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488983 上传时间:2018-11-3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模拟试卷2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24及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是 ( A)唯物主义的观点 ( B)辩证法的观点 ( C)唯心主义的观点 (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 把意识看成是大脑分泌出来的特殊物质的观点是 (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 C)庸俗进化论观点 (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3 “在自然界中,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 ”; “因果规律的一切形式都是从主观意向 中产生的 ”。这种观点是 ( A)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 B)否认因果区别的诡辩论 (

2、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 D)唯物主义决定论 4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承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之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 A)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 B)是机械论和宿命论 ( C)是旧唯物主义理论 ( 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 5 马克思说: “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 话应理解为 ( 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 B)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 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 6 资

3、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A)生产绝对过剩 ( B)生产相对过剩 ( C)生产不足 (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7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 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8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 的基本目标是 ( A)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 B)抑制通货膨胀 ( C)保持经济增长 ( D)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9 三大社会主义改造中,最具创造性的是 ( A)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并重 (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方针 ( C)没收官僚资本为社会主义国家所有,

4、建立国营经济 ( D)通过由低级到高级的形式逐步进行的 10 毛泽东认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是无产阶级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的极其重大的问题是 ( A)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 ( B)执政党的建设,尤其 是思想建设的问题 ( C)执政党与群众关系的问题 ( D)党内民主与党的监督问题 11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 B)解放思想 ( C)实事求是 ( D)与时俱进 12 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社会主义根本原则是 (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 C)实行按劳分配,人民生活提

5、高 (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1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 (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 ( D)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14 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实质是 ( A)以数量的增长和速度的提高为中心 ( B)以生产要素大量投入为中心 ( C)生产要素使用质量的提高 ( D)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15 2005年 7月 16日,当选为中国国民

6、党主席的是 ( A)马英九 ( B)王金乎 ( C)连战 ( D)江丙坤 16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日是 ( A) 40040 ( B) 40058 ( C) 40059 ( D) 40065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 “全球问题 ”影响到整个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它深刻地反映了 ( A)人类与自然的矛盾 ( B)科学与价值的矛盾 (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 D)国家与民 族矛盾 18 以下各项中表现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有

7、( A)把感觉当作是与外界隔离的屏障 ( B)把感觉夸大到等同客观对象的地步,认为事物存在与否决定于人的感觉 ( C)认为事物就是感觉的集合或组合 ( D)把事物看作是组成该事物成分的组合 19 下列正确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选项有 ( A)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 ( B)天体运动,是由于 “精通力学和几何学的上帝 ”所给予的切线力推动的初速度,才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运行 ( C) “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 都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 中 ” ( D) “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事物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动作 ” 20 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一种物品所需要

8、的劳动时间就越少,凝结在该物品中的劳动量就越小,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小。相反地,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一种物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多,该物品的价值就越大。因此,为了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我们要尽量降低劳动生产率。这一观点 ( A)混淆了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 B)承认了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的衡量标准 ( C)否认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 D)正确地理解了商品生产者 之间的竞争 21 假定 1999年玉米产量为 1亿公斤,投入的劳动力为 1万人,劳动力的平均劳动时间为 200天。 2000年玉米生产投入的劳动力和平均时间均未发生变化,但由于自然灾害,玉米产量下降为 5000万公斤。则下

9、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2000年生产的 5000万公斤玉米所含的价值量与 1999年生产的 1亿公斤的玉米所包含的价值量相等 ( B)相对 1999年, 2000年生产单位玉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 ( C)相对 1999年, 2000年生产单位玉米所包含的价值量增加了 ( D)若 1999年生产的玉米尚未耗 尽,则这部分玉米的价值也增加了 22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李嘉图指出: “机器和自然因素能大大增加一国的财富 但是 它们不能给这种财富的价值增加任何东西 ”;马克思则指出,机器的使用,使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

10、大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而 “科学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这表明 ( A)自然因素、机器设备、科技本身不能创造价值 ( B)生产物质条件的改善 (如机器设备等 )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社会生产力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 C)自然因素、机器设备、科学技术是人类创造财富的重要手段 ( D)机器设备改善、技术进步是价值的主要源泉 23 在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军是 ( A)农民阶级 ( B)小资产阶级 ( C)民族资产阶级 ( D)大资产阶级 24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有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1、两个联盟的思想 ( B)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 C)产阶级必须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 D)关于社会主义时期两个联盟的思想 25 新民主主义社会十的社会主义因素包括 ( A)国营经济 ( B)合作社经济 ( C)文化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D)政治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 2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是由于 ( A)这是由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 B)其历史任务是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 C)它的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小康 ( D)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27

12、我国产业结构优 化和升级的目标是 ( A)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B)优先发展重工业 ( C)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 D)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28 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的所有者权益包括 ( A)资产受益权 ( B)重大决策权 ( C)资产支配权 ( D)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29 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间接调控,其特征有 ( A)主要通过价格、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手段实行调节 ( B)国家计划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是指导性的 ( C)对企业生 产经营活动不再直接干预 ( D)行政手段不再成为调节手段 30 中国共产党第十

13、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研究和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 ”规划的建议,其重要意义在于 ( A)促进做好 “十一五 ”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 ( B)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 C)有效推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D)指导全党全国在今后 5年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时期,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31 胡锦涛就联合同改革问题提出的看法 ( A)要着眼人局,坚持原则 ( B)要发扬民主,广泛协商 ( C)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 ( D)要把握重点,全面推进 32 温总理在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

14、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从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 A)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继续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 B)加强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C)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 ( D)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33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重大意义在于 ( A)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B)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 C)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 ( D)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分析题 每小题 10分,共 4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

15、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34 阅读下列有关人类认识真理性的一组材料: 材料 1 杜林认为:道德的世界, “和一般知识的世界一样 有其恒久的原则和单纯的要素 ”,道德的原则凌驾于 “历史之上和现今的民族特性的差别之上 在发展过 程中构成比较完全的道德意识和所谓良心的那些特殊真理,只要它们的最终的基础都已经被认识,就可以要求具有同数学的认识和运用相似的适用性和有效范围。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 因此,把认识的正确性设想成是受时间和现实变化影响的,那完全是愚蠢 ”。所以严格知识的可靠性和日常认识的充足性,不容许我们在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对知识原则的绝对适用性表示失望。 材料 2 黑格尔认为:

16、真理是包含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包含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上升到较高阶段,愈升愈高,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 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看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出神,就再也无事可做了。 材料 3 恩格斯认为: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的谬误中实现的;二者都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 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做是绝对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着的个人中实现的。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

17、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从这个意义来说,人 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实现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 请回答: 34 阅读材料 1,如何评价 “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 ”这个论断 ? 35 “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看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绝对真理出神,就再也无事可做了。 ”这句话所蕴涵的真理观与 “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 ”这句话所蕴涵的真理观根本区别何在 ? 36 如何理解材料 3所指思维的至上性

18、和非至上性的基本含义 ?材料 3的真理观与材料 2的真理观有何联系 ? 37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企改革和发展的第二条指导方针是,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继续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37 试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明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必要性。 38 调整国有经济,改组国有企业,是否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 39 调整国有经济,改组国有企业,是否主要应通过市场机制力量来实现 ? 40 阅读下列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夺取全国胜利,

19、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 2 “我们讲艰苦奋斗,当然不是让人们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而是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将来我们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

20、。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套、已经过时了的想法是错误的,也是很有害的。 ” 摘自胡锦涛在 2002年 12月 6日在西柏坡学习考 查时的讲话 结合材料请回答: 40 根据材料 1,分析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 41 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试论胡锦涛重提 “两个务必 ”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42 下列是有关我国产业结构状况的材料: 材料 1 我国每亩耕地占有农机总动力只有 0.16千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机播和机收面积均不超过 20% 在现有耕地中, 2/3是中低产田,目前改造的步伐仍然比较慢。 摘自 1997年 1月 11日经济日报 材料 2 1996年工业产销衔接

21、水平虽然逐季提高,但全年产销率仍比正常水平低 1 2个百分点;产品积压,资金拖欠未见缓解,年末产成品资金占用比年初增加 750多亿元,应收帐款净额增加 1200多亿元、企业亏损比较严重,亏损面达到 23%。 摘自国家统计局关于 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材料 3 据专家估计,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率如能提高至 50%,则我国的粮食生 产能力可提高 4500万吨。 摘自 1997年 4月 1日经济日报 “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清算,既是加速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债权人利益;主要是国有银行资产,免受更大损失的积极措施。 ” 摘自 1997

22、年 4月 21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请回答 : 42 根据材料 1、材料 2,说明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对材料 2反映出的问题,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44 材料 3表明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是什么 ? 45 结合全部材料,指出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应遵循的方针是什么 ? 四、选做题 本题满分 10分。请在 I、 II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若两道都回答,则只按第 I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46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 、 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 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 : 下面 是关于世界格局的材料 材料 1 纵观人类历史的长河,单

23、极世界难以持久。谁都不可能主宰世界。多极世界符合历史潮流,有利于公正地处理国际问题,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我们看到,世界多种政治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世界主要国家间战略关系的调整在加快,而且更加深刻,新的战略框架正在逐步形成。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衡、相互影响的特征更加明显。可以肯定地讲, 21世纪既不是单一的欧荚世纪或者亚太世纪,也不是由某种宗教和意识形态价值体系主导的世纪。 摘自 瞭望 2002年 5月 27日第 22期世界秩序与中国国家安全 材料 2 由于和平力量的发展壮大,世界和地区组织协调处理各种国际事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世界性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必

24、须看到,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国际安全新秩序的建立,任重道远,从当今世界的情况来看,起因于经济利益的矛盾是基本的、广泛的;起因于领土争端的冲突是长期的,棘手的;起因于民族宗教问题的纷争有膨胀的趋势,利用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制造事端的危险性不可低估。世界的热点问题,都是不同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汇点、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没有根本改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不安宁的因素,将会导致地区冲突甚至引发局部战争,这是对国际安全新秩序的最大挑战,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应高度警惕。 摘自瞭望 2002年

25、 5月 27日第 22期世界秩序与中国国家安全 材料 3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跌宕起伏,复杂多变。军事冲突、选举风波、恐怖事件、政局剧变 一连串似 乎出人意料的事件将世界搅得无法安宁,也对我国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邓小平对两大问题作出的判断以来,又是将近 20年的风云翻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多重要变化。注视阿以炽烈的冲突、冷眼强权者霸道的嘴脸,怒对靖国神社的黑色幽灵 有人不禁提出疑问:和平和发展还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吗 ? 摘自瞭望 2002年 5月 20日第 21期当今时代的主题 材料 4 两极格局终结 10年来,国际形势跌宕起伏,新的不确定因素 增多,大

26、国关系互动频仍,地区热点此起彼伏,世界经济前景扑溯迷离,国际关系进入一个历史性的调整期,一些长期积聚起来的矛盾呈激化之势。 “911”事件是国际格局转换过程中综合矛盾的一次极端反应,它反过来又强烈冲击着现存的国际安全与战略观念,刺激了国际关系中许多深层矛盾的联动与发展。 摘自瞭望 2002年 3月 4日第 10期国际政治格局变化大势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结合材料 1、 2、 3,分析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 2,分析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及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学过的知识说明我国应树立什么样的安全观以捍卫我国国家安全利

27、益。 选做题 :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 1 2004年 1月 6日,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广播辨论会上,克里在回答主持人提问时说 “要继续推动我们对香港、澳门和其他地方的做法,用 一国两制 来解决台湾问题 ”。在 7月份的民主党党纲国家强盛,举世尊崇中,表示将恪守 “一个中国政策 ”,并将继续支持在符合台湾人民的愿望和利益的情况下 ,和平解决海峡两岸的问题。 材料 2 2004年 8月 30日的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题为一个比较安全的世界和一个更有希望的美国的竞选纲领。在谈到台湾问题上,除了增加反对台海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不乏老调重谈之处,声称美国政府的政策是一个中国,“这体现在

28、三个联合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中 ”。同时叫嚣要协防台湾,继续售台武器,表示支持台湾加入世卫组织和其他多边机构等。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简述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的异同 (2)美国近年对台政策如何 ?我 们应如何应对 ? 考研政治模拟试卷 24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既强调世界的客观物质性,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所以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所以本题选 D。 2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此题是考查考生对庸俗唯物

29、主义观点的确认。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具有主观特征,抹煞意识与物质的区别,将意识与物质等同起来。选择此题一定要明确两点;一是庸俗唯物主义不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即唯物主义派别中不包含庸俗唯物主义;二是抓住 “庸俗 ”二字,庸俗唯物主义就庸俗在将意识和物质看成是一回事,即 “把意识看成是人脑分泌出来的特殊物质 ”。这样界限一确定,该题作为单项选择也就不应该有难点。 3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此题是考查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因果关系问题上的错 误观点。因果联系是客观必然的,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任何原因都引起一定结果,任何结果都由一定的原因所引起,没有无原因之果,也

30、没有无结果的原因。如果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必然性就会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错误。题中所给定的四个备选项: “形而上学决定论 ”(A项 )是夸大因果联系的必然性; “唯物主义决定论 ”(D项 )是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必然性; “否认因果区别的诡辩论 ”将原因和结果当成一个东西。这样 A、 B、 D三项都是错误的,只有 C项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对 “决定论 ”问题不掌握的话,是难以选择此题的 。 4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该题是考查对唯物史观关于历史决定论的理解和掌握。在是否承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问题上,存在着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对立。决定论承认历史的规律性

31、和必然性,而非决定论否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在决定论内部根据是否承认主体选择性即主观能动性,又分为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机械决定论 (旧唯物主义 )夸大历史的规律性和必然性, “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A项 ),是历史宿命论 (B 项 )。辩证决定论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既承认历史的规律性和偶然性,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 ,坚持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的统一。所以 D项是正确选项。题中的 A、 B、 C三项是等值的,是一回事。这一知识点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不一定是很清楚的。如果考生掌握了 A、 B、 C三项的内在联系,就会非常轻松地作出正确选择,否则也是难以答对此题的。此题有一定难度,因为决

32、定论和选择论及其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一个知识点,考生能够做到全面把握是不容易的。 5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相互排斥的:商品购买者为了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这个商品的价值;而商品生产者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 其商品的使用价值。可是,商品是既有价值 (对于商品购买者来说 )又有使用价值 (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 )的。 6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就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过剩。 A项:生产的绝对过剩只是经济危机的表面现象;当然经济危机也不是生产的不足, C不选, D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

33、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7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 原则。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由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第二,社会主义阶段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8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通过对经济总量的调节,控制经济运转

34、的节奏和方向,或改变经济运行状况和方式,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微 观经济活动,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是经济稳定增长、经济结构优化、物价基本稳定、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分配公平、国际收支平衡等。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即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则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 9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三大改造的经验。三大改造各有特点,内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最有创造性,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0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 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党的干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

35、题。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的问题 ,就是将来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权能不能继续掌握在无产阶级革命家手中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自 20世纪 50年代中期起,由于帝国主义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 “和平演变 ”战略,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发生了重大问题,以及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遇到许多严重困难等等,因而促使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始较多地认真考虑如何在新的斗争形势下,培养 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 11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

36、展中坚持,是对待马克思主义惟一正确的态度,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B、 C是指党的思想路线, A为实事求是的首要条件。故 D项正确。 12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一个公有制为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在改革中一再强调的两条 “根本原则 ”,所谓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主要指这两条。本题要注意与 “根本任务 ”、 “本质 ”相区别。 13 【正确答案】 B 【试 题解析】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主要矛盾

37、决定中心任务。 14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A项是粗放型增长方式的概括, B 项是粗放型增长的表现, C项是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表现之一, D项是对集约型增长方式实质的概括性提法。 15 【正确答案】 A 16 【正确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 2分,共 34分。下列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 【正确答案】 A,B 【试题解析】 “全球问题 ”是当今时代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哲学层面关注的一个重点。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为造福人类做出了贡献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问题,如人口激增、资源枯竭、环境

38、污染、生态破坏等,称之为 “全球问题 ”。 “全球问题 ”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选项 C、 D是干扰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国家民族矛盾主要是政治经济层面的 矛盾,是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问题。 18 【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惟一真实的存在世界的本原,把主观精神 (感觉、经验、心 )夸大为惟一的实在。不难选出正确项ABC, D是机械论的观点,不合题意。 19 【正确答案】 A,C 【试题解析】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这两句诗上句静中有动意,下句动中有静意,承认绝对的运动,并不否认

39、相对的静止,因此 A项是正确的物质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基础,选项 B是牛顿的观点,他认为运动是 “上帝 ”给予的,否定了运动的物质属性,是唯心主义运动观。 D项是法国生命哲学家柏格森的观点,他认为有 “事物不存在 ”的运动,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运动观。 20 【正确答案】 A,B 【试题解析】 题干的观点似是而非,关于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的关系的分析是正确的,但得出结论却让人啼笑皆非,其错误的要害就是在于混淆了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认为生产者降低自身的劳动生产率就能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实质上,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

40、商品的价值量既定的情况 下,商品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获胜,通常会想尽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不是相反。题干的观点承认了劳动时间是商品价值的衡量标准 (只不过混淆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 ),因此,选项 B也是正确的。题干的观点并没有否认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而只是误解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这种竞争关系,因此, C、D、都是错误的。 21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由于 1999年和 2000年生产玉米投入的劳动量 (劳动数量与劳动时间 )没有发生变化,因此, 1999年和 2000年生产的玉米中所包含 的价值量应当是相等的,即答案 A是正确的。同时,由于

41、 2000年生产的玉米数量较少,单位玉米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从而价值量就比较高了 (即相对 1999年来说增加了 ),因此, B、 C、是正确的。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变化,这时早先生产的产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也会随之发生同方向变化,因此,答案 D也是正确的。 22 【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要注意把握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机器设备、自然因素、科学技术等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二是,机器设备、自然因素 、科学技术等为人类创造价值提供了必要条件,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据此,就不难判断本题 A、 B、 C、的叙述都是

42、正确的,而 D的说法则是错误的。另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是,要注意区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机器设备、科学技术以及土地等自然因素现在都可以作价甚至入股分红,参与分配,但承认它们在分配中的地位这并不代表承认它们创造了价值,它们参与分配只不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23 【正确答案】 A,B 【试题解析】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中,农民 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因此,备选项 A、 B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备选项 C民族资产阶级虽然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但由于他们是剥

43、削者,而且天生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具有软弱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反帝以封建的勇气,所以在革命过程中容易发生动摇和妥协的倾向,无法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 D大资产阶级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因此,备选项C、 D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答案。 24 【正确答案】 A,D 【试题解析】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有不同内容和不同特点。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时期的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人民之间的联盟,一个是劳动人民与非劳动人民之间的联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两个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的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

44、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另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 A、 D选项正确。 25 【正确答案】 A,B,C,D 【试题解析】 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全部结果是 “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民展。 ”社会主义因素主要包括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经济条件和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政治条件。 A、 B选项为经济方面的因素, C、 D选项为政治方面的因素。 26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主要是因为,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又是由特殊的国情、生产

45、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所决定,还由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上实现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所决定的。这正是 选项 A、 B、 D的内容。选项C是我国在 20世纪末应实现的战略目标,因此不符合题意。 27 【正确答案】 A,C,D 【试题解析】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根本上说,工业化过程就是伴随科技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我国产业结构化和升级的目标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故选项 A、 C、 D。 28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C项是企业方所具权益,并担负保值增殖责任。 29 【正

46、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的调控只是相对弱化了行政手段的调节,在某些情况下行政调节手段依然起到其他调控措施无法达到的效果,因此并没有将行政手段排除在调控手段之外,故 D项排除。 30 【正确答案】 A,B,D 31 【正确答案】 A,B,C,D 32 【正确答案】 A,B,C,D 33 【正确答案】 A,B,C,D 三、分析题 每小题 10分,共 4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 34 【正确答案】 杜林认为人类的认识具有绝对的 可靠性, “真正的真理是不变的 ”,属于永恒真理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深入

47、的,真理也是要随着条件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把真理看成是永恒不变的就是认为世界不再发展了,人类认识和实践的任务结束了,知识不再发展了,这是荒谬的观点。 35 【正确答案】 材料 2是黑格尔的真理观,他认为真理是包含在认识过程中的,认识从较低阶段发展到较高阶段,真理也随着发展,但是永远不会有认识的终结,也不会有绝对真理、永恒真理的存在。黑格尔否认了永恒真理观,认为真理总是由相对真理一步一步向绝对真理靠近但是永远不能达到绝对 真理。黑格尔的这一观点与杜林的 “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 ”是两种对立的真理观。 36 【正确答案】 材料 3中恩格斯的思维至上性和非之上性是指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和无限性,思维的

48、至上性是指,就人的本性和整个人类的认识体系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也就是说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但是,受历史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也受生命有限性、教育程度和思维方法等的限制,个人的思维又具有非至上性,认识必然存在着有限性。 材料 3与材料 2的联系;思维的至上性存在于思维的非至上性之中, 无数非至上性的思维构成思维的至上性;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理解 37 【正确答案】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 (落后或超越

49、生产力发展 ),就会阻碍、破坏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目前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战线太长;国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数量太多,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这超出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超出了我国国家财政所能承 受的限度。因此,必须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改组国有企业,收缩战线,保证重点。 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国有经济只控制涉及国家 38 【正确答案】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一个国家制度的性质是由占主体地位的经济成分决定的,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变,我国经济制度和我国性质就不会改变。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从量上看,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减少,国有企业数量会减少。从质上看,国有经济整体素质提高。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这种减少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39 【正确答案】 调整国有经济,改组国有企业,会出现企业间的联合、兼并、破产、关闭、资产重组、资源优化配置等。这是价值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