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842327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929 年 3 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决议通过了( )教育宗旨和实施原则。(A)党化主义(B)三民主义(C)新民主义(D)新三民主义2 以 1922 年“ 新学制” 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了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的是( )。(A)壬寅学制(B)戊辰学制(C)癸卯学制(D)壬戌学制3 基于对( )的效仿,南京国民政府设立大学院,并试行大学区制。(A)法国(B)美国(C)德国(D)英国4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首任教育总长是( )。(A)晏阳初(B

2、)杨贤江(C)蔡元培(D)陶行知5 组建西南联合大学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 ( )。(A)南开大学(B)复旦大学(C)天津大学(D)浙江大学6 南京国民政府遵循“ 战时须作平时看 ”的战时教育方针,抗战时期主要采取下列哪些应变措施?( )高校迁移学校国立 建立战地失学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 设置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实施战区教育(A)(B) (C) (D)7 抗日战争时期,为强化学校训育,国民政府规定在中等以上学校中推行( )。(A)专任制(B)导师制(C)导生制(D)辅导制8 下列不属于南京国民政府加强对学校教育的管理控制措施的是( )。(A)推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B) “整饬学风” ,建立训育

3、制度(C)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D)实行毕业会考制度9 1932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系统混杂,目标分歧” 为由整顿全国中学教育,其主要举措是( ) 。(A)中学分设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B)高中分设普通科和职业科(C)高中分设文科和理科(D)中学分设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10 1937 年 8 月,国民党政府提出了( )的办学方针,颁布了“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主旨的 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 。(A)党化教育(B)战时须作平时看(C)三民主义(D)抗战救国11 南京国民政府取消大学预科制度是在( )年。(A)1929(B) 1930(C) 1931(D)193212 中国共产

4、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发展群众教育过程中采取的办学政策是( )。(A)民办公助(B)公有公办(C)公办民助(D)公有民办13 以“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为校训的学校是 ( )。(A)陕北公学(B)抗日军政大学(C)华北联合大学(D)延安大学14 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的教育工作政策是( )。(A)国民教育第一(B)干部教育第一(C)群众教育第一(D)儿童教育第一15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成立于( )。(A)1932 年(B) 1933 年(C) 1936 年(D)1935 年16 下列不符合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是( )。(A)大众的(B)科学的(C)革命的(D)民族的17 下列不属于抗战时

5、期延安大学教学方法上的三大特点的是( )。(A)“自学为主,教授为辅”(B) “在教学上发扬民主精神”(C) “学与用的一致”(D)“且战且训,且训且战”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8 试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促使了教育与学术的结合,实现了教育行政机构的学术化。19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学体制沿袭了 1922 年“新学制” 中初、高分段的综合中学制。20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提出的“三民主义” 教育宗旨是历史的进步。三、简答题21 试对“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作简单评述。22 简述南京国民政府对学校系统中等教育阶段的整理。23 简述“战时须作平时看” 的教育方针。24 简述“三民主义 ”教

6、育的宗旨。25 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学校教育的管理举措。26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设置了哪些课程?27 简述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的关系。28 简述梁漱溟所认为的解决当时中国建设问题的思路。29 杨贤江是如何论述教育本质的?30 简析黄炎培的“ 大职业教育观 ”。必答题31 1922 年“新学制 ”的学制体系与特点有哪些 ?并对其作简要评述。32 试从蔡元培北大改革实践分析大学理念在教改中的重要作用。33 试述中日教育近代化的主要措施,并比较分析二者结果迥异的原因。34 试从教育思想、制度、实践三个方面,举例说明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丰思想在当时中国教育领域里的体现。35 试论述国民教育时期加强学校教育的

7、管理措施,并对这些措施予以评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了解。1929 年 4 月 26 日由南京国民政府正式以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通令颁行,其宗旨为:“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同时配套公布的还有三民主义教育实施方针,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如何落实“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作出了具体规定。为了落实和强

8、化“三民主义”教育,1931 年 6 月,在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以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了民国教育宗旨及其方针政策。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国民教育时期教育改革的了解。1928 年 5 月,在中华民国大学院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以 1922 年“新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即“戊辰学制”。1902 年,近代第一个学制颁布,即“壬寅学制”;1904 年,实施第一个学制,即“癸卯学制”;1922 年,“壬戌学制”。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

9、题考查考生对大学区制度的认识。1927 年 6 月,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主管全国教育,地方试行大学区,取代民国以来中央政府教育部、各省设教育厅的教育行政制度。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重要教育人物及其主要教育贡献的认识。1927 年 6月,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主管全国教育,地方试行大学区,取代民国以来中央政府教育部、各省设教育厅的教育行政制度。随后,民国政府仍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院长,公布了中华民国大学院组织法。10 月 1 日,大学院正式成立,蔡元培成为民国教育时期的首任教育总长。因此。本

10、题选 C。【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抗战时期学校变革。抗战时期内迁高校多采取合并办学与联合办学的形式,如安徽大学因学生失散而合并入武汉大学。而联合办学效果更为明显,主要有以大夏大学、复旦大学为主的东南联大,以迁往西安的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大学为主的西北联大,以及北大、清华、南开大学合建的西南联合大学。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抗战时期教育方针的落实措施。抗日战争爆发后的 1937年 8 月,国民政府提出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颁布了“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主旨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

11、作办法纲领。该方针的主要内容包括:要求战争发生时,无论是学制、课程、学校秩序、教育经费都应该以平时为原则,“以维持正常教学为主旨”。为“适应抗战需要 ”和“符合战时环境”,适当“改订教育制度及教材,推行战时教程”,训练抗战所需要的各种专门技术人员。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一方面要求教育青年学生信仰三民主义,抵制共产主义思想;另一方面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立民族之自信”。在“战时须作平时看”这一政策的指导下,一批高校内迁,保证了高等教育的延续发展。另外,还建立了一批国立中学,对中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稳定作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政策是一项并不短视的重要决策。它建立在对战争持久性的抗战形势估

12、计的基础上,坚持“抗战与建国兼顾”的原则,没有因抗战而放弃正常的教育,顾及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这一政策客观上维持教育的连续性,为以后国家的建设培养、储备了一定的人才。当然,这一政策也成为国民党控制教育、抑制民主思想发展的有效工具。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为进一步控制学生,强化学校的训育制度,1938 年 3 月,教育部公布了中等以上学校导师制纲要,规定在中等以上学校推行导师制。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民国学校教育的管理控制措施。主要

13、的学校管理措施包括: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中学毕业会考,而 B项属于教育制度改革的内容。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中学教育。1932 年,教育部整顿全国教育,认为中学系统混杂,目标分歧,导致中学的普通教育无从发展,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难以保证。同年 12 月,教育部相继公布了师范学校法职业学校法中学法,废止综合中学,将普通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分别设立,而高中不分文理科等。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育宗旨与教育方

14、针的变迁问题。1937年 8 月,国民政府提出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颁布了“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主旨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他们一方面采取了一些战时的教育应急措施,另一方面强调维持正常的教育和管理秩序。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细致。南京国民党统治区的高等教育分设大学和专科学校,分为国立、省立、市立和私立四种。1930 年,废止大学预科制度;1931 年,取消了专科学校的预科制度。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经验之一就是

15、依靠群众力量办学。由于根据地经济基础差,学校、师资、设备都十分缺乏;又处在战争环境,根据地政府有限的物力、人力难以大量投入教育。因此就出现了“民办公助”的办学形式。所谓民办公助,就是由群众集资、出力,自己办学,主要由家长和学生通过劳动来解决资金和人力问题,也采用集资、提取结余、开学田、组织文教合作社等方式来筹集办学资金,政府予以方针上的指导、物质上的补助和师资上的支援。因此,本题选 A。【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抗大”的校训内容。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后来成为抗大的校训。因此,本题选

16、B。【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此时期不同的教育形式地位的把握。苏区在职干部教育开展得最早。目的在于提高在职干部水平或训练某种专业人员,通过干部培训班、在职干部学校实施。在职干部的培训以其灵活易行的特点,在缓解苏区工作对干部的大量、急切需求和较大面积提高干部素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题选 B。【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抗大”的成立时间,要求学生识记。1936 年 6 月,西北抗日红军在陕北瓦窑堡成立,1937 年 1 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迁延安。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

17、史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具体内容。毛泽东明确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是文化的方针,也是教育的方针。而 C 选项不属于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内容。因此,本题选 C。【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抗大的教学原则的具体运用:理论与实际联系、少而精、理论与实际并重、军事与政治并重。因此,D 选项不属于抗战时期延安大学教学方法上的三大特点。因此,本题选 D。【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二、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18 【正确答案】 这一

18、表述是错误的。20 世纪 20 年代末,南京国民政府试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其出发点在于以学术领导行政,使教育行政学术化,因此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中国学术风气未浓而官僚习气根深蒂固,试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结果,非但没有实现上述目标,反而使学术机构与行政机构相混淆,导致学术的官僚化。实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是为了保障教育的独立性,但事实证明如此的教育更易陷入政治间的纠缠。因此,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是一次忽略中国国情的失败的教育管理改革实践,并没有实现中国教育行政机构的学术化。【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19 【正确答案】 这一表述是不正确的。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学体制最初着实是沿袭了 1922 年

19、“新学制” 中初、高分段的综合中学制,将普通教育、师范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在同一学校中并设。但到了 1932年,教育部着手整顿全国教育,认为中学系统混杂、目标分歧,一方而使普通教育无从发展,另一方面原本力图加强的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也没能得到确实的发展,从而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令,废止了综合中学,将普通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分别设立。【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20 【正确答案】 这一表述是片面的。(1)“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产生。1929 年 4 月 26 日由南京国民政府正式以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通令颁行,其宗旨为:“ 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 三民主义 ,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

20、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同时配套公布的还有三民主义教育实施方针,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如何落实“三民主义” 教育宗旨作出了具体规定。至此,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终告形成。该宗旨就其实质而言,是国民党反共、反对民族民主革命和为建立独裁统治服务的手段,完全背离了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2)“三民主义”教育的实施原则。为了落实和强化“ 三民主义 ”教育,1931 年 6 月,在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以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了民国教育宗旨及其方针政策。同年9 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 157 次常务委员会通过

21、了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分别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社会教育、蒙藏教育、华侨教育、派遣留学生等八个方面,规定了具体的实施“目标” 和“纲要”(包括课程、训育、设备三个细目)。【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三、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是一种具有强烈阶级民族主义色彩的社会思潮,于 20 世纪初在中国兴起。其内涵为:一是以教育为国家的工具,教育目的对内在于保持国家安宁和谋求国家进步,对外在于抵抗侵略、延存国脉;二是教育为国家的任务,教育设施应完全由国家负责经营、办理。国家对教育不能采取放任态度。其主旨在于以国家为中心,反对社会革命,通过加强国家观念的教育来实现国家的统一

22、与独立。国家主义教育思潮认定:外国在中国办教育是怀有政治侵略之心、经济侵略之图和文化侵略之念,为国家生存、文化延续和社会安宁计,必须收回教育权;出于培养良好国民的考虑,倡导教育机会的均等和普及教育、义务教育;出于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大业,提倡教育和学术独立等,表现出其进步与爱国的一面。国家主义教育思潮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救国论。【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22 【正确答案】 (1)将普通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在同一学校设立,取消中等教育的分科制,改变了 1922 年的综合中学制。(2)在取消分科制的前提下,规定普通中学由原来升学与就职兼顾的培养目标,改为以升学为主的单一培养目的。(3)在课程设置上,

23、改革后的普通高级中学和 1922 年的分科制高中的普通科相比,基础知识得到大幅度的加强,职业准备的课程基本上被删去。【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23 【正确答案】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 1937 年 8 月,国民政府提出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颁布了 “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主旨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一方面采取了一些战时的教育应急措施,另一方面强凋维持正常的教育和管理秩序。遵循战时教育方针,在日军大举进犯、国土相继沦丧、学校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国民政府为保存教育实力,勉励应变,颇有成效。首先,高校迁移,将一批重点大学迁往西南、两北,调整重组。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辗转长

24、沙,迁往云南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迁往陕西汉中,成立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中央大学迁往重庆。其次,学校国立,保障部分学校正常办学。其三,建立战地失学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安置、培训流亡失学失业青年。其四,设置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实施战区教育。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指定的“抗战建国” 的基本国策和与之相应的 “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政策,是一项并不短视的重要决策。它既顾及了教育为抗战服务的近期任务,也考虑了教育为战后国家重建和发展的远期目标,使得教育事业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仍能苦苦支撑,并在大后方西南、西北地区有所发展。【知识模块】 中国

25、教育史24 【正确答案】 (1)“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产生。1929 年 4 月 26 日由南京国民政府正式以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通令颁行,其宗旨为:“ 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 三民主义 ,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同时配套公布的还有三民主义教育实施方针,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如何落实“三民主义” 教育宗旨作出了具体规定。至此,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终告形成。(2)“三民主义”教育的实施原则。为了落实和强化“ 三民主义 ”教育,1931 年 6 月,在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以根本

26、法的形式规定了民国教育宗旨及其方针政策。同年9 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 157 次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分别对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师范教育、社会教育、蒙藏教育、华侨教育、派遣留学生等八个方面,规定了具体的实施“目标” 和“纲要”(包括课程、训育、设备三个细目)。【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25 【正确答案】 (1)训育制度。国民政府在对学校实行高压的同时,又通过建立训育制度对各级各类学校实施严格管理。(2)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 1937 年 1 月颁发的初级童子军管理办法对中小学校学生施行童子军训练。(3)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 五卅惨案”以后,基

27、于民族义愤,大学院下令全国专门以上学校一律增加军事教育课程。(4)中学毕业会考。 1932 年起,教育部开始整顿全国教育,重点在中等教育。中学毕业会考是整顿的重要措施与内容之一。【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26 【正确答案】 (1)成人教育部。农闲时上课,所有男性都得参加,授课时间为每晚 79 点,课程有公民学(故事、时事、精神训练等)、识字、基础知识、唱歌、武术等。课程设置以“ 因时因地制宜 ”为原则,1935 年以后规定 1630 岁的男子必须参加为期 7 周的集中学习。(2)妇女教育部。一般为下午开课,以妇女为教育对象。课程设置基本与男性成人教育相同,同时增加了育婴及家政等内容。(3)儿童教

28、育部。每天上课,(妇女上课时只上半天),农忙时停课。课程有国语、算术、常识和公民等。以“适用” 为原则,重精神陶冶。(4)高级部。高级部课程以受过四五年以上教育的青年为主要对象,目的是培养乡村建设的骨干人才,课程以历史、地理和农村问题为主。【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27 【正确答案】 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乡村建设应以乡村教育为方法,而乡村教育需以乡村建设为目标,“建设、教育二者不能分开” 。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然已经严重失调,而教育的功能又在于延续文化而求其进步,为重新整理和建设中国固有的文化,不使失传,不使停滞,必须借助教育之功。所以说,建设必寓于教育,乡村的进步,社会

29、的改造,“不能不归于教育一途” 。在乡村建设中,学校必然成为社会的中心,教员必然成为社会的指导者,乡村建设是“纳社会运动于教育之中,以教育完成社会改造” 。【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28 【正确答案】 梁漱溟认为,“中国的建设问题便应当是乡村建设。” 为什么中国社会的改良唯有走乡村建设之路?梁漱溟认为,首先,中国社会是乡村社会。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道德和理性的根在乡村。要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从乡村入手。其二,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已被破坏得不堪收拾,乡村经济尤其陷入破产,中国如要从头建设,必须一点一滴地从乡村建设起。【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29 【正确答案】 (1)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同时

30、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两者之间并无冲突。因此,教育具有双重属性。(2)杨贤江对教育本质的演变作了具体分析。首先,在原始社会,教育是“社会所需要的劳动领域之一” ,它是帮助人营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其次,私有制度的产生导致教育“变质” ,成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其三,未来社会的教育将是“社会所需要的劳动领域之一” ,“在一个更高形态上的复活”。【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30 【正确答案】 20 年代中后期,黄炎培总结近十年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提出“大职业教育 ”的观念,具体包括:(1)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2)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3)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功夫

31、,不能发达职业教育。【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必答题31 【正确答案】 (1)产生原因及过程:第一,中国近代学制形成后,虽经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小学过长,中学过短(七四制),中等教育又太偏于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过于强调整齐划一而灵活性不够;同时,其模仿日本和德国的痕迹较深,没有从本国实际出发,课程、教法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已不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因而孕育着一场新的改革。第二,五四运动前后,西方教育思想大量传入中国,国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运动。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美国对华政治经济影响的日益加剧,美国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一时

32、期留美学生返国者日多,特别是杜威和孟禄相继来华讲学,对推动教育改革起了很大作用。第三,改革旧学制的先声可以追溯到 1915 年,这一年,直隶省教育会发起成立了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并召开了第一届年会,湖南省教育会在会上提出了改革学制系统案,从而吹响了学制改革的号角。之后,第五届、第六届以及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都重点讨论了学制问题,从而在全国掀起了研究学制改革的高潮。第四,伴随着学制改革的讨论,教育改革实践也方兴未艾,如 1920 年,舒新城等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打破年级分组,实行“选科制” 与“能力分组制”;在高等学校中,1917 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率先发起改革等,这些教育改革事件为学制的最终制订

33、提供了坚实的依据。(2)“新学制”的主要内容:这一学制有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作为指导原则的“七项标准” ,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其二是“六三三” 分段的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从 6 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其三是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3)“新学制”的特点:第一,

34、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是 1922 年“新学制” 最显著的特点。学制分三段,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将学制阶段的划分建立在我国儿奄身心发展阶段的研究上,这在中国近代学制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第二,初等教育阶段趋于合理,更加务实。它缩短了小学年限,改 7 年为 6 年,小学分为两级,初级小学 4 年为义务教育阶段,高级小学 2 年,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幼稚园也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以衔接,确立了幼儿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第三,中等教育阶段是改制的核心,是“新学制” 中的精粹。其一,延长了中学年限,改 4 年为 6 年,提高了中学教育的程度。其二,中学分成

35、初、高中两级,不仅增加了地方办学的伸缩余地,而且也增加了学生选择的余地。其三,在中学开始实行选科制和分科制,力求使学生有较大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第四,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系统。新学制建立了自成体系、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用职业教育替代民初的实业教育。第五,改革师范教育制度。“新学制” 关于师范教育制度方面的改革,突破了师范教育自成系统的框架,使师范教育种类增多、程度提高、设置灵活。其一,中等教育阶段,除原有师范学校及附设的小学教员讲习所外,高级中学还可设师范科。其二,高等教育阶段,将旧制高等师范学校升格为师范大学,并在大学教育科(系)附设二年制师范专修科,招收高中毕

36、业生和师范学校毕业生,使高等师范教育与大学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第六,在高等教育阶段,缩短高等教育年限,取消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担任普通教育的任务,这有利于大学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此外,还有两条“ 附则” :一是注重天才教育,得变通修业年限及课程,使优异之智能尽量发展;二是注意特种教育。(4)评价:1922 年的“ 新学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美国的 “六三三制”,但它并不是盲从美制。1922 年“新学制 ”尽管受到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和美国模式的影响,但有其内在的先进性和合理性,比较彻底地摆脱了封建传统教育的束缚,表现了教育重心下移、适应社会和个人需要等时代特点。“新学制” 既有比较统一的基本

37、要求,又给地方留有充分的灵活性,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以来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一些综合成果。这是中国教育界、文化界共同智慧的结晶,标忠着中国近代以来国家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32 【正确答案】 1917 年 1 月 4 日,蔡元培在人们的热切期望中就任北火校长。蔡元培对北大的改革主要在如下几个主要方面:树立现代大学理念,提出“ 循思想自由原则,取 兼容并包主义” 。自创办至蔡元培改革前,北大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丽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开办到 1911 年。此时学校的制度主要模仿日本,教学方针是张之洞所谓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其中,中学可以说还有点研究院性质。而西学则基本上属

38、于装饰。第二个阶段是19111917 年。此时民国初立,经科被并入文科,“中学” 退为装饰。在这一阶段,“西学”的地位虽然上升,但只是处于贩卖知识的状态,根本无从谈及研究学理,仅仅是在形式上照搬西方的体制,而西方大学体制最核心的部分追求真理的学术自由精神却完全付之阙如,倒是四处游荡着科举的阴魂。由于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落后,整个学校腐化堕落,暮气沉沉,学生吸食鸦片、赌博、嫖妓,学风之靡废更是司空见惯。当此之时,蔡元培接任北大校长之职,首先面对的就是大学改革的问题,而大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则是大学理念的确立。蔡先生在就任北大校长的演说中开宗明义地宣称:“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正大与否

39、,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崮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认为,大学既然是纯粹传授和研究学问的地方,那么尽可能地造就大学学术自由是最重要的内在基础。如果这个基础不存在,则根本无从谈起大学改革。蔡元培早年留学德国,受威廉.冯.洪堡的大学理念影响较深,因此提出“循 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并把此作为北大改革的终极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北大一扫旧习,开创了辉煌的时代。在先进理念支配下的人才观。教育理念确定后才能拉开教学改革的帷幕,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谁来教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本是确定什么样的人才观。蔡元培治下的北大在课程和学制上追求的是贯

40、通中西。他对西方的学制和文化是积极引进的,但他的引进以学术自由为核心,其最后的目的是求得中国学术的自主发展,而不是求得在形式上与西方的亦步亦趋,抑或沦为西方教育的附庸。他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同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各种学派,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故,尚未达到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自由发展。”在这种办学方针指导下,聘请教员只问学问、能力,不问思想、派别,“ 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他既聘激进民主主义者陈独秀,也请筹安会的刘师培;既聘主张白话文的胡适,也请反对白话文的黄侃;既聘“只手打孔家店” 的吴虞,也请坚持尊孔复古的陈汉章。唯才是举人才观支配下的教学实践。A.

41、自由之思想,自由之学术。自由之思想造就了自由之学术。陈独秀和刘师培,你讲你的“马列主义” ,他讲他的“四书五经、孔孟之道” ;新青年 进北大。蔡元培拨经费支持;保守派要办国故杂志与新青年唱对台戏,蔡元培同样给予经费支持。B.自由之教学,教学之自由。北大在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上都赋予教师绝对的自由,教师根据目标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自主安排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综上所述,辨析北大几十年前的改革,北大为什么会在短短数十年的发展中一跃成为中国大学的典范? 的确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很多学者撷取众多的实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北大改革的经验

42、,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答案要点,但从其本质的原因来看,则在于大学理念的变革。数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也在谈论教改,也在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讨,但时至今日我们没有一个教育家领导的高等教育改革能与蔡元培领导的那场改革相媲美。究其原因,我们的改革只注重教育过程的改革,而忽略了教育理念的改革,因而是治标不治本的改革。蔡元培的改革实践充分地证明没有理念上的革新,没有办学思想的脱胎换骨,一切的改革都是水中月,都是雾中花。【知识模块】 中国教育史33 【正确答案】 (1)在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进程中,近代教育的兴办和发展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两国兴办近代教育都开始于 19 世纪中叶,这既是两国近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直接

43、影响和制约着两国近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发展的状况。(2)近代日本的教育改革。从 1868 年明治维新开始,到 1912 年明治天皇去世基本完成,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阶段从 1868 年到 1884 年,是自由主义教育思想一度占据优势而又衰落的时期;第二个阶段从 1885 年到 1894 年,是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确立时期;第三个阶段从 1895 年到 1912 年,是国家主义教育得到进一步扩充和加强的时期。主要的改革措施包括:一是确立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1868 年3 月 14 日,明治政府颁布了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五条誓文。其中,提出了“破旧有之陋习 ”“求知识于世界”的要求,明确地表明了明

44、治政府进行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二是颁布教育改革法令。1872 年 8 月,在参考欧美教育制度和对日本原来的教育制度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文部省颁布了以仿效法国教育制度而制定的学制令。三是积极发展师范教育。四是到先进的欧美国家学习考察。五是重视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六是严格而积极地选派留学生。七是从欧美国家聘请教师。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为日本的现代化和工业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为日本经济的飞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基础。然而,在“富国强兵” 和“大振皇基”的指导思想下,这次教育改革也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和皇权主义的色彩,并在明治维新后的学校教育领域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3)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同样

45、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同日本的教育近代化相比,中国近代的三个阶段更加明显,即 1862 年至 1894 年的洋务运动时期,1895 年至1898 年的戊戌变法时期以及 1901 年至 1912 年的清末新政时期。主要的改革措施包括:一是创办新式(洋务)学堂。自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 1860 年英法联军侵华以后,痛感外交、军事、生产技术人才缺乏,洋务派认识到旧教育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依照西方教育兴办新式学校以培养洋务人才。这种新式学堂主要有外国语学校、工业技术学校和军事学校。二是留学教育。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洋务派认为必须熟悉西方,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但是,只靠在国内兴建学堂是不够的,需要到外

46、国学习考察。1872 年,容闳带领 30 名幼童远渡重洋,迈出了中国人大规模留学的第一步。但赴美留学仅进行了四期就告终止。1876 年,李鸿章、沈葆桢又上书请派学生到欧洲留学。三是设立京师大学堂为全国教育之表率,并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四是兴办地方学堂。在积极创办京师大学堂的同时,维新变法期间又令各督抚将各省、府、厅、州、县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两学的学校,省会的大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府城书院改为中等学堂,州县书院改为小学堂,地方自行捐办之义学、社学等亦一律中西兼学。五是废除八股取士法,改革进而废除科举制度。六是颁布学堂章程,制定学制系统。七是改革教育行政机构,设立学部。八是厘定教育宗旨,凸

47、现“ 中体西用 ”之精神。(4)中日教育发展差距的原因分析。总体来看,虽然明治时期的教育近代化呈现一个日益保守和反动的态势,但从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培养近代国家需要的专门人才这方面讲,还是比较成功的。从19 世纪 60 年代到 20 世纪的最初二十年,日本的近代教育一直是有计谋、有目标地均衡发展,只用了六七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甚至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由教育落后的国家而跻身教育发达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行列。而中国在19 世纪后半期,特别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前,近代教育发展相当缓慢,严格地说还处于启动阶段。尽管 20 世纪最后二十年,近代教育发展迅速,但由于基础极端薄弱,仍是相当落后。日本

48、领土只有中国的三十分之一左右,人口只相当于中国的八分之一左右,而在 1920 年,其在校小学生人数为 8 633 000 人,中国只有 4 852 642 人,只相当于日本的一半多一点;日本在校中学生为 337 300 人,中国是 117 740 人,只相当于日本的三分之一强;日本在校大学生为 70 900 人,中国为 17 262人,只相当于日本的四分之一左右。中日两国几乎同时起步兴办近代教育,然而只过了短短六七十年时间,日本就把中国远远地抛在了后面,两国的差距是惊人的,而这种差距的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具体如下:第一,领导者的素质差异。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的领导者均是体制内的旧官僚,他们很难

49、说有多少近代眼光和超前意识,仍然抱持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观念不放。他们进行改革是很勉强的,是受外界压力的结果。改革的目的并非培养宪政时代的一代新人或者能使国家臻于富强的人民,而是培养一种热爱清王朝和始终孝忠清帝的人。而戊戌变法的领导人却是热情有多余,能力不足,他们明显缺乏治理一个大国的素养,也没有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日本推动教育发展的主体是明治政府。这个政府是在与幕府的实际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是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权,其主要成员大多是既有深厚学养,又有丰富的政治活动经验;既对本国事务了如指掌,又能清楚地认清世界形势的资产阶级改革家。我们如果把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大隈重信和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对比,把明治天皇和光绪皇帝对比,高低上下一清二楚。第二,经济基础不同。教育是投资大、见效慢的长期工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没有国家财力、物力的巨大支持,要想取得满意的效果是根本不可能的。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国家经济发展一直比较迅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财力得到加强,投资于近代教育的经费不断增加。对比日本 1868 年以后相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