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23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839133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2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2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2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2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模拟试卷2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工程硕士(GCT )语文模拟试卷 232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5 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_(A)校 订(jio);戛然(ji) ;佝 偻病(gu);自怨自艾(y)(B) 降 服(xing);惊诧(ch) ;超负荷(h);流水淙淙(zng)(C)奇 葩(p) ; 胴体(tng);拗口令(o);三缄 其口(jin)(D)称 职(chn);谄媚(chn);一刹那(sht);良莠不齐(yu)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_(A)他那不屈不挠、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常为后人称颂。(B) 30 多年来,他艰

2、苦创作,潜心琢磨,博采众长,成就斐然。(C)对当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他们至今仍记忆尤新。(D)以小恩小惠拢络人心,并不能真正把大家团结在一起。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_(A)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引来许多行人侧目观赏。(B)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C)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D)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 鼎足而立 ,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_(A)最近两天,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黄淮、

3、江淮、汉水流域、贵州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达到了入夏以来的最高值。(B) 新民丛报虽然名为“报”,其实却是期刊,是梁启超等人于 1902 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曾产生过较大影响。(C)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他不得不认真思考公司的业绩为什么会下滑,怎样才能打开产品的销路?(D)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很小 (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5 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桌子上摆放的各种点心和水果那些客人都已经吃了。(B)据外电报道,最近美意正在联合调查一起法官谋杀案。(C)在美国的中国人的子女都会思念远在祖国的父母。(D)经过多方努力,图书馆三分之二

4、的陈旧设备得到置换。6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A)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人应该有理想。(B)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人应该有理想。(C)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赞美了理想的作用。(D)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赞美了理想的作用。7 根据以下诗歌内容,按描述春、夏、秋、冬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_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

5、萧然似野僧。昨夜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A)(B) (C) (D)8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其中,_(人名)饱受耳聋折磨。(A)米开朗琪罗(B)贝多芬(C)托尔斯泰(D)罗曼.罗兰9 李白成农民军 1644 年初建政权,其国号为_。(A)大西(B)、大顺(C)大齐(D)1 张楚10 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它包括_制定宪法修改宪法制定基本法律。修改基本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A)(B) (C) (D)11 在我国,有权制定法律的机构是_。(A)1 中共中央政治局(B)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及各部委(D)省、自治区、直

6、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12 裴斯泰洛齐认为:“ 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_。(A)教育无目的论(B)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效能主义的教育目的论13 在阳光明媚、水草丰富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一鼠,还有苍鹰、秃鹫、蜣螂、真菌等。这个草原可称之为一个_。(A)生态系统(B)群落(C)种群(D)食物网14 科学家们观测到南极上空在春天到初夏期间会有臭氧耗损、臭氧层变薄的情形,俗称臭氧空洞;而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则不明显。这是因

7、为南极地区的冬天远较北极地区寒冷所致。南极的最暖月约-30,最冷月-60 ,而北极最暖月约 0,最冷月一 40。南极臭氧层空洞一般发生于_。(A)912 月(B) 69 月(C) 36 月(D)123 月15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四川省发生里氏 8 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划分。它与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有关。而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B) “里氏 8 级” 指的是地震震级。(C)一般地说,离震中越近,地震震级越大。(

8、D)同一次地震中,在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可能不同。二、填空题(15 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6 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飞乃厉声大喝曰_“我乃燕人张翼德也_谁敢与我决一死战_”声如巨雷_曹军闻之_尽皆股栗。(A):。?。,一(B):, !,(C):, ?。,(D),!,:17 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人最恰当的词语。误会产生之后,人们并没有给他_的机会。这两个问题之间没有什么关联,需要 _处理。大家的力量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A)分辩;各别;汇合(B)分辩;个别;会合(C)分辨;各别;会合(D)分辨;个别;汇合18 在

9、下面文字中的横线处填上一句话,使之与上下文衔接。有位名人说过,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因为_,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A)道德和才艺是永远的,富贵和资产只能是暂时的(B)道德和才艺是永远可靠的,富贵和资产始终是不可靠的(C)显贵的门第和巨额的财产可以因子孙的堕落而败坏、荡毁(D)道德和才艺是变化的,富贵和资产也是变化的19 在下面文字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语。中国人和日本人还是不同,_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不同,在外表上不容易看出来。因为每一个国家的国民,都有他特别的遗传和环境,_自然就有了他的国民性。由这一点来讲,_不能理解一国的国民性,就很难欣赏一国的文学。

10、中国古人写文章,是以维持世道人心为目的_,作者想写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载道” 的东西。(A)而且;因此;即使;当然(B)只是;所以;假使;当然(C)只是;所以;即使;自然(D)而且;因此;假使;自然20 判断下列各句横线处必须加“的” 字的一组。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_发展,国家将在西部新建十大工程。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共发现 28 颗行星,它们_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出来的。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拼抢厮杀谋求发展。他有“ 乒坛黑马”之称,具备快、灵、狠的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_最大障碍。(A)(B) (C) (D)21 根据对仗的要求,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最贴切的

11、句子。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_,一船鸡犬欲腾空。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A)半树佛花香易散(B)万里鱼龙争照影(C)二月郊行最有情(D)三千组练挥银刀22 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公元十一世纪初创作的_,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A)雨月物语(B) 竹取物语(C) 源氏物语(D)平家物语23 在下列诗句的空格中,依次填入最恰当的词语。无边_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 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细数_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归云堕碧粘僧屐,_ 飘红上客衫。(A)落叶落木落红落花(B)落木落红落叶落花(C)落木落红落花落叶(D)落木落花落红落叶

12、24 毛泽东论持久战说:“有计划地造成敌人的错觉,给以不意的攻击,是造成优势和夺取主动的方法,而且是重要的方法。错觉是什么呢?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是错觉之一例。” 这里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典故出自古代的_。(A)垓下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25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这句话反映了_ 的师生关系。(A)尊师爱生(B)民主平等(C)教学相长(D)辩证统一26 人民法院审理_案件,必须进行调解。(A)追索劳动报酬(B)继承遗产(C)离婚(D)借款合同27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_是生态系统的主要

13、功能。(A)保持生态平衡(B)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D)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28 某地区青蛙被大量捕捉,致使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造成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其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的_遭到了破坏。(A)分解者(B)消费者(C)生产链(D)食物链29 光的波长较短,因此,在一般的光学实验中,光在均匀介质中都是直线传播的。但是当障碍物尺度与光的波长相当或者比光的波长小时,光线会偏离直线路径而绕到障碍物阴影里去,这是_现象。(A)光的散射(B)光的干涉(C)光的衍射(D)光的偏振30 像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的群聚生活,个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同时又通力合作,

14、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它们相互之间是_的关系。(A)种内互助(B)互利寄生(C)捕食(D)竞争三、阅读理解题(20 小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30 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瓷釉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子,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就问过:“这叫什么名字,屋中不生火炉,也不冻死?”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快接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那楼下的卧室稍稍有一点暗,看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卷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

15、看不见了。“这花,叫方年青,永远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发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和他的袖相距离着。“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在什么时候了。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 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摇着。我还看到了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的缘故,我就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又加上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又加上自己是在寒带的北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奇。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里,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长桌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的遗像的前面。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

16、根,站在瓶底。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 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就检查着这“ 万年青” ,有时候就谈着鲁迅先生,就在他的遗像前面,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当然那墓草长得很高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苹埋到他的胸我们在这边,只能写些纪念鲁迅先生的

17、文章,而谁去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么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31 文中第一次暗示鲁迅先生已经去世是_。(A)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B)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的遗像的前面(C)有时候就谈着鲁迅先生,就在他的遗像前面(D)至于那花瓶呢? 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32 文章虽然没有直接说万年青就是鲁迅先生,但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用意。以下不含这一用意的是_。(A)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B) “这花,叫 万年青 ,永远这样!”(C) “不怕的,最耐久!”(D)至于那花瓶呢?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33 下面

18、对本文有关文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A)文章前面,作者说“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后面又接着说“ 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 。显然,这两个 “第一次”是作者有意这么说的,有意将“万年青” 一和“鲁迅”。视为一体。(B)文章直接写鲁迅,有一个抖掉烟灰的动作:“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发红了,好像?朵小花似的” 。那“就越发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烟火(作者特意不写烟火的熄灭 ),正是鲁迅火红的生命的写照。(C) “至于那花瓶呢? 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 ,将花瓶和花一分为二,实际上是合二为一:家里鲁迅像下的万年青实指鲁迅,墓前的花瓶指的则是鲁迅这株万

19、年青。(D)“而现在这 万年青依旧活着”,这里的“万年青” 加上引号,除表示着重和引用外,还有双关的意思,即鲁迅依旧活着,鲁迅的精神永存。34 本文的标题其实是“ 鲁迅先生记 ”,但实际“记”的是 “万年青”,显然,记万年青就是记鲁迅。作者这样写,所用的表现手法是_。(A)衬托(B)象征(C)对比(D)比喻35 从全文看,对“ 万年青 ”这种植物得名理由的说明,最恰当的 项是_。(A)不怕冻、最耐久、四季不凋零(B)鲁迅先生的精神品格(C)年四季都不凋零(D)从养护它到鲁迅先生去世,这植物都没有死35 不知有花那时候是五月,桐花在一夜之间,攻占了所有的山头。历史或者是由一个一个的英雄豪杰叠成的

20、,但岁月岁月对我而言是花和花的禅让所缔造的。桐花极白,极矜持,花心却又泄露些许微红。我和我的朋友都认定这花有点诡秘一平日守口如瓶,一旦花开,则所向披靡,灿如一片低飞的云。车子停在一个客家小山村,走过紫苏茂盛的小径,我们站在高大的桐树下。山路上落满白花,每一块石头都因花罩而极尽温柔,仿佛战马一旦披上了绣帔,也可以供女人骑乘。而阳光那么好,像一种叫“桂花蜜酿”的酒,人走到林子深处,不免叹息气短,对着这惊心动魄的手笔感到无能为力,强大的美有时令人虚脱。忽然有个妇人行来,赭红的皮肤特别像那一带泥土的色调。“ 你们来找人?”“我们来看花。”“花?”妇人匆匆赶路,一面丢下一句,“哪有花?”由于她并不在求答

21、案,我们也噤然不知如何接腔,只是相顾愕然,如此满山林扑面迎鼻的桐花,她居然问我们“哪有花”! 但风过处花落如雨,似乎也并不反对她的说法。、忽然,我懂了,这是她的家,这前山后山的桐树是他们的农作物,是大型的庄稼。而农人对它们,一向是视而不见的。在他们看来,玫瑰是花,剑兰是花,菊是花,至于稻花、桐花,那是不算的。使我们为之绝倒发痴的花,她竞可以担着水夷然走过千遍,并且说:“花? 哪有花 ?”我想起少年时游狮头山,站在庵前看晚霞落日,只觉如万艳争流竞渡,一片西天华美到几乎受伤的地步,忍不住返身对行过的老尼说:“ 快看那落日 !”她安静垂眉道:“天天都是这样的!”事隔二十年,这山村女子的口气,同那老尼

22、竞如此相似,我不禁暗暗嫉妒起来。不为花而目醉神迷、惊愕叹息的,才是花的主人吧!对那山村妇人而言,花是树的一部分,树是山林的一部分,山林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是浑然大化的一部分。她与花就像山与云,相亲相融而不相知。年年桐花开的时候,我总想起那步过花潮花汐而不知有花的妇人,并且暗暗嫉妒。(作者:张晓风略有改动)注释帔:音配,古代披在肩上的服饰,如凤冠霞帔。赭:音者,红褐色。36 “不知有花 ”从反面落笔,从文中摘取语句能正面解说它的主旨的一项是_。(A)风过处花落如雨(B)是花的主人,与花相亲相融(C)不为花而目醉神迷、惊愕叹息(D)天天都是这样的37 文章前三个段落极写桐花之美,从下文看,这种手

23、法是_。(A)反面衬托(B)正面衬托(C)夸张(D)先抑后扬38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第五段中加点的词语“夷然” 描写的是_。(A)神态(B)肖像(C)动作(D)心理39 对第六段写少年时候看晚霞落日的理解不准确的是_。(A)游离主题,是多余的笔墨。(B)是为了引出老尼面对晚霞落日的态度,用以衬托农妇对桐花的态度。(C)说明少年、老尼、农妇等融入自然造化的人,心理是一样的。(D)这种写法正是散文“形散” 特点的体现。40 对第七段、第九段两处“暗暗嫉妒” 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不准确的是 _。(A)第一处的作用是引起下文的议论(B)第一处承上启下(C)第二处的作用是收束全文(D)第二处同时呼应第一处

24、40 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在任何时代,近现代史都是史学家的研究中心。史学容易触犯政治禁忌,成为文字狱和其他变相文字狱的主要对象。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朴学反是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文字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在其范围内的诸子、古史考证、地理、方志等,都和政治现实没有直接关系。清代顺、康、雍、乾文网太密,文字狱大兴之后,史学因为首当其冲而大衰,考证学因为可以避祸而极盛,便是明证。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的时期特别长,君主权威无限大,一切都被严密控制,学术界便越来越明显地出现这种极其反常的怪现象: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越古越厚,越今越薄,甚至有古羌

25、今,许多学者都成为“信而好古” 者。这自然是由于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造成的,而学术界死气沉沉,学术家畏难避祸,以古代史为防空洞、避风港,也是无法辩解和否认的原因。明末清初许多伟大的史学家,在国变之后,毅然决然地都要集中余生精力,就亲身见闻去私编明史。明史就是他们的近代史。当时,从学术界老前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到万斯同、全祖望等大史学家,多专心致志私著明史,把私著明史看做高于一切的神圣任务。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是难以比拟的,因为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敢于写到“ 今上 ”即当代史。在明代以前,如后汉初修的 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书,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均属隔代修史,而且由

26、于官修,那是根本谈不上史德问题的。在清代以后,如民国初年以清朝遗老为主官修的清史稿,等于清王朝的奴才为清王朝的主子服务,也是可鄙的。只有明清间的一大群史学家敢于不惜牺牲、无所畏惧地私著信史实录,确为难能可贵,这是中国吏学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由此可见史学是以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历史为中心的,历史科学工作者必须是大智大勇者,缺乏勇敢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41 下面对“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 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_。(A)清代文字狱的灾祸大多落在了触犯政治禁忌的史学家头上。(B)清代顺、康、雍、乾四代的文网皆因史学而设。(C)清代史学是以记述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的,所以酿成文

27、字狱。(D)清代文字狱和其他变相文字狱都是以史学研究为对象的。42 下列说法,不是导致学术界产生“怪现象” 的原因的一项是 _。(A)中国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专制权力,采用了极端的愚民政策,严密控制学术研究。(B)史学的研究中心与政治现实槌接联系容易触犯政治禁忌。(C)学术家畏难避祸,缺乏直言事实的勇敢精神,于是转向考证学和古代史研究。(D)中国史学多属于隔代修史和官修,无法做到信史实录。43 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A)朴学研究不易酿成文字狱,因为朴学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跟政治现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B)清代的考证学极其兴盛,是由于顺、康、雍、乾大兴文字狱后,

28、史学研究大大衰落造成的。(C)明代以前,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史,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其史学价值都在官修清史稿之上。(D)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地位崇高,是因为他们私著 明史的成就达到了司马迁史记的高度。44 根据本文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_。(A)明清间一大群史学家私著明史,表现出他们尊重历史事实,对文字狱无所畏惧的可贵的精神和品格。(B) 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司马迁是个大智大勇者,敢于记述当代史实。(C)一个编史者,只要既有才智识见,又有编修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史的经历,就可成为一代伟大的史学家。(D)隔代编修或者出于官修的史书,往往

29、不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因此,我们看史书应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多方参照和论证。45 依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A)史学的主要任务是记述近现代事实,但历代史学家却都是 “信而好古”者。(B)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造成了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的反常怪现象。(C)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万斯同、全祖望等人是大智大勇、不畏牺牲的伟大历史学家,他们著的明史是一部堪与史记相媲美的史书。(D)清史稿虽然是一部近代史,但并不具备真正的史学精神。45 要说清楚纳米科技的真正涵义不是一件易事。“纳米” 只是一个长度单位,大约是 10 个氢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纳

30、米科技被广泛地定义为纳米尺度空间(如从一纳米至几百纳米)的科学技术。当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力图在用纳米尺度来理解和控制物质的时候,就会发现许多新的现象,发明许多新的技术。用纳米颗粒粉体制成的纳米材料或具有纳米尺度晶粒的材料,会显示出比一般材料更优异的性能。光刻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使芯片的制造技术正在接近或达到 100 纳米,使计算机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体积越来越小。这些科技进步对工业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并不是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研究的纳米科技的核心和本质,这一切不过都是传统显微加工技术的扩展和延伸而已。它们都是通过车床、铣床、钻床等加工设备,通过“ 切削”材料加工成所需的产品。

31、这种技术统称为 “由上到下”或“由大到小“的加工技术。纳米科技的核心和本质在于人们创造物质的生产方式将完全不同于自石器时代以来人类用工具创造物质世界的方式,而决不仅仅是一个长度单位所能涵盖的。纳米科技决不意味着制造纳米尺度的产品,纳米产品可以小到分子尺度,大到汽车、飞机,只是制造的方式完全不同罢了。要理解纳米技术的真正涵义还须从纳米技术思想的起源开始。纳米技术的灵感来自于已故美国物理学家查理.范曼的演讲,他在 1959 年向加州理工学院的同事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从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从磨尖箭头到光刻芯片的所有技术,都与一次性地削去或者融合数以亿计的原子以便把物质做成有用的形态有关。范曼质问道,

32、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从单个的分子甚至原子开始进行组装,以达到我们的要求呢?实际上这一灵感来,自大自然从单个分子,甚至单个原子创造物质的启示。如果把人体分解成组成它的单元,我们获得的将是一小桶的氧、氢和氮,一小堆碳、钙和盐,微量的硫、磷、铁和镁,以及微不足道的 20 种或更多的其他化学元素。它们的总价值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大自然就是采用它们自己的、科学家们称之为纳米工程的方法,把这些廉价的、丰富的、无生命的单元转成具有自生成、自维持、自修复、自意识能力的生灵,可以行走、扭动、游泳,具有嗅觉和视觉,甚至可以思想和做梦,其价值无与伦比。因此,纳米技术就是向天自然学习,力图在纳米

33、尺度精确操纵原子或分子来制造产品的技术,统称为“由底向上” 或“由小到大”的加工技术。科学家们已经或正在意识到纳米科技将给人类带来的社会变革。由于可能通过精确地控制原子或分子制造新产品,生产过程将变得非常清洁,将不产生副产品和废物。纳米技术将采用资源丰富的元素来制造完美的金刚石材料,不仅强度会比钢高几十倍,而且重量仅是钢的几十分之一。利用纳米技术,人类有可能在原子和分子尺度诊断和治愈疾病,甚至修补细胞。纳米技术将可以制造分子开关和导线,从而将导致一场计算机制造技术的革命。(节选自张永刚纳米科技的迷雾)46 对文中划线词语“ 纳米科技的核心和本质 ”的具体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A)传统显微加

34、工技术的扩展和延伸(B)在纳米尺度精确地操纵原子或分子来制造产品的技术(C)制造纳米尺度的产品,可以小到分子尺度,大到汽车、飞机(D)与石器时代以来用工具创造物质世界完全不同的一种生产方式47 下列说法不属于“ 由小到大 ”的加工技术的一项是 _。(A)与大自然从单个分子甚至原子创造物质的方式一样(B)从单个分子或原子开始进行重组、装配来生产产品(C)与凭借类似于车床、钻床等加工设备“切削”材料加工产品的方式完全不一样(D)在纳米尺度,一次性地削去或者融合数以亿计的原子,以制造新的物质产品48 列理解不符合原文信息的_项是_。(A)人类已能精确地控制原子或分子来制造产品,生产过程很清洁,既无副

35、产品又无废物。(B)纳米技术统称为“由底向上”或“ 由小到大”的加工技术。(C) “纳米” 是一个相当于约 10 个氢原子排列起来那样长的长度单位。(D)计算机速度越来越快,而体积越来越小,这是光刻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49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_。(A)人类已能借助纳米技术,在原子和分子尺度诊断和治愈疾病,修补细胞。(B)人类尚未觉悟到纳米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社会变革。(C)纳米科技纯粹是科学幻想,而制造芯片的光刻技术永远也不会寿终正寝。(D)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将来能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含的碳原子作原料来制造金刚石。50 根据文章所给的信息,以下各项错误的是_。(A)光刻不断

36、进步,已经使芯片的制造技术接近或达到 100 纳米。(B)光刻技术属于“由上到下”( 或“由大到小”)的加工技术。(C)自石器时代以来,人类用工具创造物质世界的方式是“由上到下” 的方式。(D)纳米技术是从单个分子甚至原子开始进行组装的 “由小到大”的加工技术。工程硕士(GCT )语文模拟试卷 232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5 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流水淙淙 cng;C,胴 dng 体;D ,一刹 ch 那。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句中“慨”字错了,应为“概”。C 句中“尤”错了,应为“犹”

37、。D 句中“拢”字错了,应为“笼”。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侧目: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B,其间:指某一段时间。C,如坐春风: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D,鼎足而立在此处用得不当,因为一般是指三足鼎立,而句中只提到两家航空公司。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第 1,2,5 个顿号改为逗号; C,问号改为句号;D,括号应在“腹白”后。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句定语“各种”的语意范围表述不明。 B 句中的“法官谋杀案”既可指法官谋杀别人,还可以指法官被谋杀,此句表意不明。C 句“在美国的中国人的子女“表意有

38、分歧。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用了比喻和排比,应在 B、D 中选,而句子要说明的是理想的作用,故选 D。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梅花在冬日开放, 中由“登高”可以看出是深秋,中写“热 ”,自然是夏季, 写清明,是春天。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主要写了贝多芬一生,贝多芬虽然失聪,但他创作出了人类最动听的交响曲。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16414 年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军建立了大顺政权。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的立法权,包括修改宪

39、法、制定基本法律、修改基本法律权力。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在我国,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法律。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理解能力。由“在于发展个人天赋”可以看出,这句话反映了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知识。多种生物共同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知识。912 月南极处于夏季。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知识。一般地说,离震中越近,地震震感越强,震级是一样的。二、填空题(15 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

40、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6 【正确答案】 A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分辨”是指把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区分开,有分析辨别的意思;“分辩”指为消除所受的指责而进行解释、说明,与“辩解”意思相同。“个别”:单个,极少数;“各别”:各不相同,有分别或特别。“会合“:聚集到一起。可用于人或物;“汇合”:(水流)聚集。根据文意 应为“分辩”,应为“个别 ”, 应为“ 会合“。故选 B。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后句有转折的意味,因此前半句应该是一个涉及富贵的语句。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第一空为转折,排除 A、D;第三空是假设,因此选择

41、 B。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结构助词“的”运用。不加“的”就会发生歧义。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关键在于“鸡犬”的对仗。首先必须是名词,因此有“佛花”和“鱼龙”,而“鸡犬”为动物,因此选择“鱼龙”。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作品的成书年代至今未有确切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在公元 1001 年至公元 1008 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诗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42、。为杜甫登高中的名句,应填“落木”,清代诗人龚自珍 己亥杂诗中的名句,应填 “落红”, 为王安石北山的名句,应填“落花”,为宋代诗人舒坦 游云湖过香山偶成的句子,应填“落叶”。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这个典故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关于淝水之战中场面。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这句话反映了教与学都可在实践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完善。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两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

43、,不可分割。28 【正确答案】 D2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光的衍射:光绕过障碍物偏离直线传播而进入几何阴影,并在屏幕上出现光强不均匀分布的现象。30 【正确答案】 A三、阅读理解题(20 小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3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文中“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里,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长桌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的遗像的前面”,“遗像”一词暗示鲁迅先生已经去世。A 项是对客观事实的陈述。C 项前文已提到“站在鲁迅先生遗像的前面”,所以不是第一次。D 项中的“墓地”是明确告之。32 【正确答案】 A【

44、试题解析】 A 选项是对客观事实的陈述,没有暗含之意。3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家里的万年青代表的是鲁迅的精神,墓前的花瓶指的是鲁迅的躯体。3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以“万年青”象征鲁迅高尚的精神品格。3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选项文中是用“万年青”来形容鲁迅先生的精神品格,但并不是它的得名的理由。C 选项仅是其理由之一。D 选项与文意不符。3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文中倒数第二段话我们可以得知,那山村妇人之所以“不知有花”,是由于“对那山村妇人而言,花是树的一部分,树是山林的一部分,山林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是浑然大化的一部分。她与花就像山与云,

45、相亲相融而不相知。”因此 B 选项能正面解说它的主旨。3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用我们“为之绝倒发痴”和“为花而目醉神迷、惊愕叹息”,来反衬山村农妇对此“视而不见”或“不为所动”。不是“先抑后扬”,我们“为之绝倒发痴”怎么能是“抑”呢?3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夷然指平静镇定的样子,多用于形容人的神态。3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写少年时候看晚霞落日并非多余笔墨,而是恰如其分地起到衬托之意,更加鲜明地体现出文章主旨。4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第一处“暗暗嫉妒”并没有承接上文的作用,上文中并没有体现出此意。4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项四代设文网

46、,并非因史学而设,只是史学易触犯禁忌而已。“史学因首当其冲而大衰。”C 项“现代”应为“近现代 ”,见第一句。D 项错在“都是”,题干中只是“几乎等于”。“成为文字狱和其他变相文字狱的主要对象”,既是主要对象,就不是“全部都是”。4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无法做到信史实录”与“怪现象”的产生无直接联系。4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项“史学大衰”不是“考证学极盛”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还是清朝统治者的专制和愚民政策。C 项中二者不构成比较。 D 项中“私著明史的成就达到了司马迁史记的高度。”这句话无中生有,文中没有这样的信息。4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文中“历史

47、科学工作者必须是大智大勇者,缺乏勇敢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得出,仅有才智识见和编修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史的经历是不够的。4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选项中谈到历代史学家却都是“信而好古 ”者,过于肯定,不合文意。B 选项中“造成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的反常怪现象”并不仅仅是由于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C 项内容对应的原文只是就敢于记述近代史方面将明史与史记作了类比,但这并不代表明史各个方面都可与史记等量齐观。4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第一段中可以得出:A 选项与题意不符。文中讲到 “纳米科技决不意味着制造纳米尺度的产品,纳米产品可以小到分子尺度,大到汽车、飞机,只是制造的方式完全不同罢了。”因此 C 不正确。D 选项说法过于笼统。4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参考段落是第二段。D 中的“削去” 属于“从大到小”的加工技术。4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BS EN ISO 1265-2007 Plastics - Poly(vinyl chloride) resins - Determination of number of impurities and foreign particles《塑料 聚氯乙烯树脂 杂质和外来杂质数的测定》.pdf BS EN ISO 1265-2007 Plastics - Poly(vinyl chloride) resins - Determination of number of impurities and foreign particles《塑料 聚氯乙烯树脂 杂质和外来杂质数的测定》.pdf
  • BS EN ISO 1269-2006 Plastics - Homopolymer and copolymer resins of vinyl chloride -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matter (including water)《塑料 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树脂 挥发性物质(包括水)的测定》.pdf BS EN ISO 1269-2006 Plastics - Homopolymer and copolymer resins of vinyl chloride -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matter (including water)《塑料 氯乙烯均聚物和共聚物树脂 挥发性物质(包括水)的测定》.pdf
  • BS EN ISO 128-20-2001 Technical drawings - General principles of presentation - Basic conventions for lines《技术图纸 表示的一般原则 直线的基本规定》.pdf BS EN ISO 128-20-2001 Technical drawings - General principles of presentation - Basic conventions for lines《技术图纸 表示的一般原则 直线的基本规定》.pdf
  • BS EN ISO 128-21-2001 Technical drawings - General principles of presentation - Preparation of lines by CAD systems《技术图纸 表示的一般原则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绘制直线》.pdf BS EN ISO 128-21-2001 Technical drawings - General principles of presentation - Preparation of lines by CAD systems《技术图纸 表示的一般原则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绘制直线》.pdf
  • BS EN ISO 1302-2002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GPS) - Indication of surface texture in technical product documentation《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 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方式》.pdf BS EN ISO 1302-2002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s (GPS) - Indication of surface texture in technical product documentation《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 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方式》.pdf
  • BS EN ISO 1307-2008 Rubber and plastics hoses - Hose sizes minimum and maximum inside diameters and tolerances on cut-to-length hoses《橡胶和塑料软管 软管尺寸、最小和最大内径以及长软管切割公差》.pdf BS EN ISO 1307-2008 Rubber and plastics hoses - Hose sizes minimum and maximum inside diameters and tolerances on cut-to-length hoses《橡胶和塑料软管 软管尺寸、最小和最大内径以及长软管切割公差》.pdf
  • BS EN ISO 1346-2012 Fibre ropes Polypropylene split film monofilament and multifilament (PP2) and polypropylene high-tenacity multifilament (PP3) 3- 4- 8- and 12-strand ropes《纤维绳索 .pdf BS EN ISO 1346-2012 Fibre ropes Polypropylene split film monofilament and multifilament (PP2) and polypropylene high-tenacity multifilament (PP3) 3- 4- 8- and 12-strand ropes《纤维绳索 .pdf
  • BS EN ISO 137-2015 Wool Determination of fibre diameter Projection microscope method《羊毛 纤维直径的测定 投影显微镜法》.pdf BS EN ISO 137-2015 Wool Determination of fibre diameter Projection microscope method《羊毛 纤维直径的测定 投影显微镜法》.pdf
  • BS EN ISO 140-18-2006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sound insulation in buildings and of building elements - Laboratory measurement of sound generated by rainfall on building elements.pdf BS EN ISO 140-18-2006 Acoustics - Measurement of sound insulation in buildings and of building elements - Laboratory measurement of sound generated by rainfall on building elements.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