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硕士(GCT)语文(文化史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一、阅读理解题(20 小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面选项中,不是导致民族精神衰落的原因是:(A)阶级的分化(B)发展 自发必要(C)法律形式的复杂化(D)法的自发创立的激情2 下面关于立法重要性的表述,错误的是:(A)剔除法律演进中的疑点(B)剔除法律演进中的不确定性(C)制定固定的习惯法(D)将习惯法法典化3 现代立法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民族精神的衰落(B)法降格为成文法(C)民族精神得到合理性认可(D)习惯作为规则记录下来3 (2003 年第 2 题) 阅读下
2、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人于“化境”。十七世纪一个英国人赞美这种造诣高的翻译,比为原作的“”,躯体换了一个,而精魂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翻译出的东西。因此,意大利一位大诗人认为好翻译应备的条件看来是彼此不相容乃至相矛盾的:译者得矫揉造作,对原文亦步亦趋,以求曲肖原著者的天然本来的风格。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
3、体会和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就文体或风格而论,也许会有希莱尔马诃(1786 1834,德国神学家、阐释学家注)区分的两种翻译法,譬如说:一种尽量“欧化”,尽可能让外国作家安居不动,而引导我国读者走向他们那里去,另一种尽量“汉化”,尽可能让我国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外国作家走向咱们这儿来。然而,“欧化”也好,“汉化”也好,翻译总是以原作的那一国语文为出发点而以译成的这一国语文为达点。从最初出发以至终竞到达,这是很艰辛的历程。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和口吻上违背或不很贴合原文。那就是“讹” ,西洋谚语所谓 “翻译者即反逆者”。
4、中国古人也说翻译的“ 翻” 等于把绣花纺织品的正面翻过去的“翻”,展开了它的反面:“翻也者,如翻锦绮,背面皆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 释赞宁高僧体三集卷三译经篇.论)这个比喻使我们想起堂.吉诃德说阅读译本就像从反面来看花毯。(摘自钱钟书论林纾的翻译,钱钟书论学文选,花城出版社,1990)4 结合上下文,文中“_” 填哪个词比较合适?(A)投胎转世(B)点铁成金(C)二度青春(D)回光返照5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原文与译文必然会有距离(B) “欧化” 和“ 汉化”的译法,只要尽量不失真和走样,都是好翻译(C)为了达到“化境” ,翻译应该完全不同于原文(D)文学翻译的最高理
5、想可以说是“化”6 读这段文字,你觉得作者对翻译失真和走样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A)批判(B)讽刺(C)理解(D)戏谑7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翻译做得好,完全可以做到原汁原味(B)翻译是一种忠实的创作(C)翻译者即反逆者,所以翻译是不可信的(D)翻译引诱大家去爱好外国作品,会失去对民族文学和精神的把握7 (2004 年第 2 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中国民族的同一性不但远超过其他许多国家94的人口为汉族并且作为一个单一的政治实体(虽然其间或分裂中断),至少可能已有两千年历史之久。更重要的是,在两千年中华帝国岁月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并在绝大多数关心天下事的中国人心目中,
6、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与典范它认为相当正确的看法自己的古典文明、艺术和文字,以及社会价值系统,是其他国家公认的精神鼓舞及模仿对象,对尤其恩泽深重。像这样一个文化大国,不论从集体角度看,或从个人地位与其他任何民族相比,自然毫无半点知识文化不如人的自卑感觉。而中国周围的临近国家,也没有一国能对它造成丝毫的威胁;再加上中国发明了火药,更可高枕无忧,轻而易举将犯境的野蛮人拒之边外。于是中国人的优越感,更获得进一步的肯定,虽然这种心态,曾使得它在面对西方帝国的扩张时,一时措手不及。19世纪时,中国在科技上的落后,变得再也明显不过因为科技不如人,便直接表现为军事上的不如人。但是这种落后现象,事实上并非由于中
7、国人迟疑不愿动手,不肯像当年日本在 1868 年进行明治维新一样,一下子跳入全面欧化的“现代化” 大海中。因为这一切,只有在那古文明的捍卫者古老的中华帝国-成为废墟之上才能实现;只有经由社会革命,在同时也是打倒孔夫子系统的“文化革命” 中,才能真正展开。(选自 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郑明萱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8 根据上、下文,在中文横线处填入最合适的国家。(A)泰国(B)缅甸(C)马来西亚(D)日本9 上述文字的主旨是:(A)中国的同一性和优越感反倒妨碍了现代化进程。(B)中国发明了火药,因此可以高枕无忧。(C)中国人的优越感在现代获得进一步肯定。(D)中国在两千年时间里曾是世界文
8、明的中心与典范。10 作者对古代中国是“ 其他国家公认的精神鼓舞及模仿对象” 一说表示:(A)模棱两可(B)部分赞同(C)批判地赞同(D)完全反埘11 按作者观点,中国现代化选择“社会革命” 与“文化革命”道路:(A)是出于历史的偶然(B)是出于历史的必然(C)与古典同一性无关(D)原本完全可以避免11 (2005 年第 2 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何谓文化?向来狭义的解释,只指!学术技艺而言,其为不当,自无待论。说得广的,义把一切人为的事都包括于文化之中,然则动物何以没有文化呢?须知文化正是人之所以异于他动物的。其异点安在呢?凡动物,多能对外界的刺激而起反应,亦多能与外界相调适。然
9、其与外界相调适,大抵出于本能,其力量极有限,而且永远不过如此。人则不然。所以人所处的世界,与动物所处的世界,大不相同。人之所以能如此,(一)由其有特异的脑筋,能想出种种法子。(二)其手和足的作用分开,能制造种种工具,以遂行其计划。(三)又有语言以互相交通,而其扩大的即为文字。此人之所知,所能,可以传之于彼;前人之所知,所能,并可以传之于后。因而人的工作,不是个个从头做起的,乃是互相接续着做的。不像赛跑的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却像驿站上的驿夫,一个个连接着一向目的地进行。其所走的路线自然长,而后人所达到的,自非前人所能知了。然则文化,是因人有特异的禀赋,良好的交通工具而成就的控制环境的共业。动物也
10、有进化,但他的进化,除非改变其机体,以求与外界相适应,这是要靠遗传上变异淘汰等作用,才能达到目的的,自然非常迟慢。人则只须改变其所用的工具,和其对付事物的方法。我们身体的构造,绝无以异于野蛮人,而其控制环境的成绩却大不相同,即由其一为生物进化,一为文化进化之故。人类学上,证明自冰期以后,人的体质,无大变化。埃及的尸体解剖,亦证明其身体构造,与现今的人相同。可见人类的进化,全是文化进化。恒人每以文化状况,与民族能力,并为一谈,实在是一个重大的错误。遗传学家,论社会的进化,过于重视个体的先天能力,也不免为此等俗见所累。至于有意夸张种族能力的,那更不啻自承其所谓进化,将返于生物进化了。从理论上说,人
11、的行为,也有许多来自机体,和动物无以异的,然亦无不披上文化的色彩。如饮食男女之事,即其最显明之例。所以在理论上,虽不能将人类一切行为,都称为文化行为,在事实上,则人类一切行为,几无不与文化有关系。可见文化范围的广大。能了解文化,自然就能了解社会了。人类的行为,源于机体的,只是能力。其如何发挥此能力,则全因文化而定其形成。(选自吕思勉中国文化史.绪论,中国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12 本文的主旨在于:(A)解释文化的范围和重要性(B)强调人与动物的不同(C)突出人类社会的文化进化(D)证明遗传学家的错误13 根据本文的意见,人区别于动物在于:(A)动物不能适应和改变环境(B)人类个体
12、的先天能力很强(C)人类有良好的交通工具(D)文化的进化和承继使人类能力剧增14 按照本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语言文字是人类的文化能力(B)饮食男女之事与文化无关(C)动物适应环境往往出于本能(D)了解文化也就能了解社会15 按照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行为都是文化行为(B)制造工具和制订计划,使人类优于动物(C)人类的进化主要体现在文化的继承上(D)现代人的身体构造因文化而优于野蛮人16 按照本文,种族论者的思想错误在于:(A)不承认人能制造_具和制订计划(B)不承认人具有控制环境的能力(C)否认遗传上的变异淘汰等作用(D)将种族的能力归因于生物进化16 (2005 年第
13、4 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利用机会就是乘时:机会稍纵即逝,所以_而_以外,还该_而_。治生或者说致富的过程,在那时有三个阶段:第一,“无财作力” ,以劳力赚钱。稍有积蓄,便是第二,“少有斗智” ,因为资本太小,一方面亏蚀不起,一方面要争取暴利,不得不费尽心机,想出许多“花招” 来取胜,于是第三:“既饶争时”,默察时势环境的变化,掌握机会,大量进货、抛售,或作远程的投资。这个过程与目前的情况,几乎完全吻合;所谓“少有斗智” ,正就是中小企业经营之所以特感吃力之故,一旦有了数千万的资本,就不必再去冒险投资,只要挑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企业投资。必有盈利,成为“不窥市井,不行异邑,坐而待收,身
14、有处士之义” 的现代“封君”。但是,这样舒服的做法不大可能成为巨富的。要成巨富,还须“争时”,放远眼光、走在别人前面;当然,仅有眼光是不够的,作为一个第一流的货殖家,要像刁间那样具备“ 智” 、 “勇”、“仁” 、“强”四种品德。这是白圭的理论,而为刁间所充分实践。白圭是洛阳人,生在战国初期,周威烈王的那个时代;其时有个有名的经济学家,名叫李悝,帮助魏文侯从事经济革新,获得极大的成功。李悝是个重农主义者,所以他的经济学说,偏重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概括而言,可得八个字:增加生产、调节盈虚。(选自高阳假官真做清官册,高阳作品集,上海三联书店,2003)17 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按顺序填入词语,
15、最恰当的一组是:(A)坐 争时 起 乘时(B)坐 乘时 起 争时(C)起 乘时 坐 争时(D)起 争时 坐 乘时18 根据上下文,刁间是:(A)富有智谋的“ 封君”(B)成功的商人(C)著名的经济学家(D)优秀的社会实践者19 以下经商的行为,符合原文论述的是:(A)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B)船小好掉头(C)该出手时就出手(D)拣了芝麻,丢了西瓜20 按照白圭的理论,最有可能成为巨富的人是:(A)眼光超前、行动迅速的人(B)懂得争时且具有非凡商业智慧的人(C)商业意识超前、品德优秀的人(D)市场洞察力敏锐、决策果断的人21 根据原文,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开始创业的时候,只能靠劳力
16、积累资本(B)为了避免风险,中小企业应该注重商业策略的运用(C)商业道德对于商业成功也是非常重要的 (D)一流的企业家应该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21 (2009 年第 2 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得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
17、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 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 ”了。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乐器在中国似乎早就有了,礼记里说的土鼓土槌儿、芦管儿,也许是我们乐器的老祖宗。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_。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
18、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纪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但纪录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他们大概是些乐工,乐工的职务是奏乐和唱歌;唱歌得有词儿,一面是口头传授,一面也就有了唱本儿。歌谣便是这么写下来的。我们知道春秋时的乐工就和后世阔人家的戏班子一样,老板叫作太师。那时各国都养着一班乐工,各国使臣来往,宴会时都得奏乐唱歌。太师们不但得搜集本国乐歌,还得搜集别国乐歌。不但搜集乐词,还得搜集乐谱。那时的社会有贵族
19、与平民两级。太师们是伺候贵族的,所搜集的歌儿自然得合贵族们的口味,平民的作品是不会人选的。他们搜得的歌谣,有些是乐歌,有些是徒歌,徒歌得合乐才好用。合乐的时候,往往得增加重叠的字句或章节,便不能保存歌词的原来样子。除了这种搜集的歌谣以外,太师们所保存的还有贵族们为了特种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猎等等作的诗。这些可以说是典礼的诗。又有讽谏、颂美等等的献诗;献诗是臣下作了献给君上,准备让乐工唱给君上听的,可以说是政治的诗。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儿,带着乐谱;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 ”。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平民渐渐抬头,新乐代替了古乐,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
20、亡失,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 诗言志 ”是一句古话,“诗”这个字就是“ 言”“志”两个字合成的。但古代所谓“ 言志” 和现在所谓 “抒情”并不一样;那 “志”总是关联着政治或教化的。春秋时通行赋诗。在外交的宴会里,各国使臣往往得点一篇诗或几篇诗叫乐工唱,这很像现在的请客点戏,不同处是所点的诗句必加上政治的意味。这可以表示这国对那国或这人对那人的愿望、感谢、责难等等,都从诗篇里断章取义。断章取义是不管上下文的意义,只将一章中一两句拉出来,就当前的环境,作政治的暗示。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宴请晋使赵孟于垂陇,赵孟请大家赋诗,他想看看大家的“志”,子太叔赋的是 野有蔓
21、草。原诗首章云: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子太叔只取末两句,借以表示郑国欢迎赵孟的意思;上文他就不管。全诗原是男女私情之作,他更不管了。可是这样办正是“诗言志 ”;在那回宴会里,赵孟就和子太叔说了“诗以言志”这句话。到了孔子时代,赋诗的事已经不行了,孔子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 切如磋,如琢如磨 ”,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学生谈学问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来末句比方作画,说光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
22、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 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又说诗可以鼓舞人,联合人,增加阅历,发泄牢骚,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孔子以后,“诗三百” 成为儒家的 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 ”,那个 “志”便指教化而言。(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第四,北京出版社,2004)22 这篇文章第一段的主要意思是:(A)说明诗的源头是歌谣(B)说明歌谣是怎么产生的(C)说明上古时候,只有歌谣,没有诗(D)说明歌谣是“ 一人机锋,多人的智慧”23 从下列语词中选择一个填入第二段的横线处,意思最为恰当的是:(A)多如牛毛(B)汗牛充栋
23、(C)洋洋洒洒(D)洋洋大观24 第三段中作者认为所谓“诗三百” 是:(A)春秋时代各国太师们整理保存下来的唱本(B)为欣赏和研究记录下来的歌谣(C)乐工唱歌所用的歌词(D)太师们从民间搜集的歌谣25 第四段以子太叔赋野有蔓草诗表达自己意思的故事,说明赋诗言志的特点。子太叔所用的具体方法是:(A)以意逆志(B)断章取义(C)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D)比附26 作者认为,春秋时通行的赋诗,指的是:(A)乐工唱诗(B)诗人作诗(C)在交际场合,借用诗篇,断章取义以表达心志(D)以断章取义的方法解释诗意工程硕士(GCT)语文(文化史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一、阅读理解题(20 小题,每
24、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义的理解。见第二自然段:“但由于两种原因,导致民族精神逐渐衰弱。第一,功能和阶级的分化使人们的共同意识难以给法的自发创立提供强有力的激情;第二,直到法律置共同意识于脑后而仅讨论规则的细节和技术性问题,法律形式本身总在不断地复杂化。”可见 A、B 、C 三项都是导致民族精神衰落的原因,只有 D 项不是。)【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义的理解。见第三自然段:“立法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剔除法的演进中的疑点和不确定性;其次在于制定固定的习惯法但不是以法
25、典的形式表现,因为法典形式是用呆板的、确定的和综合性的原则来否定法的发展特性。”可见应选 D 项。)【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义的理解。见第二自然段:民族精神的衰落表现在没有给“法的自发创立提供强有力的激情”,而法的自发创立的中断即是现代立法制度发展的重要原因,可见应选 A 项。)【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对成语的运用。后句有“躯体换了一个,而精魂依然故我”,可见选“投胎转世”。)【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文意的理解。文中说“既能不因语
26、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义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如果完全不同于原文,是不可能保存原作的风味的。C 项理解不正确。)【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考查文意的理解。原文有“一路上颠顿风尘,遭遇风险,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的句子,因此应选 C 项“理解”。 )【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关键还是要把握前面的观点:“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因此,A 、C 、D 三项都没有正确理解文意。B 项,忠实就是要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创作就不能拘泥于原文。)【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知识模块】 文化
27、史论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注意文中的“尤其恩泽深重”,四个国家中只有日本才配得上此语。)【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注意第二段“于是中国人的优越感,更获得进一步的肯定,虽然这种心态,曾使得它在面对西方帝国的扩张时,一时措手不及”的句子,由于高度的同一性而产生了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又曾经使它面对西方帝国主义的扩张时措手不及,因此选 A。其他三项都忽略了第二段的这层意思。)【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注意第二段“它认为相当正确的看法”一句,“它认为”表明作
28、者对这种说法持保留态度,“相当正确”表明作者也不完全否定这种说法,但后面的文字,作者却对这种优越感持批判态度,应为 C 项“批判地赞同”。)【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从最后结尾句中“只有”“只有”唯一条件选择中,可以合逻辑地推出 B 项是出于“历史的必然”;另外,按照历史唯物论的观点,一切社会变革进步都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即使那些看起来偶然的事件,背后也有着必然的联系。)【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开头提出了“何谓文化”,后文都是对此的解释。从狭义和广义可知是
29、从范围解释。另外,后面强调人与动物的不同是为了说明文化的重要;突出人类社会的文化进化,是相对于生物进化而言,也是说明文化的重要;证明遗传学家的错误还是为了说明文化的重要。因此,B、C 、D三项只回答了文化的重要性,概括不全面,可见 A 项是正确的。)【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文本的主旨是谈文化的重要,因此人与动物的区别应概括于“文化的进化和承继使人类能力剧增”。)【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饮食男女之事即指人类饮食和性生活,科学家已经证明,饮食男女不仅与文化有关,而且是人类文化产生的基
30、础,也就是说,没有饮食男女就不可能有人类文化。)【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A过于绝对,因原文有“则人类一切行为,几无不与文化有关系”,“几”说明不是所有的;B.制造工具和制订计划只是人类优于动物的一部分,应概括为文化;D作者多次谈到现代人的身体构造与野蛮人并无太大的变化;根据原文“人类的进化,全是文化进化”,应选 C 项。)【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作者认为,人类的进化,全是文化进化,这是与种族论者的观点(生物进化论)相反的。因此,按照作者的观点,“将种族的能力归因于生物进化”是种族
31、论者的错误。)【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坐而乘时与起而争时是有着递进的逻辑关系的,原文就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关系安排结构的,应选 B 项。)【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作者认为:“作为一个第一流的货殖家,要像刁间那样具备智 、 勇 、仁、强四种品德 ”,货殖家就是商人,可见刁间是成功的商人。)【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作者认为,要成巨富,还须“争时”,因此 A、B、D 三项都不是成为巨富的方法,只有
32、 C 符合原文“要成巨富”的思想。)【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作者认为,一流的货殖家要像刁间那样具有“智”、“勇”、“仁”、“强”四种品德,A、B、 D 三项没有提到品德,因此应选C 项。)【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作者在第二段中认为中小企业经营吃力的原因是“少有斗智”,因为资本太小。)【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C、D 两项都不是这一段的主旨;作者只是简要述说歌谣产生的过程,第三段才说到诗的源头是歌谣,所以
33、排除 A 项选 B项。)【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2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A“多如牛毛”形容像牛毛一样多,形容极多,不能形容乐器的品种多;B“汗牛充栋”是形容藏书多,把牛累得出汗,书堆得充满了屋子;C“洋洋洒洒”形容写文章或谈话明白流畅; D.“洋洋大观”洋洋为盛大的意思,大观为丰富的意思,“洋洋大观”正好形容乐器品种的丰富。)【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见第三段中“我们知道春秋时的乐工就和后世阔人家的戏班子一样,老板叫作太师。那时各国都养着一班乐工,各国使臣来往,宴会时都得奏乐唱歌。太师们不但得搜集本国乐歌,
34、还得搜集别国乐歌”,“太师们保存下这些唱本儿,带着乐谱;唱词儿共有三百多篇,当时通称作诗三百”,可见选 A 项。)【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第四段有“这可以表示这国对那国或这人对那人的愿望、感谢、责难等等,都从诗篇里断章取义。断章取义是不管上下文的意义,只将一章中一两句拉出来,就当前的环境,作政治的暗示”的内容,可见选B 项。 )【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2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见第四段“在外交的宴会里,各国使臣往往得点一篇诗或几篇诗叫乐工唱,这很像现在的请客点戏,不同处是所点的诗句必加上政治的意味。这可以表示这国对那国或这人对那人的愿望、感谢、责难等等,都从诗篇里断章取义”)【知识模块】 文化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