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试卷]经济师初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货币与货币流通)模拟试卷3(无答案).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607736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经类试卷]经济师初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货币与货币流通)模拟试卷3(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财经类试卷]经济师初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货币与货币流通)模拟试卷3(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财经类试卷]经济师初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货币与货币流通)模拟试卷3(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财经类试卷]经济师初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货币与货币流通)模拟试卷3(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财经类试卷]经济师初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货币与货币流通)模拟试卷3(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经济师初级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货币与货币流通)模拟试卷 3(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6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l 个最符合题意。1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为( )。2 若流通中货币必要量为 50 亿元,而银行券发行量达到了 150 亿元,则单位银行券所代表的货币金属价值为( )。(A)23(B) 3(C) 13(D)323 凯恩斯把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分为( )。(A)交易动机;支付动机;储存动机(B)支付动机;投机性动机;储存动机(C)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D)交易动机;预防动机;盈利动机4 凯恩斯提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中,为满足购买的动机是( )。(A)增加的(

2、B)不变的(C)减少的(D)确定的5 已知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 1000 亿元中,赊销商品价格总额 120 亿元,到期应支付的总额 20 亿元,相互冲销的总额 90 亿元,在原货币流通速度 9 次不变的条件下,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需要量为( )亿元。(A)90(B) 80(C) 70(D)506 ( )。(A)收入(B)预期的物价变动率(C)机会成本(D)综合变数7 货币供应量是指( ) 。(A)处于流通中的现金量(B)处于流通中的存款量(C)货币需要量(D)处于流通中的现金量和存款量之和8 如果其他情况不变,中央银行放宽了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条件,货币供应量将( )。(A)不变(B)减少(

3、C)增加(D)上下波动9 如果其他情况不变,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抛售了大量的有价证券,货币供应量将( )。(A)增加(B)不变(C)上下波动(D)减少10 划分货币层次的重要依据是金融资产的( )。(A)兑换性(B)还原性(C)流动性(D)稳定性11 其他条件一定时,财政结余使货币供应量( )。(A)增加(B)不变(C)减少(D)不确定12 下列不属于货币范围的是( )。(A)金银(B)发票(C)活期存款(D)有价证券13 财政收支对货币供应量的最终影响,取决于( )。(A)财政结余(B)财政收支平衡(C)财政支出(D)财政收支状况及平衡方法14 广义货币的投放发生额减去回笼后的结存额为(

4、)。(A)货币投放量(B)货币供给量(C)货币发行量(D)现金发行量15 ( )是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流通的总渠道。(A)现金发行(B)现金回笼(C)银行信贷投放和回笼(D)现金归行16 工资及对个人其他支出,在我国当前实行现金管理条件下,是( )的主要渠道。(A)现金发行(B)现金归行(C)现金投放(D)现金回笼17 存款货币流通必须以各企业、单位和个人在银行( )为条件。(A)贷借款(B)抵押(C)开立存款账户(D)享有信用二、多项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 l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18

5、 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一般性政策工具有( )。(A)窗口指导(B)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C)公开市场业务(D)利率指导(E)再贴现19 根据货币供求情况,货币流通可分为( )等状况。(A)国民收入超分配(B)通货紧缩(C)财政赤字(D)货币均衡(E)通货膨胀20 形成一定时期内货币供应量超过客观需求量的基本原因包括( )。(A)银行信贷原因(B)国际收支原因(C)市场融资原因(D)国家财政原因(E)国民经济结构原因21 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投资的增加(B)对外贸易逆差(C)外资流入的增加(D)对外贸易顺差(E)外资流出的增加22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价值尺度(

6、B)支付手段(C)世界货币(D)贮藏手段(E)流通手段23 贵金属具有的天然属性最适合于充当一般等价物,主要表现在其( )。(A)普遍可接受性(B)价值稳定性(C)价大量小(D)均质性(E)国家能以政治强权筹造和推行24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的货币形态,它包括( )。(A)金属货币(B)银行券(C)商业票据(D)股票(E)纸币和银行存款25 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存在形式主要是现金和存款,下列属于描述存款特征的有( )。(A)能立即形成购买力,流动性强(B)具有收益性(C)主要流转于银行体系之内(D)可以来源于银行贷款派生机制(E)货币量代号是 M026 下列属于描述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特征的有

7、( )。(A)由银行发行的可以随时兑现的信用货币,是作为代替贵金属货币流通与支付的信用工具(B)发行必须有发行保证,一般分为黄金保证和信用保证(C)具有强制性(D)是货币的价值符号(E)由各家商业银行凭自己的信誉能力发行26 关于货币本质的观点,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揭示了货币的本质,认为货币无非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根据这段话,回答以下问题:27 以下( )是关于货币与商品之间关系的正确结论。(A)货币不是商品(B)货币是特殊商品(C)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D)货币就是贵金属28 马克思的货币的本质观与西方经济学中的重要区别在于( )。(A)认为货币的价值是由贵金属的价值决定的(B)认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C)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政权创造的(D)认为货币只不过是“购买力的暂栖所”29 关于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B)它是以金属货币流通为基本前提条件的(C)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D)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转化为资本,成为剥削雇佣劳动的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