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849454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 1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某种特殊条件可能产生某种特定结果的可检测的预测叫做( )。(A)推论(B)数据(C)外化解释(D)假设2 ( )是目前研究者使用较多的、也是获得文献资料效率最高的文献数据资源。(A)专业期刊(B)索引(C)电子出版物和电子学术期刊(D)网络文献数据库3 心理学研究中的自变量常是不连续的,称为因素,同一因素的不同标准称为水平,又(A)实验处理(B)实验条件(C)检查点(D)以上都对4 在 23 的实验设计中,研究的因素有是( ) 。(A)2 个(B) 3 个(C) 5 个(D)6 个5 反应时随着信号

2、在视野中的方向不同而有差异,刺激出现在什么方向时反应最快,反应时最短?( ) 。(A)上(B)下(C)左(D)右6 反应时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反应速度和( )间的反向关系,这使得我们必须在它们之间作出权衡。(A)反应准确性(B)反应强度(C)反应频率(D)反应组织7 ( )实验一般不考虑被试的判断标准,而只测量被试的辨别能力。(A)评价法(B)有无法(C)多重决策法(D)迫选法8 不肯定间距可以看作是对被试态度的一种测量,一个很自信的人,他会( )。(A)很少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小(B)很少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大(C)总是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小(D

3、)总是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大9 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击中率的纵轴值为 011,虚报率的纵轴值为 033,则该实验中的 B 值为( )。(A)022(B) 022(C) 033(D)30010 听觉定位是指利用( )判断发声体的空间方位。(A)头(B)眼睛(C)肢体(D)听觉器官11 明度恒常性的知觉取决于( )。(A)物体的照度(B)物体的亮度(C)物体所反射到眼中的光量(D)物体的反射率二、多选题12 一个成熟的脑认知成像系统至少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A)无创性(B)高空间分辨率(C)高时间分辨率(D)低成本、易操作13 心理学实验中课题来源有( )。(A)实际需要(B)

4、理论需要(C)个人经验(D)前人的研究与文献资料14 能够在实验中引起因变量分数误差变异的是( )。(A)自变量(B)个体差异(C)额外变量(D)控制变量15 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 )。(A)实验环境的人为性(B)无预备实验(C)测量工具的局限性(D)样本缺乏代表性16 影响反应时的机体因素有( )。(A)额外动机(B)准备定势(C)年龄(D)药物17 计算机计时可实现反应结果的同步( )与( ) ,这是传统反应时测量设备无法达到的。(A)推 算(B)采 集(C)标 记(D)记 录18 ROC 曲线能反映出 ( )。(A)同一观察者不同敏感性指标(B)信号检测标准变化时报准率与虚报率的变化(

5、C)不同观察者的敏感性指标(D)信号的先定概率对报准率和虚报率的影响19 视觉的运动知觉现象包括( )。(A)真动知觉(B)似动现象(C)诱动现象(D)视觉定向三、简答题20 什么是研究假设?假设研究有哪两类?21 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2 简述开窗试验的原理与过程。23 信号检测论的应用方法有哪些?24 声音方向定位线索有哪些?四、综合题24 下面是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实验中用的材料是 16 个中英文单词,其中,中英文单词各半,代表有生命的东西与无生命的东西的单词各半,单词的颜色红、蓝各半。被试分为三组,第一组要求他们对书写单词的颜色尽快做口头报告:红或蓝;第二组要求他们对出现的中英文

6、单词的语种尽快做口头报告:中或英;第三组要求他们对出现的中英文单词是代表有生命的东西还是无生命的东西尽快做口头报告:死或活。当被试对最后一个刺激反应完毕,即进行单词的再认和再现,要求对一个单词的意义、语种和颜色三个方面全对时,才算达到正确的标准。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25 该实验采用的是组间设计还是组内设计?为什么?26 该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各是什么?27 该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 1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3 【正确答案】 D【知识模

7、块】 实验心理学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6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8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9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10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1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二、多选题12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13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14 【正确答案】 B,C,D【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15 【正确答案】 A,C,D【知识模块】 实验

8、心理学16 【正确答案】 A,B,C,D【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17 【正确答案】 B,D【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18 【正确答案】 B,C,D【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19 【正确答案】 A,B,C【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三、简答题20 【正确答案】 研究假设一般是对研究问题可能的结论的一种预期。研究假设应该有理论或实践等方面的科学依据,能预期可能取得的研究结果,具有可验证性。(1)所谓假设,就是关于条件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的陈述。针对因素型、函数型两种实验类型,假设的陈述也包括因素型假设和函数型假设两种方式:第一,如果把对条件的叙述记为 a,把对行为的叙述记为 b,那么因素型假设就是“如果 a,

9、那么 b”的形式。第二,假设的另一种陈述方式是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它用方程式 bf(a)来表明自变量 a 与因变量 b 共变的函数关系,这个方程式表示 b 为 a 的函数。(2)提出研究假设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两种:演绎推理法和归纳推理法。【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21 【正确答案】 研究的外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适用到样本来自的总体和其他总体中的程度,即研究结果和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的代表性和普遍适用性。任何一项实验研究都想将其结果推广,希望能用自己的研究结果对同类现象做出解释、预测和控制。外部效度可以细分为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两类。要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应注意在研究中消除和控制如下因素:

10、被试的代表性差;操作定义不明确;研究对被试的反作用;事前测量与实验处理的相互影响;多重处理的干扰;实验者效应;研究与实际情景相差较大;被试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另外,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还有以下一些:(1)测验的反作用效果。在采用前测验和后测验的实验设计时,前测验的作用有可能会增加或降低被试对实验处理的敏感作用。由于被试在前测验时已经察觉本身正处在实验情境中,所以对后来进行的测验就比较注意,致使他们本来的特征被有意或无意地掩盖下来。这种情况下,用这类有前测验的实验设计所得到的结果,就不能直接推论到无前测验的实验中去,否则,将会导致错误。(2)选择偏差与实验变量的交互作用。由于某种原因或抽样出

11、现错误,研究者所选择的被试样本都具有某种特征,而且这种特征与实验处理发生作用对实验结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种在选择中有偏向的样本并不能代表总体,故这种结果的可推广性也就因此而受到限制。(3)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在有些实验研究过程中,如果被试在实施处理前了解实验的安排或因参加实验而受到暗示,那么被试可能会产生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从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这样的实验结果自然也就不能推广到非实验情境中去。(4)重复实验处理的干扰。同一组被试在短期内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实验处理时,前一实验处理往往会对后一实验处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使被试产生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因此用这种实验设计得到的结果就不

12、能适用于非重复实验处理的情景。【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22 【正确答案】 反应时间的相减法和相加因素法都不是直接测出某一特定加工阶段所需的时间,而是间接地通过作业之间的比较而得出的,并且相应的加工阶段还要通过严密的推理,才能被发现。而 Hochey 等(1981)则发展了一种新的反应时实验技术即“开窗 ”试验。开窗实验能够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并且能比较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就好像打开窗户一样,一览无余。这称之为开窗实验,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形式,他们以一种字母相互转换实验来说明这种新实验技术。实验过程:给被试呈现 14 个字母并在后面标上一个数字,例如“F+3”、“KENC+4

13、”等,四个字母一个个呈现,由被试自行按键控制,当呈现“F+3”时要求被试念出字母表上 F 后面第三个字母来 (应为 I)。同理“KENC+4”呈现后被试的反应应为“OIRC”,因为 K 后第四个字母为 I,N 后的四个字母为 R,C 后的第四个字母为 G,其他类同。通过分析反应时数据,可明显看出字母转换作业的三个加工阶段。在四个刺激字母实验里,可以获得 12 个数据,从中可以看到完成字母转换的整个过程和所有加工阶段,通过对数据归类处理后可得到总的结果。显然开窗实验的优点在于能够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以及这些加工阶段是什么。根据该实验的反应时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完成字母转换作业的三个加

14、工阶段:(1)编码阶段。即从被试按键看到一个字母转换到按键看下一个字母的时间,在这一阶段中被试对所看到的字母进行编码并在记忆中找到该字母在字母表中的位置。(2)转换阶段。即转换所用的时间。(3)储存阶段。即从前一个字母转换结束到按键看下一个字母的时间,在此阶段中,被试将转换结果储存于记忆中,并从第二个字母开始还需将前面的转换结果加以归并和复述。“开窗” 实验通过对字母转换作业的分析,可把每一种认知加工成分所经历的时间都比较直接地估计出来,因而它比反应时的相减法和相加因素法具有更明显的优点。【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23 【正确答案】 (1)有无法。有无法的基本程序是当主试呈现刺激后,让被试判定所

15、呈现的刺激中有无信号,并予以口头报告,被试的反应很简单。(2)评价法。评价法又叫多重决策法或评级量表法。这种方法呈现刺激的方式同“有无法”一样,对信号和噪音的先验概率、对反应结果的奖惩方法,都可以随实验要求,由主试者确定。与“有无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被试的反应不是简单的“有信号”和“ 无信号”这一感觉的连体,而是规定出不同的感觉等级评价,然后让被试根据所呈现刺激的自信度情况,报告有(或无) 信号的评价等级,把量表的等级看成多重判断标准,就是多重决策。(3)迫选法。迫选法与有无法、评价法不同的地方在于让被试进行判断之前,信号和噪音要连续呈现数次,然后让被试判断在哪个时间间隔上是信号,哪个是噪

16、音,而不是刺激一呈现就让被试判断是信号还是噪音。刺激连续呈现两次即一次信号、一次噪音,称为二项迫选法,如果连续呈现三次称为三项迫选法。在连续呈现的刺激中哪次是信号、哪次是噪音是随机排列的。何时呈现刺激一般是由主试通过一定的方法告诉被试。【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24 【正确答案】 归纳起来有:(1)双耳强度差。当双耳离声源的距离不同时,会产生强度上的差异。生源很少发自人体的正中面,这样它与双耳的距离之差就产生双耳强度差。向头部投影一个声影(类似于光的影子) ,与声源方向相反的一耳处在声影之中,从侧面来的声音必须绕过头部才能到达另一耳。在声音到达之前,很多声波已被头部与其周围物体吸收,因此到达另一

17、耳的声音强度相对比较弱。(2)双耳时间差。来自非正中面的声音,不仅会产生双耳强度差,而且还会产生双耳时间差。这一原理易被人理解。双耳时间差是辨别声音方向的重要线索。人体头部近似球形,两耳间的半圆周约为 276 厘米,声音到达两耳的时差的最大值(即与人体正中面成 90 度时)约为 05 毫秒。假如声源位于正中面上(如正前方、正后方),声波同时到达两耳,时差为零。其他情况则介于零和极大值之间。听分析器正是利用这时间上的差别,来确定声源的方位。(3)双耳周相差。如果声源不在正中面上,不仅会产生双耳强度差和双耳时间差,而且还会出现双耳周相差。这是因为声波是由一系列的正压和负压组成的,所以在任何瞬间,最

18、大的正压到达两耳的时间都不同,声调在两耳就可能产生周相差。在日常生活中,双耳周相差线索在低频上较为有效,因为两耳的距离有 275 厘米,距离相当大,容易显出周相差;相反,高频的波长短,周相差出现在高频的几率就较小,可靠性差些。上述三种双耳线索总是融汇在一起的,它们之间各自提供着既有联系又各不相同的信息。三种双耳线索的协同作用,使我们能正确地进行听觉定位。(4)立体声听觉。立体声听觉是利用双耳强度、时间和周相差异的原理产生的。立体声广播和立体声电影等是采用特定的技术建立听觉透视的错觉效果。立体声效果就是充分利用双耳决定声源的位置。视觉刺激与声源之间巩固的条件联系的影响,可以使人们在双耳听觉标志存

19、在的条件下产生对声音定位的错误判断。例如,电影院放映电影的音响一般是银幕两侧,但观众所听到的声音都是从银幕上人物的口中发出来的。因此,在进行听觉方向定位的实验时,应使被试不能见到声源,也就是要排除视觉的作用。【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四、综合题【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25 【正确答案】 组间设计。因为三组被试分配到加工层次的三个不同的水平上分别进行测验。【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26 【正确答案】 自变量是加工层次的三个水平:颜色、水平和意义;因变量是回忆率和再认正确率。【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27 【正确答案】 实验结果说明,正确回忆与再认单词的比例按颜色组、语种组和意义组的加工深度逐渐加深,支持了记忆的加工水平理论。【知识模块】 实验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