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847751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学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1935 年 10 月 3 日凌晨,意大利军队未经宣战就兵分三路侵入( )。(A)埃及(B)埃塞俄比(C)希腊(D)西班牙2 1935 年 8 月 31 日,面对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美国国会通过了( ),规定对交战国实行武器禁运。(A)孤立法(B)中立法(C)禁运法(D)外交法3 在二战爆发前夕,英法推行( ),纵容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A)绥靖政策(B)国联政策(C)禁运政策(D)孤立政策4 1936 年 11

2、 月 1 日,墨索里尼在米兰宣布德意双方结成了( )。(A)友好互助同盟(B)互不侵犯条约(C)仲裁条约(D)罗马一柏林轴心5 1937 年 11 月 6 日,墨索里尼宣布参加了德日的( ),三国正式结成法西斯侵略集团。(A)法西斯同盟(B) 反共产国际协定(C)两国同盟(D)罗马一柏林轴心6 1936 年 7 月,( ) 内战爆发,德意出兵进行干涉,支持佛朗哥叛军。(A)西班牙(B)古巴(C)希腊(D)埃塞俄比亚7 七七事变爆发后,( ) 给中国以巨大的支援,双方签订了( ),在政治上给中国以重大支持。(A)英国互不侵犯条约(B)苏联 互不侵犯条约(C)美国 友好互助协定(D)法国友好互助协

3、定8 1936 年,德奥双方通过( ),德国基本上控制了奥地利的内政和外交。(A)柏林一奥地利轴心(B)柏林一维也纳轴心(C)德奥同盟(D)德奥协定9 1938 年,英、法、德、意在德国召开会议讨论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的问题,这次会议被称为( ),它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A)四国同盟会议(B)干涉捷克会议(C)苏台德会议(D)慕尼黑会议10 1939 年 8 月 23 日,苏德双方签订了( )和秘密附属议定书,划定了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这一条约使德国得以进攻波兰,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A)德波友好同盟条约(B) 苏德友好同盟条约(C)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4、D)德波互不侵犯条约11 1939 年,德国入侵( ),英法两国先后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亳。(A)埃塞俄比亚(B)西班牙(C)捷克斯洛伐克(D)波兰12 19391940 年间,苏联建立了一条自波罗的海到黑海的阻抗德军向东挺进的壁障。(A)西方战线(B)东方战线(C)阻德战线(D)苏联战线13 1939 年 5、6 月间,英国政府不顾德军的轰炸将 33 万联军撤到英国,这些部队成为日后反功的基于这就是著名的( )。(A)敦刻尔克大撤退(B)不列颠之战(C)不列颠大撤退(D)敦刻尔克之战14 1937 年 11 月,德、意、日通过( ),三国轴心正式形成;1940 年 9 月,三国签署(

5、 ),正式结成军事同盟。(A)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B) 德意日三国轴心条约;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C) 德意日三国轴心条约;反共产国际协定(D)反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日三国轴心条约 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5 绥靖政策16 慕尼黑会议17 苏芬战争18 静坐战19 敦刻尔克大撤退20 不列颠之战21 莫斯科保卫战22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23 库尔斯克战役24 太平洋战争25 偷袭珍珠港26 中途岛战役27 阿拉曼战役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28 下面是毛泽东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段著名的论述,结合相关内

6、容回答问题。毛泽东说过:“ 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斯大林格勒一役,是他的灭亡的决定点” 。请结合二战的相关历史事实,对毛泽东的这两个观点进行论证。四、论述题29 二战爆发前夕,英法对法西斯侵略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表现。30 二战前后,苏联对法西斯侵略行为的态度。31 二战前后,美国对法西斯侵略行为的态度。32 简述苏联建立“ 东方战线 ”的过程及其影响。33 列举二战全面爆发、扩大、进一步扩大及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性事件。历史学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7、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4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7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9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10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11 【正确答案】 D【

8、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12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1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1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15 【正确答案】 绥靖政策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种对侵略者妥协让步,以牺牲别国人民的利益去满足侵略者的欲望和谋求自身的安全、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就是英、法、美三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它们对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扩张就采取了这种政策。其中,1938 年由英法一手操作的出卖捷克主权的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的顶峰之作。绥靖政策使世界人民的反法

9、西斯斗争遭受重大挫折,膨胀了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绥靖政策的恶劣影响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教训。【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16 【正确答案】 二战前夕,英、法、德、意首脑在捷克代表不在场的情况下召开的一场割让捷克土地的会议。1938 年 9 月,张伯伦、达拉第、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在捷克代表缺席的情况下签属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规定:苏台德区以及捷克南部与奥地利接壤的地区割让给德国,捷克应在 10 月 1 日至 10 日间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上述地区的任何设备都不得损害,无偿交给德国。慕尼黑协定不仅大大增

10、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而且提高了希特勒在国内的威望,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慕尼黑会议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英法的退让膨胀了法西斯的野心,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17 【正确答案】 二战爆发后,苏联致力于巩固西部边防,建立一条东方战线。1939 年,苏联建议靠近列宁格勒地区的芬兰边界向北推移 2030 公里,苏联以卡累利阿东部两倍于此的领土作为交换,要求以每年 800 万芬兰马克租借芬兰的汉科半岛 30 年。芬兰政府表示坚守中立立场,拒绝了苏联的建议。11 月 30 日,苏芬战争爆发。经过 3 个多月的激战,芬兰战败求和。1940 年 3 月 12 日,两国签订

11、和约,靠近列宁格勒地区的苏芬国界向北移动 150 公里,芬兰将苏芬边界中部的一块领土割让给苏联,苏联共获得 4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此外,芬兰以 30 年为期将汉科半岛及其附近岛屿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苏联用军事行动和武力威胁扩大疆界的大国沙文主义行为,损害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形象。所谓的“东方战线” 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18 【正确答案】 二战爆发前夕,英法与波兰订有盟约,保证波兰的独立。德波战争爆发后,英法政府对德宣战,但两国实际上是宣而不战,未认真援助波兰。从1939 年 9 月到 1940 年 5 月,英法联军与德军隔壕相峙,却没有采取过重大军事行动。驻法英军到

12、 1939 年 12 月才阵亡 1 人。这种战争史上的奇怪现象被叫做“静坐战”。这是英法绥靖政策的产物,结果使德国法西斯占领波兰,顺利反戈西进。【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19 【正确答案】 二战中,德军侵占波兰后,希特勒就制订了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的计划。1940 年,德军突人北法平原,直逼英吉利海峡,将近 40 万英、法、比联军被围困在敦刻尔克海岸地区,希特勒唯恐孤军深入几次下令暂停前进。英国政府利用这段暂停时间,在从 5 月 26 日到 6 月 4 日的 9 天内,不顾德军轰炸和追击,全力以赴组织渡海营救,终于将包括 22 万英军在内的 33 多万联军撤到了英国。这些撤到英国的

13、部队成为日后反攻的基干。这就是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20 【正确答案】 希特勒在打败法国后,武力入侵英国,争夺制空权的空战成为双方作战的主要特点。德方意识到短期内不易赢得制空权,转而对伦敦等城市不分昼夜狂轰滥炸,企图逼英就范。空战时断时续最终不了了之,这就是不列颠之战。在此战役中英国死伤约 86000 人,被炸毁的建筑物超过 100 万栋。但是英国人民坚韧不屈,在生死存亡的搏斗中赢得了第一个回合,使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为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谱写了光荣的一页。【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21 【正确答案】 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在西线

14、获胜后,发动了对苏联的突然袭击,占领了大片苏联国土,进抵莫斯科城下。在苏联人民的顽强抵抗下,法西斯攻势受阻。冬季到来后,大部分德军没有御寒装备,不得不转人防御而又立足未稳,苏军抓住战机大局反攻,战场主动权易手。莫斯科之战是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的第一次沉重打击,它标志着德国闪击战的破产,也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22 【正确答案】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场上最为重要的一场战役。经过 200多天的艰苦努力,苏联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的胜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也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是第二次世界大

15、战中的关键性战役。【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23 【正确答案】 二战期间德军经历了莫斯科之战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失败后,于 1943 年 7 月发动了第三次夏季攻势。从南北夹击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联两个方面军,企图再次夺回战场主动权。苏军经过 50 天浴血奋战,歼灭德军 12 万。德军损失惨重,库尔斯克战役标志苏德战场转折的完成,从此,苏军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并展开全线反攻。【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24 【正确答案】 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国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战争首先由日本发动,也是以日本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1941 年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美军太平洋基

16、地珍珠港,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日军先后侵占了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太平洋上的其他许多岛屿,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达到了最大的侵略规模。1942 年,美国取得了中途岛战役的胜利,太平洋战局开始发生有利于反法西斯联盟一方的变化,美国及其同盟国在所罗门群岛开始反攻并取得了胜利。1945 年盟军在太平洋展开反攻。与此同时,美军加紧空袭日本本土,并于 8 月 6 日和 9 日先后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8 月 14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太平洋战争以反法西斯盟军的胜利而告结束。【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25 【正确答案】 二战中,日军突然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争。日军认为美

17、国太平洋舰队是威胁日本南进的最大障碍,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舰队在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指挥下,用舰载机对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在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覆没。这是二战中继德国进攻苏联后又一次举世震惊的突然袭击,它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激发了美国人的爱国和反法西斯热情。第二天,美英对日宣战。【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26 【正确答案】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美为争夺太平洋地区的中途岛而展开的一场现代海空大战。为了保持战略主动权,日本集结了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 200 多艘军舰,决心进攻中途岛。由于美军破译了日军密码,对日本的突然袭击进行了反伏击。日本赖以取胜的航空母舰以及训练有素的

18、舰载机飞行员损失惨重,日本从此丧失了中太平洋的战略主动权,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27 【正确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在阿拉曼地区的著名战役。1942 年 7 月,德意联军自利比亚突人埃及,进抵阿拉曼地区。但由于盟军控制了地中海的制空、制海权,驻北非德军因兵力及装备补给不足而无力继续向前推进,被迫转人战略防御。与此同时,英国在美国的支援下,由英军将领蒙哥马利发动代号为“捷足” 的反攻,在突破德意军的防御地域后,迅速向西挺进,将德意军全部逐出北非。阿拉曼战役以英军的胜利宣告结束。在这场战役中,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局的转折点。此后,德意法西斯军队在

19、北非地区节节败退,直至 1943年 5 月被完全逐出非洲。【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28 【正确答案】 法西斯是一种极端反动的政治体制,其本质就是对内统治、对外扩张。德国法西斯自建立之日起就开始了其扩张过程,二战前夕,吞并了奥地利、捷克,并做好了扩军备战的准备。二战开始不足两年的时间里,利用军事进攻控制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法西斯扩张也达到了最大规模。在法西斯铁蹄之下所统治的地区都成了法西斯的势力范围,从此德国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补给,从而应付其日益扩大的战争及其开支。所以进攻是法西斯的生命线。1943 年春的斯大林格勒

20、保卫战,苏联人民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希特勒德国,使法西斯德国遭到了惨重的失败。苏德战场与欧洲战场的主动权易手。苏联人民开始掌握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迫使希特勒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苏联则进入反攻。它大大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反法西斯联盟,促使法西斯集团的内部瓦解。从此德国失去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开始走向灭亡。综上所述,毛泽东的论断是完全的正确的。【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四、论述题29 【正确答案】 20 世纪 30 年代,面对法西斯势力的咄咄逼人的侵略,英法两国做出的反应就是实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作为一项长期推行的政策,绥靖政策有着深刻的根源,就英法两国而言,共同的原

21、因有:第一,战后人民普遍厌战,和平主义盛行。一战给英法造成的巨大伤亡,使人们对战争充满恐惧,普遍厌恶战争,向往和平。这种和平主义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政策的制定。第二,英法两国想靠牺牲东欧各国特别是苏联的利益来换取德国对其自身利益的尊重。就英国而言,它长期在欧洲推行“大陆均势” ,一战后总想扶持德国来牵制法国,推行扶德抑法的政策,因而推行绥靖政策以扶持德国;当德、日、意法西斯逐渐走上扩张道路、向其全面挑战时,英国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拥有许多利益的世界性殖民帝国,其实力却不足以维护所有的利益。在这科是大英帝国本身的安全,企图靠牺牲一些局部利益来保住其根本利益,因此,英国的绥靖政策是其战略摊子太多

22、与其实力不足这一矛盾的产物;而且英国在 30 年代仍然坚持保守的财政政策,不敢应用赤字财政来刺激经济,因而导致军费严重不足,军事实力下滑,从而使得英国政府只能以外交上的绥靖政策来平息各种事件。就法国而言,它在一战后的外交活动基本上是建立在英法合作的基础之上的,每当它想实施其建立欧洲霸权的计划时,总会遇到英、美的联合反对,无法有所作为,不得不返回到英法合作的道路上来;而且法国是陷人经济大危机较晚的国家,也是在危机后恢复最慢的国家,持续时间比别的国家长,经济困难;与经济危机相伴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加深,经济社会矛盾导致了整个 30 年代法国政局的分裂和动荡不安,内阁的频繁更替,使得法国不能形成稳定的

23、、长期的对外政策,因而只能追随英国;当法西斯侵略势力日益膨胀时,英国坚定地走上绥靖道路,法国也只得尾随其后,执行绥靖法西斯侵略的政策。【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30 【正确答案】 苏联 20 年代的外交政策是:反对、防止帝国主义国家策划新的反苏武装干涉。30 年代转变为:争取联合英、法、美等国建立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二战前夕,苏联对法西斯德国的政策在慕尼黑会议前后有所不同:(1)在慕尼黑会议召开前,苏联外交活动的侧重点是争取与英法等国的联合,建立反对法西斯侵略的集体安全体系。主要表现在:陆续同美国及其他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建交、参加国联并担任常任理事国、支持共产国际确定

24、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向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中国等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提供援助、积极参加英法苏三国谈判等多个方面。这种政策与行动是正确的。(2)慕尼黑会议上,英法两国无视反法西斯的大局,把苏联排斥在整个事件之外,顽固地推行对法西斯的绥靖政策,严重破坏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团结。为了争取主动,苏联改变了以往的对德政策。苏联外交政策成为“中立自保” ,其目的是防止苏联首先成为法西斯德国的进攻目标。为此,1938 年 8 月,苏德之间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划分东欧势力范围的秘密议定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一方面使苏联避免了首先成为德国侵略的目标,赢得了宝贵的备战时间;另一方面也分裂和削弱了世界反法

25、西斯侵略的统一斗争,使德国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助长了德国发动世界大战的气焰。秘密议定书更是苏联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霸权主义的突出表现。【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31 【正确答案】 美国在二战前夕面对法西斯在全球的侵略扩张,采取了以“中立主义”为主的政策。这既与美国历史上传统的孤立主义政策一脉相承,又与罗斯福政府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实施罗斯福新政、解决国内经济危机有关。(1)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之时,美国动用了“中立法”与“不干涉”政策,禁止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但是,由于侵略的一方往往做好了战争的充分准备,中立法对被侵略的一方有更大的危害性。所以,很多学者认为中立法也具有

26、绥靖政策的特点。(2)对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美国采取的是不承认政策,不承认日本对中国造成的既定的侵略事实。也有的学者把此时的美国对日不承认政策评价为“远东慕尼黑” 。对于如何看待美国的中立主义,当前学术界大致有以下五种不同的观点:其一,中立主义是美国牌的绥靖政策,美国充当了欧洲绥靖主义的积极伙伴。这种观点对中立主义持基本否定的观点。其二,罗斯福反对希特勒法西斯的立场是前后一致的,只不过在 30 年代经历了一个由隐蔽转为明朗的发展过程,因此是值得肯定的。其三,中立主义是矛盾的组合体,反对法西斯侵略是主要的,但也有绥靖主义的一面。、应该采取辩证的观点加以分析。其四,中立主义披着民主、自由的面纱,实

27、际上是对欧洲英法的绥靖政策的支持,是一种应该受到批判的观点。其五,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的外交政策呈现出阶段性、隐蔽性特征,其核心内容是扩张主义,贯穿了 30 年代美国外交实践的全过程。中立主义是美国扩张主义的变种。【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32 【正确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苏联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侵占了六个邻近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沿岸到黑海间的弧形“东方战线”。1939 年 9 月 17 日,苏联政府照会有关国家,宣布在大战中奉行中立政策,同时开始调整西部疆界:(1)9 月 17 日,即波兰政府逃亡国外的当天,苏联以波兰国家已不复存在,越过边界占领

28、了波兰东部,后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归并于于苏联。(2)1939 年 9 月 28 日10 月 10 日,苏联先后同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订立互助条约,规定苏联可在三国建立海、空军基地并驻扎军队,后接受三国加入苏联为三个加盟共和国。(3)1939 年 10 月11 月,苏联建议芬兰边界向北推移 2030 公里,要求以每年800 万芬兰马克租借芬兰的汉科半岛 30 年。芬兰政府拒绝了苏联的建议,苏芬战争爆发,最终芬兰战败求和,芬兰将苏芬边界中部的一块领土割让给苏联,苏联共获得 4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此外,芬兰以 30 年为期将汉科半岛及其附近岛屿租给苏联作为海军基地。(4)1

29、940 年 6 月,苏联政府以罗马尼亚统治集团的政策严重威胁苏联边界的安全为由,要求将比萨拉比亚“归还” 苏联,同时作为罗马尼亚统治比萨拉比亚 22 年的“补偿”,将布科维纳北部 “移交苏联”,罗马尼亚政府被迫同意,苏军进驻两地。后两地分别并人苏联的摩尔达维亚和乌克兰加盟共和国。这样,从 1939 年 9 月到 1940 年 8 月,苏联通过上述一系列行动,把西部边界向西推移了 150400 公里,扩大了约 37 万平方公里面积的领土和 2000 多万的人口。这就是历史上所称之为“ 东方战线 ”的建立。“东方战线 ”的建立,其影响是十分严重的。(1)从当时的国际环境看,苏联的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

30、上巩固了西部防线。(2)苏联用军事行动和武力威胁扩大疆界的大国沙文主义行为,损害了其他民族的主权,引起了恶感,所谓的“东方战线” 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3)苏联损害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形象。两国之间的国界,不能单凭实力任意改变。特别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在国际处境较为困难时,在对外政策上更应实行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以便团结更多的国家和民族,共同反对法西斯。【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33 【正确答案】 (1)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入侵波兰,9 月 3 日,英法对德国法西斯宣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2)1940 年 45 月,德国发动对北欧丹麦、挪威,对西线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的战争,标志着二战规模的扩大;(3)1941 年 6 月,德国发动对苏联的战争,把战火烧到整个欧洲地区,标志着战争规模的进一步扩大;(4)1941 年 12 月,日本发动侵略美国的太平洋战争,包括美国、中国以及拉美、大洋洲各国在内的反法西斯国家对德意日法西斯宣战,英、法、苏等国也对日宣战,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知识模块】 第二次世界大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BS EN 2997-011-2010 Aerospace series - Connectors electrical circular coupled by threaded ring fire-resistant or non fire-resistant operating temperatures -65 C to 175 C continuous.pdf BS EN 2997-011-2010 Aerospace series - Connectors electrical circular coupled by threaded ring fire-resistant or non fire-resistant operating temperatures -65 C to 175 C continuous.pdf
  • BS EN 2997-012-2009 Aerospace series - Connectors electrical circular coupled by threaded ring fire-resistant or non fire- resistant operating temperatures -65 C to 175 C continuou.pdf BS EN 2997-012-2009 Aerospace series - Connectors electrical circular coupled by threaded ring fire-resistant or non fire- resistant operating temperatures -65 C to 175 C continuou.pdf
  • BS EN 2997-013-2009 Aerospace series - Connectors electrical circular coupled by threaded ring fire-resistant or non fire- resistant operating temperatures -65 C to 175 C continuou.pdf BS EN 2997-013-2009 Aerospace series - Connectors electrical circular coupled by threaded ring fire-resistant or non fire- resistant operating temperatures -65 C to 175 C continuou.pdf
  • BS EN 2997-014-2016 Aerospace series Connectors electrical circular coupled by threaded ring fire-resistant or non fire-resistant operating temperatures -65 C to 175 C continuous 2.pdf BS EN 2997-014-2016 Aerospace series Connectors electrical circular coupled by threaded ring fire-resistant or non fire-resistant operating temperatures -65 C to 175 C continuous 2.pdf
  • BS EN 2997-015-2011 Aerospace series Connectors electrical circular coupled by threaded ring fire-resistant or non fire-resistant operating temperatures -65C to 175C continuous 200.pdf BS EN 2997-015-2011 Aerospace series Connectors electrical circular coupled by threaded ring fire-resistant or non fire-resistant operating temperatures -65C to 175C continuous 200.pdf
  • BS EN 2997-016-2010 Aerospace series Connectors electrical circular coupled by threaded ring fire-resistant or non fire-resistant operating temperatures -65C to 175C continuous 200.pdf BS EN 2997-016-2010 Aerospace series Connectors electrical circular coupled by threaded ring fire-resistant or non fire-resistant operating temperatures -65C to 175C continuous 200.pdf
  • BS EN 2998-1996 Washers flat in heat resisting steel passivated《钝化耐高温钢扁平垫圈》.pdf BS EN 2998-1996 Washers flat in heat resisting steel passivated《钝化耐高温钢扁平垫圈》.pdf
  • BS EN 3-10-2009 Portable fire extinguishers - Provisions for evaluating the conformity of a portable fire extinguisher to EN 3-7《便携式灭火器 评估便携式灭火器是否与EN 3-7标准一致的规定》.pdf BS EN 3-10-2009 Portable fire extinguishers - Provisions for evaluating the conformity of a portable fire extinguisher to EN 3-7《便携式灭火器 评估便携式灭火器是否与EN 3-7标准一致的规定》.pdf
  • BS EN 3-7-2004+A1-2007 Portable fire nextinguishers — nPart 7 Characteristics performance n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便携式灭火器 特性、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BS EN 3-7-2004+A1-2007 Portable fire nextinguishers — nPart 7 Characteristics performance n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便携式灭火器 特性、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