成。全书共 21卷:周语三卷,鲁语二卷,齐语一卷,晋语九卷,郑语一卷,楚语二卷,吴语、越语各一卷,依 “先王 室而后列国,先诸夏而后蛮夷 ”的顺序编次而成。其记事上起西周祭公谏穆王征犬戎,下迄晋国智氏之灭,首尾共 400余年,但基本上以记春秋时史事为重点。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31 【正确答案

16、】 原名国策,非一时一人之作,战国末年初辑集成书,后经刘向重新整理编次,定为今名。今本共 33卷,内容为各国说客辩士的策谋权变,同时结合了重大史事,可以由此看出战国史的重大问题。其书没有年月的记载,甚至连论说者也不详,多浮夸之辞,还有张冠李戴、以讹传讹之误,所以,不能算是一部完整而可信的史书。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32 【正确答案】 屈原 (前 340前 277年 ),名平,楚国人。他因为主张改革,遭到守旧派大臣的陷害,被放逐到江南,后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楚辞的奠基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诗人自叙身世、理想以及因参与改革而受谗被疏的过程,后

17、一部分以幻想的方式表现了诗人被疏后的不懈追求和最终选择。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篇浪漫主义的杰作。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33 【正确答案】 战国时期,齐国的甘德著天文星占 8卷,魏国 的石申著天文 8卷,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为一部,称为甘石星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34 【正确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姓秦,名越人,齐国渤海 (今河北任丘 )人,约生于公元前 5世纪。扁鹊看病,采用切脉、望色、闻声、问病的四诊法,而且能针对不同病情,采用综合疗法。扁鹊主张尽早发现病情,及时加以治疗。汉书 .艺文志著录有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 【知识模块】

18、 春秋战国 35 【正确答案】 这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包括诗、书、礼 、易、春秋。诗,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 305篇。书,我国最早的一部文集,记述了商周两代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易是我国最早的占卜用书,内容有经和传两部分,成书于战国或秦汉之际。礼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礼仪制度的汇编,共有十七篇,成书于战国前、中期。春秋是孔子在鲁国春秋的基础上修成的,主要记载了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 (前 722前 481)间二百四十二年的重要史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36 【正确答案 】 后世儒家把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

19、原称左氏春秋,传为左丘明所著。左传以春秋为纲,博采各国史事,编次成书,叙事明晰,繁简得宜,保存了较丰富的历史资料。公羊传旧题战国公羊高撰,唐人考证是西汉前期人所作。榖梁传旧题战国时榖梁赤撰,初仅口述以流传,西汉时成书。三传都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思想史的重要资料。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三、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60分。 37 【正确答案】 (1)“美金 ”是指青铜, “恶金 ”是指铁。 “宗 庙之牺 ”和 “畎亩之勤 ”是指牛。 (2)我国铸造和使用铁器,大约开始于西周末年或春秋初年。 “美金以铸剑戟 试诸壤土 ”是春秋中期前已有铁器的证明。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为开

20、发山林,扩大耕地,发展水利交通,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广泛使用于农业生产,有利于大量荒地的开垦和耕作效率的提高。 在铁器用于农业生产的同时,还使用了牛耕。春秋时期,牛耕已经使用则是毫无疑问的,人们的名字往往把牛和耕连在一起。国语 .晋语记载: “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 ”,足证春秋时期,牛耕已为人所熟知,牛耕 在战国更加普遍,铁农具和畜力的结合,为深耕细作提供了条件。随着农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四、简答题 31-34小题,每小题 30分,共 120分。 38 【正确答案】 经济变革:春秋时期,铁农具使用渐多和牛耕逐步

21、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同时,水利灌溉事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公田以外出现了许多私田, “田里不鬻 ”制度被破坏,井田制开始瓦解,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形成,产生了封建地 主和依附农民这两大对立阶级。 政治变革:春秋时期,王室无力统驭天下,大诸侯国相继而起,充当诸侯之长,以 “尊王攘夷 ”的名义控制中小诸侯,西周时代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变成了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春秋中期以后,各诸侯国内部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卿大夫与公室的政治斗争愈演愈烈,以下克上的事件层出不穷。斗争

22、的结果,使各国的公室不同程度地衰落下去,卿大夫逐渐掌握了政权,有的甚至灭亡了公室。春秋后期大夫执政是一种历史潮流,一定程度上得到人民的支持。 总之,春秋时 期的社会变革使新兴力量崛起,权力下移,社会更趋活跃,奴隶改变身份、获得自由的可能性增大,新的社会结构、政治体制正在形成中。最大的意义在于社会关系、社会组织进一步冲破 “血缘 ”的锁链,民意也依托 “天意 ”得到充分的肯定。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39 【正确答案】 (1)齐国的改革: 公元前 685年,齐桓公即位,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 在政治体制上, “叁其国而伍其鄙 ”,所谓 “叁其国 ”,即将国都地区划分为 21个乡,其中工商

23、之乡六,不服兵役;士农之乡十五,服兵役,由桓公、高子、国子各管五个 乡。所谓 “五其鄙 ”,即在鄙野地区设立五大属区,由五大夫各属一区。五大夫在每年的正月向桓公汇报属内治绩,推举属内贤能。 为了有效控制全国居民,管仲还提出了 “四民分业定居 ”的理论,即按照人口的职业划定固定的地域,使士、农、工、商各居其所。使他们世世代代各司其事,各安其业,从而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在军事上,管仲本着 “作内政而寄军令 ”的原则建立了一套军政合一的军事体制。在十五个士乡中,每五乡设一军,每军一万人,作为国家的常备军。为了提高战斗力,于春秋两季进行军事训练,将 “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 ”, 称 “内教 ”

24、,在鄙野的五属五十个县也有相应的军事组织。每年利用农闲时间进行军事训练。如此一来,齐国建立了完备的军事政治体制。 在经济上,实行 “相地而衰征 ”的政策。所谓 “相地 ”,就是观测评定土地,以区分土地的好坏肥瘠。所谓 “衰征 ”,就是依土地等级征收不等的赋税。如此一来,地尽其利,民尽其力,为齐国经济的振兴奠定了基础。其次,管仲实行官山海,盐铁专营,即盐铁由民间生产,由官府统购统销,为国家开辟了重要财源,从而为齐桓公称霸诸侯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管仲进行的改革,很快收到了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的 效果,齐国国力日益强盛。公元前 651年,齐桓公在葵丘 (今河南兰考 )大会诸侯,周天子也派代

25、表参加,标志着齐桓公第一个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 (2)鲁国的改革: 鲁国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公元前 594年 (宣公十五年 )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这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鲁国实行初税亩,即履亩而税,无论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初税亩的实施,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过程。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40 【正确答案】 (1)井田制的瓦解: 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弱,诸侯们的权力日益增加,加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的使用价值提高,诸侯或贵族之间的有关土地的赠送、赔偿、交换乃至抵押、典当关系进一步发展,并不再报告天子。诸侯们已把他

26、们疆域内的土地看做是私产,这种土地观念的出现,说明以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井田制开始瓦解, “田里不鬻 ”制度破坏,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加之农奴们的消极怠工或逃亡他乡,对贵族领主们是一个打击,这是加速井田制瓦解、促进土地私有制产生的重要因素。 (2)赋税制度的改革: 春秋时期,由于牛耕和铁农具的普及和 应用,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私田,各诸侯国为了扩大税源,先后进行了赋税制度的改革。最早改革的是齐国的 “相地而衰征 ”和晋国的 “作爰田 ”。公元前 594年,鲁国实行 “初税亩 ”,即履亩而税,按田亩征税,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初税亩的实施,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

27、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加速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 (3)阶级关系的变化: 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阶级关系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那些占有大量私田的人放弃了井田制的剥削方式,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逃亡 奴枣和破产农民耕种,收取实物地租,出租土地者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者转化为依附农民。从此,封建地主与农民两个新兴的阶级便孕育成长起来,封建依附关系开始产生发展起来。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41 【正确答案】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势力急剧膨胀,西周时代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变成了 “礼乐征伐白诸侯出 ”,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著名的春秋五霸,一说是

28、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一说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是旧制度接近衰亡的 反映。诸侯霸主们发动战争的目的,无一不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统治范围,掠夺更多的土地、人口和财富。因此,有 “春秋无义战 ”之说。 尽管春秋时代争霸战争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灾难和痛苦,但也产生了有利于历史前进的客观效果。 第一,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大国在争霸和兼并战争中开拓了疆土。争霸战争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这种集权趋势的加强,为全国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起了奠基的作用。 第二,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春

29、秋时代是一个新旧制度交替变革的过渡阶段,社会上存在着开始产生的封建制与日趋没落的奴隶制之间的斗争。大国争霸战争,程度不同地打击和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为封建地主阶级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有助于新势力的发展。 第三,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春秋时代,居住在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 “攘夷 ”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打破了各族间固有的地域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前提,从而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经济文化的联系,有力地促进 了各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总之,争霸战争打破了列国的分野,逐渐泯灭了各族的界限,形成了南方以楚国,东方以齐国,北方以晋国、燕国,西方以秦国几个融合的中心。随着民族交往联系的频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社会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各族先后走上了封建制的轨道。 【知识模块】 春秋战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