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840960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赵某与钱某约定,赵某以 l000 元的价格购买钱某的耕牛。当夜,耕牛被孙某盗走,致使合同因无法履行而终止,钱某返还赵某价款。该事例中,导致合同解除的法律事实是( ) 。(2011 年单选 11)(A)孙某盗窃耕牛的行为(B)耕牛被盗事件(C)合同无法履行的事实(D)钱某返还价款的行为2 甲因停车收费与保安乙发生冲突,用刀将乙刺死,甲在检察机关准备提起公诉期间因病死亡,检察机关遂作出撤销案件的

2、决定,此案撤销的根据是( )。(2012 年单选 5)(A)违法行为(B)事件(C)免责事由(D)事实构成3 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2010 年单选 11)(A)党员违反党纪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B)追究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只能是狭义上的法律(C)有些情况下,行为人没有主观过错也要承担法律责任(D)设定法律责任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违法者进行法律制裁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法律责任归责原则的是( )。(2008 年单选 15)(A)责任法定原则(B)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C)连带责任原则(D)因果联系原则5 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律责任免除的法定事由的是( )。(2011 年单选

3、12)(A)精神失常(B)正当防卫(C)有重大立功表现(D)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6 下列关于法律制裁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2010 年单选 10)(A)罚金与罚款没有性质上的区别(B)行政处分不属于法律制裁(C)民事制裁都是财产制裁(D)法人可以成为刑事制裁的对象7 沈某因交通违章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罚款 l800 元,拘留 15 日。他受到的法律制裁属于( ) 。(2011 年单选 8)(A)民事制裁(B)行政处罚(C)刑事制裁(D)行政处分8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2012 年单选 8)(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体系(B)社会主义法

4、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为基础(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导(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不存在继承关系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是( )。(2011 年单选 4)(A)执政为民(B)公平正义(C)服务大局(D)依法治国10 下列关于法治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 )。(2011 年单选 9)(A)法治强调良法之治(B)法治的目的在于依法行政(C)法治要求法律得到普遍遵守(D)法治的政治基础是民主政治11 下列关于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2011 年单选 10)(A)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就有发达的市场经济(B)商品经济越发展,社

5、会对法的要求就越高(C)法律的数量越多,经济发展水平就会越高(D)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法治状况的重要标志12 下列关于法与国家的一般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2011 年单选 15)(A)国家政体受法的渊源的影响(B)法律是国家存在的政治基础(C)国家意志只能通过法律形式来表现(D)法的实现以国家政权的运行为必要条件13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与执政党政策的关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2008 年多选 49)(A)法决定政策的效力(B)政策指导法律的制定(C)法促进政策的实施(D)政策指导法律的实施14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执政党政策的共同点在于( )。(2009 年单选 5)(A)表现

6、形式相同(B)指导思想相同(C)稳定性程度相同(D)实施途径相同15 依据人的认知阶段的不同,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 )。(2009 年单选 11)(A)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与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B)群体法律意识与社会法律意识(C)法律心理与法律思想体系(D)职业法律意识与非职业法律意识16 下列关于法律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2009 年单选 15)(A)社会成员对法及法律现象的共同看法不属于法律文化的范畴(B)法律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法律调整所达到的水平(C)法律文化包括现行法律实践中一切因偶然因素而变化的成分(D)法律文化的多样性阻碍了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17

7、法律与道德相比较而言,下列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2009 年单选 12)(A)法律的要求更高(B)法律规范的产生更早(C)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更广(D)法律规范的内容更加具体和明确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8 下列情形中,体现责任自负原则的有( )。(2010 年多选 50)(A)冯某因盗窃被判有期徒刑三年(B)陈某饲养的狗咬伤邻家小孩,陈某为此赔偿 500 元(C)褚某因下级官员的渎职行为承担领导责任被撤职(D)卫某因冒名顶罪被司

8、法机关以包庇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19 下列属于我国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或情况的有( )。(2009 年多选 47)(A)时效免责(B)不诉免责(C)正当防卫免责(D)自首立功免责20 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2012 年多选 46)(A)法制的核心是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B)法治与法制的区别之一在于是否要求“良法之治 ”(C)法治社会也可能出现严格遵守法律制度却牺牲个案正义的情况(D)法治要求法律全方位介入社会生活,但并非完全取代其他社会规范21 下列关于法律与国家的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2009 年多选 49)(A)法律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B)法律决定国家的性

9、质(C)法律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D)法律确认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22 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意识范畴的是( )。(2012 年多选 51)(A)大学生贾某认为偷几本书不构成犯罪(B)农民工史某年底仍未拿到劳动报酬,自认倒霉(C)公务员王某认为法律是治理官员贪污腐败最行之有效的途径(D)消费者薛某以产品质量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销售方进行损害赔偿23 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意识的有( )。(2010 年多选 50)(A)消费者的维权意识(B)人们对法律尊重或反感的情绪(C)人们关于法律公正的观念(D)当事人对法院不信任的态度24 下列关于法律意识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2011 年多选 49)(A)法

10、律意识无法通过教育形成(B)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C)法律意识制约着法律实践活动(D)法律意识的高级形态是法律心理三、简答题第 64-6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5 简述执法基本原则。(2012 年简答 64)四、分析题第 67-69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6 某村民委员会在开展“争刨精神文明户” 活动中,将子女是否孝敬老人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要求村民对孝敬老人作出承诺。张老汉的儿子张三写了书面承诺书,保证每月至少给父亲 50 元的赡养费,保证书一式三份,村民

11、委员会在保证书上盖章后。张老汉、张三和村民委员会各存一份。之后,张三家被评为“精神文明户” 。但是张三始终没有履行过承诺。一次张老汉向儿子张三要钱看病,张三以其儿女上学需要学费、经济紧张为由拒绝。村民委员会据此撤销了张三家“精神文明户” 的称号,并支持张老汉向法院起诉。法院审理后,支持了张老汉的诉讼请求,判令张三每月向张老汉支付赡养费 50 元,并支付张老汉看病的费用。几个月后,张老汉再次找到原审法官,请求撤销原判决。理由是判决生效后,虽然张三付清了他看病的医疗费,每月也按时给他 50 元赡养费,但是他的孙子和孙女从此再也不喊他“爷爷”了,他为此非常伤心。法官听后也很同情,但却感到无能为力。阅

12、读上述材料,结合法理学知识和原理,谈谈你对村民委员会的举措、法院的判决以及张老汉的遭遇的认识。(2008 年分析 67)五、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 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7 联系实际,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保障作用。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2010 年论述 70)法律硕士(综合课)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所谓法律事实,就是法

13、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耕牛被孙某盗走,致使合同因无法履行而终止”,故导致合同解除的法律事实是“耕牛被孙某盗走”,据此,B 项应选。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所谓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依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为标准,可以将法律事实大体上分为两类,即事件和行为。事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事件又分成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前者如社会革命、战争等,后者如人的生老病死、自然灾害等。导致检察机关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的根据是甲死亡。故属于

14、“事件”,本题应选 B。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党员违反党纪的行为,与法律无关,故没有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选项 A 不能成立。作为追究法律责任最终依据的法律,是广义上的法律。故选项 B 不能成立。选项 C 的说法成立,比如侵权责任法第 7 条规定,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通常有两种,即补偿和制裁。故选项 D 只强调制裁、不提及补偿的说法是不成立的。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归责原则包括责任法定、责任相称、因果联系和责任自负四大原则。连带责任并非归责原则,只是一种责任承担

15、方法。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法律责任的免除,也称免责,是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在 A、B、D 项情形下,行为人不承担法律责任,即不存在法律责任,自然谈不上法律责任的免除,故排除选项 A、B 、D。在刑法、行政法领域,行为人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地免除责任,故 C 项应选。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罚金是刑罚,属于刑事制裁;罚款是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制裁。二者性质完全不同。故选项 A 不成立。行政处分,是对违法违纪的公务员进行的惩戒措施,属于行政制裁,是一种法律制裁。故选项 B 不成立。民事制裁,除了财产制裁外,也存在其他制裁方式,比如,停止

16、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故选项 C 也不成立。在刑法上,存在单位犯罪。故法人也可以成为刑事制裁的对象。选项 D 的说法成立。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行政制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者依其行政责任所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行政处罚是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相对人所实施的惩罚措施;行政处分是对违反行政法义务的行政公务人员给予的惩罚措施。沈某交通违章属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因沈某不是行政公务人员,而是行政管理相对人,故对沈某的罚款,属于行政处罚。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

17、信念和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据此,理念不是制度体系,故排除选项 A。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为基础,故选项 B 错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故选项 C 正确。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既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也蕴涵着值得借鉴和继承的合理成分。具体包括:民为邦本的思想;公正执法的思想;以法治国的思想;礼法并用的思想。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既是社会主义法法治理念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土壤,也是社会主义法

18、治理念的文化资源。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不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直接延续,而是在批判地吸收、扬弃的基础上借鉴其有益的成分。故选项 D 错误。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价值追求。执政为民是其本质特征;服务大局是其重要使命;依法治国是其核心内容。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法治的目的在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而非依法行政。依法行政仅仅是法治原则在行政领域的体现而已。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法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法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它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因此,在法与经

19、济的关系中,经济处于决定地位,而法处于从属地位。选项 A、C 认为法处于决定地位的论断是错误的。商品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完备的法治,法治是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故 B 项说法正确。法的起源、本质、作用和发展变化,都要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高,法治状况就高。在实践中,法治状况也可能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提高。故 D 项说法错误。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法的渊源受国家政体的影响,而不是相反,A 项错误;国家是法律存在的政治基础,而不是相反,B 项错误;国家意志除了可以通过法律形式来表现,还可以通过国家政策等形式来表现,故 C 项表述错误。法的创设和实施需要国家权力。

20、国家权力是法的必要支持、背后力量和效力基础。因此,D 项表述正确。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党的政策与社会主义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且党的政策是社会主义法的核心内容,故政策对法律具有指导作用,包括指导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政策的效力来自于政策的制定机关及其内部保障机制,而非法律。故选项 A 错误。党的政策被制定为法律,上升为国家意志,获得更有力的实施保障。政策的法律化,使政策借助法律调整所特有的方式和机制,而得到更好的贯彻。故选项 C 错误。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法与执政党政策在内容和实质方面存在联系,包括阶级本质、经济基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社会目标等根本方面具有共同性

21、。但二者的区别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形式上,即在意志属性、规范形式、实施方式、调整范围、稳定性、程序化程度方面有所不同。故本题选 B。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人的认知阶段可以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与此相一致,法律意识也可以分为法律心理与法律思想体系。故本题应选 C。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法律文化是现行法、法律实践、法律意识等法律现象中所包含的知识、智慧和经验,是其中一切有价值的、流传久远的行为方式或思想方式,是一种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地区或者民族在从事法律活动的过程中长期起作用的定式,是一种习惯。故选项 A 称“不属于”是错误的。选项

22、 C 称“包括现行法律实践中因偶然因素而变化的成分”也是错误的。法律文化的多样性使得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成为可能。故选项 D 错误。本题应选 B。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一般地,“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即法律对人的要求要低于道德。故选项 A 错误。一般认为,道德产生于原始社会,而法律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于奴隶制社会。故选项 B 错误。法一般只规范和关注外在行为,一般不离开行为过问动机,其所有缜密的设置都主要是针对外在行为。道德主要关注内在动机,不仅侧重通过内在信念影响外在行为,且评价和谴责主要是针对动机。因此,法律的调整范围要窄于道德的调整范围。故选项 C 错误。法有

23、特定的表现形式或渊源,有肯定明确的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因而具体确切,可操作性强;同时,其被任意解释和滥用的余地小,易排斥恣意擅断。当然,法的确定性也是相对的。道德无特定、具体的表现形式,往往体现在一定的学说、舆论、传统和典型行为及后果中,其对行为的要求笼统、原则,标准模糊,只具一般倾向性,理解和评价易产生歧义。因此,本题应选 D。二、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8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责任自负原则,是指违法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违

24、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没有违法的人不能对他人的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A 项,冯某犯盗窃罪,被追究刑事责任,体现了责任自负原则;B 项,陈某未管理好其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被追究赔偿责任,体现了责任自负原则;C 项,褚某因未尽到管理责任而被追究领导责任,也体现了责任自负原则;D 项,卫某因犯包庇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也体现了责任自负原则。19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法律责任的免除,也称免责,是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从我国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免责形式:时效免责;不诉及协议免责;自首、立功免责;因履行不能而免责等。故选项A、B、D 应选。正当防卫

25、行为,客观上给不法侵害人造成了一定损害,其行为表面上符合侵权行为的客观要件,但实质上没有社会危害性,实际上也不符合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而且是法律所鼓励的行为。因此,正当防卫并不导致法律责任产生,故也谈不上法律责任的免除。20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法制指法律和制度的总称,是立法、守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各环节的统一,核心是依法办事;法治,是指依法治国的原则和方略,即与人治相对的治国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法制不必然与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相联系,比如封建法制,故排除选项 A。法治的核心才是权利保障和权力制约,要求良法之治,故选项 B 正确。法治要求严格依法办事,而法律一般只关注共

26、性,故可能出现牺牲个案正义的情况,选项 C 正确。法治要求在全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必须依法办事。不仅普通公民、一般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要依法办事,而且,国家机关、政党、武装力量也要依法办事。因此,法治要求法律更全面地、全方位地介入社会生活。但这并非法作为唯一的社会规范调整社会,还可以发挥道德、宗教等社会规范的作用。故选项 D 正确。本题应:选 B、 C、D。21 【正确答案】 C,D【试题解析】 法律离不开国家,国家是法律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具体而言,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没有国家就没有法律;法的实现以国家政权的运行为必要条件;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影响着法的形式。选项 A

27、将法律与国家的关系说反了,是错误的。正是由于国家是法律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因此,国家性质决定法律的性质,而不是相反,故选项 B 错误。国家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实现国家职能、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工具。具体而言,法律确认和宣称国家权力的合法性,组织和完善国家权力机构体系;法律促进国家职能的实现;法律制约和监督国家权力的运行。因此,选项 C、D 正确。22 【正确答案】 A,B,C【试题解析】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法律意识是主观的,不同于法律实践。选项A、B、C 中的“认为”、“自认”表明,这些选项都属于法律意识。选项 D 是

28、起诉行为,属于法律实践,故应排除。23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泛指人们对法律,特别是对本国现行法律的思想、观点、心理或态度等的总称,包括对法律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态度和评价,以及对人们行为的法律评价,等等。选项A、B、C、D 都属于法律意识。24 【正确答案】 A,C【试题解析】 法律意识是能通过教育形成的,故 A 项错误。一般地说,可以将法律文化分为物化的、制度的与观念的三个层面。在观念层面,法律文化表现为法律意识。故 A 项正确。法律职业者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对法律精神实质的理解程度,并直接关系到他们处理案件的正确、合

29、法与否。因此,C 项正确。法律意识本身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法律心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表面的、直观的感性认识和情绪,是法律意识的初级形式和阶段。法律思想体系是法律意识的高级阶段,它以理性化、理论化、知识化和体系化为特征,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进行理性认识的产物,也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自觉的反映形式。综上,D 项错误。三、简答题第 64-66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5 【正确答案】 (1)合法行政原则,即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法治精神进行管理;(2)讲求效率原则,即主动有效地行使职权,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行政执法效

30、益;(3)合理性原则,即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时,特别是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做到适当、合理、公正;(4)正当程序原则,即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时,必须遵循法定的步骤、方式、形式、顺序和时限,程序上做到公平、公开、民主,以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四、分析题第 67-69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6 【正确答案】 (1)村民委员会的举措,在一定意义上是在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但是,道德的实施和实现不是依靠国家的强制力,而主要是通过人们的内在的自觉而进行的,道德是一种内在强制力,但这种内在强制力是较弱的。本案中,张三始终没有

31、履行过承诺,即是明证。(2)法院的判决符合“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的司法原则,也体现了法律的外在强制性。(3)张老汉的孙子和孙女从此再也不喊他“ 爷爷”,这又体现了法律作用的局限性。孙子、孙女喊“ 爷爷” 属于道德调整的范围,法律无法发挥作用。在调整社会行为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法律、道德的特长,使二者相辅相成。五、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 1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27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法治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和保障。社会主义法对和谐社会的保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

32、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作用体现在立法方面。有法可依是社会主义法制的首要要求,也是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有了完备的法律体系作保障,才能更好地引导、规范和约束公民和政府的行为,使之依法办事,循章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基础。(2)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作用体现在司法和执法方面。公正、高效的司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司法往往被视为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而社会公正则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建立一个公正、高效的司法体制,真正形成公平和公正的社会环境,各个社会阶层的人民群众才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社会安定。同样,执法的公正、高效也是当然要求。(3)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作用体现在守法方面。社会成员遵纪守法,政府严格依法办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守法意识和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条件。(4)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作用还体现在法律监督方面。法律监督可以通过对立法、司法和守法三个方面的作用来间接保障和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