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9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839093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9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9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9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9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19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工程硕士(GCT )语文模拟试卷 192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5 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美学著作是_。(A)诗学(B) 诗艺(C) 诗品(D)论崇高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由于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增长,老人生活、学习用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B)本届 “挑战杯” 竞赛,从参赛高校数及参赛作品都有了明显提高。(C)有人说他的落选与个人恩怨有关,但他反驳时非常肯定地否认不是与个人恩怨有关。(D)复试是在一星期后举行的,录取与否将决定他的终生事业。3 下列有关文学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郭沫若是我国

2、现代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剧 屈原、胆剑篇、虎符是他的作品。 (B)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这副对联是对韩愈在文学史上地位的评价。 (C) “二十四史” 是清乾隆时所定的历代正史,始于史记,终于明史,共二十四部史书。 (D)“文艺复兴 ”指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就文学说,意大利诗人但丁、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都是主要代表人物。4 下列四句正确的修辞是: (虽寥寥十四字) ,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 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

3、到了它的帮助。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 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 ,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 (A)对偶 象征 比喻 双关 (B) 对仗 象征 比喻 双关 (C) 对偶 比喻 象征 双关 (D)对仗 比喻 象征 双关 5 对下面四组问题,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李白 屈原 陶渊明 杜甫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史记 战国策 汉书 左传3)到目前为止,我国发现最早的文字是篆书 钟鼎文 甲骨文 隶书(A)1) 2) 3)(B) 1)

4、2) 3)(C) 1) 2) 3)(D)1) 2) 3)6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但是这正是无上的美的境界,绝好的自然诗篇。这总比淡漠无味胜过百倍,我们以为最难堪而又极欲逃避的惟与淡漠无味。虽然这些虫声会引起劳人的感叹,秋士的伤怀,独客的微喟,思妇的低泣。不独是旁人最喜欢吟味的,就是当境者也感受一种酸酸麻麻的味道。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多愁善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A)(B) (C) (D)7 在民事诉讼时效期的最后 6 个月内,权利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_。(A)中断(B)中止(C)延长(D)终止8 下列句子中,全都是病句的一组是: 当民族危急的关头,只

5、有人民才能担当拯救民族危亡的命运。 罚款不像其他名目的收费,学生可以向家长理直气壮地要,自己又没有经济来源,有的只好走上歧途去弄钱。 事故发生之后,中共黄海市委非常重视,立即责成有关部门查办。 历史上也曾有那么几位文韬武略的英烈人物,想统一天下,但是都未曾实现自己的抱负。 张师长的床头亮着一只 300 瓦的大灯泡,床前横眉立目地站着一名士兵。(A)(B) (C) (D)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不能带着一路走一路欣赏的心境好好享受人生而作出放弃追求的损失。(B)好书好比慢慢品味上品的牛肉于,要仔细咀嚼,才得其妙。(C)经过高中三年的勤奋学习,你一定能昂首走进久违

6、的大学城。(D)国务院决定在农村进行的税费改革,是为了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10 世界近代史上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来的标志是_。(A)新航路的开辟(B)尼德兰革命(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工业革命11 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_。(A)诟病(指责) 含垢忍辱 (忍受耻辱) 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 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播迅速)(B)浑然 (浑浊的样子)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刻意(有意 ) 克己奉公(严格要求自己,奉行公事)(C)衷心 (出自内心的) 忠心耿耿(形容非常忠诚) 蜚语(骂人的话) 斐然成章(形容文章写得又快又好)(D)讴歌(歌颂)

7、呕心沥血 (形容病得很厉害) 慢火(文火、微火) 轻歌曼舞(轻声地歌唱,慢慢地跳舞)12 亚洲最南部的大高原是_。(A)青藏高原(B)帕米尔高原(C)伊朗高原(D)德干高原13 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家这个孩子呀,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B)教师安居工程今年将有三十套住房落成的消息传开后,广大教师弹冠相庆,称赞政府确实为他们办了件大实事。(C)老将军回想起年轻的时候,被地主老财逼得铤而走险,参加了红军,拿起武器跟敌人作斗争。(D)下乡前两天,党委又组织参加扶贫的干部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使大家进一步明确政策,做到胸有成竹

8、。14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_。(A)草叶集是自由诗创始人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作品,名篇有 啊,船长,我的船长,对我国“ 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郭沫若的 女神在表现手法上,除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外,还吸取了惠特曼自由诗的形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十分流行。(B) 伪君子、吝啬鬼、唐璜、贵人迷是 17 世纪法国悲剧作家莫里哀的作品。(C) 玩偶之家、人民公敌是挪威作家易卜生的戏剧。(D)百万英镑及名篇竞选州长是美国作家马克 .吐温的小说。15 下列关于称谓礼貌用语的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人交谈或写信称呼对方父母,可薄称“家父”、“ 家母”。(B)在别人面前称呼自己的弟弟

9、、妹妹,可用“舍弟 ”、“舍妹” 。(C)称呼谈话对方的子女或收信人的子女,可用“令郎” 、“令爱” 。(D)对他人称呼自己已故的父母,可用“先父” 、“ 先母”。二、填空题(15 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6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段话运用了 _修辞手法。(A)暗喻(B)明喻 (C)排比(D)拟人17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初设于_统治时期,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是京师大学堂,设立于_年。 (A)汉文帝 1901 (B)隋

10、文帝 1878 (C)汉元帝 1898 (D)汉武帝 1898 18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项是: 兴趣狭窄,_,不仅会影响健全性格的形成,还会妨碍创造才能的发展。 韩少华的序曲,以其精妙的构思和精美如玉的语言,谱成了礼赞人生的“序曲” ,使人_。 巴西队在第十届世界杯足球赛中,_,实现了 24 年来首次夺标的宿愿。 李白诗中夸张手法的运用,简直达到了_的境界,使人佩服得五体投地。(A)孤陋寡闻 赏心悦目 独占鳌头 天衣无缝 (B)坐井观天 心旷神怡 出类拔萃 无懈可击 (C)闭目塞听 心悦诚服 独一无二 无懈可击 (D)孤陋寡闻 心驰神往 脱颖而出 无可比拟19 “近

11、朱者赤,近墨者黑” 是指_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 (C)教育(D)个人活动20 “贻笑大方 ”这一成语出自 _。 (A)论语 (B) 孟子(C) 道德经 (D)南华经21 下列帝王中,_被誉为“中兴之主” 。 (A)光武帝刘秀 (B)隋文帝杨坚(C)唐玄宗李隆基 (D)明成祖朱棣2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_那距离,_至少总有三四尺的。这方法很不好,有时我在路上遇见他, _在相距三四尺前后或左右有一个年青漂亮的女人,我_会疑心就是他的朋友。_他和我一同走路的时候,_就走得近了,简直是

12、扶住我, _怕我被汽车或电车撞死;我这面也为他近视而又要照顾别人担心,大家都仓皇的愁一路,所以倘不是万不得已,我是不大和他一同出去的,我实在看得他吃力,因而自己也吃力。(A)虽然 也 如果 就 但 可 就(B)虽然 也 如果 就 要是 可 因为(C)但 却 只要 便 要是 可 因为(D)但 却 只要 便 但 可 因为23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或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滞后于生产增长的幅度,以致引起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从而导致物价总水平下降的现象。据此回答下题: 近年来,我国为化解通货紧缩采取了如下有效措施_。 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降息 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 打击走私犯罪活动 加

13、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A)(B) (C) (D)24 滥伐森林,必然破坏自然界的,滥垦草原会造成土地。(A)生态平衡 沙漠化(B)食物链平衡 沙漠化(C)生态平衡 干涸和退化(D)食物链平衡 干涸和退化25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_。(A)他们的全家大合唱,为家庭凭添了几分温馨(B)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各不相让,真是唇枪舌箭(C)王伟驾着撩机在祖国领空监视着美国军用侦查机(D)书写应避免笔画增减,形迈相浑,部位错乱等错误26 地壳厚度的_和硅铝层的_分布状态,是地壳结构的主要特点。(A)均匀 连续(B)不均 不连续(C)均匀 放射式(D)不均 连续27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

14、的一句是_。(A)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地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B)这办法既卫生,又方便,深受群众所喜爱(C)因为他对科目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D)的确,我们很难简单地概括出中国文学的传统,但大约不会有人否认,先秦文学的诗经、诸子散文、楚辞至为绚丽28 21,无论是经过两代人努力完成汉书的班氏父子,还是付出一生辛劳创造人间喜剧的_;无论是徒步穿行南极的秦大河,还是靠轮椅周游世界的李克汉森,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拼搏才能成功。(A)雨果(B)托尔斯泰(C)大仲马(D)巴尔扎克29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003 年 2 月 1 日,美国 “哥伦比亚”

15、号航天飞机在从太空返回地面途中解体,机上 7 名宇航员全部_。消息传出,世界震惊。地球生态系统是经过自然界的长期_形成的,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基础,失去这一基础,人类只能彻底毁灭。现在提倡的“ 研究性学习 ”模式,就是让我们置于问题情景中去体验,去动手、动脑,感受_方案的设计、现象的观察、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分析。(A)遇害变化实验(B)遇难演化实验(C)遇难演化试验(D)遇害变化试验30 (2006 年第 28 题) 法律规定的姓名权的内容,不包括姓名的_。(A)命名(B)使用(C)变更(D)转让三、阅读理解题(20 小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31

16、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山中避雨前天同了两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我们看见前面有一小庙,庙门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开小茶店而带卖香烛的。我们趋之如归。茶店虽小,茶也要一角钱一壶。但在这时候,即使两角钱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茶越冲越淡,雨越落越大。1最初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2这时候山中阴雨的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3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4然而两个女孩子不解这种趣味,她们坐在这小茶店里躲雨,只是苦闷万状。我无法把我所体31 为第 1、2 自然段中的甲、乙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A)仓皇奔走 怨天尤人 (B)仓皇奔走 杞人忧天 (C)豕突狼奔 杞人忧天 (D)豕突狼奔 怨天

17、尤人 32 第 2 自然段画线句子所表示的意思是: (A)我不满她们的幼稚。 (B)我和她们之间有代沟。 (C)我不愿使他们“大人化”。 (D)我理解并尊重她们的真情实感。 33 对第 4、5 自然段中画线的两节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插叙拜师学琴的经过,作为三家村避雨操琴内容的补充、扩展,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主题。 (B) 是避雨操琴的联想,是叙述中的议论,与文章最后的“ 乐以教和”相呼应,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C) 是补叙拜师学琴的经过,意在交代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是记叙文六要素所要求的。 (D)这两段文字的共同点是,都写“音乐艺术早已在民间流传”。 34 第 5 自然段括号内,作者写

18、自己曾经搪塞青年们说“下星期再来” ,他当时说这句话的意图是: (A)表示城里人的礼貌 (B)存心敷衍 (C)为了不伤害青年们的纯朴感情 (D)脱口而出,没有什么目的 35 第 2 自然段原文有一句“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应该插在哪面 ? (A)1 (B) 2 (C) 3 (D)4 36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以下问题。1948 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时, 曾针对当时教育界文理偏科现象做过一场走出半个人的时代的精彩演讲,呼吁人们要重视全面人才的培养。然而,在“ 知识经济 ”、“知识社会”等观念愈来愈被人们接受的今天, “半个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

19、决。在如今的高校中, “ 重才干,轻德行;重为学,轻为人;重理工,轻人文”的现象依然严重,致使道德教育失去了应有的地位而走向边缘化。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就可能会像一位美国华裔教授所说的,只懂得abc(指美语 ),只懂得 xyz(指数学),只懂得美元英镑,就是不了解长城黄河,不了解大学、中庸这种教育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技能性知识与意义性知识是两种重要的知识形态,也是完整人格形成的基础。人的知识结构与人格结构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技能性知识与意义性知识是完整的知识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对其中任何一方的片面强调会使人的完美心灵变得残缺不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对技能性知识的过度崇尚,对意义性知

20、识的轻视,导致了两种知识之间关系的失衡,也导致了人类生存的片面化和个体人格的残缺,使现代人因缺乏对内心世界的关照,缺少对道德理想的追求,缺少意义和信念的支撑,而失落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出现了一些片面发展的“畸形人” 或者说“半个人”。面对这些严重问题,只有找回意义性知识的“合法” 地位,使技能性知识与意义性知识相互协调,才能帮助人们走出“半人时代” 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人类理想的奋斗目标,又是一个不断趋近的历史过程。在这个理想变为现实的过程中需要依赖诸多的条件,而人自身的科技知识和道德素养的不断提高,则是其中的一个基本条件。作为一个健全的人,应当全面拥有技术层

21、面的知识和意义层面的知识,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相结合。作为科学工作者,无论从事哪种科学研究,都必须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放到首位,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尺度来衡量其得失。正如爱因斯坦 1931 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讲话时所说:“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一连同他的专业知识一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可见,全面的教育是形成合理知识结构和塑造全面人格结构的重要途径,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塑造

22、全面发展的人。针对近、现代教育中出现的“半个人” 或“畸形人”的状况,教育界提出了“ 全人教育”的理念。尽管不同时期、不同学校、不同的人所提倡的全人教育理念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如今,我们所理解的全人教育就是:力求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情感、有智慧的人;一个具有与他们所受的教育层次相符合的具有文化积淀与道德修养的人;一个具有与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学专业相适应的知识与视野,并获得相应的技能训练的人;一个在不同层面上使技能性知识与意义性知识得到协调发展,使人的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情感与意志等方面普遍得到提高的、具有较高综合素

23、质的人。(佚名 走出半人时代) 36 做走出半个人的时代讲演的是:(A)蔡元培(B)杨振宁(C)梁思成(D)李政道37 引起我们反思的教育现状是:(A)只懂得 abc。(B)只懂得 xyz。(C)轻视人才的全面培养。(D)不了解长江黄河。38 如果对技能性知识过度崇尚最严重的后果是:(A)导致人类生存的片面化和个体人格的残缺。(B)使现代人缺乏对内心世界的关照。(C)使青年一代缺少对道德理想的追求。(D)出现一批片面发展的“畸形人” 、“半个人”。39 最贴近作者原意的一句话是:(A)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理想的奋斗目标。(B)一个健全的人应当拥有技术与意义两层面的知识。(C)教育的最终

24、目的,就是塑造全面发展的人。(D)不能使他“ 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40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五题。历史是无情的,也是无私的。历史无情,是因为任何人都不能阻挡历史潮流的前进;历史无私,是因为它总是一如既往地给一代代人留下宝贵的遗产和丰富的智慧。问题在于,人们如何面对历史潮流,怎样看待历史智慧。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都懂得这些遗产和智慧对于人们从事现实的与未来的创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而也就必然能够更好地面对历史潮流。而面向新的世纪,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历史潮流、历史智慧与人们的历史活动的相互关系,提高人们对于历史智慧的认识,促进人们学习历史

25、,从史学中汲取更多智慧。我们要从史学中汲取更多的智慧。首先,要正确对待新鲜智慧同历史智慧之间的关系。处在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人民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智慧,在教育和科技上缩小同发达国家的距离。同时,历史智慧作为曾经存在过的知识结晶,永远有活泼的生命力,我们要更好地从对于鉴、势、理、道的理解、领悟、体察中学到许多聪明才智,进退自如地迎接新时代所面临的种种挑战。要提高从史学中汲取历史智慧的自觉性,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精神素质和科学素质。史学工作者要充分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并写出内容充实、根据可靠而又富于启发性的著作;要抵制、批评那些打着“ 历史” 旗号而贩卖庸俗、低俗、媚俗的“历史书”。只有这样,

26、史学工作者不仅自身注重了从史学中汲取更多智慧,而且也才能向广大读者向社会提供得以从史学中汲取更多智慧的高水平著作。最后,端正学风是从史学中汲取更多智慧的关键。历史是严肃的,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它要求人们尊重历史,认识史学在“彰往察来 ”方面的崇高作用。因此对历史要真正视其为“人生之急务”、“ 国家之要道”,真正理解到 “史非一家之书,实千载之书”,就当以“实事求是” 为原则。选自新华文摘?历史? 史学?历史智慧,作者瞿林东 40 根据第一段表述的内容,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人们进行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_。(A)懂得历史遗产和智慧(B)从事现实的与未来的创造 (C)更好地面

27、对历史潮流(D)提高人们对于历史智慧的认识41 第一段中说“ 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其中“这两者”指代的是:(A)历史无情 历史潮流(B)历史无私 历史智慧 (C)历史潮流 历史活动(D)历史潮流 历史智慧42 文章第二段可分为:(A)二层(B)三层 (C)四层(D)五层43 文章第二段着重论说“我们要从史学中汲取更多的智慧”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A)正确对待新鲜智慧同历史智慧的关系。(B)提高素养。 (C)史学工作者的态度。(D)端正学风。44 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历史是无情的,因为任何人都不能阻挡历史潮流的前进。 (B)本文所说的“历史知识”与“

28、历史智慧”含义相同。 (C)本文第一段指出学习、研究历史的目的是古为今用。 (D)第二段重点表述的是怎样才能从史学中汲取更多的智慧。44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所谓制艺,是指自宋以来考试的文章而言。在唐时考试用诗;宋时改为经义,即从四书或五经内出一题目。由考的人作一段文章,其形式全与散文相同;到明代便有了定型:文章的起首是破题,其次是承题,再次是起讲,后面共有八股,每两股作为一段,此平彼仄,两两相对。下面再有一段作为结尾。这便是所谓八股文。到明末清初时候,更加多了许多限制,不但有一定的形式,且须有一定的格调。这样,越来便越麻烦了。为什么会有八股文这东西起来呢?据我想这与汉字是有特别关系的。汉字

29、在世界上算是最特别的一种,它有平仄而且有偏旁。_可找些合适的字使之两两互对起表。例如“ 红花 ”可用“绿叶”作对,_ 用“ 黄叶”或“ 青枝”等去对,_小学生也知其不合适,因为“红花” 和“绿叶”,不但所代表的颜色和物件正好相对,字的平仄也是正对的。_红绿二字还都带有“糸”旁,其它的“ 青枝”“黄叶”等便不是这些条件了。从前有人路过一家养马的门口,见所贴门联的一幅是“左手牵来千里马” ,觉得很好,但及至看到下幅,乃是“右手牵来千里驹” ,又觉得很不好了。这在卖马的人只是表示他心中的愿望,然而看门联的人则以为应当对得很精巧才成,仿佛“千” 定要对“万”或“手”定要对“ 足” 才是。这样子,由对字

30、而到门联,由门联而到挽联,而到很长的挽联,便和八股文很接近了。中国打“灯谜 ”的事也是世界各国所没有的,在中国各地方各界却都很普遍。譬如“人人尽道看花回 ”,打四书一句: “言游过矣”,又如 “传语报平安”打“ 言不必信”等等,意思尽管是牵强附会,但倒转过来,再变化得高级一些,便成为八股文中破题的把戏,因此,我觉得八股文之所以造成,大部分是由于民间的风气使然,并不是专因为某个皇帝特别提倡的缘故。关于破题有很多笑话,但虽是笑话,其作法却和正经的破题完全相同。如有人以极通俗的话作破题解释“ 三十而立 ”说:“两当十五之年,虽有椅子板凳而不敢坐也。”另外要举一正经的例子:题目是“ 子曰”,有人的破题

31、是“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从这些例子看来,便很可以明白,低级的灯谜,和高级的破题,原是同一种道理生出来的。“破题”之后是“承题”,承题的起首必须得用一“夫”字,例如,要接着前面所举“三十而立”的破题作下去,其承题的起首一定是 “夫椅子板凳所以坐者也”一类的话头。总之,作文章的人,处处都受有限制,必须得模仿当时圣贤说话的意思,又必须遵守形式方面的种种条规。作一篇文章消磨很多的时间,作成之后却毫没价值。八股文中的声调也是一件很主要的成分。这大概是和中国的戏剧有关系的事。中国的歌曲早已失传,或者现在一般妓女所唱的小曲还有些仿佛吧,然而在民间已不通行。大多数国民的娱乐,只是在戏剧方面。现在

32、各学校所常举行的游艺会欢迎会之类,在余兴一项内也大半都是唱些旧剧,老百姓在种地的时候,或走路害怕的时候,也都好唱几句皮簧之类,由此可见一般人对于戏剧的注意点是在于剧词的腔调方面。当我初到北京时是在光绪三十年顷,在戏院里见有许多当时的王公们,都脸朝侧面而不朝戏台,后来才知道这是因为他们所注意的只是唱者的音调如何,而不在于他们的表演怎样。西皮二簧甚至昆曲的词句,大半都作得不好,不通顺,然而他们是不管那些的,正如我们听西洋戏片,多半是只管音调而不管意思的。这在八股文内,也造成了同样的情形,只要调子好,规矩不错,有时一点意思也没有,都可以的。总括起来,八股文和试帖诗都一样,其来源:一为朝廷的考试,一为

33、汉字的特别形状,而另一则为中国的戏剧。其时代可以说自宋朝即已开始,无非到清朝才集其大成罢了。(节选自周作人清代文学的反动(上),见周作人散文全集(6),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45 根据文中所述,八股文起源于(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46 根据上下文,在第二自然段划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语。(A)于是 又 所以 何况(B)并且 若 即使 何况(C)于是 若 即使 而且(D)并且 又 所以 而且47 作者认为“ 打灯谜” 和八股文的破题有相通之处,是因为“打灯谜”(A)难免牵强附会(B)可以变化得高级一些(C)是中国独有的(D)是对语句的设法解读48 根据文中所述,与八股

34、文的产生完全无关的是(A)中国的歌曲早已失传(B)某个皇帝特别提倡(C)对戏剧腔调格外关注(D)汉字分平仄有偏旁49 通观全文,八股文之所以“作成之后却毫没价值” ,是因为(A)破题曾有很多笑话(B)讲究两两平仄相对(C)写作上有许多限制(D)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工程硕士(GCT )语文模拟试卷 192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5 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艺术知识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语法知识。A 老龄化不能说增长,词汇搭配不当; B 应是参赛作品的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词汇搭配不当;C“ 否认不是

35、”双重否定即为肯定,整句意思相反。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胆剑篇是曹禺所编的话剧,因此 A 项关于文学知识的表述是错误的。)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知识。明显是对偶句式: “方生与垂死”对“团结与斗争”,“力量”对“精神”,“爱憎分明”对“表现具足”;“长夜孤灯”象征弟弟的生命;作品像 “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应是比喻; 有两层意思:一是比较的“稳”,安全,二是能够做奴隶,应是双关。 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文史知识。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文字)6 【正

36、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文句的衔接。注意句中的转折、因果关系。显然是结论,应在最后,可以排除 B;“但是”表示转折,不应是第一句,排除 A;之间有因果关系,排除 D。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我国民法规定,权利人在民事诉讼时效期的最后 6 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其诉讼时效中断。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语法知识。“担当”与“ 命运”搭配不当,“命运”可改为“重任”。用词的范围不对,前面的“学生”是指被罚款的全体学生,后面却变成了有的学生。用词错, “英烈人物”应改为“英雄人物 ”。英烈是指已经牺牲的人物。词序不对,应改为“床前站着一名横

37、眉立目的士兵 ”。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语法知识。A 作出损失。搭配不当; B 成分残缺,在句首加“读”字,让“读好书”作全句的主语;C“久违 ”不合逻辑。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项“浑然”形容完整不可分割,全然;“刻意”指用尽心思。C 项“蜚语”指没有根据的话;“斐然成章”形容文章写得好,很有文采。D 项“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轻歌曼舞”指轻松愉快的音乐,柔和优美的舞蹈。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亚洲最南部的大高原是德干高原。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

38、题考查成语。A无动于衷是指不为感情所动,不能用在学习态度上;B 弹冠相庆指弹去冠上之尘,比喻喜得出仕为官,可贺可庆,这里形容广大教师不合适;D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先已有成算在胸,这里是指理解政策,做好准备的意思,用胸有成竹不合适。选 C。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莫里哀为喜剧作家。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家父”、“家母”只能是对别人称呼自己的父母,称呼别人的父母应为“令尊”、“令堂”。二、填空题(15 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运用了比喻中的暗喻的修辞手法。意思是“满月创照,如酣眠一般让人沉

39、醉,但淡云遮月的疏朗又恰似小睡一般别有风味”。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西汉初年统治者以黄老之术为治国思想,汉武帝听取董仲舒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设五经博士,创建太学、乡学,设立举贤制度,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官制度。1898 年,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 (现北京五四大街 29 号)等处。1912 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从语义看,第句与“兴趣狭窄”意思相近,可以并列使用的惟有“孤陋寡闻”,这就可以排除 B,C 两项了;再从第 句看,是说读了

40、韩少华序曲之后的感受,不是从作品中引人遐想什么,所以用“赏心悦目”更确切,这就又淘汰了 D 项。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现在常用来比喻经常与优秀人才一起交往,自己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反之亦然。故选 B。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这一成语出自庄子.秋水,关键应该了解庄子又名南华经。)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兴之主”多是指某一朝代由衰转盛的君主。西汉末年政局混乱,公元 9 年外戚王莽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新莽末年爆发农民起义,推翻了王莽政权。公元 25 年,参加农民起义的汉宗室刘秀称帝,沿用汉的国号,史称东汉,刘秀即是汉

41、光武帝。通常把西汉和东汉政权都视作刘汉政权。刘秀重新恢复了刘姓王朝,其统治期间被称为“光武中兴”。故答案为 A。B 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C 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盘时期,史称 “开元盛世”或“开元之治”。D明成祖朱棣本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封为燕王,他通过 “靖难之役”1402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关联词。第三空前后的句子是条件关系,应填“只要”,这样可以排除 A、B 两项;第五空的后面的句子不是假设关系,应填 “但”,如此可以排除 C 项,应填 D 项。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学知识。与化解通货紧缩没有关系,因此选A。24 【正

42、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学知识。滥伐森林,必然破坏自然界的整个生态平衡,不仅仅是食物链平衡,排除 B、D;干涸是指河流,不是指土地,因此选 A 滥垦草原会造成土地沙漠化。)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凭”应为“平”;B 项“箭”应为 “剑”;C 项“撩”应为“僚”,“查”应为“察”;D 项“浑”应为“混”。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知识。地壳厚度不可能是均匀的,排除 A、C 两项;硅铝层是不连续的分布状态,选 B。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暗中更换主语,造成混乱;B 项中的“深受”和“所”并用,造成句式杂糅;C 项强拉因果关

43、系。2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外国文学史知识。1841 年,巴尔扎克制订了一个宏伟的创作计划,决定写 137 部小说,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总名字叫人间喜剧,全面反映 19 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2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这是一个同义词辨析题,应是遇难,没有人加害他们,可以排除A、D;既然是学习,就应为实验,选 B。3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民法知识。我国民法通则第 99 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由此可以看出,姓名权可以命名,可以使用,

44、可以变更,但不能转让。)【知识模块】 法律三、阅读理解题(20 小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3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意的理解。“豕突狼奔”,像猪那样冲撞,像狼那样奔跑,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骚扰,或敌人逃跑时惊慌失措的样子;“杞人忧天”,比喻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 3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文中有“不愿使她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兴味 ”的内容。 3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是插叙拜师学琴的经过,其意不在交代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而在于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主题;

45、是避雨操琴的联想,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3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文中指出“其实恐怕我此生不会再到这三家村里去吃茶,拉胡琴了”,作者这样说是为了不伤害青年们的感情。 3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是对前文景物的概括和感情的升华。 36 【正确答案】 C37 【正确答案】 C38 【正确答案】 D39 【正确答案】 B4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考查文意的理解。第一段先讲历史潮流与历史智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进而指出,“懂得这些遗产和智慧对于人们从事现实的与未来的创造具有非常重要

46、的价值和意义”,“就必然能够更好地面对历史潮流”。这两句话的前一句是讲历史智慧对人们的价值和意义,后一句讲的是对历史潮流的态度。历史智慧对人们的价值和意义,换一个角度说,当然就是人们进行历史研究的目的。因此,“从事现实的与未来的创造”是唯一正确的答案。4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考查指代词的内容。解答该题有必要把握该句的前三句话,第一句是作者对历史的整体概括,第二句是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分别讲的历史无情、历史无私的原因,并引出“历史潮流与历史智慧”,即第三句中的内容。所以“这两者”指代的应是第三句中的“历史潮流”和“历史智慧”。4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对文章段落层次的考查。要抓

47、住“首先”,“同时”,“最后”三个标志性词语。注意其中第三层没有明显的标志,以“史学工作者要充分地认识到”开头,表述的角度和前两层发生了变化;这层讲的是对史学工作者的要求。所以,此段分为四层。4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考查对重要信息的筛选。文段中“最后,端正学风是从史学中汲取更多智慧的关键”,“关键”一词已经表明其重要性了。4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考查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历史知识”是历史学本身的知识,“历史智慧”是人类历史上积累下来的知识及智慧,即人类文明。4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唐时考试用诗;宋时改为经义,即从四书或五经内出一题目,由考的人作一段文章,其形式全与散文相同;到明代便有了定型:文章的起首是破题,其次是承题,再次是起讲,后面共有八股,每两股作为一段,此平彼仄,两两相对。下面再有一段作为结尾。”可知八股文起源于明代。4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句顺和文意。“汉字在世界上算是最特别的一种,它有平仄而且有偏旁。可找些合适的字使之两两互对起表。例如“红花”可用“绿叶”作对,_用“黄叶”或“青枝”等去对,_小学生也知其不合适,因为“红花”和“绿叶”,不但所代表的颜色和物件正好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