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试卷]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608432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经类试卷]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财经类试卷]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财经类试卷]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财经类试卷]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财经类试卷]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 下列关于三部门宏观经济均衡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3 年真题(A)储蓄投资(B)储蓄政府的净税收收入政府购买投资(C)储蓄政府的净税收收入政府购买投资(D)储蓄政府的净税收收入政府购买投资2 记家庭储蓄为 S,企业投资为 I,政府的将税收入为 NT,政府购买为 G,将出口为 XM,则四部门经济循环的均衡条件是( )。2012 年真题(A)SINTG(XM)(B) SI G(XM)NT(C) SI G(XM)NT(D

2、)SINTG(XM)3 已知某国在某核算期的有关数据如下(单位:亿本币):家庭消费支出为 100,政府消费支出为 20,家庭投资为 30,企业投资为 400,政府投资为 150,出口为50,进口为 55,则该国该核算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 )。2012 年真题(A)10010304001505055805(B) 10020304001505055695(C) 1002030400150700(D)1003040050555254 下列关于 GDP 核算的支出法公式中,正确的是 ( )。2011 年真题(A)GDP私人消费私人投资净出口(B) GDP私人消费政府购买净出口(C) GDP私

3、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购买总出口(D)GDP私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5 如果一个净债务国从国外接受了净无偿转移,则( )。2011 年真题(A)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总收入(C)圈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D)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总收入6 国民总收入(GNI)的计算公式为( )。2010 年真题 (A)GNIGDP(B) GNI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C) GNIGDP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D)GNIGDP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

4、入7 在家庭、企业和政府的三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恒等式可写作( )。2009 年真题(A)IS(B) IS (TG)(C) IS T(D)IS(TG) (M X)8 某围某年 GDP 名义增长 10,GDP 缩减指数为 106,则当年实际经济增长率为( )。2008 年真题(A)106110964(B) 106110 136(C) 110106 1038(D)1101061389 经过 GDP 缩减指数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被称为 ( )。2007 年真题(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净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0 如果某年的 GDP 缩减指数为 105,这表明该年 ( )

5、。2007 年真题(A)通货膨胀率为 105(B)通货膨胀率为 5(C) GDP 曾长 5(D)名义 GDP 为实际 GDP 的 10511 如果一国的实际 GDP 大于潜在 GDP,表明该国( )。2006 年真题(A)经济增长过快(B)出现了通货紧缩(C)产出出现了负缺口(D)资源未被充分利用12 国民生产总值减去( )后成为国民生产净值。2006 年真题(A)中间消耗(B)固定资产折旧(C)生产税净额(D)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收入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每选对一项得 0.5 分,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13 如果一国的潜在 GDPGDP,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6、)。2012 年真题(A)该国的 GDP 缺口为正(B)该国存在经济过热(C)该国的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D)该国存在失业(E)该国存在通货膨胀14 从收入法来测量,GDP 包括( )。2010 年真题 (A)劳动报酬(B)营业盈余(C)生产税净额(D)固定资产折旧(E)净出口15 一个经济社会的宏观经济要实现均衡,总需求必须等于总供给,这种关系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 。2008 年真题(A)CI C+S(B) NXMX(C) CI GC S T(D)CI GXCSTM(E)CI GMCSTX16 若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下列表述( )是正确的。2007 年真题(A)将人们取得的

7、生产要素收入加总(B)将生产出来供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加总(C)将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总(D)所有厂商的收入减去使用的中间投入品的成本加总(E)消费投资政府支出进口一出口17 从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来看,支出法 GDP 的组成部分包括( ) 。2006 年真题(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利息支出(D)政府需求(E)净出口三、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说法正确或错误。18 如果一国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大于其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则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其国民收入。( )2013 年真题(A)正确(B)错误19 在两部门经济循环中,如果储蓄大于投资,可能会导致失业问题恶化。( )2

8、012 年真题(A)正确(B)错误20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最核心的指标。在 GDP 核算中,净出口应该计入当年的 GDP 总量。( )2010 年真题 (A)正确(B)错误21 GDP 缩减指数(GDP Deflator Index)是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的比值,这一比值以经济体中全部的商品作为计算基础,可以较准确地用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 )2010 年真题 (A)正确(B)错误22 如果一国实际 GDP 为 11 万亿元,而潜在 GDP 为 12 万亿元,也就是说 GDP缺口为正值,说明经济增长过快,资源已经被过度利用,在此情况下,通常会出现资源短缺

9、和通货膨胀。( )2009 年真题(A)正确(B)错误23 如果一国的 GNP 超过 GDP,则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获得的要素收入大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要素收入。( )2009 年真题(A)正确(B)错误24 如果经济中存在着产出正缺口,说明经济增长过快,资源已被过度利用,在此情况下, 通常会出现资源短缺和通货膨胀。( )2008 年真题(A)正确(B)错误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三部门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即 CIG YC

10、S T,其中C、I、G、S 、T 分别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储蓄、政府的净税收,由上式可以得到:IGS T, 即储蓄政府的净税收收入政府购买投资。【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四部门经济循环的均衡条件是 SNT G+(X M),总收入不仅要用于消费、储蓄和纳税,还要从国外购买产品,因此 M 可以被视为外国部门的收入。在四个部门经济中,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依然可以用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或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来表示。【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

11、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及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GDP 最终产品( 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100203040015050 一 55695(亿本币)。【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从支出角度看,GDP 等于一个经济体中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即:GDP最终产品(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这种测量方法称为 GDP 核算的支出法。宏观经济学中常常将政府购买单独作为一个变量,与其他部门的消费和投资并列,因此 GDP 的支付法也可写作:GDP 最终产品 (私人消费私人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知识模块】

12、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国民总收入是指一经济体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要素收入总量。其计算公式为:GNI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一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是指一经济体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可支配收入总量,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最终成果。其计算公式为:NDIGNI 来自国外的无偿转移一付给国外的无偿转移。【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国民总收入是指一经济体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要素收入总量。一方面,国内生产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有一部分可能来自国外,比如引进的外资,由此引起本经济体创造的

13、GDP 中的一部分要作为要素报酬支付给国外;另一方面,一经济体所拥有生产要素可能会有一部分投入国外的生产,比如对外投资,相应地就会从国外获得一部分要素收入。要素收入包括劳动报酬、利息、红利、地租等。因此,在 GDP 的基础上将要素收入的国际流动考虑在内,结果就是GNI。GNI 的计算公式如下:GNI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一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家庭、企业和政府的三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恒等式可写作,IS(TG)。其中,I 表示投资支出,S 表示私人储蓄,(TG)表示政府税收减去政府支出的余额,因此称为政府储蓄。【知识模

14、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GDP 缩减指数是指在给定的一年中,名义 GDP 与该年实际 GDP 的比率。根据名义 GDP 和 GDP 缩减指数可推算出实际 GDP,即实际 GDP名义GDPGDP 缩减指数。则:该年实际经济增长率 138【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GDP 缩减指数是指在给定的一年中,名义 GDP 与该年实际 GDP的比率。故经过 GDP 缩减指数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被称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GDP 缩减指数是指在给定

15、的一年中,名义 GDP 与该年实际 GDP 的比率,即 GDP 缩减指数 。故如果某年的 GDP 缩减指数为 105,这表明该年名义 GDP 为实际 GDP 的 105。【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经常会出现不一致,这种不一致被称作产出缺口或 GDP 缺口。如果一国的实际 GDP 大于潜在 GDP,说明经济增长过快,资源已经被过度利用,在此情况下,通常会出现资源短缺和通货膨胀。【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国民生产净值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所拥

16、有的生产要素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即为国民生产净值。【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每选对一项得 0.5 分,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13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如果实际 GDP 的水平超过潜在 GDP,即 GDP 缺口为正值,表明经济增长过快,资源已经被过度利用,此时可能会出现资源短缺和通货膨胀,此即所谓“经济过热”。反之,如果实际 GDP 的水平低于潜在 GDP,即 GDP 缺口为负值,则意味着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即存在失业,还可能出现通货膨胀紧

17、缩,此即所谓“经济过冷”。【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14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从收入分配的角度看,增加值由以下要素收入项目构成:体现劳动所得的劳动者报酬、体现政府管理所得的生产税净额、体现资本所得的营业盈余,以及在增加值中所包含的固定资产折旧。由此可知。从收入角度看,GDP 等于一个经济体中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的上述收入项目的总和,即:GDP 增加值 (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这种测量方法称为 GDP 核算的收入法。【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15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A 项,CICS 为两部门

18、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C 项,CIGCS T 为三部门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D 项,CIGXCS TM 为四部门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16 【正确答案】 B,C【试题解析】 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就是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整个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来计量 GDP。A 项,将人们取得的生产要素收入加总为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D 项,所有厂商的收入减去使用的中间投入品的成本加总为用生产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E 项,应该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17 【正确答案】 A,B,D,

19、E【试题解析】 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就是通过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整个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来计量 GDP。从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来看,支出法 GDP 的组成部分包括:消费支出或消费需求 (C)、投资支出或投资需求(I)、政府支出或政府需求(G)和净出口(NX)。【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三、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说法正确或错误。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GNI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投资意味着向企业部门注入更多的货币,储蓄意味着家庭总收入中一

20、部分没有用于消费,家庭部门减少消费品的购买,企业部门就会缩减其生产规模,向家庭部门购买较少的生产要素,并减少要素报酬的支付,这时,国民收入就会减少,宏观经济活动水平随之降低,进而可能会导致失业问题恶化。【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从支出角度看,GDP 等于一个经济体中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即:GDP最终产品(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于 GDP 缩减指数是以经济体中全部的商品作为计算基础的,因此是一个具有广泛基础的物价指数,可以较准确地用

21、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如果实际 GDP 的水平低于潜在 GDP,即 GDP 缺口为负值,则意味着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即存在失业,还可能出现通货膨胀紧缩,此即所谓“经济过冷”。【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 GNI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一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可知,如果一国的 GNP 超过 GDP,则表明该国公民从国外获得的要素收入多于该国向国外支付的要素收入,即国外净要素收入大于零。【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实际 GDP 高于潜在 GDP,称作产出正缺口或 GDP 正缺口。如果经济中存在着产出正缺口,说明经济增长过快,资源已经被过度利用,在此情况下,通常会出现资源短缺和通货膨胀,即出现“经济过热”。【知识模块】 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