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杂文、随笔)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839154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杂文、随笔)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杂文、随笔)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杂文、随笔)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杂文、随笔)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杂文、随笔)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工程硕士(GCT)语文(杂文、随笔)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一、阅读理解题(20 小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0 (2004 年第 3 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现在许多人有大恐惧;我也有大恐惧。许多人所怕的,是“中国人” 这名目要消灭;我所怕的,是中国人要从“世界人” 中挤出。我以为 “中国人”这名目,绝不会消灭;只要人种还在,总是中国人。譬如埃及犹太人,无论他们还有“国粹” 没有,现在总叫他埃及犹太人,未尝改了称呼。可见保存名目,全不必劳力费心。但是想在现今的世界上,协同生长,挣一地位,即须有相当的进步的智识,道德,品格,思想

2、,才能够站得住脚:这事极须劳力费心。而“国粹” 多的国民,尤为劳力费心,因为他的“粹”太多。粹太多,便太特别。太特别,便难于种种人协同生长,挣得地位。有人说:“我们要特别生长;不然,何以为中国人!” 于是乎要从“世界人”中挤出。于是乎中国人失了_,却暂时仍要在这世界上住!这便是我的大恐惧。(选自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六,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 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最合适的词语:(A)自我(B)地位(C)国粹(D)世界2 此文的主旨是:(A)认为“中国人 ”这名目不会被消灭(B)恐惧中国人失掉自身(C)倡导新的“世界” 眼光(D)如何从根本上保存国粹3 根据这篇文章,下列理解

3、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粹”多并不妨碍融入现代世界。(B)埃及犹太人无论是否还有“国粹”,其名称不变。(C)保存名目,全不必劳力费心。(D)太特别,便难于其他民族协同生长。4 根据作者原意,中国人要在现在世界挣得地位,最重要的是:(A)小心保存国粹(B)具有进步意识(C)保持恐惧心理(D)善于追求特别4 (2006 年第 3 题)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下列问题: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在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 “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然而一切西湖胜迹的

4、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雷峰塔。我的祖母曾经常常对我说,白蛇娘娘就被压在这塔底下。有个叫作许仙的人救了两条蛇,一青一自,后来白蛇便化作女人来报恩,嫁给了许仙;青蛇化作、r 鬟,也跟着。一个和尚,法海禅师,得道的禅师,看见许仙脸上有妖气,凡讨妖怪做老婆的人,脸上就有妖气的,但只有非凡的人才看得出,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 水满金山”。我的祖母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大约是出于一部弹词叫作义妖传里的,但我没有看过这部书,所以也不知道“许仙”“法海”究竟是否这样写。总而言之,白蛇娘娘终于上了法海的计策,被装在一个小小的钵盂里了。钵盂埋在地里,上面还造起了一座镇压的塔来,这

5、就是雷峰塔。此后似乎事情还很多,如“白状元祭塔 ”之类,但我现在都忘记了。那时我唯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后来我长大了,到杭州,看见这破破烂烂的塔,心里就不舒服。后来我看看书,说杭州人又叫这塔作保叔塔,其实应该写作“保傲塔” ,是钱王的儿子造的。那么,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了,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这是有事实可证的,试到吴越的山间海滨,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向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他偏要放下经

6、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听说,后来玉皇大帝也就怪法海多事,以至荼毒生灵,想要拿办他了。他逃来逃去,终于逃在蟹壳里避祸,不敢再出来,到现在还如此。我对于玉皇大帝所做的事,腹诽的非常多,独于这一件却很满意,因为“水满金山 ”一案,的确应该由法海负责;他实在办得很不错的。只可惜我那时没有打听这话的出处,或者不在义妖传中,却是民间的传说罢。秋高稻熟时节,吴越间所多的是螃蟹,煮到通红之后,无论取那一只,揭开背壳来,里面就有黄,有膏;倘是雌的,就有石榴子一般红的子。先将这些吃完,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取出,翻转,使里面向外,只要不破,便变成一个

7、罗汉模样的东西,有头脸,身子,是坐着的,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称他“蟹和尚”,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法海。当初,自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竞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活该。(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选自鲁迅全集第 1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 文中成语“ 荼毒生灵” 中的 “荼”念作:(A)ch(B) tin(C) t(D)sh6 根据这篇短文,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白蛇是一个善良、勇敢、对爱情坚贞的女性,是受法海镇压的被压迫者。(B)法海是一个道貌岸然、不守本分、虚伪卑鄙的封建卫道者。(C)雷峰塔

8、是一座不义的“镇压的塔”。(D)雷峰塔的事情,作者都忘记了。7 作者对“蟹和尚 ”这一民间想象的法海形象的态度是:(A)嘲谑(B)喜欢(C)可怜(D)无所谓8 根据这篇短文,下列对文章主旨理解最贴切的是:(A)对传统秩序的不满意(B)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同情(C)对一切非人道束缚的反感(D)对一切堂皇叙事的痛恨9 这篇短文的风格是:(A)愤怒批判(B)即兴嘲讽(C)客观中立(D)怡然自得9 (2007 年第 3 题)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下列问题:二丑艺术 浙东的有一处的戏班中,有一种脚色叫作“二花脸” ,译得雅一点,那么,“二丑”就是。他和小丑的不同,是不扮横行无忌的花花公子,也不扮一味仗势的宰

9、相家丁,他所扮演的是保护公子的拳师,或是趋奉公子的清客。总之:身分比小丑高,而性格却比小丑坏。义仆是老生扮的,先以谏诤,终以殉主;恶仆是小丑扮的,只会作恶,到底灭亡。而二丑的本领却不同,他有点上等人模样,也懂些琴棋书画,也来得行令猜谜,但倚靠的是权门,凌蔑的是百姓,有谁被压迫了,他就来冷笑几声,畅快一下,有谁被陷害了,他又去吓唬一下,吆喝几声。不过他的态度又并不常常如此的,大抵一面又回过脸来,向台下的看客指出他公子的缺点,摇着头装起鬼脸道:你看这家伙,这回可要倒楣哩!这最末的一手,是二丑的特色。因为他没有义仆的愚笨,也没有恶仆的简单,他是智识阶级。他明知道自己所靠的是冰山,一定不能长久,他将来

10、还要到别家帮闲,所以当受着豢养,分着余炎的时候,也得装着和这贵公子并非一伙。二丑们编出来的戏本上,当然没有这一种脚色的,他那里肯;小丑,即花花公子们编出来的戏本,也不会有,因为他们只看见一面,想不到的。这二花脸,乃是小百姓看透了这一种人,提出精华来,制定了的脚色。世间只要有权门,一定有恶势力。有恶势力,就一定有二花脸,而且有二花脸艺术。我们只要取一种刊物,看他一个星期,就会发见他忽而怨恨春天,忽而颂扬战争,忽而译萧伯纳演说,忽而讲婚姻问题;但其问一定有时要慷慨激昂的表示对于国事的不满:这就是用出末一手来了。这最末的一手,一面也在遮掩他并不是帮闲,然而小百姓是明白的,早已使他的类型在戏台上出现了

11、。一九三六年六月十五日 (选自鲁迅准风月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0 “二丑们编出来的戏本上,当然没有这一种脚色的。” 这句话中的“二丑”指的是:(A)智识阶级(B)戏剧作家(C)担任二丑脚色的演员(D)言行与“ 二丑” 脚色相类似的某些文人11 对社会生活中的“ 二丑们 ”,作者在文巾的态度是:(A)抨击(B)怜悯(C)讽刺(D)戏谑12 下列句子,能反映“ 二丑 ”作为权门帮闲性质的是:(A)身份比小丑高,而性格却比小丑坏。(B)尽管装着和这贵公子并非一伙,但他倚靠权门,凌蔑百姓,受着豢养,分着余炎。(C)他没有义仆的愚笨,也没有恶仆-的简单,他是智识阶级。(D)有谁被压迫了他就来冷

12、笑几声。畅快一下,有谁被陷害了他又去吓唬一下,吆喝几声。13 对二丑与其主子关系性质的说法,恰当的一项是:(A)主仆(B)主客(C)名客实仆(D)不客不仆14 第五段“这就是用出末一手来了” 一句中的“末一手”,在舞台表演中指的是:(A)遮掩他并不是帮闲。(B)他将来还要到别家帮闲。(C)一定有时要慷慨激昂的表示对于国事的不满。(D)一面又回过脸来,向台下的看客指出他主子的缺点。14 (2009 年第 4 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1986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教授可以说是学术界的一位奇人。他以经济学的工具分析政治现象,一手开创了一门新的研究领域,大大地扩充了经济学的视野。他的

13、为人处世也很特立独行:在报纸杂志上以老妪能解的笔调撰文载道,花很多时间和同事后进切磋琢磨,这和一般成名的经济学家离世索居,在象牙塔里经营学问大不相同。布坎南曾在夏威夷大学作过一系列的专题演讲,其中有一次,他用一个亲身经验来阐释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和大多数美国人一样,布坎南喜欢看美式足球,对每年一月的季后决赛更是不能错过。可是,虽然每场比赛正式的时间只有六十分钟,一旦加上犯规、换场、中场休息、伤停、教练叫停等等,一场下来总要耗掉三个半小时到四个小时,他觉得在电视机前花这么长的时间很浪费,有点罪恶感。可是球赛实在好看,弃之不忍。最后他想出了一个有点阿 Q 的做法:他把后院里拾来的两大桶核桃搬到客厅

14、里。一边看电视,一边敲核桃(大概也顺便吃几个)。看完一场比赛,他也弄完一小堆的核桃仁。事实上,布坎南一边看、一边敲、一边还问自己:为什么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会让他有罪恶感,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强调工作而排斥休闲?只要不干扰别人,游手好闲有什么不好? 诺贝尔奖得主毕竟不同凡响。经过一番“ 推敲 ”、“咀嚼”,布坎南悟出了一个道理:社会赞许工作,是因为工作不只是对个人有好处,对其他的人也好。我种菜,你养猪,然后我们经由交易,可以互蒙其利而皆大欢喜。这样要比你我自己既要养猪、又要种菜来得好。专业化的生产对自己、对别人、对大家,都好。相反地,如果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那么他自己的得失之外,别人也享

15、受不到他从事生产带来的“交易价值” 。因此,布坎南觉得西方社会对“生产” 、“工作”赋予道德上正面的价值,直接间接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人在溪边看到小鱼在水里力争上游而体会出一些生命的意义;布坎南看美式足球而悟出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有为者亦若是,下次我帮儿子喂奶换尿布时也不要再嘀咕抱怨,我可要好好地动动我的脑筋才是! (节选自熊秉元 寻找心中的那把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1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布坎南教授特立独行之处的一项是:(A)用经济学工具分析政治现象(B)撰文笔调贴近生活(C)不在象牙塔里经营学问(D)经常与同事和学生讨论学问16 文中“推敲 ”、“咀嚼”二词加

16、引号的作用是:(A)强调比喻(B)说明道理(C)解释含义(D)引用例证17 布坎南所阐释的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是:(A)珍惜时间(B)获得社会赞许(C)交易各方互蒙其利(D)满足精神需求18 对文章第三段提及的“正面的价值” 理解最恰当的是:(A)劳动是珍惜时间、热爱生命的具体表现(B)劳动者为自己创造了幸福、造福了社会(C) “生产” 和“ 工作”为全社会所推崇(D)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9 以下各项,不符合文章最后一段提及的“有为者” 的行为是:(A)看到小鱼在水里力争上游而体会出一些生命的意义(B)看美式足球而悟出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C)帮儿子喂奶换尿布时只嘀咕抱怨(D)苹果落

17、地引发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思考19 (2010 年第 1 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正如罗素先生所说,近代以来,科学建立了一种理性的权威这种权威和以往任何一种权威不同。科学的道理不同于“夫子日” ,也不同于红头文件。科学家发表的结果,不需要凭借自己的身份来要人相信。你可以拿一支笔,一张纸,_备几件简单的实验器材,马上就可以验证别人的结论。_,这是一百年前的事。验证最新的科学成果要麻烦得多,_这种原则一点都没有改变。科学和人类其他事业完全不同,它是一种平等的事业。真正的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这是有原因的。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没有平等:从打孔孟到如今,讲的全是尊卑有序。上面说了,拿煤球炉子可以炼

18、钢,你敢说要做实验验证吗?你不敢。炼出牛屎一样的东西,_得闭着眼说是好钢。在这种框架之下,根本就不可能有科学。科学的美好,还在于它是种自由的事业。它有点像它的一个产物互联网(Internet)谁都没有想建造这样一个全球性的电脑网络,大家只是把各自的网络连通,不知不觉就把它造成了。科学也是这样的,世界上各地的人把自己的发明贡献给了科学,它就诞生了。这就是科学的实质。一种自由发展而成的事业,总是比个人能想出来的强大得多。参与自由的事业,像做自由的人一样,令人神往。现在总听到有人说,要有个某某学,或者说,我们要创建有民族风格的某某学,仿佛经他这么一规划、一呼吁,在他画出的框子里就会冒出一种真正的科学

19、。老母鸡“格格” 地叫一阵,挣红了脸,就能生一个蛋,但科学不会这样产生。人会情绪激动,又会爱慕虚荣。科学没有这些毛病,对人的这些毛病,它也不予回应。最重要的是:科学就是它自己,不在任何人的管辖之内。其实我最想说的是:科学是人创造的事业,但它比人类本身更为美好。我的老师说过,科学对中国人来说,是种外来的东西,所以我们对它的理解,有过种种偏差:始则惊为洪水猛兽,继而当巫术去理解,再后来把它看作一种宗教,拜倒在它的面前。他说这些理解都是不对的,科学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我老师说得很对。我能补充的只是:除了学习科学已有的内容,还要学习它所有、我们所无的素质。我现在不学科学了,但我始终在学习这些素质。这就

20、是说,人要爱平等、爱自由,人类开创的一切事业中,科学最有成就,就是因为有这两样做根基。对个人而言,没有这两样东两,不仅谈不上成就,而且会活得像一只猪。(节选自王小波科学的美好,见沉默的大多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20 从下面关联词语中选择一组填入第一段的横线处,意思最为恰当的是:(A)或者不过当然还(B)或者当然但是也(C)乃至当然但是还(D)乃至不过当然也21 科学的权威与以往所有权威的根本区别在于:(A)不依赖社会地位(B)不依赖政府权力(C)结论经得起验证(D)成果可自由发表22 在作者看来,真正的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是因为:(A)不敢对煤球炉子炼钢进行验证(B)闭着眼说牛屎样的东

21、西是好钢(C) “夫子日” 不同于科学道理(D)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没有平等23 作者说“科学是一种自由的事业”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学不在任何人的管辖之内(B)科学不受任何个人的框定(C)科学没有爱慕虚荣的毛病(D)科学是自由发展而成的事业24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A)科学建立了一种理性权威(B)科学与人类的其他事业完全不同(C)科学是人创造的一种事业(D)科学的平等和自由亦为人之根本24 (2011 年第 2 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胡锦涛同志 “七一”讲话中提冉的这样一个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自觉自信,首先是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是一种观念,一

22、种不仅看到物质财富的建设积累,而且看到价值观念、知识系统、生活方式与精神财富的眼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不但是一个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也是一个继承、弘扬、汲取、创造史无前例的中华文明与文明中华的过程。文化的自觉与自信,首要的是大家保持一根文化的弦。例如,在突飞猛进的城乡建设中,在动辄拆迁腾地以促开发的大潮下,许多城乡的文化标志与文化记忆被人为地抹去了。一些百年老店,奉命迁址后一蹶不振,直至关门歇业。有些特色民居已经所余无多,代替它们的是千篇一律的、基本上无文化含量的公寓楼。在网络与电子书提供快捷方便的同时,在销量效益高于一切的趋赶中,文化的操守与成品的质量正在被马虎对待。在口口声声“传

23、承文化 ”的同时,一些地方表现出来的是粗俗的急功近利,是对于文化的无知与粗暴,是浅薄的表面文章。他们只知道用文化吸引旅游,用文化鼓动招商投资,用文化包装“ 成绩” 。如此种种,都不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而更像是不自觉与盲目自吹自擂。自觉与自信包含着对于长期积淀下来的优秀民族传统的熟悉与热爱,也包含着对于传统的创造性弘扬发展,将传统引导到现代。我们的文化从来是源远流长与互补共存的;文化上不搞零和,文化上不是不要传统只要新文化,也不是糊里糊涂地忽然膜拜传统回到封建的旧文化。自觉与自信,包含着对于先进文化的自觉追求、自觉建设、自信宣扬、自信扩展。什么是先进文化,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先进,是与时俱进而不是

24、腐朽没落的颓废,是科学昌明阔步前进而不是愚昧迷信自欺欺人,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开放心胸而不是抱残守缺的狭隘,是重在建设与积累的理性而不是动辄起哄破坏的砸烂。自觉与自信还包括着文化上的创新精神。当然,文化创新与理论、制度、科技创新等相比,范围是广泛也需要更长的周期。百年来,中国的变化惊天动地,中国人民抚今思昔,甚至会有恍若隔世之惑。但中华文化的一些基本素质,仍然与两千多年前的先秦诸子的思路密切相连,与伏羲八卦与仓颉造字密切相衔接。我们、难于不应该简单地甩开孔子,我们仍然深切地感受到孔子的仁义教化有利于维护秩序与和谐,又不是没有出息地照搬儒家的一套。具体地看,文化有时候比人强,文化可

25、以超越几代几世人。文化产品可以汗牛充栋,文化活动可以此起彼伏,它们对于文化的基调的影响却可能比较微小。关键在于一种文化的内容与走向能不能够给这种文化的受众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给尚未接受这种文化的人们以有益的启发与享受:益智、益心、益德、益生。总体看来,文化的对象是人,文化的主体也是人,以人为本,人民以自身的利害好恶得失顺逆为标尺,人们以自身的智慧、自觉与自信为标尺,选择文化的走向,缔造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样也会抛弃糟粕与毒素,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王蒙谈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 年 8 月 3 日,有删改)25 根据文意,下面对“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26、(A)保存传统文化(B)发挥文化上的创新精神(C)以人为本,把握文化的走向,实现文化的创新(D)文化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26 下面文中的表述,反映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的:(A)用文化吸引旅游,用文化鼓动招商投资(B)文化的操守与成品的质量正在被马虎对待。(C)许多城乡的文化标志与文化记忆被人为地抹去了。(D)大家保持一根文化的弦。27 根据文意,下面推断正确的是:(A)当下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得热闹红火,这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回归。(B)历史文化遗址,即使不能带来商业利益,也应当注意保护。(C)许多酒店仿古装修说明我们发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D)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高楼大厦应当取代古旧的民

27、居。28 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仍然 也 当然(B)当然 也 仍然(C)当然 却 仍然(D)仍然 却 当然29 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A)传统文化不能因为经济发展而摒弃。(B)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包装。(C)不能照搬传统的文化。(D)要有尊重文化的认真态度和正确理念。29 (2011 年第 3 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萨维尼认为,法律同语言一样是“民族精神” 最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这种深奥的思想至少包含着这样的观点,即法律远不仅是规章准则或司法判例的累积,它反映并展示了整个文化概貌。民族或人民的精神囊括了全部民族史,同时也是社会群体通过追溯它本身生存的

28、进程而获得的集体经验。任何时代记录下的民族或民众的法律只不过是一种始终在变化着的文化演化过程的静态表象。萨维尼还认为,如果不在它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历史领域中加以观察,那么,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难以理解的。法律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不成文:习惯的阶段,随后把习惯作为规则记录下来,现在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一批成文法典,如汉谟拉比法典就是对习惯规范进行或多或少的有系统的汇编。然而,正如通常所指出的那样,这种成文习惯法早已失去了习惯的特性,并可解释为“规则” 。法降格为成文形式反映了政治势力的兴起,因而法律从基于起源于“偶然情形的个人间关系” 的习惯性规范转变为“政治力量的一部分” 。按照萨维尼的分析,从历

29、史发展的这个阶段开始,法的社会学特征显得更加疑难纷纭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间的社会功能的划分变得愈加明确,阶级和亚群体的发展也更为显著。虽然在早期社会里,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现象,通过法律可以使民族精神得到合理性认可,并能寻求到一种自发的表达形式,但由于两种原因,导致民族精神逐渐衰弱。第一,功能和阶级的分化使人们的共同意识难以给法的自发创立提供强有力的激情;第二,直到法律置共同意识于脑后而仅讨论规则的细节和技术性问题,法律形式本身总在不断地复杂化。按照萨维尼的观点,这种情形导致了两大重要制度的:现代立法和现代法学。当法的产生过程不再有效地行进,立法机构的设立就成为的。立法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剔

30、除法的演进中的疑点和不确定性;其次在于制定固定的习惯法一一一但不是以法典的形式表现,因为法典形式是用呆板的、确定的和综合性的原则来否定法的发展特性。然后,就像船舶拖动了铁锚,立法活动也不可避免地会偏离它们本身相应的功能,立法及其功能逐渐分离并彼此疏远。但无论如何,立法者应该是民族精神的“真正代表 ”,然而,与此同时,当法律进一步滑出它的社会生活中的基础且不再是大众知识的一部分时,有关法律的知识将被“受过专门法律知识训练的特殊阶层”所垄断,他们的工作就是理解和建立法律规则。由此,法律以“ 双重”的面目存在:法律的整个轮廓依然如故地存在于人们的共同意识之中,而具体细节则成为法学家们的禁地。(节选自

31、英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潘大松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30 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如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发展 自觉 可选(B)发展 自发 必要(C)演变 自发可选(D)演变 自觉 必要31 下面说法中,与“ 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冲突的是:(A)法律反映并展示了整个文化概貌。(B)法律是一种始终在变化着的文化演化过程的静态表象。(C)法律只不过是规章准则或司法判例的累积。(D)法律是社会群体在生存进程中获得的集体经验。32 下面选项中,不是导致民族精神衰落的原因是:(A)阶级的分化(B)发展 自发必要(C)法律形式的复杂化(D)法的自发创立的激情33 下面关于立法重要性的表述

32、,错误的是:(A)剔除法律演进中的疑点(B)剔除法律演进中的不确定性(C)制定固定的习惯法(D)将习惯法法典化34 现代立法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民族精神的衰落(B)法降格为成文法(C)民族精神得到合理性认可(D)习惯作为规则记录下来工程硕士(GCT)语文(杂文、随笔)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一、阅读理解题(20 小题,每小题 2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杂文文意的理解。注意此处的语言环境,前面有“要从世界人 中挤出 ”,后面有“却暂时仍要在这世界上住”,可见应填 D 项“世

33、界”。)【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杂文主题的概括。此文的主旨是与作者的恐惧相联系的,作者恐惧的是“中国人失了世界,却暂时仍要在这世界上住”,所以 A中国人这名目不会被消灭,也无所恐惧;B.中国人也不可能失去自身,更无所恐惧;D埃及犹太人无论国粹有无也还是埃及人,也谈不上恐惧;可见这三项都不是主旨。作者有所恐惧,所以就要以新的“世界”眼光来看待“中国人”的地位,而不能只从保存“中国人”的名目来使自己站住脚。)【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杂文文意的理解。注意第四段“而国粹多的国民,尤为劳力费心,因为他的粹太多。粹

34、太多,便太特别。太特别,便难于种种人协同生长,挣得地位”,可见作者认为国粹多反而妨碍融人现代世界,选 A 项。)【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杂文文意的理解。A恰恰作者认为国粹多妨碍挣得地位;C保持恐惧心理不可能挣得地位;D作者认为“太特别,便难于种种人协同生长,挣得地位”;结合第 40 题的理解,应选 B 项。)【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正确把握。茶,音 t,为一种苦菜,荼毒比喻毒害。)【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从第二段作者

35、讲述自蛇传的故事来看,作者并没有忘记雷峰塔的事情。)【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既然作者对玉皇大帝要办法海的这件事很满意,可见作者对“蟹和尚”这一民间想象的法海形象的态度不可能是“喜欢”、“可怜”和“无所谓”。)【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杂文主旨的把握。作者对法海破坏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生活持批判态度,这当然是对非人道行为的反感。)【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从作者对法海的批判态度可以知道“客观中立”和“怡然自得”不是这篇短文的风格,作者的态度也

36、不至于“愤怒批判”,应选“即兴嘲讽”,这也是鲁迅先生的一贯风格。)【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二丑的特点是“当受着豢养,分着余炎的时候,也得装着和这贵公子并非一伙”,A、B、C=三项不一定具备二丑的特点,不是这里所指;只有“言行与二丑脚色相类似的某些文人”编出来的剧本,当然没有这一种脚色。)【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根据文意及鲁迅先生的一贯风格,应知是“讽刺”。)【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注意“作为权

37、门帮闲性质”的限制。)【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二丑的特点是“当受着豢养,分着余炎的时候,也得装着和这贵公子并非一伙”。“也得装着和这贵公子并非一伙”,说明是“名客”,“受着豢养,分着余炎”说明是“实仆”。)【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这是二丑的特点决定的。)【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第一段有“他的为人处世也很特立独行:在报纸杂志上以老妪能解的笔调撰文载道,花很多时间和同事后进切磋琢磨,这和一般成名的

38、经济学家离世索居,在象牙塔里经营学问大不相同”的内容,可见应选A 项。)【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的运用。“推敲”、“咀嚼”是修辞中暗喻的手法,是比喻中的一种,因此选 A 项。)【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第三段有“社会赞许工作,是因为工作不只是对个人有好处,对其他的人也好。我种菜,你养猪,然后我们经由交易,可以互蒙其利而皆大欢喜”的内容,可见选 C 项。)【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第三段有“布坎南觉得西方社会对生产、工作赋予道德上正

39、面的价值,直接间接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的内容,可见选 D 项。)【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注意最后一段有“有为者亦若是,下次我帮儿子喂奶换尿布时也不要再嘀咕抱怨,我可要好好地动动我的脑筋才是!”的内容,可见“嘀咕抱怨”不是“有为者”的行为,选 C 项。)【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关联词的理解。第一空为选择关系,应填“或者”,如此可以排除 C、D 两项;最后一空为递进关系,应填“还”,如此可以排除 B 项。)【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21 【正确答案】 D【

40、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文中强调科学是平等和自由的事业,“你可以拿一支笔,一张纸,或者备几件简单的实验器材,马上就可以验证别人的结论”,所以,只有当科学成果能够自由发表时,科学权威才能成立,这是与以往所有权威有根本区别的。)【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说“真正的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这是有原因的。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没有平等:从打孔孟到如今,讲的全是尊卑有序”,可见应选 D 项。)【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对“科学是一种自由的事业”的正确理解,就是

41、文章第二段最后说“最重要的是:科学就是它自己,不在任何人的管辖之内”,可见 A、B、D 三项的理解是正确的;而 C 项谈的是“科学没有爱慕虚荣的毛病”,联系上下文,此项与问题关联最小,所以选择 C。 )【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文章前面两段强调科学是平等、自由的事业,最后又说“我现在不学科学了,但我始终在学习这些素质。这就是说,人要爱平等、爱自由,人类开创的一切事业中,科学最有成就,就是因为有这两样做根基”,可见应选 D 项。)【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义的理解

42、。C 项概括最全面,A、B、D 三项概括都不全面,所以选 C。)【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义的理解。从第三自然段看,A、B、C 三项都是“不自觉与盲目自吹自擂”,所以选 D。)【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2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义的理解。从第三自然段看,A、C、D 三项都表现了“粗俗的急功近利,是对于文化的无知与粗暴,是浅薄的表面文章”只有 B 才是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一【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2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关联词的运用。“难于”前后句为递进关系,应填“也”,如此可以排除 C、D 两项;最后两句

43、是转折关系,应填“当然”,选 A 项。)【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2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A、B、C 三项都有片面性,都不能概括文章的主旨,只有 D 概括正确而全面。)【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3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应从法的自发与自觉来思考。法的产生不再有效的行进,当然是指法的自发产生过程,因此可以排除 A、D 两项;立法机构的建立标志着法的自觉,因此是必要的,可以排除 C 项。)【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3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义的理解。见第一自然段“即法律远不仅是规章

44、准则或司法判例的累积,它反映并展示了整个文化概貌、民族或人民的精神,囊括了全部民族史”。C 项对法律内涵的理解过于狭窄,没有看到法律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3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义的理解。见第二自然段:“但由于两种原因,导致民族精神逐渐衰弱。第一,功能和阶级的分化使人们的共同意识难以给法的自发创立提供强有力的激情;第二,直到法律置共同意识于脑后而仅讨论规则的细节和技术性问题,法律形式本身总在不断地复杂化。”可见 A、B 、C 三项都是导致民族精神衰落的原因,只有 D 项不是。)【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3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义的理解。见第三自然段:“立法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剔除法的演进中的疑点和不确定性;其次在于制定固定的习惯法但不是以法典的形式表现,因为法典形式是用呆板的、确定的和综合性的原则来否定法的发展特性。”可见应选 D 项。)【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3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义的理解。见第二自然段:民族精神的衰落表现在没有给“法的自发创立提供强有力的激情”,而法的自发创立的中断即是现代立法制度发展的重要原因,可见应选 A 项。)【知识模块】 杂文、随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